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兄长,这真是你儿子?”
  面对温雅端庄的长公子,秦将闾喊不出匪气十足的“大哥”,干脆就喊兄长了。
  长公子对弟妹儿女都是一样的和煦,堪称人见人爱。和他一比,人见人嫌的梓桑一下子就成了对照组。
  不过扶苏自己不觉得有什么。
  这只是在平辈和小辈里长公子更受欢迎而已,换到长辈里,还是他更受宠。扶苏只在乎阿父的喜爱在谁身上,其他人的想法不重要。
  扶苏靠在阿父身上,吃着父亲给他剥的橘子,旁边还有个阿兄时不时关心他要不要喝点水。
  秦将闾嫉妒地看了一眼:
  “明明我才是最小的!”
  团宠不应该是家里的幺儿吗?
  桥松仰头看他:
  “不对,我才是最小的。”
  秦将闾:好的,现在的我连幺儿都算不上了,我好惨。
  始皇宽慰幼子:
  “想点开心的事情,比如你现在不用担心被朕催着成亲生子了。”
  现代人秦将闾不太能接受在古代结婚生孩子,尤其是这群人都想让他多生点,还完全不觉得纳妾是什么问题。
  而且秦将闾是想回现代的,要是在古代和人成婚了还留下孩子,他担心自己到时候没办法无牵无挂地回家。
  所以现在无痛拥有了继承人,对他来说确实是件好事。
  但——
  秦将闾不高兴地说:
  “桥松一出现,你们就要把我丢开了。父皇,你怎么能和大哥一样现实呢?”
  果然,能养出他大哥的父皇,肯定不是什么正经始皇帝。
  扶苏不耐烦了:
  “让你生孩子你不肯,不让你生了你又闹脾气,你三岁吗?”
  秦将闾瞪他。
  眼看兄弟两个又要打起来。
  嬴政摁住小儿子,威胁道:
  “你若是肯现在娶妻纳妾生子,朕就扶持你的孩子继位。”
  秦将闾瞬间蔫了:
  “不不不,我不生!桥松挺好的!就他了!”
  第96章 不好了,阿骨打庙被雷劈塌了!
  金人扶持的大楚存在了不过一个月,等金人跑远了,那个被挑选出来当皇帝的倒霉臣子就赶紧对外宣布自去帝号。
  但不幸的在于,开封被起义军占了。他没办法把持着国都,迎元祐皇后垂帘听政,以此展露自己的忠心。
  关于大楚这件事,里头其实还有缘故。
  金人并不打算直接吞并中原,而是准备先立个比徽钦二帝更乖顺的傀儡皇帝,替他们筹措纳贡。
  也就是丢个人过去以皇帝的名义搜刮民脂民膏上贡给金人。
  当时有人提议扶持个赵宋的人当皇帝,但是金太宗拒绝了。最后在赵臣的举荐之下,才选中了张邦昌。
  所以张邦昌其实是宋人推举出来的。
  但推举他的宋臣是叛臣,所以即便张邦昌是赶鸭子上架,也被南宋朝廷视为叛臣之一,理所当然地处理掉了。
  ——哪怕他表现得再怎么乖顺。
  迎立张邦昌时,曾有宋臣激烈反对过,其中就包括奸臣秦桧。秦桧这家伙早期做出一副耿直忠诚的模样,倒是骗过了不少人。
  而赵构登机之后第一个弹劾张邦昌的臣子,则是主战派的李纲。
  扶苏翻着这些卷宗,断言道:
  “李纲对宋朝过于愚忠,此人可用,但必须防备他借机复国。”
  人是好人,可惜就是对弱宋太有感情了。颇有一种宋皇害我千百遍,我对宋皇如初恋的架势。
  拿他打金人挺好的,但最好不要因为这个就对他彻底放心。说到底大家对内的立场不同,不能因为对方人好就觉得他肯定和自己是一边的。
  和他比起来,底层出身的岳飞反而更好拉拢一些。
  岳飞见惯了百姓疾苦,比起国更在意的是民。在他心里尽忠报国的“国”不一定是宋,而是这片华夏大地。
  他也没有像李纲那般,从小就苦读那些儒家经典。岳飞幼时爱读兵书,拜师之后更是着重于习武。
  简单点说,就是还没被儒家洗脑。
  李世民和他相处得很愉快,等秦将闾他们北上汇合之后,连夸了岳飞好几声。
  然后,脱离大部队很久的李世民才从上官婉儿口中,得知了这段时间宿主身边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世民立刻找到扶苏:
  “听闻梓桑可以寻到转世的人?”
  扶苏:谣言就是这么传出来的。
  扶苏只说自己有时候运气好能碰见,不保证一定能寻到。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有七个孩子,成为英灵的就李治和李承乾。他做梦都在想念其他五个崽,尤其是这些孩子里头还有几个是早夭的。
  李世民想想眼泪都要出来了:
  “朕的长乐,还有兕子,都没能等到耶耶去地府,就已经投胎去了。”
  死得比他晚的,好歹还能见一面再去投胎。死得早的就不行了,根本见不着。
  扶苏后退一步:
  “不能保证一定帮你找到。”
  不要用这种万分期待的眼神看着他!这搞得他压力很大的!
  扶苏扭头去扯父亲的袖子。
  又不是靠他找到人的,是靠的他阿父。
  始皇护住儿子:
  “转世后的儿女已经不认得你了。”
  上来就是扎心。
  李世民捂住心口,坚强地说:
  “无妨,看到她们过得好,朕就心满意足了。”
  刘彻路过此地,扎了他第二刀:
  “过得好?这年头皇室公主都得被金人掳走,哪有女子能过得好?”
  李世民:……
  李世民大怒,一拳头就砸了过去。
  虽然刘彻说的确实有道理,但这话里的意思让当爹的实在难受。想想这个年月里女人都在过什么苦日子,想想他女儿的转世说不定也遭人毒手,李世民哪里还忍得住。
  刘彻就是嘴贱,这不是咒他女儿吗?
  然而刘彻敢嘴贱,自然是有依仗的。比如他已经练就了躲避挨打的技能,唰地窜到了旁边,让李世民打了个空。
  这两人去一边打架了,扶苏趁机溜之大吉。
  离开的时候还看到不远处角落站着一个边啃烤鸡腿边看戏的刘邦,完全没有上去帮曾孙的意思。
  扶苏:你们老刘家真是团结友爱啊!
  扶苏干脆也不走了,和阿父也站远了一些看热闹。直到得到消息的诸葛亮匆匆赶来劝架,两人才消停。
  诸葛亮说:
  “公主的转世也不一定就投胎到了这个时代。”
  刘彻附和点头:
  “是呢,说不定她们在宋徽宗继位之前就死了。”
  诸葛亮:……
  诸葛亮赶紧补救:
  “当时宋朝繁荣安定,想来公主定是平安喜乐、活到寿终正寝。”
  说完还拉了拉汉武帝,让他别拱火。
  刘彻只好说:
  “其实你女儿也不见得转世之后还是女儿身,要是投胎成男人了,在乱世也能过得还凑合。”
  李世民冷笑:
  “赵宋皇帝都被捉去当俘虏了,男人又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这话不是你武帝自己说的吗?
  扶苏感叹了一声精彩:
  “可惜蠢弟弟不在,不能直播给地府里那些英灵看。”
  不知道汉景帝对于自己儿子这臭德性有什么感想。
  始皇想了想:
  “景帝大约已经习惯了。”
  热闹看完,父子俩回到自己的院落中。长公子正耐心地教导儿子进学,这才几天功夫,桥松已经很依赖父亲了。
  这样的画面反正在秦梓桑身上是看不见的。
  始皇有些感慨:
  “朕以前总觉得等你长大了,就会像这样温柔地教导儿女。”
  扶苏侧目:
  “阿父不要自欺欺人。”
  他自小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爹最了解他不过,应该知道他和儿女相处时肯定也不可能像长公子这么温柔体贴。
  始皇却说:
  “但你总能装出温柔的样子来。”
  小孩子好骗,装一装把他们哄好就行。始皇要求不高,家里能维持表面的和谐,不要所有弟妹和晚辈都跑来跟他控诉太子太过分了即可。
  然而扶苏装都懒得装。
  面对弟妹们的儿女倒是偶尔装一下,维持一下太子的完美人设。面对自家亲生崽,扶苏就开始放飞自我了,在自己人面前懒得遮掩。
  父子俩没去打扰长公子和桥松,转身去了另一个书房。
  嬴政正在其中看新来的奏报。
  见他们进来,便道:
  “张邦昌自去帝号之后,还是去迎了居住在宫外的元祐皇后,尊她为太后,说要去寻康王继位。”
  元祐皇后孟氏是宋徽宗的兄长宋哲宗的皇后,曾因谗言被宋哲宗猜忌行诅咒之事,于是废弃。
  不过这里头还牵扯到了新旧党争,孟皇后是高太皇太后、向太后等人做主选入宫中的,代表旧党势力。哲宗是改革派,也有想借此打压旧党气焰的意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