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红袖催促道:
“快些换衣裳吧,别耽误了时辰。”
齐月萱赶紧去把衣服换了,然后在红袖的引导下从角门出去。出去之后走过两三条没什么人来往的小道,再过一道角门,就进入朝宫的宫院内了。
这里人倒是很多,来来往往都在为即将举行的朝会做准备。看到齐月萱来了也不意外,匆匆行了礼就又去忙自己的。
唯有侍官迎上来:
“你就是新来的副官吧?以后你负责给我打下手。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我不喊你的时候,你可以坐着歇一歇。切记,不要轻举妄动,一切听我的指挥。”
齐月萱连忙点头答应下来。
但是她有些忐忑:
“我坐着休息是不是不太好?”
侍官笑着摆了摆手:
“这有什么不好的?我平时也是这样做的。你和我啊,都是侍官,做的自然是统筹全局的活,不用亲自动手,只要动口指挥就行了。”
齐月萱懂了,这不就是坐办公室当个盯着员工认真工作的监工?
简单啊!她可以!
齐月萱乐颠颠地跟着侍官进门了。
她好奇地摸了摸自己的脸。
话说,系统的新功能这么厉害的吗?她好像也没变装,但是所有人看到她都认定她是齐女官而不是萱嫔,总不能宫里都是脸盲只认衣服吧?
齐月萱当然不知道,她的衣服上被扶苏下了混淆的法术。扶苏的玄门手段可不是白学的,现在这不就派上了用场?
除了萱嫔宫中的那些侍从和朝宫的侍官知道真相,因为他们都是扶苏精挑细选的心腹。其他人还真是纯靠衣服认女官的,反正他们也没机会前往后宫区域接触妃嫔们。
而在场的侍者基本都只在朝宫活动。
“皇上驾到——”
不远处有声音传来,齐月萱还没来得及细细打量自己的办公场所,就连忙跟着侍官去门口迎接了。
穿越几个月,齐月萱现在已经能很熟练地行礼了,下跪十分利索。但每次下跪她都忍不住在心里吐槽,毕竟她永远记得自己是现代人,可不能被古代奴化了。
这种单纯的个人吐槽是不会泄漏出来的,毕竟她也不是对着系统说的。
皇帝陛下、九江王和长沙王先后从眼前走过,直到余光都看不到衣摆了,侍官才带头起来。
齐月萱赶紧跟上。
侍官指了对摆在角落的座椅:
“我们就坐那儿,渴了饿了可以吃桌上的茶点。但是记住,说话得小声,不要惊扰了前头上朝的官爷们。”
齐月萱连忙点头:
“嗯!”
能坐着喝茶吃点心可太爽了,而且她发现坐在这里听前头的动静听得一清二楚。皇帝说了什么,群臣说了什么,宦官说了什么,就没有她听不清的。
齐月萱有些激动:
【小瓜!这是我头一次围观上朝唉!】
刚站出来准备奏事的臣子脚一崴。
这位祖宗怎么也来了?
臣子很快有了不好的预感,接下来不会又和前天一样,出现心声二重奏吧?
果然,第二道心声虽迟但到:
【她怎么也来了?我爹居然真的成功把她弄来了,怎么做到的?】
站在半阶上的桥松回头看他爹。
扶苏冲儿子露出一个矜持的微笑。
你爹就是这么厉害,敬佩吧?
桥松立刻把脑袋扭了回去,懒得搭理这家伙。
秦政也是刚刚才知道女主来了,方才进殿时没太注意脚边跪着的侍从都有谁。这会儿也扭头看向已经从半阶挪到自己身边来坐的儿子,用眼神询问他怎么处理的。
扶苏就简单说了他利用系统达成目标的方法。
末了又发道:
「既然借用了女主的系统,便给她提供一些便利,算是公平交易了。」
所以他给系统加了游戏功能,还加了外卖快递这些。
值得一提的是网游。
扶苏给她定了个匹配机制,从地府公屏的网络里给她找其他位面的系统宿主。同为宿主,应该能多一点共同话题吧。
玩网游不就是想有些不扫兴的游戏搭子?
女主在古代本来就寂寞,没多少说得来的人。系统勉强算一个,现在能多几个网友也是好的。
扶苏给系统加载了一个信号加强器,不然残缺位面是无法直接和外头的位面正常建交的。
秦政听完只说了句:
「少打点游戏。」
他家太子回头肯定要以此为借口,跟女主天天联网打排位。
扶苏不情不愿:
「知道了。」
刚刚差点崴脚的官员坚强地站稳了,掏出自己的笏板,对着上头的小抄开始奏事。
笏板是官员上朝时需要手持的器具,主要作用就是记录文字防止遗忘。毕竟也不是谁都记性那么好的,开口忘词是常见现象。
本朝使用的基本都是竹制笏板,因为方便更换。这东西要往上写字的,有时候玉的和象牙的不太好用,不如竹的方便。
关键是,太重了。
本来官员常年办公可能就有点腱鞘炎,再天天举着这么种的笏板奏事,手别要了。
大秦的官员都很务实。
虽然这里的大秦朝杂糅了一些后世王朝的不好习惯,但在务实上头,还是继承到了一星半点的。
比如——
其他听奏官员纷纷从袖子里掏出了炭笔,随时准备记下要点。
是的,笏板除了提前打小抄之外,也可以当个朝堂笔记板用。硬硬的质地方便在上面写字,比用纸张本子好写一点。
使用炭笔则是因为,他们总不能用毛笔记。揣个炭笔上朝已经挺麻烦的了,毛笔还要搭配墨汁砚台这些,而且写在竹板上干的速度很慢的。
齐月萱在太师壁后头,倒是没看到这一幕,不然大约会感慨一句“这也太像是集体上课了”。
但她听到了官员的奏事声:
“夏季将至,臣奏请陛下修缮江淮堤坝。至上次修缮堤坝,已过数载,不可再拖延了!”
这次出来的是工部尚书。
工部官员大概是被积压奏折最多的那种倒霉蛋,因为国库以前拿不出钱来搞建设。所以即便工部的一些奏请并不难办,可没钱就是最大的难题,原主就只能一直拖着。
这导致工部尚书和侍郎隔三差五就要蹦出来催促一下,陛下您该修堤坝了,陛下您该修驰道了,陛下您该修长城了。
始皇帝陛下无法理解:怎么会有人修这些东西还要其他人催的?
没钱不知道凑钱吗?堤坝驰道长城,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能因为没钱就不去管?先帝和原主都挺奇葩的。
当然,导致原主拖延症的还有一点。
一般这种工程款项。是肯定会被下头人贪墨一些的。本来钱就不凑手,拿出来给你修工程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底下人居然还要贪,原主气不过。
暴躁的原主选择不修。
我就是拿钱去养宗室王爷,我都不给你贪墨的机会,想都别想!
就很难评。
总之,原主搞不定贪官污吏,他选择了先放一放。
他这个人擅长粗暴的手段,处理贪官倒也不是不能粗暴。
问题就是工程贪墨牵扯到的人太多了,很难全部抓出来。但凡有一个没抓出来原主就心里不爽,所以他就没去抓。
按照对方原本的计划,也是今年解决这件事的。因为今年当上皇帝了嘛,不用担心其他势力比如先帝掣肘导致他一锅端失败,可以放开拳脚干。
可惜因为提前得知剧情,原主把自己给气死了,没来得及。
现在,事情落到了秦政和扶苏头上。
工部尚书这会儿跳出来说修堤坝,那可不是随便跳的。
前不久陛下才从宗室那里抠出来了好多钱,明显有钱搞工程了。尚书琢磨着这会儿出来提议,应该不会被拒绝,完美。
他还特意等到太后寿宴之后,这样一来就不会破坏寿宴的气氛了。要不是昨天被御史那事打断了,昨天他就该出来说的。
秦政听罢颔首:
“堤坝确实要加固了。”
这么长时间不加固都没决堤,真的是全靠这几年风调雨顺,没有稍微强烈一些的降雨。但凡来一场持续时间长点的暴雨,后果不堪设想。
扶苏便为父亲补充:
“夏汛在即,工部先将重要的堤坝列举出来,算好需要的钱粮人手,写个折子递上来。”
全国都没怎么加固,可时间有限,肯定不能一口气都修完。那就要有个取舍,先从重要堤坝开始。
所谓重要,就比方说要紧的大型堤坝、往年容易决堤且靠近城镇村庄的堤坝、一旦损毁会侵害大量良田的堤坝。
也就是从损毁后的损失来算,看哪些会导致地方损失惨重,先修他。
扶苏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