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九江王生母身边的仆从倒是幸免于难了,可惜九江王生母自己瞒得好,那些宫女里就两个贴身侍女清楚。她们年纪大了,早两年寿终正寝,已经不在人世。
  这就给了秦政父子俩充分的发挥空间,现在,他们要把流言坐实。
  秦政才不管两个王爷具体是谁的孩子。
  九江王没有后人、也不会再有后人,顶多混淆这一个。长沙王则确实是宗室血脉,最后皇位还在自家人手里不就完了,管那么多干嘛。
  秦政还说呢:
  「原主和先帝都有些疯,不知这精神疾病是否会遗传。不选他们的子嗣继位是对大秦好,长沙王的精神状态还是很稳定的。」
  他爹的精神状态就稳定。
  被抢了心上人也没发疯,而是冷静地选择了,咳,偷情。至少比起那对便宜父子来说是冷静很多,换原主或者先帝绝对当场发飙。
  聊完后,奏折也处理得差不多了。
  扶苏正要找来侍者点菜,今天中午有点想吃凉拌面。
  忽然有人进来通传:
  “太后娘娘想请九江王殿下去陪她说说话。”
  扶苏一下子明白了,这是听说了那些传闻。就是不知道太后是个什么反应,信或者不信,能不能接受。
  秦政立刻起身:
  “朕也一并去吧,正好陪母后一道用个午膳。”
  虽然因为赵姬的关系,秦政对于母亲这种存在有点敬谢不敏。但他都这么大年纪了,加起来活了大几百岁,不至于还因为年轻时候的一点心理阴影受到什么影响。
  何况跟他关系不错的女性长辈也不少,譬如华阳太后,还有在地府认识的宣太后和其他先王的母亲。
  原主的记忆里这位太后是挺和气的人。
  但这是他自己的母亲,自然会有一些滤镜存在。秦政不确定对方对待外人是否也这么和善,稳妥起见还是决定一起去,万一局面失控他也能护着儿子。
  扶苏蹭上了父亲的车舆。
  他把脑袋靠在阿父肩膀上:
  “太后平时对原主也挺和善的。”
  哪怕原主想抢她儿子的皇位,她也没见生气记恨。不过这有可能是因为太后没发现原主的野心,她和她儿子一样有点心大。
  秦政替爱子整理了一下衣衫:
  “朕知道,但朕担心你。”
  扶苏眉眼微弯:
  “等下见了太后怎么说?”
  秦政觉得不用说什么,他家阿苏就保持现在这个状态,太后便能秒懂。
  父子俩感情好,她只有高兴的份。
  太后翘首以盼许久,看到父子俩相携而来,看起来气氛极好,顿时眉开眼笑。
  但太后到底没得到准话。
  她也怕那小道消息是假的,便看向儿子,用眼神询问。
  秦政微微颔首:
  “阿苏,去拜见祖母。”
  扶苏笑吟吟地上前见礼。
  太后激动地泪花都出来了:
  “好好好!真是个好孩子!也怪你爹,之前都不跟哀家说,害得哀家白担心这么久!”
  秦政顺畅地背下这口锅:
  “此前不曾继位,怕有变数。”
  太后一听就懂了:
  “苦了你了,我的儿!”
  然后牵起大孙子的手:
  “来,跟哀家进来。你还有个小名呢?以往怎么不告诉哀家?”
  扶苏乖巧地回答:
  “是阿父私下里给我起的小名,先帝不知道呢。”
  太后接受了这个说辞。
  老太太心情畅快,看起来整个人都年轻了许多。
  她是十月怀胎生的孩子,从小也是这么告诉的原主。毕竟总不能自己辛辛苦苦生的儿子,最后真以为她只是个养母,那她多亏啊!
  是以新帝本人一直认定自己就是老皇帝的血脉,是实打实的帝王长子。对于外头的风言风语,根本一个字都不信。
  太后也不好跟儿子说自己的遭遇,便一直瞒着。但如今既然她都有了孙子,年轻时候的一点过往,倒也不吝于分享。
  主要是想叫孙儿知道,先帝不是什么好东西。既然你是你爹的孩子,就别惦念着先帝了,也别觉得你爹跟先帝妃嫔搞在一起是什么错误。
  太后拿出了她那番理论。
  说对比自己的遭遇,她更希望另外两个宫妃是出于自愿和心爱的人生下的孩子。
  扶苏安静地听完,心道虽然过程是错的,但结论对了。那两位宫妃确实是和喜欢的人生的孩子,只不过对象不是您儿子。
  幸而这个善意的谎言,老太太在死前绝不会发现。
  其实老太太担心的就是儿子步上老子的后尘,她连过继都不介意了,儿子名下多两个其实不是自己生的儿子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当是过继了九江王和长沙王吧。
  扶苏想讨人欢心的时候,不会有任何人讨厌他。
  所以这顿饭吃得气氛极好。
  老太太之前胃口都有点差,今日多用了小半碗蛋羹。别的她也不敢多吃,怕会不克化。
  然后一扭头,看到个饭量贼大的儿子和孙子。
  老太太:……
  老太太回忆了一下,这俩孩子以前这么能吃的吗?
  不确定,再看看。
  父子俩用的是神兽之躯,饭量当然是走的自己本身的情况,和原主不同。
  眼看着儿子吃得比孙子还多。
  太后轻咳一声:
  “看来以前我儿受委屈了,一直不曾吃饱过。”
  当皇子真难,当不被先帝偏爱的皇子更难,吃多点都成了错误。太后心疼地招呼人再去做点原主爱吃的菜来,别饿着皇帝。
  幸而原主也是个肉食动物。
  肉菜只要做得好吃,秦政都爱吃。虽然不如海鲜水产那么爱,也算喜欢了。
  太后笑眯眯地看着他吃,提起下午的选秀终选。问起要不要多进几个秀女,如果不要也没关系。
  反正她都有孙子了!
  秦政接过丝帕优雅地擦了擦唇角:
  “今年后宫进一人即可。”
  太后有些意外:
  “哦?”
  她听出来了皇帝话里有话。
  秦政没有过多解释:
  “母后去了便知。”
  随后,他又问起太后怎么知道扶苏身份的。
  主要是想知道,太后是否听说了心声泄露一事。要是不知道,还得给老人家提前打个预防针,别被吓着了。
  太后还真知道:
  “你舅舅进宫来同我说的。”
  太后当初是低位妃嫔,不仅位分不高,家事也非常一般。不然先帝也不会头一个拿她开刀,换个家世好的他可不敢这么折腾。
  所以太后娘家很拿不出手,也就是靠着出了个太后,被封了个承恩伯的虚衔。除了每年多发一点银钱俸禄,别的特权都没有,更无法在朝中搅风搅雨。
  原主就没有重用他家的意思,秦政自然更没有。
  他这个舅舅还是比较安分乖觉的,日常只当个吃瓜看戏的富贵闲人。
  家里往下头两代都没孩子当官,没有折腾的资本。而且孩子实在是扶不起来,还不如多置办点田产以后过富足的养老生活。
  因而哪怕承恩伯经常进宫来找太后说话,也没人在意,更不会臆测是不是太后娘家想仗着亲戚身份搞事。
  今天大朝会承恩伯也在场。
  他本来是在打瞌睡的,他个闲人也得被迫上朝,就因为他有爵位,对于懒惰的伯爷来说真的非常痛苦。
  但是听到大瓜就瞬间精神了,还有力气跑来后宫给太后通风报信。
  要不是亲弟弟信誓旦旦保证听到了心声,太后也不能这么快信了这话,指不定要觉得来通报的人是在胡诌。
  秦政听罢微微点头:
  “原是舅舅来了。”
  难怪,其他官员不可能把这事儿往外到处传。至少不会说给宫侍听,顶多回去和妻儿长辈嘀咕一下。
  太后的眼线也就是那些宫人了,基本都是听不见心声的。若秦政猜得不错的话,应该只有素云姑姑这一个掌事嬷嬷能听见。
  其他人,或许那些嫔位及以上的宫妃身边的掌事大宫女也能听见。
  剩下那些宫侍的品级够不上。
  太后是个聪明人,她很快意识到:
  “你说秀女就选一个,又提到那心声,莫非——”
  莫非心声泄露和秀女有关?
  秦政见状也不卖关子了:
  “秀女里也有一个。”
  太后恍然:
  “这……是否对我大秦不妥?”
  这种异象,万一是什么妖孽作祟可如何是好!
  秦政心里自然清楚不是什么妖孽,他的镇定也感染到了太后。太后见儿子心中有成算,便也不再多虑了。
  她重新乐呵起来:
  “快到时辰了,哀家还没听过那心声,正好去听一听。”
  说着便让人备下车架,即刻出发。
  本次终选定在了储秀宫不远的一处宫殿内,毕竟一共也才十个秀女需要皇帝来亲自过目。一个人一个人地进去,也只要走十轮罢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