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扶苏崽被松开了,还想往外跑。但是侍从们拦住了他,气得小崽崽想变成小猫咪哈人。
嬴政开口问道:
“你阿父是谁?”
崽崽的注意力被拉了过去:
“我阿父就是始皇帝呀!”
嬴政审视地看着他。
崽崽一双大眼睛黑白分明,根本不像是会骗人的样子。他眼里的焦急无法作假,分明就是着急要出去找另一个始皇帝的样子。
嬴政问道:
“你是扶苏?”
扶苏崽理所当然的点头:
“我是扶苏呀!”
嬴政闭起眼感受了一下体内澎湃的生机,想到方才小孩喂他吃的东西。这一切都太神奇了,但若是仙药都能出现,再有额外的始皇帝又有什么奇怪的?
嬴政伸手:
“到朕身边来。”
扶苏崽不想过去:
“我要找阿父。”
嬴政掀开被子下床,感受着自己已经许久没有如此强健有力气的身体,心道小孩给他吃的果然是仙药。
他一把将还试图往外跑的孩子捞起:
“要找你阿父,朕让人去寻就是,何须你亲自跑一趟?”
那么多臣属是摆设不成?
崽崽被说服了。
他乖乖窝在父亲怀里不动。
主要是之前才见到这人一副快要命不久矣的模样,就算吃了药,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立刻就变得强壮。所以他看着依然有些虚弱,扶苏崽怕自己挣扎会伤到父亲。
小崽崽紧张地说:
“你躺下休息!休息一下!”
嬴政不由莞尔:
“你小小年纪倒是孝顺。”
他也没有强撑,刚修复的身体确实还有些乏力,做不到立刻健步如飞。所以很快还是搂着小孩在床上坐下,半倚在床头和孩子大眼瞪小眼。
侍从们都被陛下的痊愈惊呆了,原以为陛下这次恐怕难以病愈,未成想局势变得如此之快。
不过这是好事,大秦的主心骨可不能陨落。谁也不敢想陛下要是驾崩了,大秦会变成什么模样。
嬴政摆摆手让他们退下,叫侍官过来听令。
他身边的人被调走,侍官不可能不知情。侍官自己没有这么大的胆子,背地里一定有人指使。
人一时半会儿还到不了。
嬴政便先从扶苏崽嘴里套话:
“你怎么出现在朕的寝宫?”
扶苏崽难过的说:
“我不知道,我一睡醒就在这里了。一定是大坏蛋把我丢在这儿的,他就是故意的!”
嬴政:“大坏蛋?”
扶苏崽超级生气:
“就是秦梓桑!阿父还偏心他!”
嬴政:“……秦梓桑又是谁?”
扶苏崽想了想要怎么说:
“他是秦二世。”
嬴政皱起眉:
“他怎么是秦二世?”
秦二世不该是扶苏吗?而且扶苏还这么小,怎么就已经有秦二世了?
对了,他这个年纪的时候,他父亲应该还是秦王才对。一统天下都是扶苏少年时期的事情了,时间对不上。
但扶苏再说他的父亲是始皇帝。
嬴政意识到两个世界的时间线大有不同,不过他现在更担忧的是另一个问题。
如果不知名的秦梓桑是秦二世,岂非说明他那个位面的始皇帝已经去世了?去世时长子还年幼,实在没有办法叫幼子继位,这才把皇位交给了其他宗室吗?
嬴政问道:
“秦梓桑是宗室中哪一支的?”
看小孩一直喊他大坏蛋,也不知道是被二世欺负了多少回。指望其他人拿了皇位后善待自己的孩子显然不现实,真不知道那位始皇帝是怎么想的。
换成是他,宁愿叫臣子监国也不会把皇位旁落。朝中有那么多忠耿臣子,互相制衡,等扶苏成年,自然能够掌握权柄。
扶苏一向是个聪慧的孩子。
扶苏崽没听懂父亲的问题:
“什么宗室哪一支?”
嬴政换了个问法:
“秦梓桑是谁的儿子?”
扶苏崽这次听懂了:
“当然是阿父的儿子了!”
嬴政:……
该不会那个世界的扶苏不是长子,而是幼子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可以理解了,时间线也能对上,就是扶苏自己出生晚了十来年而已。
嬴政松了口气,皇位没落到其他人手里就行,只是——
嬴政皱眉:
“你兄长对你不好?”
身为兄长,怎么能欺负幼弟?
扶苏崽摇头:
“阿兄人很好哒!”
扶胥对他很宠,有时候阿父不肯让他干的事情,阿兄都会纵容。比如偷偷帮他买零食,陪他一起偷吃,不告诉阿父。
扶苏崽左看看右看看,确定周围没有人,才凑到嬴政耳边说了这件事。
最后还强调道:
“你等下见到我阿父,不能向他告状的。他不让我吃太多零食,我跟你好才告诉你这件事。”
嬴政满口答应:
“朕不告诉他。”
些许小事,何况宫中哪里有能瞒过始皇帝的事情,恐怕小孩的亲爹早就知道了。而且秦二世都有了,他的阿父恐怕已经去世。
嬴政怜惜地摸摸小孩脑袋。
看样子他阿兄还挺护着他的,估计一直没有告诉他父亲离世的真相。
也不知道秦梓桑是怎么做到让小孩对父亲还在世深信不疑的,应是骗孩子父亲出门巡游去了,还要许久才能归家吧。
秦政就听着他俩鸡同鸭讲,思考自己什么时候现身。
扶苏崽因为听父亲保证会帮他把阿父找回来,现在也不着急了。他和嬴政聊了好一会儿,不知不觉就被父亲套出了好多消息。
秦政都不敢想对方得到了多少错误的引导,毕竟小崽崽知道的内容有限,经常几个位面混杂着说,他自己都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嬴政问他:
“秦二世登基之后,可有人生乱?”
扶苏崽就超级生气:
“有呀!我们还去打坏人了!好多人造反的!我记得有一个叫项羽的,他还骂了秦梓桑呢!”
这说的是太子殿下用游击战耍得项羽团团转,后来项羽兵败即将被俘的时候,就痛骂秦军主将是缩头乌龟,不敢跟他正面对战。
之后慷慨赴死,用自刎来拒绝成为俘虏,觉得自己这样才是死得其所,慷慨而悲壮。
然后被秦梓桑轻描淡写地一句“项羽初次作为主将领兵,未能克敌,兵败自尽”给定了性,史书工笔便是这般记录。
十战九胜的英雄自尽是悲壮,一场正儿八经的胜仗没打过的自尽,那就没什么好夸的了。只能说他虽然能力有限,但好歹有不当阶下囚的气魄,不算完全没有优点。
不过秦梓桑扭头就吐槽:
“命在才有机会东山再起,没事自尽什么自尽?这都谁带起来的坏毛病!”
自私自利的太子殿下从来不会为了所谓的气节做损己利人的事情,要赚好名声多的是法子,用不着赌上性命。
嬴政听着“项羽”这个名字:
“是楚国项氏一族的人?”
扶苏崽点头,接着不情不愿地夸了一句秦梓桑:
“他打仗还没有大坏蛋厉害。”
很快又不甘心地补了一句:
“但是我以后肯定比大坏蛋更厉害,你不可以更喜欢他。”
嬴政没在意小孩子的争宠:
“他倒是文武双全。”
看样子秦梓桑是御驾亲征,亲自去把反贼剿灭了。他们大秦这么多年下来,也没出过会自己带兵打仗的国君,这倒是头一个。
嬴政还待再问点别的问题。
侍官已经进来请罪了。
嬴政不得不把精力放在收拾现存的烂摊子上头,雷厉风行地处置了与他狼狈为奸的赵高。
丞相李斯得到消息连忙前来拜见。
他算是好运躲过了一劫,还没来得及参与进去。然而嬴政心里清楚,赵高想要搞事,光他一人是很难成功的。
所以李斯只是暂时没有参与进去,不代表他以后不会参与。如果赵高没有把握说服李斯,他怎么敢轻举妄动?
嬴政探究地看着李斯:
“赵高意图篡国,丞相日常与他亲善,可曾提前看出端倪?”
李斯汗流浃背:
“陛下明鉴,臣与赵高无甚私交……”
他俩也就是一些同僚之间的寻常交往而已,顶多他忙不过来的时候会找赵高帮忙干点活,怎么就亲善了?
嬴政打断了他:
“丞相可曾提前看出端倪?”
李斯听明白了。
陛下这是在找借口治罪于他,他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进行辩解。而且他和赵高同为天子近臣,赵高搞这些小动作他居然没发现,本来也有失察之责。
李斯乖顺认错:
“臣迟钝,请陛下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