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好的,这又是个大晋司马氏的漏网之鱼。
言归正传。
有着漂亮亲姐妹的贾南风显然自己的容貌也非常出色,让人见之生喜。
贾南风拉着王妃寒暄了片刻,说的都是妇道人家的话题。因为贾南风深知楚王妃不插手前朝事,且她自己如今塑造的形象就是陛下的贤内助,便故意说这些交好王妃。
这样的话题,王妃应付起来还算轻松。
扶苏插不上话,安静地坐在旁边吃点心垫垫肚子。没一会儿,一碟子点心就吃干净了。
侍者赶紧又上了一碟。
扶苏偏头看了看,没再去碰。再吃就吃得太多了,显得很没有心眼。
那边两人没说多久,贾南风忽然眼眸一转,笑着把话题引到了乖巧跟着远房表姨进宫来的秦胥头上。
贾南风提起扶苏来:
“我见他虽然年纪不大,看着却不俗,早些入朝为官也好。只是如今汝南王势大,我也担忧他会被汝南王盯上。”
言下之意汝南王现在和楚王不对付,对于楚王妃的娘家人肯定看不顺眼,说不得会借着针对秦胥来打压楚王气焰。
贾南风这是在善意提醒。
楚王妃也知道她是在善意提醒,可只要一想到皇后背地里的算计,王妃就没办法对她心生什么好感。
是以王妃顺势露出了忧虑之色,也不勉强自己去和贾南风言笑晏晏地虚与委蛇了。
王妃叹息:
“这可如何是好呢?”
其实她并不担忧秦胥的为官之路是否顺畅,按照先生的意思,汝南王迟早会死,他们也不会放任皇后的阴谋完全成功。
自家是不准备夺位的,所以王妃猜测先生应该会保着她夫君回楚国暂避锋芒。那么先生自己定然不会留下,秦胥也不会留在京城任职。
皇后的“担忧”纯属多余。
贾南风看向扶苏:
“我倒有一个法子,可以叫他避开汝南王的戕害。不如就让他留在宫中做个近侍的郎中,汝南王的手好歹插不到这里来。”
楚王妃心中一紧。
她没料想进宫一趟,她自己没被皇后扣下,皇后倒是想把先生的子嗣扣下。要是真答应了她,回头先生少不得要顾虑儿子的安危,他们就要陷入被动了。
王妃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
“这……”
贾南风立刻收回话头:
“可是你做不了主?也是,这种大事还是要回去同楚王商量商量的。你也不着急做决定,左右陛下身边也不缺这一两个人。”
贾南风是想把人留在身边,这样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好拉拢洗脑。多相处几日,也能叫秦胥和楚王的关系疏远些。
简单点说,她想就近撬墙角。
可惜王妃没有直接答应,约莫还不是很能信得过她。这也正常,彼此之间不熟悉,没见过几面的,哪儿能一上来就信任。
贾南风想着自己能笼络住楚王,自然也能笼络住楚王妃,没什么难度。
她很快把话题转回了之前的那些。
聊了片刻后,又体贴地表示她们妇道人家聊这些东西,小郎君许是听得不耐烦了。不如叫人带他去外头逛一逛,宫里的花园也是值得看看的。
楚王妃心道来了,果然会支开阿胥。
她担忧地看向扶苏。
扶苏不卑不亢地起身行礼:
“谢皇后陛下体恤。”
贾南风顿时眉开眼笑:
“你这孩子,真是会说话,难怪王妃说你擅长哄人开心!”
汉朝时有些摄政的太后和皇后会被称为陛下,到了汉末就渐渐沦为殿下了,如今很少还会有人用陛下相称。贾南风享受大权在握的快感,听到这种称呼自然高兴。
她觉得这是秦氏的表态。
就算不是,也代表着秦氏的这个小郎君确实聪敏异常,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贾南风一时间更心动了,给近侍使了个眼色。近侍了然,引着扶苏走出了大殿。
贾南风叫人引开扶苏,自然是想要分而化之。
她自己这里单独拉拢楚王妃,也能说一点不适合其他人听的内容。外头则安排能说会道的侍官去言语暗示秦胥,最好能说动秦胥去劝得楚王肯放他入宫当官。
扶苏含笑听着侍官那些意有所指的话,只谦逊地回应表层意思。
侍官说皇后殿下一直想提拔一些有为之士任官,可惜被汝南王所阻,如今陛下孤立无援,只有楚王等少数臣子是忠心的。
扶苏就赞叹皇后贤明,夸楚王忠耿。
侍官:……
侍官再接再厉,说殿下也不知自己身边的人有哪些可用的,先前杨太傅还曾往黄门郎中安插人手。
黄门郎就是给天子传达诏书的近侍,刚当上黄门郎的只能称郎中,资历上去后能升为侍郎,也就是方才贾南风许出的官位。
结果扶苏劝侍官不要妄自菲薄,说他觉得侍官等人就很忠心耿耿,皇后身边如何就缺少忠心臣属呢?
侍官再次:……
总之,这位秦小郎君堪称滑不溜丢,根本拿不住把柄,也很难拉拢过来。
他谁也不得罪,对谁都交好。这样的人心眼多,却显得异常聪明,越发叫侍官觉得错过这般人才可惜了。
何况,与所有人都交恶并不难,和所有人都交好却相当不容易。
秦胥此人一句话能哄得皇后开心,夸起别人来也真诚至极,对谁都客客气气的,这也是相当厉害的本事了。
皇后最近可是被耿直的卫瓘给气过。
如果说汝南王是靠兵权和身份受贾南风忌惮的话,卫瓘就纯属脾气太硬才得罪了贾南风。贾南风觉得留这么个臣子在朝中一定会妨碍自己的好事,这人一看就是会蹦出来大喊牝鸡司晨的那种老家伙。
有了卫瓘“珠玉”在前,贾南风现在看会说话会来事的臣子是越看越顺眼。
等小狐狸秦胥跟着楚王妃出宫之后,她从侍官处听闻了两人的交锋,不由打定了主意。
这个秦胥一定要招揽到手!
宫外。
虽然有妻子的劝说,楚王对于秦氏父子的判断还是有一些怀疑的。他和皇后相处过,觉得皇后不像他们说得那么阴险。
秦政泰然自若,任他打量。
楚王到底没有上来就质疑,而是认真询问了一番秦政判断的依据。顺便问一问他还有没有别的什么见地,若是有其他更方便佐证的判断就好了。
至少,楚王得去证实一下,才好决定信不信此人。
秦政心里想着扶苏去见了贾南风,应该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倘若楚王这边顽固不化,他们父子直接走贾南风那条线也是完全可以的。
所以面对楚王的质疑,根本不以为意。
秦政淡淡地说:
“皇后要灭汝南王,自然不会率先出手引人诟病。她如今在蛰伏等待时机,不信你便等着看吧。”
楚王皱眉:
“阁下话里有话。”
秦政颔首:
“不出意外,这个时机会从你这里出现。若我所料不错,你手下的臣属是否与汝南王的人结怨了?”
要挑起两边矛盾简直不要太简单。
汝南王想要扩张势力,赶走竞争对手,独自掌握朝政。楚王不肯轻易离开,忌惮汝南王的野心,又有皇后示弱拉拢,越发认定自己很重要不能走。
楚王自己有没有更进一步的想法不要紧,很多时候上位者是被底下的人推着不断往上爬的。
有些自以为聪明的下属会做很多多余的小动作,哪怕主上没有称霸的野心,也非要搞一堆阴谋诡计帮他上位,从而得罪敌人,反为主上引来祸患。
楚王手底下便有这样的大聪明。
只不过他手下的那两个不单单是为了楚王的霸业,也是为了自保。
贾南风现在有两个要除掉的人,一个是汝南王司马亮,另一个则是太保卫瓘。
前者必然会成为楚王往上爬的阻碍,所以贾南风不断在楚王面前营造出汝南王仗势欺人的形象。她甚至可以通过故意的委屈退让,越发显得汝南王咄咄逼人。
这招运气好,能直接勾起楚王争权的小心思。哪怕楚王不上钩,也总有楚王手下的人会上钩。觉得皇后和陛下就是软柿子,谁都可以捏,为什么不能是楚王?
后者则有性格上的缺陷,一算计一个准。楚王心腹嚣张跋扈无视法纪,卫瓘显然看不过眼,那就多给他们创造一点违法乱纪的机会,再叫卫瓘好好看看他们的嘴脸。
如今卫瓘已经盯上了楚王手下的岐盛和公孙宏,一边是主上掌权的康庄大道,一边是想要将自己绳之以法的仇敌,怎么选根本不用考虑。
秦政没有说得太详细。
疏不间亲,楚王对那两人信任有加,他一个后来的很难离间。何况楚王还没把他当自己人,那就更难说动了。
果然,楚王听了他的反问后并不觉得能猜到这一点有什么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