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

  其实他才不想和这些不熟的人废话,还不如陪阿父看书。奈何这些人是来探望他的客人,赶客太不礼貌了。
  扶苏在保持礼貌和去他的礼貌间,最终还是选择了陪父亲单独相处。
  所以他适时地掩唇咳嗽了两声。
  大皇子关心道:
  “你怎么咳嗽了?是不是今天吹风受凉了?还是昨天被烟呛到还没好?”
  昨天那烟他们后来也看到了,毕竟烟不会只在一个院子里扩散,肯定会弥漫到周围的宫室。
  好在那烟雾大体还是往上走的,大家住得又相聚较远。本朝皇宫比较大,不算太逼仄,尤其是皇子的住所,不然谁宫中有点动静,隔壁都能听个一清二楚。
  扶苏光听他关心,绝口不提告辞。顿了顿,又连续咳嗽了几声,做出一副说不出来话的模样。
  五皇子也跟着关心道:
  “快传太医!你今天喝药了吗?”
  三皇子左右看了看,心想自己不能不合群,皇后娘娘也让他注意形象。
  于是三皇子跟在后面问:
  “要不要我让人给你送点药材来?我那儿还有一株老参。”
  扶苏:……
  可恶,这一群看不懂眼色的家伙。
  到底是谁说聪明人喜欢和耿直的人做朋友的?他一点都不喜欢这种,他喜欢聪明的、能立刻读懂他意思的。
  幸好人群里还有个四皇子。
  四皇子起身告辞:
  “你好好养病,我就先告辞了。”
  扶苏这才放下手帕:
  “路上慢走,我这都是老毛病了,不用担心。”
  大皇子这才恍然大悟:
  “对对对!那我们就先走了,不打扰你养病!”
  原来老六是想送客,怪他没经验。
  敢情古代送客不是只有端茶这一招,咳嗽也算。好好好,他记住了,下次一定主动提告辞。
  大皇子很有抱大腿的自觉。
  想要成功抱上大腿,首先一点就是不能让大腿觉得你没眼色不识抬举。
  三皇子没看懂什么情况,但既然大家都说要走,他也决定随大流离开。他在这里跟着尬聊也挺没意思的,说实话早就想走了。
  唯独五皇子不太情愿。
  跟着走到屋外后,就迫不及待开口,对四皇子一通抱怨。
  傻白甜五皇子认为:
  “四哥,你怎么能这么冷漠?六弟咳嗽你一句都不关心,还说要走,他听了肯定很难过。”
  四皇子:……
  四皇子也就是没有翻白眼的习惯,所以他冷冷地盯了五皇子一眼,调头就走。
  五皇子不明所以:
  “明明是他太冷漠,怎么还瞪我?”
  大皇子嘴角一抽,想说点什么,还是没说。
  这又不是跟他一个阵营的,不用他发善心解答。往好处想,大腿的竞争对手傻了吧唧,对他们是件好事啊。
  扶苏隔着墙都听见他们在聊什么。
  他扭头看向阿父:
  “他们还在门口吵架,也不嫌冷。”
  秦政颔首:
  “所以你别学他们。”
  扶苏也喜欢和人吵架,闹腾起来就容易忘了别的事情。这小子也不怎么注意自己的身体,叫他操心。
  为了让儿子耐下性子在屋子里待着,秦政亲自盯着人,带去书房看书。
  扶苏翻了翻桌案上的文书:
  “阿父这么快就弄到臣子的资料了?”
  穿越来一天,他还在摆烂,父亲已经连资料都收集好了,不知道做了多少事。
  秦政递给他一枚手炉:
  “是从你那儿拿的。”
  前太子的余党不多,朝中多是打着对方旗号行事但兴怀叵测的人。但这不代表前太子党就彻底烟消云散了,至少还有受过对方恩惠的臣子在。
  朝中有些人是比较现实的,一个死去二十年的人,早就不惦记了。可也有人更长情更记恩一些,这么多年还是愿意为太子唯一留下的孩子奔走。
  秦政借用了六皇子的名号,从太子余党手里弄到了不少资料。那头并不知道问他们要资料的并非六皇子本人,全是在为旁人作嫁衣。
  扶苏了然:
  “这倒是个不错的渠道,可惜他们受太子恩惠,恐怕不太愿意转投他人。”
  随即沉吟了片刻,补充道:
  “我寻个机会见他们一面好了。”
  有些人并不是真的记恩到完全不肯投效旁人,只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第一意向是恩人之子。
  还有一些则是真的非常感恩,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原则。
  但无论哪一种,只要六皇子自己发话,应该都能把人拉拢过来。
  他只要把自己的体弱多病展现出来,让诸位意识到太子嫡子确实没法成事。这时再告诉他们,自己和二皇子是一伙的,希望以后二皇子上位,就大有可为。
  这些人无非就是会一直盯着二皇子,看他是否当真对六皇子好。
  这一点扶苏完全不担心。
  秦政成竹在胸:
  “不急,慢慢来。”
  让这些人扶他上位,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在皇位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哪怕扶苏自己开口,也会有人不肯听他的退而求其次。
  历史上不少人造反其实都是被属下势力强行推上去的,自己并没有那个意思。不造反、不再进一步,自己和下属都得玩完。
  所以不是扶苏开口就有用的,还得防备那些人自作主张。
  秦政觉得,等他继位后再联络要更稳妥一点。那个时候皇帝是他,哪怕那些人裹挟着扶苏要篡位,他都能压下去,不牵连儿子。
  现在的皇帝可不是他,大权也不在他手里。万一那些人搞个逼宫什么的,帝后就有正当理由处死六皇子了。
  扶苏撑着下巴侧头看父亲:
  “我记得唐太宗的太子造反,他舍不得杀太子,只把人流放了。原本还想拖着不让太子上路,就留在身边,迫于朝臣压力不得不放人离开。”
  秦政知道他想说什么。
  阿苏最爱和别人对比了,每次对比完发现还是自己最受宠,就会高兴很多天。
  秦政提笔在白纸上写下免罪诏令:
  “李世民要听臣子意见,朕又不用。若有人敢逼迫朕将你流放,朕就把他流放了。”
  说着把那张白纸放到儿子跟前:
  “拿去吧,赦你无罪。”
  扶苏笑得眉眼弯弯:
  “陛下英明!”
  他爱惜地把只是一张纸,根本算不上诏书的东西收好。诏书须得用特殊的载体书写才行,哪怕不用那个,也得来点血书啊、大印啊,总之不能这么儿戏。
  可扶苏不在乎,他只是想撒个娇,让父亲亲口说他就算遇到一样的事情,也不会落到唐太子的下场就满足了。
  秦政让他自己回去找大印盖上,末了又道:
  “朕这样可算不上英明,他们要骂朕是昏君了。”
  扶苏轻哼一声:
  “谁有证据说我造反?没有证据就是在污蔑我,有证据就销毁证据,所以还是污蔑。”
  秦政饶有兴致地跟他辩论起来:
  “若是查到证据就销毁,以后如何还能服众?总不能将调查的臣子灭口。”
  扶苏诡辩道:
  “父亲肯定是叫蒙卿去查,自然不必灭口。父亲一声令下,蒙卿就会将证据销毁。谁来问都是没有这回事,外臣便不知道曾经有过证据。”
  造反是大事,但主要是为了约束臣下的。造反的证据不能轻易毁灭,免得这个大罪成了儿戏,知情的臣子会对皇权失去敬畏之心。
  但知情臣子换成蒙恬蒙毅兄弟两个,就是另一回事了,问题不大。
  秦政搁下笔:
  “那若是你如汉武帝的卫太子那般起兵造反,许多人已经见证到了,辩无可辩,又该当如何?”
  扶苏眨了眨眼:
  “那怎么就是造反了?难道不是清君侧吗?”
  又没有带着士兵一路杀到皇帝跟前,把刀架在皇父脖子上威胁他退位。你说造反就是造反,我杀的难道是天子不成?
  要扶苏说刘据就是太老实了,也有可能是对他爹刘彻不太信任,不觉得刘彻会饶他一命,干脆自杀保全颜面。
  秦政不由失笑:
  “那些攻打皇城的反王,也说自己是清君侧的。”
  扶苏理直气壮:
  “那说明‘清君侧’这个说辞是合理合法的,哪怕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造反借口,也证明了它可以粉饰太平。”
  秦政颔首:
  “若是你如唐太宗那般,已经杀到显德殿了呢?”
  李世民杀到显德殿,就直接逼父亲退位了。他家太子要是被人骗着造反,一路杀过来,看到父亲还好端端在殿内待着,肯定选择束手就擒。
  不,应该是会选择撒娇装无辜。上一秒杀气腾腾,下一秒扭头就跟阿父告状说谁谁谁怎么怎么样,要阿父为他做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