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终究还是走上了其他始皇帝的老路。
没有人可以抵挡秦梓桑,没有人。
既然已经发现了新型作物,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简单了。
大秦开启了新的奖赏机制,鼓励庶民去发掘抗寒抗热的各式植物,用以换取奖励。
有官府统一管理,安排人手进行分辨是否能吃、是否有药用价值,避免民众胡乱尝试出现问题。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极端气候对蛮国打击更加巨大,因而秦军在北地和蛮人的对战也十分顺利。
近些年蛮人驯养的牲畜死伤惨重,冬日冻死夏日热死。往年食物缺乏还能南下掠夺,如今却非常困难。
毕竟夏国也受灾严重,压根没粮提供给他们掠夺。
天灾时期活命是第一要务,蛮王很快选择了投降。投降后提出的谈判条件就是让蛮人内迁,前往其他更适宜生存的区域生活。
再这么下去蛮人要灭族。
就算不会族灭,种群数量也肯定提不上去。就那么点人苟延残喘,适应了极端气候又如何?去过打猎的野人生活吗?
父子四人凑在一起汇总各国各郡人口数量的时候,发现有些地区人口死亡率比其他地方高得多。
扶苏便说道:
“应该是生存环境太恶劣了。”
人们遇到灾荒会往安全富足的地方跑,这就是逃荒。
然而古人一般不会轻易逃荒,毕竟逃荒很难带走家当。且漂泊无定,不知道能不能寻到落脚地收容他们。一个搞不好,全家都要死在逃荒路上。
后世的天灾类作品里也有逃荒的,但那时的他们会相对从容很多。从灾害城市逃亡安全城市,不仅不用担心落地城市容不下自己,还能跑得更快更远。
所以相比起来,现代人逃荒的死亡率会低上很多,也不会和危险的家乡死磕。有苗头就会跑,小命重要。
古人跑不起,就只能硬撑着,直到发现情况实在太过恶劣,才会无可奈何地离开。但跑得晚了,结果就是家乡出现了更多原本可以避免的伤亡。
扶苏有想过,是不是应该把这些区域的庶民提前迁去更适宜生存的地区,但这不是嘴上说说就能解决的事情。
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慎重考虑。
玄景就没那么多顾虑,他直接说道:
“把这些区域的庶民迁走好了。”
以前是需要人口分散在全国各地,占领住每一片土地。除了实在不宜居的地方,其他地方都得有人住才好。
不然算什么领土?敌人跑去占领了他们都不知道。
尤其是边塞区域。
可现在,外头怕是没什么敌人能生存了。这几年人口锐减,方才统计出的数量居然只剩一千八百万左右。
玄景觉得,把人口聚集起来,加强抗风险的能力才是正事。就这么点人,人口居住得密集一些的话,光一个秦国旧地都能塞得下。
人口聚集不再分散,也方便政令传达和集中救灾。
秦王瞥了他一眼:
“胡闹。”
气候这么差,迁移人口哪有说着简单?什么季节迁?高温的时候还是严寒的时候?怎么保证迁移的过程中不会死太多人?
这些都得顾虑。
玄景辩解:
“我只是打个比方,没说要把人都迁到秦地来。”
秦政则提议:
“无论如何,先将死亡率高的地区人口迁到附近相对好些的区域。给他们置换田地,再给一笔安置费,叫他们重新建起房屋田舍。”
那些区域比其他地区更容易遭遇灾情,这是天灾,人控制不了。但凡是野兽肆虐什么的,他们都能去处理掉,也就不至于非得搬迁了。
好在秦国手里田产充足,还能换得起。
扶苏想起屯田之事:
“将家无余产的庶民迁来秦地附近,离得近也方便都城管辖和粮草调配。”
有家产的不好迁,没有的则大概率愿意跟着军队撤离。只要跟他们说去个灾害少的地方,大部分淳朴的庶民还是愿意追随的。
也不知道以后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变得不宜居,还是大家渐渐习惯后觉得全国各地其实条件都还好。
扶苏感觉可能是后者。
毕竟人在适应环境。
玄景发愁地看着数量骤降的生育率和飙升的幼儿死亡率,感觉再这么下去真的要完。
扶苏却说:
“等安顿下来生活太平了,新生儿会变多的。”
到那时出生的孩子,估计天生就无惧冷热,也就没那么容易夭折了。现在死亡的幼儿多是之前就出生的,身体的适应能力不够,被天灾淘汰。
不过年纪更小一些的婴儿反倒存活率比四五岁的幼童高,可能是因为婴儿的自愈力强。他们正是快速生长发育的年纪,也能快速完成身体改造。
反而是孕妇身体比较脆弱,难以迅速适应气候。生育率降低的原因和这一点有关,流产的比例太高了。
秦王翻了翻统计数据的最后:
“不错,各地汇报说近期有孕的妇人比往年那些身体强健了许多,轻易不会落胎。”
统计数据来自扶苏联合起来遍布全国的商业人手,搜罗统计各类数值也是扶苏指点他们去做的。
他以前就会为父亲搜集这些东西,都是做惯了的事情。因而数据给得很详细,划分了许多类别,看起来一目了然。
玄景好奇地拿过去翻了翻:
“这个好,比以往大略的计数要细致得多,想要什么数值都有。”
又学会了一招。
看着看着,他发现一个之前父亲没分享的内容。有些诧异地拉了拉阿兄的袖子,指给他看。
扶苏偏头看了一眼:
“有妇人不愿生产,便奇异落胎了?”
写这封奏报的人最后迟疑着在里头补充了他发现的这个诡异现象。
最初是某家妇人离奇小产,小产前曾经发表过不想生孩子的言论,和婆家人产生了矛盾。
家中丈夫怀疑是她偷偷喝了堕胎药,然而询问过后发现并没有人售卖药品给妻子,可能只是单纯的意外。
比如妻子身体不好,胎像不稳,所以自行小产了。
因为问到了做药材买卖的商会头上,商会知道了这件事。起初没太在意,后来发现了好几起类似的事情,都是莫名其妙停胎小产的。
近些年小产的人多,大家都没往心里去。但商人嗅觉敏锐,总觉得里头有问题,就去走访调查了一下。
最后发现有些人是不想怀孕生子,之后很快就流产了。
不想生的原因很多,什么觉得世道不好孩子出来会吃苦,还有什么家里孩子太多实在养不起了等等。
总之,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流产了。
玄景诧异:
“每一个说不想生的都流了吗?”
扶苏合上了奏报:
“看样子是的。”
玄景疑惑:
“这又是什么新型灾祸?气候变化还会导致这种事情出现?”
扶苏挑眉看他:
“这算什么灾祸?”
玄景提醒他哥:
“若是以后妇人不想产子便可不生,人口恐怕难以增加了。”
扶苏对此嗤之以鼻。
当前时代民众还是讲究多子多福的,条件允许就会多生。所以只要生存环境变好了,孕妇也不会想着流产或者避孕,玄景的担心纯属多余。
秦王听出了点什么:
“梓桑,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扶苏回答:
“略有猜测罢了。我曾听人说过,许多兽类受孕后都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继续妊娠。倘若母体判断生存环境不适宜,便会主动停胎流产,放弃继续孕育子嗣。”
人却没有这个能力,怀孕后不借助其他手段无法主动小产。如今人类适应环境后,好像进化出了这个能力,其实也算是一件好事。
在极端气候下,会让女性变得虚弱的怀孕属于要命的事情。如果她们当真能够自己控制这一点,也算是拥有了一条保命的本事。
结果这对父子听完之后眼前一亮:
“可以控制怀男怀女吗?”
如果可以,缺男丁的时候就生男孩,缺女丁的时候就生女孩,岂不是很妙?
扶苏:“……不可以。”
想什么好事呢,这个只能在怀孕后放弃孕育。而且真给了这些人控制性别的法子,恐怕会一门心思只想生儿子了。
其实现在这个能力被发现后,估计也会有人为了拼儿子故意流产。
毕竟一直到现代社会,都有人相信看孕妇的肚子可以判断胎儿性别,更何况古代?一旦众人坚称怀的是女儿,肯定有重男轻女的人选择停胎。
不过在生存跟前这些都是小事,而且妊娠与否本来就是女性应有的权利。
不能因为有人利用这个权利作恶,就全盘否定它。这是使用者的问题,天底下还有很多女性等着靠它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