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扶苏:啧,看来孤猜的没错。
不过扶苏也没揪着不放,从善如流地聊起了诡异位面的事情。府君则发来了一份同人文,让他自己看去。
扶苏翻开一看。
他和父亲因为是书中人物的关系,原著作品当然会有读者阅读。既然有了读者,有人基于这个故事写一篇同人也就不算怪事了。
诡异位面的蓝本就是这篇同人,写的是重生后始皇帝又在前世同一个时间点驾崩的if线发展。
但是同人作者又不是真的来发刀子的,所以她增加了诡异复苏的元素。
原著剧情一直是父子俩老老实实在大秦处理诡异作乱的问题,直到后期国内的事情搞定了,才出现异界诡域。
异界诡域属于中后期开的新地图,国内已经没什么好写的了,读者也看腻了。所以开点新地图,方便继续更新剧情,也给读者一些新鲜感。
结果扶苏一来就先许愿,把异界诡域给提前放了出来,故事走向直接歪到了另一条路上。
可见同人作品总是会和正主产生一定偏差的,当把本尊真正放在同样的境地上时,做出的决定并不会完全一致。
扶苏满足了好奇心就没再往下看了。
自己看自己的同人很尴尬的,尤其是描写时总归会有一些ooc的地方。
秦政倒是看了,看完还点评一句:
“你若有书中太子半分听话,朕也就不用日日为你担忧了。”
扶苏:!
扶苏心想自己现在连书中人都比不过了是吗?可恶,书里的假人有什么好的?
扶苏立刻把那篇文从父亲的光屏里删掉,不让那个纸片人继续待在阿父身边和他争宠。
小太子就是这么霸道。
秦政哭笑不得:
“朕打趣你一下,你还吃上醋了。”
扶苏不服气地轻哼了一声。
秦政为了安抚宝贝儿子,只好不再提别的什么梓桑。还问府君要来了所有以他们的同人文为蓝本的世界球,暂时封锁起来,不让这些世界诞生。
以后如果他们想进去体验,再诞生也不迟。不想的话,还是就这么封着吧。
秦政并不希望当真又冒出几个秦梓桑来,神话大秦那边已经诞生了没办法,但是未来,他还是能掌控的。
对于府君来说很难搞的混沌世界球,在秦政这里处置起来没什么难度。成神之后做很多事情都从容起来,想暂时叫停一个孕育中的位面并不难。
这件事过去的几天后,秦稷登门,还带上了秦灵。
秦政看了看秦灵又看了看他:
“你什么时候把秦灵拐带来的?”
秦稷有些得意:
“之前回地府的时候就把祂夹带回来了,本来只是想试试,没料到祂真能随意来往于地府和阳世不受限制。”
说着他还提到诡异大秦如今已是完整位面了,本来应该难以往来的,地府鬼魂不太方便去这种阳世里晃悠。
但秦灵不受限制,秦稷就跟着祂去了一趟,竟然又一次偷渡成功了。
如今的大秦已经又过去了两百多年,也就是说,大秦的国祚即将突破一千年大关,秦灵这几天就能正式迈入少年期。
这无疑是件好事。
只是,扶苏疑惑地反问:
“高祖父难道不知道,诡异大秦本来就是可以随便去的吗?”
那是个拥有诡异的世界,存在超自然力量。就像灵异位面的阳世不限制地府鬼魂随意进出一样,诡异位面的阳世也是一个道理。
——人家本来就有鬼,自然不在乎你们来往会不会破坏那头的无神论,那头就不存在无神论!
秦稷:……
秦稷光记得以前自己想回自家的大秦受阻了,完全忘了受阻的原因不是鬼魂不能去阳世,而是鬼魂不能去无神论位面的阳世。
有点丢人了,好在秦稷脸皮厚不怕。
秦稷果断转移话题:
“阿秦过几天就能进入少年期,到时候寡人打听一下哪里有其他国家的国灵,带祂去炫耀一番。”
这可是很少见的少年期国灵。
尤其是想到楚国燕国那几个国家,国祚将近九百年,眼看着距离一千年也没剩多少了,却被大秦覆灭。现在大秦的国灵超过了千岁,肯定能把他们气死。
秦稷最近已经带着国灵去各位面的六国国君跟前嘚瑟了一圈,但他觉得还不够,等秦灵进入少年期他打算再走一遍。
扶苏:好无聊的爱好。
扶苏等昭襄王走了,就和父亲吐槽他,说他也不嫌累,走了一圈还有闲心再走一圈。
秦政觉得扶苏没有资格说昭襄王:
“你以前也做过这类无聊的事。”
扶苏自己做的时候怎么不说他自己也无聊?不过就是双标而已。
扶苏回忆了一下,回忆不起来了。忘了就等于没发生,所以太子殿下理直气壮地表示没有这回事,一定是阿父记错了。
父子俩又在地府待了小半个月。
期间不时听说秦稷又带着秦灵去欺负了哪家的国灵,然后又被哪家聚众上门找麻烦。
但问题在于秦稷自己在外头浪得没边,根本不回家。所以聚众上门也找不到秦稷头上,倒霉的成了他的亲朋好友。
比如被视为大秦领头羊的始皇帝。
秦政:……
秦政整日给儿子收拾烂摊子就够够的了,并不是很想给祖宗也收拾。而且秦稷跟他血缘关系都隔了那么多代了,要出面也是人家亲爹亲儿子出面,找他干什么?
所以秦政也果断跑路了。
他把儿子一揣,就去了其他位面。
父子俩去过的位面多,留下的行宫也就不少。实在不行还能去有交情的始皇帝那边做客,这群人还能问到他们具体去了哪个位面不成?
等俩人避过风头回到骊山陵时,已经比预计的休假半个月额外多耗费了一个来月的时间。
期间秦稷上到夏商周下到元明清,一个都没放过。闹得梓桑位面的秦人集体出门躲清净,最后还是从留守的齐侯建这里听说都来了哪些人。
田建回忆了一下:
“汉人、唐人、明人和清人来得比较多,其他的朝代来了也容易被他们三家嘲讽走。这几家关系也不怎么样,互相见了面肯定是要吵架的,别家吵不过。”
“不过里头的清人比较例外,好像他们一来就容易被前头三家联手嘲讽。有时候遇到其他朝代,他们也会加入嘲讽清人的大军。但是清人好像不怎么在意,气得脸色铁青依然能硬着头皮待下去。”
扶苏就大概听懂了:
“他们来了没找到秦人,就站在大门口自己吵架?”
那也是怪无聊的。
田建嘿嘿一笑:
“来都来了,总不能白来一趟。”
找不到罪魁祸首泄愤,可不就只能互相吵吵架了吗?
田建估摸着他们可能想挑拨得清人受不了先动手打人,这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打回去。
反正梓桑位面是出了名的只罚钱不关禁闭,本地的地府律就这样。汉唐明三家不缺钱,赔得起。只要他们不是第一个动手的,打起来肯定清人赔更多。
可惜清人好像大多都没什么钱,不敢随便打架。每次都只是自己在那儿生闷气,一家吵不过三家,还嘴都费劲。
扶苏不解:
“他们没钱吗?为什么?”
末代几个皇帝没钱扶苏还能理解,前头几个出名的怎么也得有点家底吧?
田建可是个八卦小能手,没有他不知道的,当即就给太子殿下分享了一下那家是怎么变的没钱的。
原来是后头几个皇帝功德太少,有一个还被倒扣了许多——说的就是乾隆。
法则结算功德的原则表面上是看你推行的利国利民的政策多寡,实际上看的是你执政后对文明的推进做出了多少贡献。
法则看的是文明进程、是文化繁荣这些,而不是在意人类的死活。所以乾隆那种给文物盖牛皮癣的糟蹋文化瑰宝行为,导致他倒扣了不少功德。
据说法则罚这个罚挺狠的。
类似的因为损害文明进程受罚的人也不少,不过大多都是乱世中的。那些人本来也没多少功德,早投胎去了。
田建背地里蛐蛐人:
“清朝那个康熙,你们听过的吧?他生前就喜欢拿国库往外借银子,给群臣施恩,说大家日子过不下去家里没钱可以来借钱。后来国库没钱了,借款要不回来自己不去要,让他儿子去当恶人。”
扶苏点头:
“他又借钱出去了?”
田建点头:
“是啊,他虽然生气后代子孙不争气,功德都没多少。但是看别家皇帝整整齐齐那么多,他就不乐意自家人少,散了好多功德出去。”
“他儿子雍正就相反,一毛不拔。谁来都不借,所以现在全家他最有钱。但是有钱也没用,他不给子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