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扶苏终于能出宫了。
  归家后见到父亲还安然无恙,这才松一口气。关在宫中不清楚外头的情况,他还担心这么点兵马俑保护不好阿父呢。
  秦政让他去洗漱休息。
  扶苏拒绝了:
  “在宫中洗漱过了,休息得也不错,阿父不用担心我。”
  秦政也不强求,拉着儿子坐下商量后续的安排。
  楚王现在虽然被撸了,但他和汝南王的封地可以拿去安抚安分投降的豫州将领。封国内的存粮等物资也可以拿去赈灾,他们手头的燃眉之急已经解决。
  虽然楚王被处罚了,可就像群臣翘首以盼的那样,楚王完全可以“黑化”。等赵王齐王他们那边的事情闹出来,赵王入京后,楚王就有机会戴罪立功了。
  这样黑化的楚王接替赵王成为摄政王,也合情合理,其余几王不会怀疑。
  等到这些藩王全部被收拾掉,坐拥整个天下的贾南风在名将的协助下,镇压外族难度不大。也就是后续彻底收复需要费点劲,这个有他们父子帮忙也不成问题。
  秦政已经布局好了后面数年的发展。
  扶苏点头:
  “所以现在要商议的只有一件事。”
  就是皇位更迭。
  内忧外患都不难解决,难搞的是怎么篡位。而且他们父子还得找到嬴秦后人,那就更难了。
  扶苏有些担心:
  “该不会已经死光了吧?”
  他和其他位面的腹黑秦二世扶苏有一个私下里的小群,偶尔会互相交换一些信息。上次闲聊时听他们说,有个任务位面已经没有始皇帝的血脉留存了。
  虽然公子高儿女在胡亥手下幸免于难,但后续隐姓埋名避难时运气不佳,即便多传了几代,可还是全军覆没了。
  这就没办法了,只能找其他的宗室后人。哪怕也是嬴秦子孙,却不是始皇帝一脉的了,只能算作过继。
  晋朝距离秦朝过去了五百多年呢。
  别的不提,汉末乱世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人口发生了锐减,鬼知道自家后人是不是全都折在里头了。
  幸而他们来的时候八王之乱才刚开始,不然等到南北朝那会儿,死得更多更惨,还能活下来的才是少数幸运儿。
  现代有个说法,是说二十一世纪的华夏人谁祖上没有阔过。真正的庶民在一茬接一茬的乱世里早就绝后了,活下来的都是权贵世家,只不过后来家里落魄了才沦为平民。
  这一点在南北朝尤其如此。
  赫赫有名的世家才能保全大半族人,庶民活下来子孙传到隋唐的概率极小。
  嬴秦子孙若是隐姓埋名,没有机会起复的话,八成也早沦为庶民、任人鱼肉了。
  秦政正要和儿子说这个:
  “你可记得朕当初与功臣联姻之事?”
  扶苏点头:
  “难道有公主的后人留存下来了?”
  秦政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胡亥是连姐妹都没放过,一起处置了。可她们所出的儿女却并没有尽数被害,倒是公子们的儿女少有幸免的。
  梓桑位面后来既然有扶苏之女舜华的后嗣继位成为女皇,那么始皇帝其他女儿的后嗣自然也可以视为皇位继承人。
  秦政提到了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
  他和王翦家中也联姻过,只不过当时并不是和王贲、王离联姻的。
  王离的后人迁居避祸后,发展出了这两个世家,其中太原王氏可能是攀亲戚的,但是琅琊王氏可以确定是王离后人。
  秦末时王离的子嗣当然不可能是独自离开的,自然得跟族人一起。混居在一起,最终发展出了庞大的世家。
  这些日子秦政打探了琅琊王氏的传承,寻到了几支疑似公主后人的分支。
  扶苏想了想:
  “其实就算无法确定公主后人是哪几支,就凭借世家间的通婚,估计大部分支脉也都传承了公主血脉。”
  因为世家间的联姻是相互的。
  我把女儿嫁给你家,女儿生的外孙女说不得又会嫁回来,在我们族里挑选别的子弟成婚。
  而世家之间偏又讲究门当户对,这就导致联姻经常是在几个地位差不多的世家里来回联,出嫁女儿的血脉总能回到家族和其他分支通婚。
  琅琊王氏传承五百年,这类互相通婚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回。无论公主的儿子还是女儿,他们的后人都参与进其中了。真要算始皇帝血脉的话,不知道能数出来多少个。
  腹黑扶苏说的那个位面没有始皇帝血脉,大概率是因为他们只算了儿子传儿子的这一种情况。
  扶苏和他阿父可不干这种傻事。
  y染色体遗传那多难啊?!
  条件如此苛刻,但凡是女儿的后代就不算入其中。一下子砍掉的后代数量成几何倍增长,硬生生给自己搞成了绝嗣。
  扶苏明白了:
  “和琅琊王氏通婚过的家族其实严格来说都能算阿父的后人,这里头没染上始皇帝血脉的少之又少。”
  所以他们可以挑选的继承人范围其实非常广,只要别太点背正好挑中少数没传承嬴秦血脉的就行。
  但秦政的幸运值放在那里——
  扶苏欣然表示:
  “阿父看中哪家的小孩了?”
  秦政轻笑了一声:
  “贾南风舅家就和琅琊王氏联姻过。”
  贾南风的舅家是魏晋时期的著名门阀士族,太原郭氏。
  郭氏第一代先祖是秦末时期冒头的,西汉的开国功臣,山西太原人。这是魏国的地盘,但他打着连敖的身份蹦出来,连敖是楚国官职。
  就很迷。
  可能以前真的离开过故国,去楚国当官了吧。
  郭氏一门还是很显赫的,中原八大姓族之一。不过这家发达起来也是东汉的事了,其实也没过去太久。
  好巧,琅琊王氏发达也晚。
  之前大汉都是太原王氏声名赫赫,他们是不是王离的后人说不准,反正他们自己是这么宣称的。
  琅琊王氏在三国时期开始崭露头角,在两晋南北朝达到顶峰。郭氏和琅琊王氏联姻不算太多,倒是和太原王氏经常联姻。
  毕竟都是太原郡的世家。
  所幸虽然联姻不多,也是有联姻的。既然贾南风如今占据身份上的优势,继承人选从她的亲族里出也不错。
  不然要和贾南风抢皇位的话,会很麻烦。父子俩也不太乐意和她彻底对上,能省事为什么要给自己找不痛快。
  扶苏查了一下:
  “贾南风有个舅舅,他的女儿嫁给了琅琊王氏的王衍。”
  贾南风的表姐嫁给了王衍。
  这关系稍微远了一些,不过问题不大。
  只是……
  扶苏微微皱眉:
  “这个王衍,为了自己活命,被异族俘虏后曾劝对方称帝,可真是够没骨气的。”
  王衍才盛美貌,也有点本事,曾经身居高位,但没有什么政治能力。且此人精于算计,经常处心积虑地为自己谋划,所以也常受人讥讽。
  扶苏有些看不上他:
  “阿父应该不会选中他的孩子吧?”
  不过这家伙倒是很有可能为了权势,把孩子贡献出来,帮他们谋朝篡位。
  秦政颔首:
  “虽然此人不是什么好东西,却是个好用的帮手。”
  他们身为外人,要寻摸合适的人选不太容易。有王衍辅助那就不一样了,他预备在琅琊王氏里挑个孤儿,少不得族内人配合。
  扶苏明白了:
  “贾南风无子,所以干掉太子之后要抱养一个孩子。如果她想抱亲戚家的孩子,且选中了她表姐的话,那这个孩子本身就不能是表姐公然怀孕所生的,不然偷梁换柱之事一定会暴露。既然是暗中进行,那么孩子的来源其实很好动手脚。”
  当然,这是下下之策。
  虽说贾南风自己估计心里也清楚,这么抱来的孩子很有可能其实和她的亲戚也没有血缘关系。
  但如果贾南风真那么在意血缘,她就不会从母族挑孩子,而是再找男宠试试自己能不能生。
  贾南风找母族,实则是需要他们能帮她遮掩住孩子的真实来历。这样一来,孩子和她有亲缘关系最好,没有也不要紧。
  反正这年头过继子嗣,有时候本身就不是在族内过继的。嗣子和自己毫无血缘,都是常有的事。
  且孤儿实则比有父母的更合适。
  至少这类孩子长大后不会被所谓的亲生父母拉拢回去。贾南风可不是为别人养孩子的,她是要为自己养继承人。
  秦政淡淡地说:
  “帮她篡位建国,国号定为秦。若她急于有子,就让孩子先冠以司马氏的名姓,继位后再改回秦氏。”
  反正肯定不能改回王氏。
  琅琊王氏本来就是趁着两晋崛起的,成为了掌控朝堂的庞然大物。他们要打压世家,怎么可能还让王氏当皇室宗亲?
  改姓为秦,可以说是以国号为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