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扶苏则在琢磨:
  “这么说来,之前击沉的船只里应该也有不少钱财。可惜了,都沉入了海底。”
  去海底打捞船只可没那么容易,后世有那么多先进设备都够呛,当前时代就不指望了。
  除非他们有谁能在海里呼吸自如,而且自带空间能装东西——
  扶苏掏出了他的龙身:
  “阿父,我好像可以去海底捡漏?”
  大海那不就是他的地盘?
  秦政摁住了他:
  “不准去。”
  现在海上乱得很,时不时就出现一场遭遇战。还不是以前那种拼刀枪的,而是丢炮弹的,太危险了。
  大秦都开始研究类似鱼雷的水下炮弹了,万一流弹打中他家太子怎么办?
  扶苏有些遗憾:
  “海底肯定特别多的沉船!”
  不仅是他们大秦的海域,外头遇到暴风雨沉没的船只也不少。哪怕里头大多装的都是货物,在海中侵蚀多年拿出来不一定卖得出去,也必然有大量金银藏在其中。
  华夏如今已经进入白银荒。
  本土银矿不够,还因为种种原因消耗了不少。
  虽然前朝的时候商人看到了这个商机,向华夏输送了大量白银换购热销的华夏商品带去海外倒卖,仅15到16世纪就有1.5亿两白银从海外流入。
  但这些白银全在富户手里,根本没有进入国库。富户拿着这些钱加剧了土地兼并,成为压倒前朝的又一根稻草。
  前不久国库是丰盈了,弄到的白银却不是很充足。大多数是一些其他物资,所以群臣听说了扶桑的银矿之后才那么心动。
  扶苏问友人要来了不少资料。
  最后他翻出一个:
  “明万历年间曾有一艘葡萄牙的商船在行驶向澳门的途中沉没,地点就在东南亚海域。1985年有人打捞起了这艘沉船,上头有一万公斤的白银。”
  扶苏觉得这个消息值得他去看看。
  虽然这是个架空世界,前朝不是明朝。但是万一呢?万一这里也出现过类似的事情,那就是一万公斤的白银进账。
  后世的一万公斤,是大秦的四万斤。
  他们大秦一斤分十六两,也就是64万两白银。哪怕按如今的时代算,也是32万两白银,够先帝修半个花园了。
  秦政:……
  一艘船上的白银,相当于半个造价昂贵的皇家园林。省着点花,造个普通行宫绰绰有余。
  秦政沉默片刻:
  “朕陪你一起去。”
  龙身也是能飞的,都不用刻意换玄鸟之躯。过去要不了多久,主要是搜寻费时。
  夜间趁着天色黑沉行事,白天还能赶回来处理国事。
  扶苏:“……阿父,你也太勤政了。”
  夜里什么都看不见,怎么找?
  秦政反问:
  “你不是有定位吗?”
  龙身夜视能力还是很强的,深海多的是不见五指的黑暗,海中霸主怎么可能看不见黑夜里的东西。
  再加上扶苏多方打探之后,大概确定了沉船的区域。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过去就直接找到了。
  扶苏拗不过他爹,只好叫来儿子叮嘱一二,把国事托付给他。万一他和阿父没来得及回来,明日早朝桥松先主持。
  桥松顿时着急起来:
  “你们干什么去?”
  怎么又不带他,可恶。
  扶苏睨了儿子一眼:
  “我倒是想带你,可惜带不动。我们要下海捞沉船,你去的了?”
  桥松:???
  桥松气闷,为什么他爹和他祖父好像有很多厉害的本事,就他没有?老天爷也太偏心了,金手指给他祖父他没意见,给他爹还不如给他。
  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桥松第二天一大早不愉快地去上朝,长辈们果然还没回来。他不知道父子俩正在清理沉船上的遮挡,浪费了一些时间,清理完还要收取白银,也比较麻烦。
  一直等到下午,人才回来。
  扶苏变成小龙崽团在阿父掌心里喊累,桥松来的时候已经呼呼大睡了。秦政小心地把儿子揣进怀里,也没去打扰他。
  一夜没睡,扶苏是熬不住的。
  秦政倒还精神奕奕,询问孙子今日朝会都发生了什么。
  桥松满脸不高兴:
  “没什么,就是您和父亲都没去上朝,群臣普天同庆,我看他们是活腻了。”
  桥松只说两人有事今天不来,没扯什么生病当借口。帝王生病是不能乱说的,反正群臣也不敢问君上到底有什么事。
  然后因为是“有事不来”而不是“生病来不了”,群臣就不用故作担忧了,暗中窃喜一下也不会被揪着不放。
  哪知道桥松看出了他们的小九九。
  桥松:我又不瞎!
  一群人浑身的愉快气息都要溢出来了,以为板着个脸他就发现不了端倪吗?
  扶苏被桥松吵醒,从领口探出个脑袋。
  桥松眼尖看见了,吓了一跳:
  “什么东西?!”
  幸好只看到个脑袋,而不是只看到个身子。龙首是蛇头,龙身却像极了蛇身,容易叫人误会秦政被毒蛇缠上了。
  但现在也没好到哪里去。
  桥松大喝一声:
  “何方妖孽!”
  扶苏:……
  扶苏开口:“蠢。”
  桥松:……
  桥松开口:“祖父他骂我!”
  秦政习以为常地平息事端:
  “不许吵架。”
  扶苏缩了回去,决定继续睡自己的觉,懒得搭理蠢儿子。
  桥松凑过来,想伸手把他爹掏出来玩一会儿,但是又不太敢。一是他爹躲在祖父衣服里头,二是他怕他爹一言不合就咬他。
  只好没话找话:
  “祖父,父亲他怎么变成这样了?”
  秦政头也不抬地批着奏折:
  “化龙了,不必管他。”
  桥松顿时羡慕:
  “为什么我化不了?我以后能化吗?”
  扶苏的声音传来:
  “做梦。”
  秦政伸手摁住在他怀里翻身的小龙崽,叮嘱他老实一点,乖乖补觉不要说话。
  扶苏辩解:
  “是桥松总在旁边说话干扰我,我怎么睡?”
  秦政于是把大孙子打发去干活了。
  桥松忿忿地离开。
  他爹睡觉不能自己回屋去睡吗?就是祖父惯的,那么多臭毛病。
  几十万两白银对朝廷来说只是填补了一些资金流,大头还得等扶桑的战果。好在没让他们等太久,好消息就传过来了。
  如今大秦有钱有武器有技术有人才,制度改革也在稳步推行,接下来就是平稳发展,不断扩大自己的优势。
  只要稳扎稳打地往下走,就必不可能被超越过去。几千年的积淀不是开玩笑的,真要爆发起来只会比海外更快更好。
  后世论坛上曾经讨论过海外的工业革命。
  前头数千年没什么水花,突然在短短几百年飞速发展。而且海外科技最初开始涌现的时间点恰好是元朝人带着大量工匠技术西迁,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什么。
  如果真是靠着千年古国的空降技术发展起来的,那么古国自己在技术不曾断代的时候就搞发展,效率必然不是外人能比的。
  他们带走的那些,不过是华夏大地上的沧海一粟。
  齐月萱每天都在被进度震惊:
  【我记得工业革命最初是飞梭的发明,三十多年后才出现了珍妮纺纱机,又过了二十年才有瓦特改良蒸汽机。后续的蒸汽船蒸汽机车都要再等一些年,中间跨度还是挺大的。】
  但是大秦的效率也太高了。
  哪怕那对父子开了挂,可是根据小瓜的打探,他们提供的帮助也不多啊。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工匠自己在研究,里头可没别人的插手。
  齐月萱就问了:
  【他们父子两个在干嘛呢?发现工匠可以自己搞定,就丢开不管了?】
  系统:【好像是去搞改革了。】
  齐月萱:【6】
  齐月萱觉得搞改革才是最难的东西,因为她一窍不通。而且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搞不好国家要陷入万劫不复。
  她立刻乖巧下去,发誓坚决不出去给人添乱。至于工业革命,嗯,相信工匠们自己可以解决,就不占用改革家的时间了。
  其实父子俩改革搞得挺轻松的。
  扶苏最近的日常就是从外头搞搞钱,借此压一压海外的工业进度。没钱还想发展工业,慢慢折腾吧。
  大国之争不能太仁慈,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所以扶苏双管齐下,自己发展的同时还卡别人,根本不讲武德。
  对此,齐月萱只想说:干得漂亮!
  除了搞钱,扶苏还要教导儿子。
  桥松的思维还停留在秦初那会儿,中间差了两千年。他已经跟不上祖父和父亲了,需要埋头苦读。
  好不容易当皇帝都退休了,穿越一遭又要从头学起。桥松觉得没有比他更苦逼的人了,真是印证了那句话,学海无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