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扶苏只举了一个例子:
  “河东有个起义军首领叫鲁围,他起义是因为邪教要捉他们村的女子去当教主的妾侍。后来他掌握了权利之后,你知道他做了什么事情吗?”
  这个问题太尖锐了。
  鲁围后来耽于享乐,自己也开始掳掠良家妇女给自己当妾。被忍无可忍的副手诛杀,对方成为了新的首领。
  新首领虽然不好色,却贪财。所以他会搜刮百姓,而这也是邪教会做的事情。
  首领终于明白了:
  “我知道您的意思了。”
  权利会腐蚀人心,很少有人能一成不变。等所处的地位发生改变时,总归有人思想转变,失去本心的。
  首领看向扶苏:
  “您不怕您自己也失去本心吗?”
  扶苏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没当过皇帝的人才会被权势改变,他现在这模样已经是改过后的样子了,还能怎么改?
  首领却觉得扶苏这是自信。
  对方敢和他说这样的话,敢挑破这个残酷的真相,说明他有充足的自信自己不会变。
  首领十分佩服:
  “您这样的,才是真英雄。”
  扶苏勉励他道:
  “你当首领这么久也不曾改变,你比我更令人钦佩。希望你能继续坚持下去,千万不要被权利腐蚀。”
  这位首领已经起义十来年了,却依然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他这些年来坚持以前的作风不曾改变,从不奢靡享受,十分难得。
  这样的人,以后必成大器。
  扶苏扭头就和父亲嘀嘀咕咕:
  “我瞧着他有些像岳飞、于谦那样的人物。”
  秦政颔首:
  “难得抓到一个,要好好利用。”
  哪个皇帝不喜欢这样的臣子?还是珍稀品种,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有本事还品德高尚的人,正适合树立起来当个典型。以后多传播传播他的事迹,让他成为大秦的代表名臣,还能反哺大秦的名声。
  如他这般臣子多了,大秦又不拉跨的话,后世人提起来就会说大秦是个群英荟萃的朝代,从皇帝到臣子都非常优秀,成为历史圈白月光指日可待。
  扶苏打着小算盘:
  “我觉得蒙卿他们也很适合走这个路线,回去就给他们造势。”
  秦政欲言又止。
  他觉得蒙恬和蒙毅听说之后,估计会很惶恐。怀疑太子殿下又在给臣子挖坑,不知道是想干什么坏事。
  第287章 单枪匹马袭击北胡王城
  父子俩在北边晃悠了一圈,忽悠一堆起义军当自己的小弟。感觉差不多了,这才回到大本营。
  之前出门的时候没带太多兵马俑一起,是因为剩下的留下来干活了。
  奉天门的驻地总不能一直是个土匪寨子,该有的排面还是要有的。所以临走前扶苏吩咐兵马俑和寨内弟子把山寨给捯饬一下,最起码看起来像模像样才行。
  搞得特别雕梁画栋显然不现实,也没有那个必要。稍微弄好一些就行,以后把皇宫修漂亮点。
  父子俩在外头待的时间有点久,回到山寨的时候,改造已经基本完成。
  扶苏满意地看着新建筑:
  “还行,可以凑合住了。”
  这个风格当然够不上皇帝该有的规格,但是把之前从船上拆下来的装饰摆上去之后,也就差不多可以糊弄了。
  南派众人也没见识过真正气派的宫殿建筑,也没见过隐世门派的模样。他们想像里的千年门派说不定就和现在这种一样,建筑看起来简单质朴,用的物件却显得家底颇丰。
  二当家已经购粮回来了:
  “当真要买这么多粮食啊?不会放坏了吧?”
  秦先生说以后要打仗,可是也没说什么时候会打。要是久久不打,这些粮食可就要浪费了。
  虽说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但二当家还是觉得非常心疼。
  扶苏给了她一个定心丸:
  “快了,要不了多久就能开打。”
  北胡在南派的阴谋失败了,不过他们在北派的阴谋十分成功。而且他们未必知道阴谋失败这件事,南派的奸细可是被揪出来了不少。
  没有人给北胡传消息的话,离得那么远北胡怎么知道成功没有?他们或许还以为南派只是把消息压了下去呢。
  各家为了清理门户,花了不少时间在这上头调查。再加上反正北胡也没打过来,所以南派并不着急过来开会讨论后续对付北胡战术。
  他们不急,正好方便了父子俩在北边活动。活动完回来发现南派还没搞完,又继续在南派活动。
  南派起义军倒是不多,因为这里的武林势力比较强。
  没有邪教互相拖后腿,在这里大家的势力范围划分是相对合理的。每个门派有自己的地盘,互相不会侵入,这就避免了很多争端。
  北派百姓日子难过,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北边邪教互相抢地盘和信众。他们可不管哪里是谁的势力范围,想抢就抢了。
  总之,南派这边的势力争斗是相对较少的。就算争斗也波及不到平民,顶多就是有些门派收的保护费有点过高了。
  因此这里看不到什么起义军,在这里只能拉拢一些官绅士庶。
  无所谓,都能拉。
  团结一切能团结的人,回头造反的时候支持者才会更多。
  父子俩又在南边晃悠了一大圈,刚回家就又出门,弄得家里几个义弟义妹都很哀怨。
  再次回到门派驻地的时候,距离少林寺东窗事发都过去快一年了。
  恰好,到了新一年的秋收。
  秦政看了一眼日历:
  “给各大门派发帖子,邀他们带人前来商议大事。”
  如果他是北胡国主,就会选这个时候南下。
  因为这一年来北派地盘上确实乱得可以,少林寺压不住那些邪教了。其他武林世家倒是企图维持住以少林为核心的佛门体系,奈何有扶苏安排的后手在搅局,没有成功。
  起义军们苦教派久矣,抓住机会只会趁它病要它命,怎么可能留手。
  在这样的前提下,北胡想要长驱直入受到的阻力会最小。
  偏偏这一年来,胡国在南派的人手越来越少。一开始可能还没发现,但等该给胡国传讯的人都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往外传消息,傻子也该知道是事情败露了。
  南派的情况不明,但北胡已经不能再等了。
  人手被一网打尽,难道他们还要再花五十年重新布局吗?下一回可就不一定有少林寺大乱这样的好时机了。
  所以只要胡国国主不傻,就会选择在秋收之后发兵。顺便还能抢一波粮食,度过北境难熬的冬日。
  要是一切顺利的话,冬天就直接在北派的地盘上过了。
  胡国肯定是想覆灭中原王朝的,只是饭要一口口吃,他们的第一阶段目标必然是先占领北派地界。
  各门派收到奉天门的信,很快就启程了。
  不快不行,他们已经拖了一年。
  各大门派的办事效率是有点低了,查个奸细查一年。但是大门派嘛,做事拖沓是正常情况,一个势力存在久了,多多少少都有这方面的问题。
  接到邀请信的时候,大家伙还有些惭愧。感觉好像是自己太磨叽,让人家久等了一样。
  因而这次很快就动身了,没敢再耽搁下去。没过多久,众人就在奉天门齐聚。
  商会少主看着奉天门里的建筑,叹息一声真有钱。
  虽然建筑本身看着朴实无华,可是架不住上头的装饰值钱啊。这装饰放这种建筑上就是浪费,要是换成宫殿肯定更加好看。
  来迎接他们的是几位当家。
  三当家心直口快:
  “你们来得好快啊!”
  商会少主惭愧了一下:
  “之前确实是我等太过拖沓,下次不会了。”
  三当家:?
  这人怎么莫名其妙说这个话?
  只是单纯感慨一下大家来得早的三当家哪里知道,他那话被商会少主理解成了自己之前太慢,所以这次动作快就让对方非常意外了。
  要不是看三当家一脸单纯,少主说不定还得怀疑一下这人是不是故意阴阳怪气自己。
  但等众人进入议事厅后,他们才终于见识到了真正的阴阳怪气。
  秦门主微笑着说道:
  “诸位来的正是时候,在下方才接到了北边传来的消息。就在两日前,北胡发动战争,入侵边关了。”
  众人表情一僵。
  他们本来是来商量怎么趁着北胡动手之前,先做一点布置的。结果在他们动身的时候,甚至是某些人动身前,仗就已经开打了。
  这还来的“正是时候”呢,分明就是来迟了。再想到自己之前的拖沓,一时间有种自己是中原罪人的愧疚感。
  大家都不好意思给自己找借口,心虚地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
  一只信鸽从外面飞进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