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可见有些人即便失忆了,骨子里的东西也是不会变的。扶苏已经习惯了为君,进入后世校园也改不了这个偏好。
始皇本就个头高,站高一级把底下看得更加清楚。他很快发现教室里有个空桌,上面一个东西都没有。
略微思索片刻就知道了,这是扶苏之前坐的位置。虽然他离开了,其他臣子也没有占据这边,而是摆了张空桌占住。
也有可能桌子本身就是扶苏用的那张,扶苏只是搬了一个新的桌子放在讲台一侧,然后将自己的个人物品挪过来。
始皇心念一动。
他走下讲台,来到儿子之前的位置。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就想看看桌兜里还有没有落下的东西。
按理来说应该没有的,可直觉告诉他他必须来看一眼。
始皇在抽屉里发现了一本书。
这是一本分析秦朝历史的书籍,可能是扶苏自己买的课外书。书本虽然合着,却有一条缝隙。
其他纸页都是互相贴合的,如新书一般仿佛没被翻过,可见看书的人动作比较小心仔细,阅读习惯很好,比较爱惜东西。
但是唯独有一页,就像看的时候刻意压了一下书脊,防止书本没人按着就会自己合上。所以合拢书籍的时候,这一页中间就没那么贴合了。
始皇顺着缝隙展开到那一页。
书页里没有任何笔记标注,看起来平平无奇。内容讲的是秦始皇把长公子发配到上郡之后的事情,因为史料缺失,作者只是合理地进行了一番推测分析。
作者认为,长公子扶苏在上郡时,始皇帝身边或许存在奸佞散步谣言的行为。
比如仗着父子俩分开了,故意给上郡的公子传假消息,说陛下非常宠爱幼子,更甚于当初的长公子。又比如散播陛下想立十八公子为储君的小道消息,加深长公子心中自己已经被父亲厌弃的印象。
距离就是最大的优势,现代人分隔两地有那么多实时通讯方式,还会被有心人钻空子,何况古代交通不便呢?
始皇看到这里眸光一凝。
他知道扶苏为什么那么抗拒和他分开了,用尽手段也要把父亲引回学校。
他以为自己是死在上郡的那个长公子,他不想重蹈覆辙,他不要再和父亲分别,然后被旁人利用陷害。
如果可以,扶苏更愿意自己去找父亲,而不是被动地等父亲来找他。但他没有办法抗拒上学这件事,他只能被动等待。
前天他带其他人逃学去骊山陵,便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能逃学回家,那样父亲会生气。但他又想去见父亲,所以想到了另一个办法。
他觉得父亲可能会有分身在骊山陵。
既然不能回别墅,就去骊山陵找阿父。去骊山陵是去玩的,逃学去玩就不会惹父亲生气了,父亲只会无奈地说他调皮。
小崽崽有什么坏心眼呢?
他只是在用自己的办法笨拙地躲避别人的坑害而已。
扶苏拿走了其他书,唯独留了这一本放在他已经不坐的位置。这里没有其他人坐,他也不会再回来。
他丢下了这本书,就好像丢下了前世的晦气。自此以后,他不会再遭遇同样的事情,更不会踩入同一个陷阱。
始皇叹了口气,把书合上放回去。
坐回位子上以后,始皇沉默了许久。
哪怕扶苏自刎这件事在他的两世中都没发生过,但其他位面的情况他左右不了。已经存在的事情无法消弭无痕,这件事永远是扶苏心里的一根刺。
这个沙盒世界的背景是扶苏自己选的,他不选历史是秦朝延续下去了的位面,反而选大秦二世而亡的未来,可见他家太子表面不在乎,内心还是介意的。
——如果他真是正史上的扶苏,而且扶苏确实是自刎的,父亲当真会原谅他,不觉得他太懦弱了,怨怼他导致大秦灭亡吗?
这个答案扶苏其实心里有数。
始皇帝从来不是推卸责任的那种懦夫,也不会输不起到埋怨别人。强者只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撇清自己的失误,只怪儿子不够信任父亲、儿子太懦弱。
如果太子拿这个问题直接去问父亲,他也猜得到父亲会怎么回答。
始皇一定会说:
“该怪朕轻视了赵高和李斯的胆量与野心,不曾处理好与长子的关系。扶苏尚且年轻阅历不足,不如朕见多识广,被骗也正常,朕该提前解决隐患的。”
不因为别的,因为他是强者,是长辈,更是父亲。
哪个当爹的会在自己和孩子都做错的情况下,只怪孩子一个人的?除非不够爱,爱孩子的家长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
哪怕要批评孩子,也会先检讨自己。
扶苏信任父亲的心胸和品性,但他仍旧会担忧父亲心里产生过哪怕一点的怨怼。
毕竟人无完人,再高尚的人心里也会生出阴暗的念头。何况事情涉及到大秦国祚,扶苏又觉得自己确实不算完全无辜。
他不敢面对父亲的怨怼,又知道这根刺必须要拔掉。
不是说一句“你又不是自刎的那个扶苏”,就可以轻松将这件事抛开的。每个位面的扶苏都是同一个人,扶苏太在乎阿父的想法了,他走不出来。
始皇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
不知不觉第二节 课快下课了。
始皇想起儿子走之前故意当着他的面打开的课程表。
当时扶苏假装无意地轻点了一下自己要去上哪节课,好像只是单纯的确认一下地点而已。
始皇回忆了一下校园的地图,起身朝外走去。儿子希望他来接自己,他正是心疼孩子的时候,干脆满足了阿苏的私心。
下课铃打响的第一时间,始皇出现在班级门口,静静地看着坐在最前排乖巧听课的小宝贝。
扶苏崽崽是从来不管老师拖堂的,一下课就会离开。
不仅因为他不爱惯着这个坏毛病,还因为他大部分情况下都要赶去下一个教室。课间十分钟对他的小短腿来说不太够用,校园又很大,有时候不赶紧走就肯定来不及了。
不过今天单纯是因为他余光看见阿父来接他了。
扶苏立刻拿起收拾好的东西,乐颠颠地跑到班级门口。今天的老师没有拖堂,所以他这个行为倒是没打扰还在上课的同学们。
始皇看他兴奋到忘了仪态,又变回活泼好动的小崽子,不由失笑。
好吧,偶尔不那么优雅也挺有童趣的。
始皇拿过他的小书袋,去牵他的手。
扶苏乖乖任由阿父牵着:
“我可以自己拿的。”
始皇没还给他:
“阿父今天想帮你拿东西,因为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就可以帮阿父拿东西了。”
扶苏积极地答应了一声:
“我是孝顺崽崽,等我长大了,阿父走不动路了,我背阿父走!”
始皇心说那你肯定没机会了。
始皇已经不会老到走不动道还要儿子背他了,他会在年老到身体不适之前离开那个位面,去体验下一次年轻健康的人生。
何况就算不走,也有轿撵可以乘坐,不至于穷苦到劳烦他家太子背他的程度。
扶苏说他上午已经没有课要上了,始皇想着自学什么时候都能学,孩子的心理问题还是要赶紧解决。
于是没有着急带人回教室,反而牵着他去了小湖边。这个时间点没有学生会有空闲在这边看书晒太阳,所以周遭很静谧。
始皇带着儿子在湖边花架下的长椅上坐好,准备谈谈心。
扶苏不明所以:
“阿父在教室里待闷了吗?”
他在这边学习也不是不行,就是接下来准备学的课本没有带过来,只能拿着之前上课用的数学书继续往下学了。
扶苏要去拿书,始皇制止了他。
始皇握住他的小爪子:
“阿苏已经知道自己是公子扶苏了,怎么不问朕生不生气你自刎的事情?”
小太子动作一僵,浑身都不敢动了。
始皇就知道他会是这个反应,耐心等待了一会儿。
过了片刻,扶苏犹犹豫豫地说:
“傻弟弟之前不是说我不会自刎吗?”
都这个时候了,还不肯好好说荣禄的名字。非要坚持使用自己给人家起的外号,拉踩弟弟的心永远不死。
始皇无奈至极:
“你当真记不住他的名字吗?”
扶苏崽不情不愿地说:
“我记得呢,他叫荣禄。”
一看就是精心起的好名字,一世荣华满身、功名利禄皆不缺,充满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美好的期许。
虽然他的名字扶苏也是精心取的,但是这不妨碍小崽崽吃醋。
醋缸子就是他,哼。
始皇握着他的小手同他说:
“朕这一世给你起名叫梓桑,你可知是何意?”
扶苏知道,但他眨了眨眼,没有回答。
始皇自顾自往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