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韩非:???
韩人:???
韩非感觉自己被夸了,又好像没被夸。
而且秦国太子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他现在还没开始写那些讽刺人的文章呢,身边的人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
韩桓惠王看向韩非:
“你解释一下,什么叫把韩国上下都骂了一遍?”
韩非不想说话,他结结巴巴地说:
“臣、臣有些、口、口吃。”
韩王:……
合理怀疑这家伙是装的口吃。
他该不会是不想搭理韩国这堆自己瞧不起的人,干脆假装口吃,顺理成章推掉寒暄和应酬吧?
【秦梓桑幼时受父亲影响,爱读韩非子的著作。不过他并不会全盘接受韩非作品中的法家思想,而是更喜欢辩证看待。】
小太子夸完韩非,话锋一转:
「但是天下做学问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当他们有了自己的立场之后,就会片面地看待问题。譬如韩非先生,他对儒墨纵横等学派存在偏见,便会将他们贬斥得一文不值,看不到他们对国家的作用。」
四岁的小孩侃侃而谈,举例了韩非将五种人打为五蠹,认为他们危害国家,其中包括了工匠和商贾。
又举例了其他学派的著作,其中同样存在这种只挑别家错处说、忽略对方贡献的问题。
最后,太子总结:
「为君者不可偏听偏信。」
嬴子楚感慨:
“四岁的孩子就知道这么多道理了,不愧是寡人的孙子。”
公子政:……
儿子聪明分明是随他,跟他父亲有什么关系?
公子政决定不搭理他爹。
刘彻怀疑这个记载存在夸大:
“这是四岁不是十四岁?《始皇帝传》谁写的?是正史吗?”
《始皇帝传》作者·秦梓桑本人,这会儿正坦然接受周围将军们的打量。
是的,他就是这么聪明,从小就如此妖孽,是老秦家除了他爹之外资质最好的崽。
至于有没有夸大——
这有什么好夸大的?他才不屑于在这种方面给自己贴金呢,顶多就是在描写自己的时候,艺术加工亿点点。
比如,把自己嘲笑别人的部分隐去。
或者干脆把语言润色一下,写出来让人看着不像是在嘲笑人家。
关于韩非口吃那段的过往,其实他当年的原话是:
“韩非是不是因为口吃憋狠了,写文章才这么犀利?他好惨哦,希望他的口吃能治好,这样我就可以看到他和儒墨纵横那些弟子对骂了。”
反正一听就不是什么好孩子能说出来的话,这种东西怎么能如实记录到父亲的传记里去?肯定要重新组织一下语言的嘛。
秦政从天幕里看到这一段时,眼里闪过了一丝笑意。
他忍不住给儿子发消息:
「朕这本传记也不知是谁写的,倒是将太子塑造得十分得体。」
还能是谁写的?明知故问!
扶苏因为网络延迟还没收到消息,所以没看到阿父调侃自己的太子殿下心安理得地继续看热闹。
今天一过,想来又要有很多人被秦梓桑的完美形象哄骗了。
【在秦梓桑的幼年成长中,来自父亲的引导至关重要。据二世本人所说,他能长成完美的秦二世皇帝,他的父亲功不可没。】
秦王举着奏章一点点为儿子讲解:
「为君之人,要懂得驭下、权衡、识人、君王心术等。阿父今日先教你驭下,你要认真学。」
包子脸小太子认真点头:
「我会哒!」
秦王于是将奏章的内容讲给儿子听:
「朝中御史弹劾李斯作风奢靡,出行排场虽未逾制,却声势浩大。使用的车马等物装饰过于华丽,似有因得宠而日渐轻狂的姿态。」
他问儿子,应该如何教李斯知道,为人臣子应该行事低调。
小太子想了想:
「若是阿父出面,只要提一句“廷尉近日似乎很是风光”,李廷尉便会惶恐得连连请罪,再不敢使用这么张扬的排场。」
秦王轻笑了一声:
「那你呢?换做是你会如何开口?」
小太子狡黠一笑:
「我也可以如此同他言说,但我不能轻描淡写的说,我要换个语气。」
秦王于是叫来了李斯,让太子表现给他看看。
李斯很快就到。
小太子故作好奇地看着李廷尉,用天真的口吻问道:
「我听说廷尉近日很是风光,出行都要数不清的车架仆从侍奉,是真的吗?」
李斯的冷汗当时就下来了。
他噗通一声跪下,连忙请罪,顶着太子身侧那位王上意味深长的目光,就差指天发誓保证再也不犯。
秦王便让他离开了。
等人离开后,秦王不由失笑:
「你倒是懂得钻空子。」
小太子有些得意:
「虽然我是在狐假虎威,借用阿父的威慑让他畏惧。但那是因为我现在还小,想要自己凝聚威严太难了。等我再大一点,就无需靠阿父来震慑臣下,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叫他们拜服了。」
嬴稷一巴掌拍桌子上:
“好小子!这一肚子坏水的聪明劲跟寡人真是一模一样!”
群臣:……呵呵。
大秦各界赞不绝口:
“这如何能叫狐假虎威?分明就是借力打力,可见公子确实聪明过人,懂得利用一切优势。”
唯有故事里的反派李斯感到了窒息。
就是说,下次能不能换个故事讲?要体现太子的聪明,谁不能来当那个丑角,非要他来?
还有王上,教儿子驭下就教吧,为何偏偏选中他做工具人?
李斯真情实感地希望下个故事换一个受害者,不能只有他丢人。
虽然未来的他好像害了太子扶苏,但那和现在的他有什么关系呢?他现在已经坚定决心要当太子党了。
天幕中切换到了几年后。
快十岁的太子笑吟吟地询问大儒:
「父亲令先生来教导我学问,难道就是为了教我笃信儒家吗?是谁给先生的胆子妄图哄骗于我,莫非是看不起我年仅九岁?」
大儒被他说得冷汗淋漓。
少年太子轻声细语地吩咐左右:
「此人心术不正,拖下去吧。」
几年过去,当初只能狐假虎威才叫臣子畏惧的太子,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光凭自己震慑得旁人不敢自辩一句。
太子还能顺手教导旁边围观的妹妹:
「看到了吗?这就是权势。」
妹妹阴嫚不解:
「可是七国皆有太子,却不是所有太子都能叫臣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
太子便耐心告诉她:
「这是因为那些太子自己没用。」
权势本身可以生杀予夺,但你不会用它,给了你也是浪费。
「我平日里温和爱笑,他们就以为我好糊弄。但当我开始发作人的时候,他们才会猛然意识到爱笑的人其实并不好惹,因而更加畏惧。」
「他们惧怕的,是我会用和往日一样温和的笑容,宣判他们的死刑。」
阴嫚若有所思:
「这是驭下之道吗?」
太子扶苏摇头:
「这是君心莫测。」
刚刚还热烈讨论小太子有多聪明的将军们瞬间哑火了。
顶着众人集体惊恐看来的视线,扶苏慢条斯理地放下茶盏,疑惑回望。
“怎么了?”
将军们齐齐打了个哆嗦。
没什么,只是他们突然回想起来,这位异世来的太子殿下这些天好像一直都是挂着这种眼熟的笑容。
当时他们都觉得很亲切,虽然太子有点喜欢折腾人,但看看他和煦的笑容又觉得对方其实挺好相处的。
可现在,他们只觉得吓人。
蒙恬复杂地看着他:
“殿下往后还是少笑几回吧。”
扶苏习惯性微笑:
“好的。”
蒙恬:……
扶苏迅速收敛笑容,面无表情:
“抱歉,习惯了。”
蒙恬:…………
罢了,殿下你还是继续笑吧,面无表情更让人瘆得慌。
扶苏噗嗤笑出声来:
“蒙将军还是这么好玩。”
蒙恬:………………
所以刚刚又是在故意逗他玩是吗?
嬴政听着周遭臣子的窃窃私语,神色莫名。
冯去疾小声感慨:
“原来陛下手把手教长公子之后,会把人教成这个样子。幸好我们位面的陛下高抬贵手,放过了公子。”
嬴政默默看了他一眼。
冯去疾立刻改口:
“还是要陛下亲自教导才好,虽然吓人了一些,却对大秦有好处!”
嬴政:你还是别开口了。
嬴子楚看着天幕上那个笑容,总觉得有些眼熟。他脸上的笑稍稍收敛,换成了疑惑沉思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