第266章

  扶苏才没有那个好心为他们解答呢。
  他笑着看向父亲:
  “阿父还是那么在意我们这些儿女。”
  始皇到底是见不得秦将闾因为不能回家和想念父母而难过,哪怕心酸于儿子最亲近的父母已经是其他人了,还是费尽心思替小儿子谋算。
  始皇拉着他在桌边坐下:
  “朕的太子总说朕是天底下最好的阿父,朕总不能让太子夸下的海口食言,叫人嘲笑于你。”
  扶苏知道阿父在找借口,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就是关心孩子。
  他托腮想了想:
  “但是秦将闾是另一位父亲的儿子。”
  自家阿父这算不算越俎代庖?
  关键是他阿父的儿子里可没一个跑去转世认了新父母的,现在最难过的应该是嬴政才对。
  始皇:……
  第94章 扶苏: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始皇伸手捏了捏儿子的脸:
  “不许调侃朕。”
  臭小子犯起病来六亲不认,谁都敢说。
  扶苏捂住脸,往旁边躲了躲:
  “我明明说的是实话……”
  正说着,门被敲响。
  片刻后嬴政带着长公子走了进来,合上门开小会。
  长公子含笑看了一眼又躲到自己身后的梓桑,温声问他怎么又闯祸了。扶苏无辜地眨了眨眼,没有回答。
  长公子只好揭过这个话题。
  他看向两位父亲,沉吟片刻后,先问了他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长公子问道:
  “父亲不像是会资助对手成长的性子,为何会答应借他们兵马俑去九州之外攻伐天下?”
  放他们出去打天下已经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了,毕竟不丢出去就只能留在九州内耗。到时候谁也讨不了好,反而会弄得九州生灵涂炭,便宜了外头那些异族。
  相反,将人丢去欺负外族,九州就可以安稳发展。哪怕他们在外面成功建立了国家,建立的也是他华夏的国家。
  人都有个亲疏远近,国家与种族也是一样。大好地盘自己占不下来,那也至少得握在同族手里。
  说不准日后自己强大了,还有机会吞并他们呢。总比一直留在外族手中强,在外族统治下的国土远不如本族统治的好吞并。
  但,放他们出去打天下,和送他们兵出去打天下是不一样的。
  长公子认为,人丢出去就行了,何必给兵?
  始皇微微摇头:
  “不给足好处,他们是不会答应的。”
  他们凭什么让出九州自己出去?谁都知道出去白手起家最难,没事为什么要给自己找不痛快?
  长公子懂了。
  这就是谈判之后确定的利益交换了,大秦不可能什么好处都占,那就得出点血。
  扶苏则补充道:
  “如今天下的局势和我们当年不同了,当年外面多是蛮荒之地,好占领一些。大国只有那么几个,剩下的都容易对付。”
  譬如西方,如今是中古时代。再过三百年会开始文艺复兴、大航海、搞殖民地,以及工业革命。
  中古时代的西方百姓活得痛苦而麻木,此时的西方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数百年,那里还受到教会的统治,甚至有黑死病蔓延。
  这些消息是嬴政父子不知道的。
  扶苏了解得也不多,只能简单说说:
  “黑死病,也就是鼠疫。如今还没大规模蔓延,要等两百年后才会进入最严重的阶段。但这类疾病在大规模爆发之前,并不代表他们就不存在,只不过没有后来那么触目惊心而已。”
  所以不给皇帝们分兵马俑过去,回头他们拉起的队伍万一被瘟疫搞没了,相当于一切从头来过。
  “西方黎庶不像我九州百姓这般,如今已经充满反骨了,常有起义军出现。他们那边崇尚契约,轻易不会推翻上位者的统治,因而去那里造反难度会很大。”
  “更何况还有宗教约束着万民,信教者难以煽动。除非他们打入教派内部,以教派名义行事的话,倒是能容易很多。”
  可问题在于,教派没那么好打入。与其这样,还不如在外头发展“邪”教。
  就是在大众信仰的教派基础上,搞出分支来。忽悠那些人信自己这一支,然后弄点神迹唬人,带着他们为了“主”而战。
  在华夏,少有宗教能做到这种程度。
  尤其在先秦时代,连宗教都还没成型。哪怕方士也都是零散的,大家基本没见识过疯狂的信徒。
  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早期教众起义,应该就是东汉末年了。当时有个五斗米教,不过那也和西方的情况完全不同。
  长公子听得大为震惊:
  “可若以教派名义起事,后头治国要如何着手?”
  现在打着宗教的名义搞事情是爽了,回头政权和教派牵扯不清。要是皇帝能一直兼任教皇还好,一旦两个身份割裂开,皇帝就得被教皇架空。
  扶苏摊手:
  “所以我说去外头发展很难啊。”
  想想就糟心得很,他才会懒得去。毕竟这种国家局势麻烦得紧,后续得一直防备宗教上位。
  但不借助宗教力量的话,以他们在外头浅薄的根基又很难成事。得做好几十年费劲心力,结果还是一败涂地的准备。
  没办法,国情不同。
  不知道这些皇帝去了外头能不能及时转变心态,根据当地情况使用合适的手段。要是傻乎乎拿华夏这一套出去打天下,简直就是白送。
  ——所以,还是这个时代不好。
  扶苏不太高兴:
  “怎么是北宋呢,要是换成秦末就好了。”
  这样不仅可以顺理成章地拯救大秦,还能趁着外国没怎么进入文明社会,先下手为强。
  始皇安慰他:
  “总比明朝要好。”
  明朝那会儿是已经从中世纪过度到后头一个时期了,那个时候再出来搞事情就真的是迟了。
  嬴政听到这里,徐徐开口:
  “朕与始皇帝的想法,是先让他们出去探探路。若他们能建立王朝是最好的,反正他们也无法在此地停留太久。”
  回头一个两个英灵都回地府了,留下的王国没了他们庇佑,将闾的后代就可以想尽办法蚕食了。
  长公子蹙眉:
  “可届时我与父亲也要回去。”
  又不是只有他们没了庇佑,将闾的后代不也没了庇佑?
  嬴政意味深长:
  “谁说的?”
  英灵来不了阳世,始皇和扶苏可以。不仅他们可以,他们位面地府里的其他秦人都可以过来。
  但这件事只有嬴政知道,因为始皇和扶苏私下里告诉他们了。
  对外当然是说“我们的后代公平竞争,到时候谁能吞谁都看命”。实际上压根不是这么回事,大秦可以开作弊器。
  真以为秦人做慈善的呢,还送你兵马俑帮你打天下?现在付出的投资,回头都要翻倍收回利息。
  长公子听罢下意识看了一眼依偎在他身边若无其事玩玉佩的梓桑。
  他问道:
  “又是你出的坏主意?”
  乖巧幼弟冲他甜甜一笑:
  “阿兄听说过放高利贷吗?”
  长公子:……
  不愧是你啊。
  高利贷,最出名的是九出十三归。
  意思是你问我借十块钱,记在账上是借了十块。不过我只会给你九块钱,但你还钱的时候要还我十三块。
  扶苏很善良地表示:
  “我还没有那么丧心病狂,自然是说借多少就给多少。我也不要他们还我更多的兵马俑,拿国土来抵债就行了。”
  始皇颔首夸赞道:
  “太子仁善。”
  长公子:………………
  把别人丢出去搞定最难搞的初始阶段,等他们把地盘打下来了,看情况吞并。先挑着已经同化好的吞,没同化好的放着让那个王朝继续同化,同化完了再吞。
  如此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取大量华夏画风的领土了。
  扶苏很相信国人的同化能力。
  外头那些族群没什么文明传承,也不怎么喜欢继承前人的文明。经常改朝换代之后就把前朝的文明灭了,作风十分野蛮。
  没关系,他们很快就会吃到文化底蕴不足的苦楚了。
  嬴政伸手摸了摸小太子的脑袋,这种吃什么都不吃亏的性子实在是叫他喜欢。
  忍不住看了长子一眼:
  “跟你弟弟学学。”
  他家长子总是叫自己吃亏,这个毛病得改。
  长公子无奈:
  “父亲!”
  他和梓桑分明是一个人,怎么现在大家都默认这是他弟弟了?
  秦人开小会的时候,其他人也没闲着。
  刘彻冷哼着说道:
  “始皇帝能有那么好心借我们兵力打天下?肯定藏着坏水。”
  刘邦喝了口酒,咂咂味道,觉得很是不错。又喝了一口,才点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