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胡亥正疑惑地盯着秦梓桑。
他身为非常普通的大秦公子,并没有资格站到百官前列去。父亲肯让他一起来就算不错的了,所以他很乖觉地站去了自己该站的位置。
但李斯身边那个疑似长兄的人是怎么回事?他到底是什么来头?他凭什么可以站在那边?
莫不是大兄不在身边,父亲看到一个很像大兄的人,一时被勾起了爱子之心,就把人留下来当大兄的替身了吧?
胡亥心情有些糟糕。
没有什么比自己努力争宠,结果到头来发现父亲还是更宠爱另一个人更叫他糟心的了。
大兄平时说话多有顶撞,远不如他贴心乖巧。就凭他是长兄,父亲就更偏疼他吗?凭什么!
却听父亲放出的视频里传出:
【十大败家皇帝第一名,秦二世。】
胡亥心头一喜。
秦二世肯定是大兄,大兄居然被仙人痛斥为“败家”,父亲定然不会再宠爱于他。说不得皇位继承人都得重新考虑,而除却大兄之外,近些年最受宠的无非就是他胡亥!
然而下一句就是:
【秦二世胡亥,矫诏登基,残害手足。】
胡亥:……!
胡亥猛地抬头,就对上父亲冷冰冰的眼神。
嬴政来之前已经把内容听过一遍了,现在就是放给群臣听的。他要让群臣知道胡亥是个什么废物,哪怕未来他再出事,也别想着扶持这种废物登基。
他二十多个儿子,怎么就精准选到这个最残暴的废物头上?便是扶持幼子,不是还有好几个比胡亥更年幼的吗?
视频播放完,详细讲述了赵高三人狼狈为奸对大秦造成的伤害。
嬴政淡淡地问道:
“李斯,给朕一个选胡亥的理由。是他格外愚蠢,比其他公子好拿捏吗?”
李斯一下子跪伏下来,不敢回答。
胡亥脑子一嗡。
被君父亲口断言是“格外愚蠢”,他未来还有什么前途?不,从父亲把这件事公之于众起,他就已经没有前途了。
群臣看他的眼神和刀子一样,因为他胡亥不仅残害兄弟姐妹,还诛杀大臣。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恐怕没几个能最终幸免的。
能被始皇帝带出来一起巡游,能有几个阿谀奉承之辈呢?多是陛下的心腹,而这批人就是赵高和胡亥要率先清理的、宁死不屈的大秦忠臣。
胡亥立刻跪下,膝行到王阶下:
“父亲!父亲请您不要听信那妖物的一面之词!它定然不是什么仙人赏赐!是来霍乱我大秦朝纲的妖物啊!”
再不求情,他怕自己会死得很难看。
现在唯一的生路就是把那光屏打为妖邪,谁规定了那上头说的就是真的呢?
说不得是妖物故意抹黑他胡亥,实际上他是个优秀的继承人,大秦没了他是大秦的损失。
嬴政冰冷地凝视着他,不发一言。
全场没人敢说话,除了秦梓桑。
他慢悠悠上前一步:
“陛下,某曾听闻有方士预言「亡秦者胡」,是否便是公子胡亥?”
胡亥恶狠狠地瞪向那个疑似大兄的人。
要你多话!有你什么事!
两人这会儿离得极近,胡亥扑过去就想给那家伙一拳。这会儿他命都要没有了,实在是没有心情再讲什么仪态。
扶苏却精准往旁边一倒,避开了他。
可惜这里没有眼力见十足的人,不知道这种时候应该配合地接住他,好让他把戏唱下去。
没关系,扶苏可以自己给自己台阶下。只见他踉跄了两步站稳,惊讶地看向突然发难的公子胡亥。
而后,扶苏蹙眉看向上首的父亲:
“陛下,他推我。”
众人:……
众人还以为他要发表什么高见,结果只是要告状而已。
嬴政倒是已经习惯了:
“朕会处决他的。”
都快是个死人了,和他计较什么?
扶苏心满意足。
胡亥闻言不可置信:
“父亲!我才是您的儿子!”
那个冒牌货都不知道是什么来头,反正肯定不是他那个严肃板正的大兄。父亲居然向着冒牌货说话,而且毫不怀疑地就信了妖物的蛊惑。
嬴政懒得搭理他,命人将他拖了下去。
赵高和胡亥肯定不能留,他们已经动过手了。虽说胡亥或许还不知情,但他是赵高的学生,两人利益一致,根本摘不出去。
而且嬴政也不想留个胡亥这样的祸端在大秦。
对方连亲手足都能虐杀,可见心中根本没有亲情可言。兄弟姐妹他不在乎,难道就在乎父亲了吗?
嬴政现在对盘点里的描述充满了怀疑。
梓桑同他说秦朝史料记载缺失,那么是否有一种可能,在某个位面,始皇帝的骤然离世和胡亥有关系?
或许那里的始皇帝只是病得有点严重,并非养不好。赵高与胡亥看中了这次机会,想法子加重他的病情,好推胡亥上位。
赵高连遗诏都能篡改,一直随侍在帝王左右。他如果真想做点什么,实在是太简单了。
尤其是先秦医术水平有限,不一定能查出端倪来。
嬴政看过梓桑搜出来的史记记载后,对于里头胡亥的推脱之言嗤之以鼻。
那里头写赵高蛊惑胡亥同意矫诏,起初胡亥是不敢的,极力拒绝。
矫诏前还极力拒绝呢,像个胆小之人。矫诏后就立刻嚣张得不怕被拆穿是矫诏继位了,开始残杀手足和百官。
是否有些割裂了?
恐怕最初这人就没拒绝,而是立刻惊喜地答应下来。甚至从一开始,就是他和赵高一起布的局,根本不是赵高一人自作主张。
写史记的司马迁难道还能隔着百年时光,连两人私底下的交谈都打听得清清楚楚不成?
至于李斯——
李斯目前确实没有和两人勾结,而且他很有能力。只不过嬴政现在没有寿数的烦恼,做很多事情就没了紧迫感。
以前还得考虑到少一人就少一个干活的主力,现在嘛,嬴政完全可以慢慢来。不用再急匆匆做完所有事,那么少一个李斯还是多一个李斯,似乎都没有区别了。
然而李斯毕竟是大一统功臣。
嬴政思索后,决定小惩大诫。这不是为了李斯一人,是为了安抚其他功臣。
虽说未来的李斯犯下大错,可那是未来之事。保不齐就有功臣觉得唇亡齿寒,认为陛下这是抓到借口就会处理功臣。
为了一个李斯,叫其他人因此担忧,得不偿失。
处理完乱臣贼子后,嬴政下令:
“车队明日启程,继续前往辽东。”
之前定好的巡游计划不用改,只是最近耽误太多时间了。赶紧把辽东巡视完,他好去上郡找儿子。
同一时间,上郡。
蒙恬与长公子面前也出现了光屏,除了他们之外,还有王离、涉间和苏角。
五人谨慎地研究了许久,终于摸索出了它的用法。
然后他们也刷到了大秦相关的视频。
长公子震怒,抓着佩剑就起身,一副下一秒就要冲回咸阳宰了赵高李斯和胡亥的模样。
四人连忙阻拦。
长公子冷声说道:
“父亲定是被赵高与胡亥害了!”
要不怎么说是父子呢,脑回路都是一样的。长公子坚决不信他父亲会突然驾崩,一定是有人暗害。
也不知道神迹是提前出现,提醒他未来会发生什么。还是父亲已经去世了,他只能保全自己。
但无论是哪一种,他都决定要先去王驾处寻父亲。万一父亲还活着,就需要他救命了。
蒙恬担忧地说:
“陛下令您在上郡不得擅离,您若是随意离去,恐怕不妥。”
长公子倒是不怕这个:
“我们是父子,又非君臣。平时我自然要听从父亲的安排,可如今情况不同,如何还能愚孝?”
这位长公子从不把自己当臣子看,在他心里父亲就是父亲。所以他敢顶撞父亲不怕被发落,也敢忤逆父亲的意思,亲爹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就震怒。
蒙恬无奈地看着长公子。
话虽如此,可天家父子哪里能和寻常父子一般无二?若是只将陛下当做父亲对待,忘了君父中君在前父在后,恐怕反而会坏事。
长公子被发配边郡,不就是因为他之前顶撞了陛下吗?
长公子皱眉:
“非也,父亲分明是嫌弃我见识短浅,不够有血性,才将我派来历练的。若真厌了我,何必将我送来将军身边?”
蒙恬是始皇帝心腹,还手握三十万大军。始皇帝不把儿子往别的地方送,就往这里送,明显是看这边安全。
既能历练又很安全的地方,再没有比蒙恬身边更合适了。尤其是匈奴主力早就被击退,待在这边打仗的次数都不多。
还有一点则是,上郡距离咸阳所在的内史郡很近。两个地方就是挨着的,长公子随时可以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