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公孙鞅:……呵呵。
  要不是听见这人对那群土匪说“请再帮我将韩非和李斯请来”,他就真要以为这位公子是无辜的了。
  第105章 秦王的好感度怎么那么难刷
  公孙鞅并不想搭理这位大秦太子。
  哦,之所以知道他是大秦太子,还是因为这些脑子不太正常的天外人整日里念叨什么“为大秦而战”。
  公孙鞅不理解,都是第一次见天外人,为什么天外人格外忠心于大秦。
  对于公孙鞅的这个问题,扶苏耐心地给出了解答。
  太子殿下曰:
  “因为大秦一统天下了。”
  公孙鞅:?
  太子殿下继续曰:
  “接连七代明君完成大一统壮举,大秦是所有人心中的白月光。”
  公孙鞅:“白月光是什么意思?”
  太子殿下:“不重要,反正你只要知道你是第一代明君身边的贤臣就好了。”
  公孙鞅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所以第一代明君是你,不对,是你父亲是吗?你觉得从你父亲开始能连出七代贤明的继任者?”
  太子殿下发现他理解错了,补充:
  “不,第一代明君是秦孝公。我父亲是第七代,统一天下的那个,秦始皇帝。”
  公孙鞅缓缓点头:
  “原来你父亲是第七代,秦始皇……什么东西?!”
  公孙鞅终于意识到哪里不对了。
  不是说秦国现任国君是历史上那位秦穆公吗?怎么现在看着,国君换成了一个时代比所有人都晚的秦始皇帝?
  你们秦国不讲武德啊!居然给出错误讯息骗人!
  接下来,公孙鞅花了好半天,终于弄明白了一切。大秦上一任国君确实是穆公,只不过穆公的继承人还没继位,就被空降的后世子孙给抢了。
  公孙鞅疑惑为什么秦国会出现空降新王的情况。
  扶苏假装一无所知:
  “孤也不清楚,突然就来了。”
  公孙鞅也没追究,毕竟时空错乱也是突然就出现的。可能,这也是错乱的一环吧。
  总之,公孙鞅提前改名叫商鞅了,直接被抓壮丁去负责大秦的改革。
  现如今的大秦是缝合的大秦,关中境内少许区域施行的是穆公在世时的政策,其他地区则是施行的韩桓惠王时期的秦国国策。
  而韩桓惠王在位的时候,已经是战国末年的末年了。
  根据非专业探子(玩家)的打探,在韩王遇到时空错乱之前,他印象里秦国的国君是年幼的秦王政,被相国吕不韦把持。
  也就是说,其他地区的国策是以商鞅变法后的内容为主。而且已经经历了百年的适应,彼此磨合掉了不少不合适的内容。
  这也是大秦人对于这两天下放的新律接受良好的原因,他们都习惯严格管制了。
  况且听说如今的王就是秦王政,和他们记忆里的一样,这让广大秦人生出了安全感。毕竟王没换的话,就不用担心上头突然下达一些逼死人的王令了。
  虽然很疑惑怎么秦王政就注定要一统天下了。
  但想到秦王政是玄鸟转世(是的,谣言已经变成这样了),又觉得一切都很合理。
  唯有关中地区,习惯了穆公时期的自由散漫。直接上来就让他们完全按照商鞅变法的内容执行,有些强人所难。
  针对突发情况的新律是一回事,那是短期的律法。以后一直都施行“商鞅变法”则是另一回事了,这可是要用很多年的。
  主要是商鞅变法针对的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国情,而春秋时期的秦国国情显然大有不同。就需要商鞅重新了解秦国的情况,制定新的变法内容。
  而这个新的变法内容呢,还得要能引导关中秦人尽快跟上周遭秦人的脚步。等始皇一统天下的时候,最好全国上下律法一致,免得平白给统治提供难度。
  公孙鞅:……你们不觉得你们有点强人所难吗?
  让相隔快三百年的两拨庶民适应同一种律法,还要尽快适应,怎么,他公孙鞅是神吗?
  太子殿下觉得他可以。
  始皇帝陛下也觉得他可以。
  始皇还说:
  “不止是大秦的两代人,还有外头那些黎庶。”
  别忘了,各国现在都不是同一时期。但始皇需要同时治理他们,所以商鞅要面对的情况还会更复杂。
  公孙鞅想到这里,眼前一黑。
  扶苏及时扶住了他:
  “相邦怎么了?”
  这就喊上相邦了,公孙鞅有一种上了贼船下不来的感觉。
  还有一点,公孙鞅也想吐槽:
  “你们也没给我封地,就强行用商地改了我的名字,是不是有点过分?”
  他是获得商这个封地之后才改氏为商的,没有封地之前只能以公孙的身份,借此为氏,或者以国为氏叫卫鞅也行。
  扶苏一脸无辜:
  “但是我们习惯了喊商鞅。”
  公孙鞅:。
  他为什么要管别人习不习惯?
  扶苏继续一脸无辜:
  “而且我大秦要废分封,所以不能给你封地了。”
  公孙鞅:?
  扶苏拍拍他肩膀:
  “相邦好好干,回头给你封个彻侯。虽然没有封地,但是也很风光了。”
  彻侯可是二十等爵里最高的了。
  哦,这个二十等爵也是商鞅变法搞出来的。
  公孙鞅:…………
  不对,应该是商鞅:…………
  这日子没法过了,大秦的君王和太子都不听人话的。他们只听自己想听的,其他人的意见不重要,跟着他们的想法走就行。
  有了被迫当官的商鞅辅助,变法很快推行了下去。
  毕竟只需要调整关中和陇西的律法就行了,其他地方暂时还无需烦心。又有其他地区商鞅变法的经验作为参考,地狱难度其实已经降低到了困难。
  困难这个级别难道还能给青史留名的商鞅造成什么阻碍吗?
  扶苏认为肯定不能。
  如果能,那就是商鞅没有认真干活。
  他们大秦第一梯队的人才,必须得是挑战地狱难度面不改色的狠人。
  商鞅过得有多水深火热,玩家们并不关心。玩家们只知道出了秦国之后,外头全是资源点。
  这是什么?贵族府邸,扫荡一下。
  这是什么?官府衙门,扫荡一下。
  这是什么?他国王宫,扫荡一下。
  论坛里天天都有人炫耀自己扫图时翻箱倒柜搜集到了什么好东西。
  有人从楚国宝库里找出了一柄剑:
  “绝世神器!可惜玩家无法装备,这居然是个npc专属武器,差评!算了,拿去刷美人太子的好感度吧。”
  有人从楚国宝库里翻出了一块玉:
  “哇塞,红色神级道具,还特意标注了「可以试试赠送给秦王」,这肯定是很重要的任务道具!”
  有人从楚国宝库里翻出了一颗珠子……
  咦?怎么又是楚国?
  玩家们渐渐发现,楚国宝库里好像好东西有点多。
  楚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多宝贝。
  因为像随侯珠这样的春秋至宝,本来是随国的东西。后来楚国灭了随国,就据为己有了。
  但,现在在位的楚悼王还没灭随呢。
  架不住时空错乱导致随国被抹除了,国土和宝物自然也被按照历史规律送入了楚人手里。
  楚王目前没空去翻看自己的宝库,于是玩家先替他翻看过了。并把他知道或者不知道的至宝一股脑搜刮了干净,只给他留了一堆没那么珍贵的物品。
  ——没办法,系统选择发光物品的时候肯定不可能什么都发光,那就只能挑选当前场景里最值钱的一部分发光了。
  游戏系统非常智能地按照当前房屋里的宝物数量进行了控制,宝物少的房间可能只有一两件发光道具。宝物多的比如宝库,就可能按照规模,十到五十件不等,而且还会设置限制,比如一个玩家只能取一件。
  发现楚国宝贝特别多之后,吸引了不少玩家前去翻找。大家在宝物堆里挑挑拣拣,都想捡个红色道具回去。
  因为动静太大,终究是惊动了守卫。
  鬼知道这些天外人是怎么潜入宝库的。
  玩家叉腰:当然是完成了一个潜入任务,就成功进去了啊!
  这些npc虽然智能程度很高,可架不住系统有辅助插件。比如npc面向哪里、他们的视野范围是多少,都有颜色标注。
  玩家只需要小心避开这些有颜色的地区,放轻声音,就总能钻到空子。
  何况玩家还有技能辅助,快被发现的时候用个小轻功跳到房顶上。还有些运气好的学到了其他技能,比如隐匿之类的,潜入就更加顺利了。
  各国宝库那种防备正常人的巡逻怎么可能防得住玩家?
  好在自从玩家动静太大引来守卫以后,楚王加强了看管宝库的人手。这下子玩家潜不进来了,宝库附近放眼望去全是红名,根本没有视线死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