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连巴蜀都独立出去了,不管不顾直接东出平乱那明显是嫌命长,出去之后就是肉包子打狗。
何况从第一个割据政权出现到巴蜀独立都过去快二十年了,外头的那些反贼经营了这么久,可不是那么好打的。
不过……
嬴子楚百思不得其解:
“她光平定西羌和西域,怎么不去平定巴蜀?”
拿下巴蜀粮仓,才有机会东出啊。
轻韵:我不拿是因为我不想吗?
天幕里的寥寥数语根本说不出秦末局势有多危急,轻韵确实一开始是想苟的,但是她很快发现苟不住。
大秦已经靠苟赢过一次了,外头各势力都虎视眈眈,生怕重蹈覆辙。所以没人敢轻视看似衰落的关中,一旦关中往巴蜀打,就会迎来联军围攻。
所以轻韵选了另一条路。
【三十世选择假作对中原毫无企图,一心收复西部。中原势力因此放松了对关中的进攻,扭头开始内部互撕,想要比拼出一个可以入关的决胜者来。】
【因为中原的忽视,秦国在关中安稳了二十年。直到外面的势力受不了秦国还没被灭、依然在关中待着,联手攻破函谷关,秦国才退守陇西。】
扶苏一下子明白了轻韵的意图:
「没办法收复天下了,不如及时止损,捞好处,为以后立国积攒资本?」
轻韵不去平别的地方,偏偏把高原和西域拿到手,明显是想往西退啊。
秦政点评:
「脑子还算灵活,知道不和打不过的敌人死磕。」
再趁着外头打得火热,自己猥琐发育。
这种操作方式,如果运气好点,外头同归于尽了,她还能出去捡漏。可惜运气稍差,没能捞到捡漏的机会,不过她也不亏。
【史学界认为秦三十世是完美继承了秦梓桑经商天赋的后人,佐证便是她据守陇西之后,开始卡着陇西收丝绸之路的过路费,借此拿捏中原势力。】
【虽然联军夺取了关中,但他们很快又为了抢地盘打了起来。关中一时陷入混乱,无人再有功夫去管陇西的秦国。】
【于是秦国借此又在陇西支撑了十来年。】
秦国能苟全靠外面“友军”足够给力。
【趁此期间,三十世掌控了丝路要道。中原想要靠丝路谋利,就得从陇西或者西羌过,但这两处都在秦国掌控内。】
轻韵靠这招赚了个盆满钵满。
扶苏赞许:
「这不就是两头吸血?」
中原要收过路费,难道西方过来的商人她就不收了?两边一起收,两头一起吸血,赚到的钱都拿来供养大秦了。
难怪说是继承了他经济手腕的后人。
各界的秦君们倒是一下子被激发了思路,陇西和关中之地他们也有啊,他们能不能也做收过路费的生意?
只要把那个什么丝绸之路打通,岂不是一本万利?
秦渠梁最近正愁攒家底的事情呢,一听多了个赚钱法子,立刻上心起来。
再加上后世都说大秦现在东出就是吃力不讨好,不如先取巴蜀再平羌狄,正好要通丝路就要往西边的羌狄之地打。
好,就这么办!
变法强秦,然后积蓄力量。如果他拿不下巴蜀和西羌,就等他儿子来。
反正历史上本来也是他儿子平定的这两处,只是当时驷儿没往更西边打,只打了周围一圈而已。
【十几年后,关中终于短暂地分出了胜负,只剩一家新起的势力,刘宋。对方大举进攻陇西,将秦国彻底赶出了九州地界。】
【不过没关系,秦国可以继续霸占着青藏高原要过路费。】
众人:……
是人吗?
天幕上展现了秦朝陆上丝绸之路的几条路线,基本没有不需要横穿青海区域的。而从陇西往西退守,正是青海范围。
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终于感受到了轻韵跑去平定西部的险恶用心。
她这么一路往西退,看似是节节败退,实际上一直霸占着丝路要道。先是关中,然后陇西、青海、西域,这不就是顺着丝路在退吗?
这秦三十世确实不擅长收复失地,但是她该死的擅长捞钱啊!
战国时期的关东各国顿时人人自危。
他们很难不把自己代入秦末的东方势力,哪怕现在的秦国还没打通丝路、也没占领青海和西域,可这都是早晚的事情。
天幕这不是手把手教秦国怎么吸血东方六国?人干事?
【刘宋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和秦国在青海高原展开了激战。】
【但是众所周知,青海是个高原,而且它和西藏相连。而西藏,很多人过去会出现高原反应。】
扶苏:……不是我想的那样吧?
【所以每每秦国打不过刘宋,就退守西羌,也就是西藏。刘宋的士兵追过去就会大规模高反,不得不撤军。秦国再趁刘宋军队高反未曾痊愈,立刻攻回青海,拿回丝路要道。】
扶苏:噗!
秦政:确定了,果然是太子的后人。
这缺德冒烟的劲简直一模一样。
嬴政倒是若有所思:
“原来还能这样,看来有必要训练一只能在高原上作战的精锐之师。”
群臣:……
这么早就开始未雨绸缪了吗陛下?
嬴政瞥他们一眼:
“没有这样的军队,如何拿下西羌?”
难道大秦也想重复因为高反被迫撤军的遭遇?
这群臣子是不是傻?
群臣:也对啊!还是陛下英明神武!
【刘宋很快意识到了问题,决定训练一只能在高原作战的军队。但这个计划推行得并不顺利,因为刘宋只是占据了关中,关外还乱着呢。】
之前关中扯头花,关外那些人当然不着急过来分一杯羹。可现在关中统一了,关外自然坐不住了。
刘宋遭受到了关外势力的进攻。
一边是退守高原的秦国在抗击自己,一边是中原势力不愿意刘宋夺得天下,联合起来与刘宋对抗。
两面夹击之下,非得选一个先对付。
两相权衡后,刘宋选择应付中原。
因为秦国已经偏安一隅了,没有资本打回关中。只要腾出手就能收拾掉,不像外头的敌人那么难打。
要是跑去打秦国,背后很可能遭遇中原联军的偷家。
这个思路是对的,就是吧……
嬴稷一针见血:
“那我大秦可不更得仗着地利疯狂抬价了?”
刘宋没余力打秦国了,秦国此时不抬价更待何时?难道要等刘宋打完关东,调头回来灭秦的时候再加价吗?
趁着刘宋和外头打仗,这就是最好的发战争财的时机!
【是的,秦国发现刘宋没空管自己以后,开始对过路费提价了。而且因为青海高原还有道路直接走北边通往中原,秦国还能越过关中做关外的生意。】
【关外和关中在打仗,还有什么比军火生意更好做的?秦国不满足于只收过路费,他们开始安排人伪装成商队,售卖兵甲等军需物品。】
仗着自己这边不打仗,给打仗的两国卖军火,现代国际间的常规操作了属于是。
【后世考古发掘取得了三十世的手书,她在记录自己的经历时曾经提到,这些商业手段都是她通过先祖留下的珍贵古籍学习到的。】
【于是我们得知,秦二世扶苏曾经留下过一本《商战论》,作为大秦秘传书册,只有秦朝皇室可以查阅。可惜此书已经失传,有人说是被三十世陪葬到了皇陵,也有人说是被秦国后人带去了西方。】
秦二世本人:……孤写过这本书吗?
扶苏一脸迷茫,扶苏十分不解,扶苏若有所思,扶苏恍然大悟。
扶苏给阿父发消息:
「这是在提醒我要赶紧写一本这个书,塞到阳世去的意思?」
不然以后轻韵没这本书参考,学不会那些经济战手段可如何是好?
正好扶苏之前在沙盒世界上学,读的专业就是国际金融相关的,学了不少新知识。现在来写经济战的指导书,能写的内容不胜枚举。
扶苏决定了,回地府就写。
万万没想到啊,他都死了这么多年了,还能被后人变相地催他写作业的。
秦政给儿子发了一条鼓励的消息:
「朕相信太子很快就能写完的。」
扶苏:呜,但是我真的不想写作业!
刚和阿父抱怨完,扭头发现蒙恬涉间苏角他们都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
扶苏:。
将军们真诚地表示:
“殿下,那本书——”
扶苏木着脸:
“等着吧,迟早会给你们的。”
看来不能等回地府再写了,非得在这个位面写完不可。交作业的时间再次提前,不想赶作业的小太子现在心情很不美妙。
将军们的心情倒是很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