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何况——
“你忘了,有些人可以考很多科目?”
语文、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后世必修科目里除了外语和政治都在里头了。
一共七门,要是都能参加考试,哪怕全考及格分,就是每五天可以获得3x7=21积分。想换丹药,25次考试即可,一年可以换三枚。
扶苏崽算完眼前一亮:
“一年可以换三枚,我一枚、阿父一枚、阿娘一枚。不对,阿父不需要,那还多一枚呢!”
秦政:……
秦政强调道:
“阿父还是需要的。”
他可以不吃,但他不可以没有。
扶苏崽嗯嗯嗯地点头:
“那我交给阿父,阿父你自己收好哦!”
那语气跟交代家里小孩把值钱东西收好似的,人小鬼大。
秦政捏捏他的小肉脸:
“知道了。”
班级群里,没问到特殊科目具体是什么的皇帝们正在激烈讨论。
[胤礽]:孤知道一部分,但告诉你们有什么好处?
康熙心想,事已至此,那就为大清多赚一些好处。虽然考生互相之间没办法转赠积分,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说不得自己能从其他皇帝手里捞到好处呢?
于是他示意太子替他在群里开口,毕竟成年的他自己不在群中。
[嬴稷]:你谁?
[胤礽]:大清太子胤礽。
[嬴稷]:哦,退下吧。
胤礽:???
秦政刚指挥着儿子打开群,就看见这一幕,轻笑了一声。
考完历史题的大家现在已经对朝代更迭有了点印象。虽然考题里没有近代史,但光是异族入主中原就够叫人讨厌的了。
毕竟古代又不怎么讲究多族一家亲。
嬴稷一副胤礽是他臣属的口吻,成功把清人给气着了。偏偏少年太子胤礽不会骂人,憋得脸通红也不知该如何回复。
群里的大家已经默契地岔开了话题,不给他想到对策反击的机会。
[刘启]:看来这些特殊科目在后世很常见,不然清人不会知道。
[李隆基]:明人清不清楚?
[朱棣]:不知道啊!
[嬴稷]:我知道,但是我也不可能白告诉你们。
[扶苏]:……
长公子万分无语,高祖父拿着玄孙孝敬的消息自己出去换好处,这样合适吗?
长公子看向自家父亲。
秦王面不改色:
“不管他。”
若是梓桑他爹不乐意的话,对方会亲自收拾昭襄王的。
秦王又问:
“墨家弟子名都报上了吗?”
臣下回答:
“回禀陛下,都报上了。”
秦王微微颔首,而后提起了旧事。
他疑惑地问道:
“之前上天幕考试的,只有一部分臣子。这天幕,到底是如何选人的?”
虽说上去的似乎都是名臣良将,可有一些他自认为实力不俗、应当能后世留名的人,却不见他们的少年体。
臣下也不清楚此事。
秦王便道罢了:
“扶苏,把历史课本和翻译器买了。王离,你买语文七上的教材。”
少年王离连忙出列:
“喏!”
两人加起来正好四积分,可以把三本书和一个翻译器买了。
隔壁秦政正在私戳嬴稷。
[梓桑]:你拿朕给的消息卖好处?
扶苏崽崽给阿父开了所有权限,秦政就干脆用他的账号打字和先祖们交流了。
嬴稷被揭穿了也不心虚。
事实上他就是仗着老秦家不会在群里和他唱反调,才第一个跳出来的。他跳出来了,其他秦家人就不能再出来换了,没有跟自己人竞争的道理。
[嬴稷]敷衍道:换到了好处分你们一点。
秦政信他才怪了。
群里大家对嬴稷给的消息很感兴趣,比起和清人合作,他们当然是更愿意和秦人合作。尤其秦人是被他们摘桃子的,而不是摘他们桃子的那个。
何况嬴稷的时代离绝大多数人都远,形不成竞争关系。要是嬴稷拿到了好处,说不定还能惠及那个位面千百年后的他们自己。
不过嬴稷真的知道消息吗?
惠文王叮嘱儿子:
“赶紧把消息卖了,等他们开始参加试课之后,恐怕就卖不上价了。”
参加试课就会直接接触到那些特殊科目的内容,哪里还用得着找别人买情报?现在着急买,不过是想赶在试课之前,先判断好什么样的人才适合报什么课。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班主任说报名多科目试课的话,会随机安排顺序。因为试课的四天内只学这一门,没办法一起学,那就只能随便先挑一个学。
各家为了利益最大化,肯定要让臣民先去尝试自己最可能有把握的那一科。不然白白浪费好多天时间,比旁人少赚不知道多少倍的积分。
[诸葛亮]:你怎么确定你给的消息为真?
[王安石]:你想怎么换?
[嬴稷]:我刚刚问过班主任了,祂说同一位面内的积分不让交易是为了防止其他人抢夺旁人积分。不同位面没有这个困扰,所以可以用积分做交易。
[嬴稷]:我只要1积分。
[胤礽]:你!
1积分已经是最低单位了,没办法再低。所以就算胤礽想和他打价格战,也没办法打。
嬴稷面向的交易对象是皇帝或者有组织的团体,凑出一积分来不难。个人想买的话不一定买得起,毕竟很多人就考了不及格,一个积分买书都不够花。
为此,系统提供了租借服务。
班主任:【花费1积分即可获得一个月的书籍租赁权限,最多可选已解锁科目的三本书。】
已解锁科目就是下次可以考的科目,大家都是历史和语文,需要的书正好是历史七上、历史七下和语文七上。
这个租书功能十分鸡贼,卡在大家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服务。但是租书比起直接买肯定是亏的,以后还得再买。
唐高祖李渊灵光一闪:
“不如让人租书,而后我们将租来的书籍抄录下来,不就省了买书的钱?”
这相当于1积分买了三本书。
企图钻系统空子的操作没有成功,因为租来的书籍没有实体,而是光屏里的电子版。电子版书籍无法共享,别人看不见。
想要抄录的话,只能通过购买者口述。这个效率可就太低了,让不少等着看书的人觉得不划算。
口述有错误还不容易被发现。
为了省两个积分这么折腾,其实完全没必要。只要不是积分实在不够用的皇帝,都不会精打细算到这个程度。
群里胤礽眼看嬴稷要把生意做成了,连忙和康熙商量对策。片刻后,他胸有成竹地发送消息。
[胤礽]:孤这里有西学书籍。
他们大清的西学书籍不一定和天幕上的一模一样,所以给出去也不心疼。反正五天后肯定有人能买到,到时候这书就不值钱了。
[梓桑]:我也有呀!
胤礽再次:???
不是,你们秦人怎么什么都有?
众人在胤礽和大秦之间很快做出了选择。
原因很简单,谁都见过秦梓桑,知道他是唯一一个三岁就上天幕的。独独他特殊,那他身上一定有特别之处,或者他的位面有特别之处。
西学书籍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能不能借此打探到和梓桑相关的信息。若是能从他身上获知三岁参加考核的原因,对各界来说才是最有用的。
毕竟十到十五岁还是卡得太死了,好多人才的年纪不是没到就是超过了,便宜了其他时期的君主。
如果能提前到三岁,自家可以提前享受到不少人才提供的积分,而不是非得等几年后他们长大。
当然,更要紧的是能把上限提高到二十岁、三十岁。年纪小的还能等他们长大,年纪大的是真没辙。
积分掌握在别人手里,实在让皇帝们太不安了。诸如康熙这类掌控欲强的人,很想自己也能获取积分。
康熙审视着下头的儿子们。
虽然他不担心儿子们攒够积分后会自己乱花,不肯听他的话,不愿意把积分贡献出来给他。
但这样的现状总归叫康熙有些隐约的不安,担忧儿子们仗着有积分,翅膀就硬了。
很快便有人戳梓桑交换情报。
[嬴稷]:?是我在卖情报!
怎么莫名其妙就变成秦梓桑在卖情报了?
安国君嬴柱在心里幸灾乐祸,心说你拿的又不是独一份情报,人家当然不理你。还想趁机占便宜,门都没有。
昭襄王眯了眯眼:
“秦柱,你在笑什么?”
安国君连忙肃穆了表情:
“父亲,我见梓桑那边交易红火,想来我们大秦可以赚到不少积分了。”
昭襄王便让他给梓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