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他示意儿子点到为止,可以告辞了。
质子可以聪明,但不能太过聪明。引起赵国的忌惮,不是什么好事。
当年赵武灵王扶持公子稷归国继位,未尝不是看中秦稷归国后会被太后等人把持。先把秦稷送回去搅乱秦国局势,而后看他们母子内斗。
在他的设想里,母子俩或许会斗得旗鼓相当,又或者年轻的公子斗不过母亲。反正肯定不是看中秦稷有过人之资,以后可以长平之战碾压赵国。
所以现在的扶苏也不能表现出“等我去了秦国你们赵国就要完蛋了”的模样。
这些老狐狸喜欢有一点小聪明,但是不太多的敌人。
扶苏抿了抿唇。
他故意用忐忑的眼神看了一眼赵胜,对上了赵胜审视的目光。
这位保守赞誉的战国四公子试图用他老辣的目光,判断面前的这个孩童是否为潜龙,却只看到一双澄澈的眸子。
漂亮的桃花眼因为年幼,显得更加圆润可爱,充满了不谙世事的天真。
秦扶苏几百岁的时候都能用这样纯净的眼神看人,何况现在他是实打实的二十出头小年轻一个。
赵胜收回目光:
“你先回吧,这件事我会考虑。”
扶苏便带着点失落地离开了,仿佛是在为没能当场得到准话而烦恼。
门客围观了全程,对赵胜说:
“公子年纪还小呢,不够沉稳。”
赵胜不置可否:
“他之前时常和贵族家的小孩打架,听那些孩子说他像个狼崽子。”
和现在的模样可不太一样。
门客笑了: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难道不是?”
赵胜疑虑尽消:
“你说的也有道理,那些小子确实将人逼得太紧了。”
门客告辞离开,掂了掂腰间的荷包。
他虽然在帮赵国公子做事,但眼看着赵胜快死了。树倒猢狲散,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这么好的下家。
所以捞钱肯定是要多捞点的,免得竹篮打水一场空。至于这么做会不会对赵国不利,他又不是赵人。
过了一段时间,赵胜死了。
听说临死前赵王曾去探望过,不知道说了什么。赵王并未下令让人送公子政归国,叫人怀疑赵胜是不是没有帮忙游说。
但父子俩并不着急。
扶苏做了两手准备,他让赵家给秦国那边传消息。
赵王不在乎投不投资一个公子,秦子楚总不能不在乎两个独苗苗儿子中的一个吧?万一秦国那个出了点状况没养大,难道他要绝嗣吗?
所以公子政肯定是能回国的。
只不过在这个游戏世界里,玩家如果不做点什么推动剧情发展,系统就会强行判断玩家通关失败而已。
扶苏在想:
“应该不需要第三个保底了吧?”
秦政含笑看着他:
“你还能想到第三种法子?”
扶苏表示:
“只是给赵王施压的一个行事思路,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起效。”
秦政愿闻其详。
扶苏说:
“燕国的相邦栗腹最近在赵国为赵王贺寿,看似恭敬,实则不然,他怕是来打探虚实的。见赵国不仅经历了长平之战的伤痛,能说动魏国窃符救赵的平原君赵胜也死了,难免心思浮动。”
扶苏读过史书,记得这一段记载是栗腹贺完寿归国后,立刻就跟燕王喜说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大量男丁,国内的男童还未长成,可以趁现在发兵进攻。
所以燕赵很快就能打起来了。
如果赵王实在不肯放人,那就拿燕国来犯说事。
燕国大军虽然是个水货,但人家架势很足。对外宣称足有六十万大军,怎么也能吓唬赵王一下吧?
现在把秦国公子送回去,还能博取秦国的好感,免得真打起来了那边关系好的燕秦手牵手一起给赵国施压。
秦政反问:
“若赵王担忧质子离开后,没了牵制秦国的筹码,反而叫秦国毫无后顾之忧地与燕国开战呢?”
扶苏眨了眨眼:
“说得好像异人在邯郸的时候,昭襄王有管过他的死活一样。何况扣押公子不归还,只怕反而要惹怒秦王。”
秦政失笑:
“正话反话都让你说了。”
说公子送回去能得到秦王好感的是他,说秦王开战根本不在乎公子死活的也是他,赵王听了能气笑。
扶苏扑到父亲怀里撒娇:
“又不需要我一个人把这番话都说给赵王听,可以叫几个人分别说。这样他们的观点互相矛盾,也显得很正常。”
他这就是个最后的预防手段,实际上前两套小连招肯定已经足够达成目的了。
秦政拥住他:
“你又不是真的八岁小孩,不许装嫩撒娇。”
扶苏才不听呢。
他顾左右而言他:
“说起来阿父你的名字和始皇帝差不多,我的名字也和公子扶苏一样。阿父你是不是故意给我起这个名字的,你喜欢公子扶苏对不对?”
秦政微微一愣。
这一点秦政自己也说不上来,这样的巧合他分明应该早早就察觉的,但以前总是忽略掉。
秦政感觉有点微妙,出口却是:
“我更喜欢我的扶苏,这只是个巧合。”
扶苏也没多想,只说:
“我就知道你肯定只喜欢我一个。”
秦政点点他的小鼻子:
“古人的醋你也吃。”
扶苏以s级的评价通关了第一阶段,系统进行了全服公告。
《王朝模拟器》的每个s级都会公告,但目前为止只有扶苏一个人打出了秦朝的s。其他的s都是从难度较低的王朝副本里拿到的,所以系统公告一出,就引起了剧烈反响。
可惜通关者并没有开放录像的观影播放权,大家只能在论坛里讨论对方到底是怎么通关的,无法亲眼看到。
扶苏已经开启了下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归国后的公子时期,在这个阶段里,没有太过危险的宫斗桥段,有的只是争宠。
让父亲子楚看到自己、看重自己,压过弟弟成蟜一头,为后续继位做准备。
这个阶段是难度最低的一个,很多玩家尝试过后发现在这个阶段通关最简单。大部分人选择的是刷吕不韦的好感度,让这位相邦选择扶持自己上位。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走这条路最高只能拿到a级评分。
扶苏坐在咸阳宫的学殿里。
参与学习的只有他一个,因为弟弟成蟜还小,没到启蒙的年纪。而秦王柱的其他子嗣都长大了,不必再在宫中进学。
扶苏点了暂停键。
他和父亲讨论起那些人拿不到s的原因。
扶苏托腮想了想:
“是因为过度讨好吕不韦吗?”
秦政坐在儿子旁边,让他再想。
扶苏只好绞尽脑汁继续思考:
“不能太过讨好权臣,也不能完全不讨好权臣。公子政没有筹码,肯定要去结交吕不韦的,但是结交不代表着我要唯唯诺诺,一点王孙公子的风范都没有。”
可这应该只是一个方面,因为阿父让他接着想,肯定还有他忽略的地方。
秦政见儿子苦思冥想,烦恼得小脸皱成一团,深觉可爱。伸手捏了捏他长胖了一些的小脸,终于肯丢下两个字作为提醒——“秦王”。
那些人只顾着讨好吕不韦,不过是想着秦王子楚活不了两年就要驾崩。他们认为一个死人帮不到自己什么,不如能活很久大权在握的相邦有用。
这显然是走入了误区。
秦子楚活着的时候,吕不韦可不敢造次。讨好吕不韦固然可以成功继位,却会给自己埋下更多的隐患。
你爹这么一个大权在握的秦王你不去亲近,总有人会替你亲近。哪怕子楚考虑到国家安稳不会给成蟜太过分的优待,却也会无形之中增长成蟜的筹码。
所以这么通关的人,到了后续王弟反叛阶段,要吃更多苦头。
何况,子楚真的会顾虑长子吗?
从大一统王朝考虑安稳的角度来看,当然是打压无法继位的幼子,才对国家更有利,避免政权陷入动荡。
但换成乱世,或许作为秦王的人会觉得“大秦不需要一个守成之君,需要的是锐意进取的新王”。于是刻意放任诸子争权,考察几个儿子里谁最有本事。
历代先王基本都是厮杀出来的,你公子政有什么好害怕厮杀的?如果子楚是个冷酷的君王,他完全可以故意把小儿子捧出来跟长子打擂台,借此磨砺长子。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想要完成大秦历代先王一直在努力的东吞伟业,你就得有足够的能力。而在深宫中的公子政没有其他磨砺的机会,弟弟就是他最好的磨刀石。
不过子楚显然没来得及布局这些,毕竟他刚即位没几年就死了。这个阶段他还没考虑到培养继承人的问题,主要干的是发展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