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秦政终于提起了一点兴致。
  收拾群臣、改革制度,在当前朝代其实难度不大。真正的挑战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社会,要怎么平稳过渡到工业社会。
  机器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太大了,会影响到很多百姓的饭碗。
  一个搞不好,王朝都会倾覆。你让百姓日子过不下去,百姓自然要揭竿造反。
  不过在发展工业前,准备还是要做的。
  要不然父子俩这些天在折腾什么?
  朝会散去之后,秦政难得认真起来。早期的铺垫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可以拉着儿子和孙子开始讨论要怎么正式操作。
  还有个被拎来的顾之禾和一堆被拎来的殿试中表现尚可的新臣子。
  众人听着父子俩你一句“蒸汽机”我一句“发电机”,云里雾里,不知道这是在说什么。
  扶苏给父亲倒了杯茶:
  “许久不见阿父这么有干劲了。”
  之前的那些世界,都太没挑战了。
  秦政端起喝了一口:
  “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旧时代都是他玩剩下的,只有新时代才能提起他的一点兴趣,因为那是他不曾深入接触过的东西。
  扶苏于是懂了,便发消息说下回有机会和阿父去修真星际之类的世界逛一逛。
  因为是通过地府光屏说的,众人并未听见。还在琢磨陛下说的“新时代”是什么,似乎和那两个机有关系。
  而且两位聊着聊着,突然又从什么机跳到了女性话题上。说上下两个阶层一齐发力,效率应该会比较高。
  这说的是官场上增设女官职位,民间女性参与劳动赚取工资。一个是从权利上打开缺口,一个是从养家上隐晦地提升地位。
  在民间,很现实的一点就是,谁能赚钱,谁在家里的话语权大概率就会高些。至少比起不拿工资的时候,会好很多。
  很多事物的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
  工业革命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之外,还会牵扯到很多,比如思想开放。
  扶苏就提起这个:
  “说不定会更早地进入君主立宪。”
  秦政顿了顿:
  “不管它。”
  反正不是他建立的大秦。
  进入君主立宪还算是好的,更大的可能是没君主了。
  父子俩跳过了这个话题。
  众人:君主立宪又是什么东西?
  桥松回过味来了,他祖父和他爹知道的比他多得多。也不晓得是有什么奇遇,不行,回头他得问一问,决不允许把他排除在外。
  桥松先追问蒸汽机:
  “蒸汽机是什么?”
  扶苏想了想,找了个例子:
  “你煮过水吗?盖着盖子在锅中煮水,水开之后蒸汽会把盖子掀起来。如果蒸汽足够强,可以代替人工做很多事情。”
  至于怎么利用蒸汽,制作出将它转换为动能的机器,就是下一步了。
  桥松恍然大悟:
  “和利用水力差不多?”
  只不过江河湖海固定在那里,没办法随身携带。蒸汽不一样,想在哪里架锅烧水都是可以的,放在车子上就可以边移动边利用蒸汽动能了。
  桥松灵机一动:
  “蒸汽马车?”
  随即又可惜墨家弟子不在,这种事情交给他们去研究保证妥当。
  桥松就觉得蒸汽机这东西,其实他们大秦以前也能用啊。蒸汽一直都存在,只要搭配合适的机关,肯定好使。
  扶苏也是这么觉得的。
  不过后世好多人认为科技发展太快,对古代社会会产生过强的冲击,不是什么好事。总觉得什么样的技术就应该搭配什么样的时代,仿佛古人活该过不便捷的生活。
  实际上老祖宗们发明的机关多了去了,科技大爆炸早在东汉初就出现过一次。
  只可惜后来的君主并不重视这些。
  足可见大力支持科技发展的邓绥眼光有多独到,奈何东汉从皇帝到皇后都没什么存在感,知道邓绥的人不多。
  秦政思索着制度改革的事情。
  应对科技的冲击是有点难度,但说实在的,这样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有经历过。只不过当时是小打小闹,便民的发明数量少,一次只会出来一两个。
  其实如果形成体系的话,第一次发明利用水力的机关,然后大力推广,将大量器械都和水车等物结合,其实也能勉强算一次“小工业革命”。
  这次只是把水车换成了蒸汽机发电机。
  越往后的朝代受到的冲击越大,因为国民数量太多了。
  像先秦时期,就那么点人,冲击也有限。本来人手就不足,急需畜力辅助。能有自然力帮忙提升效率,比起引发动乱当然更多的是减轻压力。
  人多才会扩大影响,把局面复杂化,更容易出现稀奇古怪不可控的情况。所以越往后的朝代越封建,轻易不敢搞大动作,生怕一不小心玩脱。
  秦政开口说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想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不如先从工具改良起。”
  从最小的工具开始。
  利用蒸汽机和发电机提升冶炼等行业的效率和产品质量,打造更精尖的材料。
  比如锯子,先给国民换上精铁锯做个过渡。再换上不用自己动手的电锯,他们的接受程度就会更好,社会也更能消化。
  不是怕迈步太快吗?那就一点点来。
  现阶段精铁锯也够用了,等不够用的时候再推出下一款更便捷的,或许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当然,这是说的民生行业。
  扶苏瞬间理解父亲的意思:
  “不怕内患,只忧外敌。军工不用收着,直接飞速发展即可。”
  先保证自己在打仗时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有足够安稳的条件发展自身。不然别人看你好欺负,肯定要来捣乱的。
  桥松虽然没太听懂,但他抓住了重点:
  “改进冶铁技术?这个确实最重要。”
  铁器太好用了,如果精铁甚至是钢材可以量产,那么对很多行业都能产生巨大的推进。其他的改良可以慢慢来,按照需求一点点发展,这种基层材料不行,越快越好。
  顾之禾揉了揉太阳穴。
  陛下,说话能不能不要那么跳跃?
  他们跟不上了喂!
  新科进士已经放弃理解了,诚恳地问有哪里需要他们做的。直接下达命令就好了,不用拉他们一起讨论的,多此一举。
  秦政扫了他们一眼:
  “接下来,工部会是我大秦的核心。”
  小透明工部将会成为过去,吏部和户部不再是六部里头一号的香饽饽。秦政欲广招工匠,打造官方的工业研究团队。
  所以。
  秦政说道:
  “先改制科举吧。”
  众人:啊???
  话题怎么又跳到这里了?
  桥松唏嘘一声:
  【终于有人感受到我的痛苦了,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祖父和父亲聊着聊着就省略步骤了。我只能每天苦思冥想,琢磨他们到底省略了什么。】
  群臣跟着痛苦面具。
  长沙王殿下,您真是太辛苦了!
  扶苏嫌弃地看了他们一眼:
  “就效仿和熹皇后邓绥,将道科这门考试列入正统科考,选拔科技人才。既然道科地位都提升了,再顺便改一改别的科目。”
  后世有现成的制度可以参考,拿来改改就能用。分科考试,用考级进行评定,授予不同证书,这些都是不错的想法。
  反正都要规范科考,那就规范得更细致一些吧。
  想要社会不容易乱,就得有繁复详细的规章。一切有法可依,百姓遇到事情心里也能有个底,不至于盲目之下就被人煽动。
  当然,前提是普法工作也要做好。
  扶苏便问道:
  “梁王家的郡主还没来吗?”
  她的情报网真的很重要,有了这个,扶苏就能省很多力气了,这就是摘现成桃子的快乐。
  众人后知后觉地回过味来。
  这些天两位君上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折腾改制,他们一直觉得是在乱搞。就那种随心所欲、碰到什么看不惯就顺手改一下。
  结果搞半天人家只是用表面上的随意在麻痹众人,实际上在布一个天大的局。
  无论是打击朝臣、折腾科考、还是组建情报网等,都是在为他们现在要做的大事铺垫,没有一件事情是多余且孤立的。
  厉害的君主在改革之前,早就做好了海量准备。就等时机一到,给予众人致命一击,让老旧派想阻止都无从下手。
  众人:麻了。
  第193章 如何利用吃瓜系统发掘人才
  推行新制度对于秦政父子来说,是最没有难度的一件事。就和灭六国一样,无他,唯手熟尔。
  所以在朝中保皇党臣子着急上火担心变法失败的时候,父子俩都很淡定。新制度非常平稳地被推行了下去,并没有受到太多阻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