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但也没有记载说当时秦氏先祖得罪过什么人,而且如果是这样的话,后续得封了秦地之后肯定要再改成秦氏的。没有继续沿用赵氏的道理,史书里也会提一句先改赵氏后改秦氏。
  所以还有一种可能,是避秦末的祸。秦末六国余孽肯定要追杀秦王室,还有刘家也不一定会放过他们。
  这个时候改氏为赵,假装自己都是赵王后人,就是个比较安全的选择。六国之人和刘家都不会对赵国宗亲下手,因为没那个必要。
  然而秦赵血仇。
  秦政虽然可以理解宗室们改氏活命的选择,却不是很高兴。选谁不好选赵氏,还导致后人到处说他叫赵政。
  改氏的大概率是非始皇帝一脉的那些宗室,始皇帝自己的血脉就算改氏估计也糊弄不过去。反而是远房宗室,认识他们的人不多,可以骗过旁人。
  秦政漫不经心地给鸟崽梳理羽毛:
  “宗室后人,又不是朕的后人。”
  几位重臣俱是一怔。
  确实,对于陛下来说宗室后人也只是同一个祖宗的远亲罢了。挑个四百年后都忘了自己是秦王室后人的远亲,还不如认个会真心感激他的义子。
  谁知道选出来的后人会不会是白眼狼、会不会天资不行、会不会表面上认始皇帝背地里其实更认赵王室或者他们攀附的其他先祖?
  蒙毅踌躇着提出:
  “汉朝恐怕极尽抹黑我大秦。”
  他说的委婉,其实想说的是始皇帝陛下不知道在汉人心里是个什么形象。说不得那些宗室后人都被洗脑了,满脑子想着始皇帝是暴君,自己不能认暴君当祖宗。
  众人面面相觑。
  这么算起来,其实诸葛亮反而是最好的选择。历史证明了他有能力有手腕,品德高尚令人信服。
  扶苏崽崽忽然开口:
  “亮亮说他祖上是琅琊诸县人,他自己出生在琅琊阳都。”
  王贲福至心灵:
  “琅琊?阿离的后人仿佛是迁居去那儿了。”
  琅琊的世家少不得有互相通婚的,其他位面的王家尚过公主,与陛下有姻亲。哪怕诸葛氏没和王氏结亲、体内没有公主血脉,也不妨碍回头这么造势。
  能攀得上关系,那么他日后打着始皇帝的名号行事就名正言顺得多。
  ——诸葛氏的活动范围和琅琊王氏相当近。
  秦政捏了捏儿子的小喙:
  “今天倒是不吃醋了?”
  平时要是听说阿父去外头收义子,能把自己气死。
  扶苏崽啾啾一声,没有回答。
  反正他阿父又见不到亮亮,只有他能上天幕。平时两人顶多通过他的聊天框交流,每次都得他在场,他可是盯着呢。
  秦政也猜到了儿子的想法:
  “小管家公。”
  秦政让儿子给诸葛亮发消息。
  这件事肯定是秘密进行的,不能对外公开。不然叫汉人知道了,他们肯定会针对诸葛亮。
  现在大家都把诸葛亮当个好用的臣子,谁都想拉拢他,然后顶替刘备成为他的主公。
  但谁找他都是为了让他当牛马,替自己兢兢业业地干活,他不逆反才怪呢。要知道人家现在才十来岁,正是桀骜叛逆的年纪。
  年少轻狂有年少轻狂的好处。
  有些人年纪大了,会渐渐失去野心,变得内敛沉稳。可他们的少年时期,却不一定如此,说不定还梦想着星辰大海。
  就算没野心,秦政也有把握挑起来。
  诸葛孔明这么好的人才,放任他去给别人当牛做马多浪费?
  汉末那群人都不靠谱,魏蜀吴一个都统一不了天下,后头摘桃子的还惹出了五胡乱华。与其放任这批人继续争锋,不如加入一个新的势力完成洗牌。
  什么汉魏吴晋的,天下交到他们手里黎庶都没好日子过。唯有孔明心怀天下,治理蜀国的时候是切切实实让西南黎庶过上了好日子的,就该他来拯救苍生。
  群臣:……
  冯去疾小声提醒:
  “刘备还是挺心怀苍生的吧。”
  秦政眼也不眨:
  “他一个人心怀苍生有什么用?”
  刘备死后,蜀汉留下的那群人里也就剩一个诸葛亮在对黎庶好了。剩下的人不是琢磨着争权夺利,就是维持着自己世家贵族的立场。
  所以诸葛亮死后,很少再听到有谁接替他造福庶民,全是蜀汉争权。
  或许有其他老臣也心怀万民吧,但他们没多久也死了。继承人不行、光靠臣子能有什么出息,蜀汉又不是臣子的蜀汉。
  秦政想起一件事:
  “孔明是不是子嗣艰难?”
  好像过继了兄长的儿子之后,过了几年才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
  他家也是命途多舛,兄长诸葛瑾一脉被族灭,孔明自己的子嗣也死伤惨重。最后就剩下养子所出的孙子和自己亲生儿子所出的次子活了下来,其他的基本都死完了,他俩最后当了西晋臣子。
  不过西晋后来那么乱,也说不好有没有遭遇兵祸。
  扶苏崽眨了眨小鸟的豆豆眼:
  “没关系,亮亮可以靠着嗑丹药活很多年。”
  子嗣不重要,自己能活很多年,还要什么子嗣?又不是都和他阿父一样孤独寂寞,需要崽崽陪伴。
  扶苏想起亮亮跟他说自己准备七门全考,他很怀疑亮亮能每门都考90以上。所以每五天可以拿到9次10到15个的积分,保守估计也是90积分了。
  一年的阳寿也才价值500积分,他考一个月就能增寿一年,这还怎么死得掉?每年可以盈余11年寿命。
  恐怖如斯。
  就是不知道考试会考多少回,万一天幕每两年就跑了呢。不过想想天幕里那么多价格高昂的商品,应该不至于。
  叔叔姨姨们也说后世有个题海战术,题目和考卷是永远写不完的,不怕未来没得考。
  顶多就是难度越来越高,分数越来越难拿而已。
  没关系,相信亮亮!
  秦政还待说什么,侍从进来回禀。
  说是统计好了所有考生的分数,呈上来给陛下一观。
  秦政展开一看,和他所料不差,历史考高分的人不少,语文就不多了。好多人都对语文掉以轻心,以为背下来就万事大吉,最后考了个堪堪及格。
  李斯便道:
  “还是陛下深谋远虑,提前就推广了简体字。”
  那些人被扣分,五成都是扣在简体字和古体字的区别上了。还有四成则是扣在了没记清楚具体是哪个字,随便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了个能说得通的同音字上去。
  秦政放下奏报:
  “计算好每个人的积分,估测他们大致能买什么东西。”
  其实这个计算不太准确,毕竟不同位面可以交易积分。那些人私底下的交易谁知道呢,所以只能稍微估算一二,聊胜于无了。
  无所谓,秦政要的只是每个朝代的皇帝手里大概能有多少可支配积分。他得心里有个数,才好布局后续。
  秦政捏着崽崽的小爪子说:
  “后世不少臣子只想着忠君爱国,要朕说不如取而代之。”
  比如张居正,秦政就很支持他篡位。继续让朱家人当皇帝只会重复陷入即将亡国的危机,还不如改朝换代,重新分配利益。
  这样中原的国祚说不得可以多维持一两百年,而中原皇帝肯定不会为了打压汉人就故意不发展新技术,任凭外国工业革命反超自身。
  可惜张居正此人大概拉不到秦朝阵营来,人家就算想图谋社稷,也是自己弄自己的王朝。
  而且张居正也是个学霸,不用靠别人接济过日子。他想要什么自己赚积分买就行了,不像孔明被扶苏逮到了机会施恩拉拢。
  群臣齐齐低头,没有应答。
  他们可不敢应这话,毕竟他们是当臣下的。要是附和陛下说应该篡位,会被政敌抓住把柄,质问他们是不是也想造反。
  陛下也太不拿他们当外人了,以后这种话能不能只对太子一个人说?
  想是这么想,这些重臣心中还是很感动的。陛下肯跟他们说这样的话,就是真拿他们当心腹,全心全意信任了。
  其他君王只会对臣子说“你们要忠于朕,不得有二心”,哪像他们陛下这么坦坦荡荡。
  敢对臣子说支持篡位的话,不仅心胸要宽广,也得有足够的自信认定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谁敢说不怕臣子篡位?
  只有他们陛下!
  群臣散去时,一个两个脸色红润,内心激动,和打了鸡血似的。
  扶苏崽趴在父亲的掌心里,歪头看着他们强压着雀跃的背影。
  崽崽感慨道:
  “他们也太好哄了!”
  秦政含笑挠挠他的下巴:
  “阿苏又学会了?”
  扶苏崽骄傲地抬头:
  “学会了!我下次也这么哄人!”
  秦政以为儿子要学他哄臣子,叫臣子对自己越发死心塌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