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想要飞升,最好的选择自然是进入都城中闭关。这里灵气充沛资源富足,还有海量高阶修士在旁侧护卫,飞升的成功率会大大提升。
扶苏回头冲诸位微微一笑:
“大秦的律法,还需众卿仔细斟酌。”
越是战斗力彪悍的位面,律法越要严格细致。而且最好不要给高阶修士太多特权,不然社会矛盾只会越来越大。
李斯等人连忙行礼称是。
咸阳之外,秦政负手站在虚空中,冷淡地扫过厚着脸皮上门来讨饭的众人。
听着他们口口声声:
“大型灵脉多了,修真界才能越来越好。明寒道君深明大义,应当不会藏私,正该主动将方法传授出来才是。”
实在冠冕堂皇。
秦政懒得同他们计较,只反问:
“你们当真想学?”
众人见他居然真的被说动了,打算教给众人,自然是连连点头。
秦政忽地露出了一丝笑意:
“也好,那你们明日带着灵脉上门,本座可以助你们一臂之力。”
大家很快听出不对劲:
“你不将方法交出?”
秦政难得耐心地解答了一句:
“此法你们用不了,需要调动体内功德。若谁可以动用自身的功德,倒是可以自己去做。”
这下众人挑不出刺了。
他们确实动不了功德之力,甚至一直以为那就是个虚无缥缈的光环加成,并非真正可以调遣的能量。
倒也有人怀疑明寒会不会是骗他们把灵脉送上门来,可转念一想没有必要。
明寒的人品还是信得过的,他真想要完全可以不动声色地上门窃取,这样别人就没法确定是他拿走的还是旁人拿走的了。
很快有人取出封存在玉盒中的缩小版灵脉,说自己已经带了一条来。还请道友演示一番,叫大家看看是否真能成功。
这是想试探一下真假,免得白跑一趟。
秦政扫了他一眼:
“本座是将自身的功德注入灵脉,才叫灵脉壮大的。你确定要学吗?届时功德耗空,可不能后悔。”
那人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
“我可以立誓为证,绝不后悔。”
说着发了个道心誓,有天道法则见证,无法反悔。
主人自己答应了,秦政便可以调动旁人的功德。于是他伸手抽走了修士的大半功德存量,尽数注入灵脉中。
养出来的确实是大型灵脉,不过也只能养这么一条了。剩下的功德不够再养一条大的,只能养个中等的。
即便如此,修士也很惊喜。
他这次是拿着自己洞府下的灵脉来的,这条灵脉归属权是他而非宗门。所以现在他算是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灵脉,不用和宗内其他人分。
扶苏从秘境中出来,扫一眼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他怜悯地看了那修士一眼,心知这家伙是被他阿父坑了。
修士再怎么修炼,一条大型灵脉也不可能被吸干。现在把功德换成大型灵脉,看似占尽便宜,其实是在为修真界的未来出工出力。
等他陨落或者飞升,灵脉又带不走,不还得留下来造福本界?
对方并非缺少灵气修炼的人,在大宗门里缺什么都不会缺这个,没必要再弄个大灵脉。可等他去了仙界,可以动用功德之后,就会意识到自己这笔买卖亏大发了,那些功德拿来兑换成仙力完全算得上是一笔横财。
扶苏看了一眼父亲。
秦政依旧面不改色,好像刚才忽悠人帮忙改造修真界大环境的不是他一样。
问就是修士在做好人好事,下辈子会积攒足够功德的。至于这辈子,反正这辈子用掉的也是上辈子攒的功德,继承来的遗产自己不珍惜怪谁呢。
秦政:朕都反复提醒他们三思了,是他们自己坚决尝试的。
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直到一名修士询问:
“为何我等的功德只够培育出一两条灵脉,你大秦却有如此之多?”
秦政眼也不眨:
“大秦人多。”
怀璧其罪,秦政并不打算告诉别人他和儿子“十世善人”这个设定。反正在他们不主动放出太多功德的情况下,别人光靠肉眼是看不出端倪的。
修士点了点头,接受了这个说辞:
“也是,你们仙国人数不少。”
她琢磨着回去要不要劝说掌门叫弟子也来提供功德,但目前光靠高阶修士的功德似乎就足够把那些小灵脉养大了。
可以先按兵不动,等以后再说。
这一趟走下来,各门各派损失了大量功德,收获了几十上百条大型灵脉。回去之后兴高采烈地将宗门布置得灵气四溢,那些空气里漂浮的灵气几乎能凝成液体滴落。
各派都喜气洋洋,原天玄宗长老除外。他们从一开始就安静如鸡,没有掺和进去。
“这群傻子,浪费了那么多功德,还以为是什么好事!”
“不能这么说,功德我等修士又用不上,拿来换灵脉还是划算的。”
“反正我是不换的,明寒怂恿他们把功德用掉,绝对不安好心。”
“明寒不缺功德当然能随意挥霍,那些人以为自己和明寒一样吗?”
只是看着别家灵气充沛,到底眼热。
没多久,就有人带着弟子前来投奔了。
那位长老忖度着自己和明寒从没结过怨,应该不至于被打出去。厚着脸皮宣称想要加入秦国大家庭,不想再单打独斗了。
长老理直气壮:
“老朽见大秦欣欣向荣,必然比我那小宗门有前途。既然道君有意壮大仙国,此前又收容过许多小宗,不知可愿接纳老朽?”
秦政:……
扶苏:……
秦政打量他片刻,见他眉目清正,到底还是点了头。
人家愿意真心投效,他何必拒绝?
第一位优秀范例出现后,紧接着来了不少主动投靠的。
有些原本和明寒天玄宗都没交情的中小型宗门本身就没那么大野心,只想日子过得好些,之前没好意思上门自荐,如今都壮着胆子来尝试了。
还有的中型宗门是门主不肯去,但弟子和长老都心动了,干脆偷偷跑过来投靠。对外宣称是来仙国当客卿的,不算叛门,把门主气了个够呛。
百年过去。
修真界飞升了一波修士,陨落了一波修士。昔日的宗门越发衰微,外界已经见不到小型宗门,只有大型宗门还在勉力支撑。
可光靠旧日弟子在支撑,吸纳不到新鲜血液有什么用呢?
四十九洲的孩童们都知道,大秦仙国资源更好、飞升的成功率更高。
没了法则压制,飞升不再是骗局,这些年大秦的飞升比例倍数碾压大宗,这是不争的事实。
大宗门只能守着以前的老本过日子,哪怕他们那里灵气更充沛些,可修炼又不是只看灵力的。
仙国中有海量功法,不怕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那一份。又有便捷高效的修炼窍门,外头学不到,却是仙国人人皆知的常识。还有提纯灵根等一系列独一无二的优势,叫人眼花缭乱。
关键在于,咸阳城中据说灵气浓度比大宗门更高。只是要在京中任官不容易,好多人走的甚至是考入国子监、在里头上学这个曲折路线。
但不管如何,大宗门确实失去了它唯一的优势。
或许等到各宗再也支撑不下去,它们的灵根就会成为无主之物。仙国可以将聚在一起的灵根妥善安置到合适的位置,彻底达成造福修真界的目标。
吕雉前来回禀:
“陛下,太子殿下,器宗和丹宗最近有意并入我大秦。”
秦政不置可否。
扶苏倒是笑了:
“这是听说大秦的炼器司和炼丹司掌握了稳定产出极品法宝和丹药的窍门,终于坐不住了?”
吕雉也微笑起来:
“殿下英明,用这些技术吸引他们,果然屡试不爽。”
科研狂人可比其他宗门好钓上钩。
秦政放下了最后一份奏折:
“各地灵脉已经布置得当了,接下来朕与太子不会继续留守此地。小桥松不是喜欢这里?便让他留下继任皇位吧。”
自从扶苏摇人进来后,灵脉的普及进度大大提升。原本扶苏预计的是自己要多回来几次,结果大家太能干,解决了这一麻烦。
本来普及速度慢,就是因为扶苏一个人忙不过来,得慢慢蕴养灵脉。这点人多就可以搞定,不必多说。
还有一点是天然灵根数量不够,得等自然孕育。结果炼器司钻研出了比扶苏瞎折腾出来的灵脉更稳定的人造灵脉,不必扶苏再费心了。
除了付出了海量功德,眼看着无法回本之外,一切都很完美。
殿内的几位臣子连忙行礼:
“恭送陛下、殿下。”
父子二人回归地府,府君布置的后手生效。所有修真界原住民今夜都做了一个共同的梦,梦里是原剧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