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金太宗如今还在昏迷,所以有夺位野心的人尚且不曾撕破脸。赵构被送去给了太宗嫡长子,交由完颜宗磐来处置。
  就这样,赵构没能在大宋称帝,先在金国称帝了。金国如今就指望靠他震慑宋人,叫宋人投鼠忌器,不敢继续出兵。
  边郡守将不清楚起义军的具体情况,完全不知道他们把皇室都控制住了,有改朝换代的野心。要不然早就和起义军闹翻了,哪里会这么和谐地一起攻打金国。
  但假象终究是假象。
  面对金人推出来的傀儡皇帝,宋军踌躇不前,起义军高歌猛进。
  宋军将领这才反应过来:
  “你们快住手!陛下在那里!”
  孙策冲他们翻白眼:
  “什么陛下?那是金人随便拉出来的假货!康王在开封城里好好呆着呢,那个压根就不是赵构!”
  之前赵构的隐姓埋名给了他们很大的可操作空间,起义军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弄了个假赵构在开封待着,直接倒打一耙说金人作假。
  宋军是会相信金人运气好抓到了赵构,还是相信康王早就回到京城了?
  宋军将领很快反应过来:
  “你说的对,金人手中的一定是假康王!”
  别管他是真是假,现在必须是假的,大不了康王死了之后立太祖一脉的子弟继位。北伐难得取得如此大的胜利,赶走金人才是要紧事,不能为了一个赵构丧失优势。
  要不是担心被打为反贼,这些宋军也不会犹豫纠结。
  被押在阵前的赵构心里恨得不行。
  早知道自己会这么倒霉,他还不如直接去找张邦昌呢。找张邦昌只是有可能被起义军干掉,现在落到金人手里,他觉得自己死定了。
  没多久,赵构听说了朝廷里还有个康王在开封安稳待着。
  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赵构:好的,我没了。
  该死的起义军,居然造假!敢不敢把那个康王拉出来和他对峙?他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真康王还有被打成假货的那一天。
  同一时间,开封。
  秦桧战战兢兢地询问守门的兵马俑:
  “诸位壮士,能不能换一个人来假装康王?”
  他很怀疑过段时间等康王一死,开封这群人就会“发现”他假装康王,害得真正康王身死,于是将他处决掉。
  秦桧快哭了:
  “我保证乖乖听话,我很有用的,你们换一个人吧!”
  他也是倒霉,之前被金人掳去。本来他想着干脆投效金国,保住自己一条小命。
  他也做到了,得到了金人的看重。
  结果在金国没待两年,金人被打得节节败退。金人撤退时把他拉下了,他就被起义军俘虏了。
  然后不知道这些起义军什么毛病,选中他来假装康王。还有个女子看过他长相之后说他很难假装康王,得给他上装易容一下。
  之后秦桧就被捯饬得和自己本人完全不像了,也不知道那女子是怎么做到的。
  吕雉:谢邀,有功德商城卖易容道具。
  秦桧就想说:
  “你们有这么厉害的易容物品,找谁伪装康王都可以。我真的很乖顺的,要不还是换个人来吧?”
  兵马俑充耳不闻,把他推进屋里,勒令他乖乖待着,再闹就把他砍了。
  第99章 刘彻:朕听到你讽刺朕了!
  假赵构的存在让宋军高歌猛进,完全不相信金人手里的是真货。金人没想到这群宋军这么好骗,一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大败而归。
  完颜宗磐将这件事怪到了赵构头上。
  要不是赵构没用,他们怎么会猝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早知道宋人不信他,金军肯定会小心防备。
  完颜宗磐甚至都开始怀疑:
  “该不会你其实压根不是康王吧?”
  莫非这个康王真是假的,是狡诈的宋人弄出来糊弄他的?
  赵构:???
  赵构受不了这个委屈,怎么连金人都开始怀疑他的身份了!怀疑的话你之前倒是别抓他啊!
  完颜宗磐见他不说话,越发怀疑起来。如果这人当真是假康王,那留着也没用,还不如杀了泄愤。
  金人决定去查一查那个开封的康王。
  过了许多天,探子回来了。他们千辛万苦潜入开封,终于找到机会接近了开封那位康王。
  探子说:
  “那位长得和这个赵构很像,身边还有不少士兵保护。宋人不至于认不出自己身边的皇室子弟是真是假,若那个康王是冒牌货肯定不会被这么仔细看押起来。”
  完颜宗磐:“看押?”
  探子点头:
  “没错,就是看押。起义军把所有赵宋皇室都看押了,其中看押康王的最严。”
  完颜宗磐明白了,起义军果然想改朝换代,所以才这么小心谨慎。又或者,他们想先把金国打退,再还政赵宋,毕竟赵宋皇帝总是拖他们后腿。
  如果宋人礼遇康王,反而显得虚假。如今既然是看押着的,那人是真康王没跑了。
  完颜宗磐大怒:
  “把那假康王给我斩了!”
  竟敢骗他,害他损失了上万士兵,实在可恶。
  顿了顿,完颜宗磐又补充:
  “拖到阵前,当着宋人的面砍。有些宋人可能还不确定此人是真是假,说不定还有点用。”
  死都要死了,再发挥一点剩余价值吧。何况哪怕没人信,光是在阵前杀一个长得像康王的人,也足够恶心宋人了。
  完颜宗磐现在就是“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的心态。
  下属领命而去。
  赵构骂骂咧咧地被拖下去行刑了。
  宋军看着这假康王受死,有些不适。
  军中很快就流传起一个说法,是说金人特意在老百姓里抓了一个长得像康王的当替身。现在发现替身没用了,就把那无辜的百姓给杀了。
  军士大多都是底层出身,一听这话越发愤怒。颇有一种感同身受,好像被抓被杀的就是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人那般。
  而高层的将领,想的则更多一些。
  将领们其实心里隐约清楚,那是真正的康王。不然怎么金人一拿出康王,就有传闻说康王其实在开封?
  之前大家都在找康王,谁也没找到。如果康王一直在开封,怎么可能半点消息也没有?
  但为了北伐,没有人提出异议。
  现在金军中的康王死了,太宗一脉彻底没了继承人。之前没被金人抓走的年幼宗室子,如今也下落不明,开封城里只剩下太祖一脉的子弟。
  可,起义军真的会让赵宋再次掌权吗?
  战时没人傻乎乎地问出来,只是自己默默抱着为皇室报仇的心思,率领士兵强攻金军。金人节节败退,一路往老家撤退。
  扶苏询问父亲打算什么时候让真假赵构的大戏落幕,他好提前安排。
  始皇说不急。
  最近战事稍缓,将军们预备给金人一点喘息之机。
  步步紧逼容易激发他们的潜力,到时候拼死一搏,伤亡会很重。而且之前忙于打仗,金国内部都来不及内讧。
  如今他们把金人打退到了老家上京会宁府,回到了建国之地。这里位处哈尔滨,距离之前宋金前线实在太远了。
  但这么远也不妨碍扶苏送他们上天,也就是安装引雷针时多付点运费的事情。
  终于回到了都城,这群完颜家的皇子可算看到了昏迷的金太宗是个什么模样。
  长达数月的昏迷让这个五十多岁的老人看起来越发消瘦虚弱,到了这时候,已经没有人觉得他还能苏醒过来了。
  之前离得远还好,现在大家齐聚上京,看着这样的皇帝,难免生出小心思。
  偏巧这时宋人减缓了攻势。
  外部压力减轻以后,内讧随之而来。谁都想当皇帝,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太宗的皇后唐括氏气得发抖:
  “如今大敌在前,你们居然只知道争权夺利!”
  太祖长子严辞反驳:
  “皇后殿下怎么能这么说?分明是之前因国中无主的缘故,才导致大战屡屡失利。若有君王主持大局,想来不至于此。”
  其他人跟着附和:
  “不错,所以还是得尽早确定下一代国主人选。要选能服众的,出来统筹全局。”
  说着意有所指地看向阿骨打嫡长子之妻和她才几岁的稚子,如今太祖和嫡长子都死了,留下这对孤儿寡母。
  本来按照嫡长制度,这个孩子才是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奈何金国奉行兄终弟及,导致嫡长制度成了个笑话。
  他们强调要选个“能服众”的,言下之意就是把这个理论上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给否了。
  本来不出意外的话,过几年等他十来岁了,金太宗会立他为谙班勃极烈。虽然这个职位并不是正经太子,但和太子的差别也不是很大。
  后来对方顺利继位,成为金国的第三位皇帝。不过最后还是被太祖的其他子孙杀死了,然后展开了金国的激烈夺位之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