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许祢是大秦的太学祭酒,专管教育事宜。平时没什么存在感,但在教育界是绝对的权威人士。
许祢设立的学宫制度曾经弄得大秦长安学宫的学子苦不堪言,但效果拔群,为大秦输送了大量高级人才。
难得有出山的机会,这次他卯足了劲在星际教育的改制上下功夫。
首先就是教材要改。
与太子殿下商议之后,他们认为强行要求别人修改教材,容易适得其反。所以要打一棒子给个甜枣,在教材内容上下文章。
比如,提供给各文明更多更全面的科学技术资料,但是资料都是华夏语版本的。在各星系开设相关课程,讲课用华夏语讲。
星际的翻译技术发达又如何?
尖端科学家难道还真的能一直依赖翻译吗?
事实上很多人都会因为文献资料的原因去学外语,外语都肯学,何况是自家的通用语。
许祢还提出:
“等高精尖人才学这个,再慢慢往下推广到他们的学生、预备要成为他们学生的尖子生、对未来有高规划的少年学子,还是太慢了一些。”
于是又增加了通用语考试加分的设定,卷面和口语考核时,使用通用语可以得到加分。
加分能成为华夏学子追捧的东西,自然也能推广到星际去。
扶苏则参考部分位面的华夏要学英语这件事,建议将通用语暂时作为外语加入必修科目。
等以后天长日久,它就不再是“外语”,而是“国语”了。
秦政看完点了点头:
“用技术换取各文明的退让,又有官职晋升的限制放在这里,应当可以最大限度将通用语推行下去。”
这些只是最主要的手段,还有一些细枝末节上的小心机可以以后慢慢搞。
比如日后大秦官方出品的东西上只用通用语,潜移默化让各星系习惯通用语的存在。
扶苏又提起其他方面的统一:
“因为各星系都是自由发展科技的关系,哪怕科技资料一开始是从星盟获得或者互相分享得来的,他们彼此之间依然存在一定差异。”
扶苏举了个最简单的例子。
他给父亲看了蓝星论坛上的吐槽。
是华夏人去西方旅游,结果发现每个国家的插头标准都不相同。导致自己买了一串的转换器,不然连给手机充电都费劲。
当时就有人在下面戏称“能不能来个秦始皇把插座统一一下”。
扶苏笑道:
“现在他们算是求仁得仁了。”
科研部听闻了太子殿下的诉求后,立刻想到了解决办法。
他们说正好到了技术换代的时期,研究所研究出了新能源和适配它的基础建设,类似于研究出了电能和电线。
但是因为之前各地都在用旧能源和旧线路,互相不兼容,就一直在考虑要不要从“电线”上下文章,改成兼容的模式。
这样可以节省成本,不用重新铺设基础“电路”。
既然如今大秦想趁机搞事,那就不用弄什么兼容了。就用最新设施去铺,由大秦牵头,统一向下推出新技术。
然后,他们就可以在给各星球翻新的同时,顺便把“插头”统一了,顺便把度量衡统一了,顺便……
反正能搞的事情不少。
各星系还说不出个拒绝来,你拒绝那新技术就不普及给你们家,看最后是谁着急。
唯一的问题是——
扶苏无奈地表示:
“钱不够。”
全星际这么搞一通下来,要花很多钱。星盟之前没搞,就是嫌弃费钱。
而且新线路铺完,旧仪器用起来会不太方便。得额外买个转换头,才能使用新能源给仪器供能。
所以整个过程弄完,不仅大秦要出很多钱,民众自己也要增加买转换头的支出。
秦政却觉得这是好事:
“太子懂经商,应该知道怎么解决。”
扶苏就笑了:
“自然,父亲放心便是。”
铺设基础路线花的钱多,那就找各文明一起出资。是为你们自家做建设,没有只让联盟出钱的道理。
毕竟你们目前还觉得自己是独立的国家呢。
新能源使用起来高效便捷,哪怕要买转接头,其实也是划算的。转接头的钱,使用新能源半年就可以省出来,后面就是单纯的净赚了。
民众一开始或许不满,时间长了见识到两边的差距,就会知道好赖。
实在不行还可以暂时留下旧线路,让他们自己感受两边的差距。慢慢添置转接头,更换充能方式,旧线路使用的人越来越少,就可以拆除了。
舆论造势也是扶苏的强项。
他已经在心里盘算好了,怎么借用民间舆情胁迫不愿意出资的文明出钱合作。
先在部分配合的星系做试点推广,然后大力宣传其优越性。吊起民众的期待值之后,接下来的一切就都好办了。
顺便,大秦还可以卖转接头。
这种摆在明面上的蓝海市场,肯定是要自己先占领的。顺手回一波血的事情,联盟总不能只出不进。
秦政说这是件好事,便是因为他认为可以借此从各大文明手里掏钱。地方政府太有钱对中央不是特别好,资金当然是收归国库由中央分派更合适。
把各地的小金库消耗一波,回头他们也能软下去一些,别总是硬气得跟联盟互顶。
扶苏则道:
“以后会针对新能源研究出特制的能源舱和仪器,这些都是大秦赚取资金的利器。”
表面上是科研所和国家控股集团联合出品,本质上就是给大秦挣钱。扶苏已经让巴清商蔓他们去折腾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成果。
能源一换,堪称是釜底抽薪。
从民众使用的小物品,到上层必须的机器设备,全得换。所以无论是民众的钱还是地方官府的钱,他们都能挣。
要把财富收归国有还不简单?科技时代捞金不要太容易。
一群青史留名的人精凑在一起,集合来自万千位面的经验,将计划完善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各自拿着自己那份出去施行的时候,自己都觉得这是在欺负小朋友。
各星系基本没有还手之力。
阳谋是最难抵抗的,何况大秦背后不止是大秦,还有从各位面搜罗来的宝贵经验。无论你祭出什么应对方案,他们都能迅速破局反杀。
这些臣子之前在地府待得无聊,哪怕偶尔去残缺位面,面对的也是没什么难度的题目。
好不容易出现个有挑战性的局面,可把他们高兴坏了。
各星系在拼尽全力自保,他们在挑战“奥数题”,这怎么比?
星际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百年。
地府各位完全不介意跟他们耗上三千年,只要能一直斗下去,让大家感觉到其乐无穷。
可实际上大多星系压根没撑到三百年那么久,一百年没到他们就崩了。
和一个永远无法战胜的对手对拼,不是谁都有那个韧性一直努力的。新生代中又出现了越来越多支持秦盟的人,星际已经彻底进入了大秦时代。
自秦盟覆灭星盟起,为秦历元年。
秦历100年整,强迫症始皇帝陛下宣布改秦盟为秦国,并调整了各星系行政单位的名称。
从此,星际只有一个国家,就是秦。
原本蓝星的华夏国虽然还在,但她并不加入星际。
华夏国在认认真真地走修炼路线,努力钻研科技飞升的方法,完成举国的愿望——大家自己带着银河系出走,开辟个仙界出来。
万千世界,为什么不能多个只有他们华夏国的仙界?反正自成一界又不影响跨位面建交,还是单独待着比较清静和安全。
扶苏觉得他们应该很快就能成功了。
因为主角在华夏国。
别忘了,这个位面最初诞生于一个小说。小说主角永远是有特权的,只是额外出现一个仙界空间而已,对法则来说并不困难。
——其他位面也出现过多空间并存的情况。
大约等华夏研究出举国飞升的办法时,就会惊喜地发现正好有个现成的空白空间在等着他们去占领吧。
反倒是蓝星上的其他文明,并没有坚持走华夏的道路。大部分都选择移民星际了,然后在这次大秦建国的过程中被一并降为了普通行政区。
可惜的是星际时代习惯了无帝制,大秦不可能重新再改回帝制。
不过无帝王之名,不代表没有帝王之实。名头只是说着好听的,倒也没那么重要。
谁不知道那些被镇压的各星系旧势力都在私底下骂秦政“暴君”?
不幸的是到了这个年代,这样的谴责发到星网上甚至都得不到几个人的点赞。新生代可不觉得陛下是暴君,他们只觉得是旧势力输不起在无能狂怒。
秦历130年,完成了星际大一统的陛下让出权柄,交给了培养好的下一代,据说是回到他的鬼界帝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