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是哦,还比陛下矮了两辈!但我记得他就比陛下小三岁,三岁差两辈,哈哈哈哈!」
  「那没办法,谁让他糟老头子一个还和年轻小姑娘生孩子呢?儿子生得晚就是这么吃亏」
  刘彻:………………
  刘彻掐指一算,如果那个位面也有他出生的话,那自己一下子比秦始皇矮了五辈。
  虽说他本来就比秦始皇辈分低不少,可这也不是凭白又给他降两辈的理由。
  而且原本他和秦始皇时代隔得远,互相之间也没有交集,可以不用算辈分的。他祖父这么跑去给人家曾孙当伴读,辈分就能拿出来说道了。
  刘彻:可恶,朕吃亏了!
  都怪高祖不争气啊!
  刘彻再次声明:
  “刘季和我大汉没有关系!”
  群臣:……陛下,您这样真的特别像不打自招。
  幸好总有人比刘彻更不高兴的,比如刘邦本人。刘邦被噎了个够呛,觉得今天的天幕真是糟心极了。
  吕雉倒是很高兴。
  因为那个位面只有刘邦被拉低了辈分,她可没有。而且吕相和刘邦没什么交集,躲开了老男人呢。
  吕雉:这么算的话我也比刘邦高一两辈呢!
  无聊的男人总是很在意辈分问题的,虽然吕雉不是很在意吧,但这不妨碍她借这一点欣赏男人们扭曲的表情。
  【下一个故事,到谁了?】
  主播举手:
  【我可以分享一个故事吗?】
  大家把话筒递给主播。
  主播便道:
  【我之前看《商蔓传》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故事,这类自传读过的人应该不多吧?】
  毕竟不是史菅传,商蔓的传记里没有大量陛下和太子的戏份,都是她自己的早年经历,好多人对此不感兴趣。
  结果主播一问,居然大半个场馆里的人都说看过这本书。
  一人笑着说道:
  【商蔓的传记可是秦初传记里除了陛下和史官的传记之外,最有可看性的啦!】
  其他臣子像李斯王绾这些,他们的传记没什么好看的。大家对他们怎么当官的不感兴趣,也就翻一翻里头和陛下太子有关的部分这样子。
  商蔓则不同。
  作为大秦的传奇女官,商蔓起初只是戎人和燕地女子结合生下的女奴。
  先秦时期,匈奴时常南下侵略。哪怕打不过秦赵,也不妨碍他们从燕地掳掠女子。
  商蔓的母亲便是这么被掳走的,后来又辗转了多个部落,最后被交易给了某个地处青海的羌戎部落,成为了其中的奴隶。
  因为混血的缘故,商蔓幼时日子过得并不好。但她天生脑子聪明,不肯认命。
  主播看到弹幕里有人说自己没了解过商蔓的过往,便简单介绍了一下。
  【传记里说,蔓是一种野草,生命力顽强,不容易死。于是商蔓给自己起名叫蔓,那个时候她还没有姓氏。】
  【她靠着自己聪明的脑子,在部落里日子过得不算太差,但也不算太好。她一直想回到九州去,所以她精准地抓住了太子递出来的机会。】
  弹幕:
  「混血儿的话,商蔓姐姐应该很好看吧?而且是那种西域风的大美女!」
  「你们这群肤浅的人,只关注外貌,不像我,我更在乎姐姐的内在美(害羞)」
  「可恶,这里还能看见茶艺」
  「太子递出来的机会是什么意思?太子这么早就发掘蔓蔓姐了?」
  【那倒不是,是那个时候太子向西戎求购牛犊,想在国内推广牛耕。商蔓意识到这里头有机可乘,就说服部落首领去更远的部落收购那边的牛犊,再转卖给大秦。】
  【大秦这边出价相对高一些,她让首领压价去远处进货,这一来一回,就赚到了差价,也让她一下子成为了部落里人人追捧的金财主。】
  【但商蔓还是想回九州的,所以她在发现太子派人来探查为什么戎人会想到做倒卖生意时,主动和对方接头,借此搭上了太子的线。】
  【之后商蔓就仗着戎人还不怎么懂经商,需要依靠她的指点,一直在各大戎人部落里周旋,为大秦从事间谍活动。不仅通过商业手段拿捏住了许多部落,后来在大秦想要吞并高原的时候,还自请去了月氏。】
  【当时月氏是高原上最大的部族,不过陛下和太子觉得这样还不够。大秦没工夫一个个部落地打过去,他们想要月氏先统一高原,然后拿下月氏成为大秦附属,借此掌控整个青海。】
  【商蔓就跑去给月氏支招,忽悠月氏首领借用丝绸之路和其他小部落达成同盟协议。最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原联盟,变相达成了月氏一统高原的结果。】
  【这样大秦来攻打月氏,让月氏称臣之后,其他依附月氏的小部落自然也相当于是成为了大秦属臣,高原尽入秦朝掌控。】
  【可商蔓认为,大秦发兵最好还是要有一个合适的借口。所以她又哄骗月氏在丝路上做文章,卡着关口要过路费,因此得罪了秦国的商队。】
  【众所周知,大秦商队大部分都是太子组建起来的,那时还在太子名下,这相当于公然挑衅太子。】
  【于是大秦就能顺理成章地讨伐月氏了。】
  【这件事情结束以后,商蔓荣耀归国。太子有意将商队交给官府打理,认为商队一直在太子手里不像话,干脆组建了一个新的朝廷部门“商部”。商蔓就是第一任商丞,自此以商为姓氏。】
  其他人笑着补充道:
  【就是因为商蔓在高原上的故事特别传奇有趣,所以我们大部分都看过她的自传,研究过她是怎么玩弄诸戎的。】
  这就和看富豪写的自传,琢磨他们当年是怎么经商发家的差不多。
  蒙恬听完,只觉得殿下竟还隐瞒了这么多东西。
  他之前可没说过他是怎么通过商蔓拿捏诸戎的,看来等陛下抵达,他们得详细了解一下太子的所有经历。
  别的不说,利用丝路在高原拨弄风云这一点,就很值得细细讲解。
  扶苏警惕起来:
  “你休想再让我写一本跟丝路有关的书。”
  他之前的商战论还没写完呢!
  蒙恬努力学着陛下那样哄太子:
  “大秦着实没有这类人才,还请殿下伸出援手。陛下如今已经看见了另一个大秦的繁荣昌盛,您如何忍心让他只能艳羡旁人,自己却无法达成同样的成就呢?”
  扶苏:……
  未曾想到稳重沉默的蒙大将军有一天也会变得油嘴滑舌,学会了拿父亲当借口,来劝说爹控无私奉献。
  扶苏痛定思痛。
  他以前从来不会自我反省的,也坚决不认为臣子学坏了怪他。臣子自己不学好,怎么能说是跟他学的呢,是吧?
  但今天,扶苏的良心有点痛。
  那可是蒙恬!连蒙恬都学会利用他对父亲的在乎算计他了!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扶苏沉痛地给阿父发消息:
  「我好像把蒙将军给污染了。」
  秦政很淡定地回了一句:
  「迟早的事。」
  以前没污染,只是因为蒙恬抗性比较强,而且常年在外领兵,和太子接触不多。现在这个位面的蒙恬整日里和他家阿苏待在一起,不学坏是不可能的。
  毕竟不知多少个意志坚定的始皇帝都被梓桑给同化了。
  蒙将军一旦贯通了任督二脉,就不可能只劝一句便罢手。所以接下来,扶苏迎来了高强度地劝说和诱哄。
  “陛下一直很想收复高原、草原等地,您那边的大秦版图,正是他期望中的模样,难道您舍得让他失望吗?”
  “大秦国库不丰,很多陛下想做的事情都做不了。不是末将要为难殿下,实在是见不得陛下为此伤神。”
  “殿下……”
  吧啦吧啦,吧啦吧啦,把卖惨运用得炉火纯青,隔三差五就能想出新的句式。
  扶苏:……
  扶苏麻了。
  扶苏制止他:
  “先看天幕。”
  天幕已经介绍完了商蔓的大致履历,终于说到了和她有关的冷门故事。
  【陛下因为活得时间太久,所以到了执政的中后期,朝中臣子变动很大。老臣陆续致仕,新面孔不断出现在朝堂上。】
  【这就导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批不明状况的新人。他们没见识过陛下和太子的父子情深,总觉得父子俩迟早闹出隔阂,反目成仇。】
  【具体表现在秦初的朝堂上,每几年便会出现一次保留节目——弹劾太子。】
  众人:?
  这都成保留节目了吗?
  聪明人一想就明白了里头的逻辑:
  “帝王年老,难免开始忌惮年轻的儿子。之前天幕也出现过这一幕,说时常有人劝说始皇帝防备太子。”
  太子自己的应对办法是装病吓唬臣子,让人不敢再蹦出来乱说话。
  【最出名的一次是有个中大夫对陛下说太子已经当了几十年太子了,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