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

  嬴政:!!!
  不可能,他家常棣肯定超级爱他。
  嬴政扭头盯着自家崽:
  “朕当真去看你弟妹们了?”
  少年扶苏已经习惯委屈自己、关照弟妹了,闻言点了点头,完全不觉得哪里有问题。
  嬴政却觉得问题大了。
  扶苏崽歪了歪头:
  “阿父,他是不是不要大坏蛋了?”
  崽崽都看出来了,这个扶苏特别大方,都把父亲往外推呢!噫!
  嬴政:糟心。
  秦政捂住儿子的嘴巴:
  “不要乱说,常棣只是懂事。”
  扶苏唔唔唔地艰难发声:
  “那我以后不要当懂事的小孩了,我要当个不懂事的,阿父是我一个人的。”
  因为捂着嘴说话有些含糊,但足够让在场所有人听清楚了。
  嬴政期待地看向儿子。
  听明白了吗?跟人家学学!
  少年扶苏却微微蹙眉,觉得这样的话不太好,身为大秦长公子不能那么幼稚,会给父亲添麻烦。
  但看看扶苏崽的个头,又会心一笑,觉得这只是小孩子占有欲作祟。虽然不知道对方是谁,许是哪家受宠的幼子吧。
  少年人便也没有说什么,只当扶苏是童言无忌了。
  常年养成照顾弟妹习惯的长公子完全不受影响,举止得体地对嬴政说:
  “父亲请随我来,六弟前几日还同我说他剑练得更好了,想给父亲看看……”
  边说边带路。
  嬴政的脸色臭得可以:
  “行,朕就去看看他们。”
  明显是在说气话,不过少年公子似乎不太理解父亲为何生气。想了想也没有哄人,显然是未曾继承到亲爹撒娇的本事。只能默默做事,像个嘴拙的老实孩子。
  嬴政的心情顿时更差了。
  六子的魂魄在他的骊山陵沉睡呢,长子的梦境里哪儿来个六弟?肯定是个梦中的假人。
  常棣都做梦了,还摆脱不了弟妹,一直在给他们当老妈子。他就不能梦点好的,比如弟妹都不存在,家里就他一个,父亲独宠他一人?
  ——显然不能,这种剧情只会出现在秦梓桑的梦境中。
  扶苏崽贼兮兮地和阿父咬耳朵:
  “人只要擅长受委屈,就有受不完的委屈。还是我比较聪明,知道霸占阿父,不让弟妹们出头。”
  秦政揪揪他的小耳朵:
  “你还好意思说?”
  崽崽的悄悄话根本不算悄悄话,前头的两人都听见了。
  嬴政:……
  竟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嬴政忍不住开始反思,自己之前是不是让常棣受了太多委屈,导致他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少年扶苏却诧异地回头,似乎想不到有人敢公然说这样的话。身为长兄,直接宣称不让弟妹出头,家中长辈难道不会有意见吗?
  扶苏崽却理直气壮:
  “看我干什么?”
  少年:……
  好凶的崽。
  嬴政原本很嫌弃秦梓桑的娇气性子,但是这两日围观了小太子是怎么和阿父撒娇亲昵的,又看到对自己尊敬有余亲近不足的亲生儿子,那“既要又要”的脾气就上来了。
  突然觉得小孩子爱撒娇也没什么不好的,总比跟亲爹疏远要好。
  不过嬴政是拉不下面子让自家儿子去跟别人家儿子学的。
  且不说陛下的自尊心不允许他承认儿子不如人,就说之前他嘴上嫌弃过阿苏那么多次,也不好意思自打脸。
  所以嬴政独自生着闷气往前走。
  走了片刻,少年扶苏忽然轻声开口:
  “父亲,走过了。”
  嬴政脚步一顿。
  他回头看了一眼,发现自己好像真的走过了。好多年没来六英宫了,险些忘了以前儿女们都住在这里。
  少年人欲言又止地看了一眼爹。
  看样子大概是误会了什么,以为亲爹太忙,连弟妹住哪儿都不记得了。显得好像他是个渣爹一样,根本不在乎儿女。
  嬴政:可恶。
  实际上是两千年没用了,谁还记得住这个?好多人连自己二十年前住哪儿都记不住,更何况两千年前自己儿女住哪儿。
  陛下风评被害。
  陛下委屈,但陛下不说,自己替自己解释像开脱一样。
  不过也不用他解释什么了,少年扶苏忽然想起来什么——之前父亲来找他,直接就去了他常住的宫殿,不像去看弟妹那样找不到地方。
  少年人微微翘了翘嘴角:
  “父亲,我们进去吧?”
  嬴政一甩袖子:
  “哼。”
  少年公子跟在他身后,也不在意父亲的别扭性子。还凑到父亲身边,悄悄拉住他的袖子,小声问后头跟着的那对父子是谁,怎么有人长得和父亲那么像。
  嬴政正气闷呢,根本不回答。
  少年扶苏又凑近了一些:
  “父亲——”
  嬴政这才纡尊降贵地开口:
  “那是其他位面的朕,你称他为陛下即可。”
  反正不能喊爹。
  小崽子不肯喊他父亲,也休想他儿子喊其他人父亲,这样才能扯平。
  少年扶苏眨了眨眼,似乎明白了什么。回头又看一眼张扬肆意的扶苏崽,有些羡慕起来。
  这位父亲好像性子没那么别扭……
  扶苏崽和他大眼瞪小眼。
  过了片刻,机灵崽大声汇报:
  “常棣也想要抱抱!”
  少年扶苏:???!!!
  小太子超级警惕地:
  “不可以!阿父只能抱我一个!你找你自己的阿父去!”
  少年扶苏:虽然但是,我羡慕的不是这个啊。
  这是什么当面造谣?
  嬴政却脚步一顿,回头看来。对上儿子有些懵逼的眼神,有些怀疑是不是阿苏那过分的警惕心又发作了。
  偏偏这个时候,秦政慢悠悠地说:
  “常棣若是想亲近父亲,直说便是,无需用羡慕的眼神看阿苏。你父亲忙于国事疏忽儿女,你也性格内敛什么都不说,他如何知道你的孺慕?”
  少年扶苏错愕地看过去:
  “我没……”
  嬴政却不听他“狡辩”,秦政那家伙虽然抽象了一点,谎话是不会说的。就像他自己,陛下自己从不说谎,自然认定平行位面的自己也不会说谎。
  所以秦政肯定没有骗人,常棣就是羡慕别家扶苏了。那不行,他儿子不能被别人比下去。
  嬴政伸出大手揉了揉儿子的脑袋:
  “不用羡慕别人,以后朕去哪里都带着你,不让你单独出门了,未来有的是亲近的机会。”
  当年他把扶苏送去边郡刷军功,笼络民心,没想到后来竟会造成那等后果。陛下已经吃到了教训,发誓绝不再犯。
  其实这还不是最让他生气的。
  他最生气的点在于,因为扶苏是在劝了他不要重刑惩罚方士之后,被他驳回了劝谏,才送去的上郡,后世便都说他是因此厌了长子。
  一派胡言!
  当时他想把人都发配去修长城,他家常棣劝他徒刑太重,发配路上会伤亡惨重,天下未定,这个行为容易被人拿去当攻讦他的借口。
  嬴政当时不太高兴,事后想想觉得确实有道理。所以原本是发配边疆的,后来改成了发配上郡,就在咸阳所在的内史郡隔壁。
  那群人到底知不知道,上郡就在咸阳旁边!而且上郡在蒙恬收服河南地之后,就不是边郡了,而是内境!
  他把儿子送那边去,一是那边要修直道,二是那边长城也没修完,三是会有小股匈奴跑进河南地与上郡交界犯边。
  长子过去之后,不仅可以督建十分重要的长城和直道,还能打点匈奴小部队立立战功。
  既锻炼了他的多项能力,又没什么危险。还能蹭点功劳,增加名望,可谓是一举多得。
  还有一点则是,那群囚徒被送去了上郡修长城,这堆家伙之前就嘴碎爱造谣,得派人盯着。派别人去还不一定管得住,让替他们求过情的长公子过去,效果就不一样了。
  长子都提出了边郡不稳的现实问题,说那些人并未真心归附。恰巧他家爱子名声好,很多人都信服他,让他去边郡收复人心不是正好?
  嬴政自认为考虑到了方方面面。
  他一向不是个任性的人,治国从不凭一时喜怒,做出的每个决定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万万没想到,这么好的安排,后来会因为自己猝然驾崩成为大患。
  嬴政从来没遭遇过这么大的滑铁卢。
  都怪乱臣贼子!
  刚死那会儿他是很生气的,还写信骂过儿子,质问他为什么说自刎就自刎。
  常棣的回信里却没给自己开脱,一直在请罪。等他气消了再去询问原因时,才知道真相。
  秦政跟他聊起这段的时候,听他说到这里就不说了,便问他原因是什么,别卖关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