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方舟撇撇嘴回:“再过段时间吧。”
诺亚重重地叹息,“自打我们在一起,你从不单独跟我出去约会,只偷偷摸摸地躲在家里。我们的关系就这么见不得人吗?”
“现在不就是在约会么?”
“哼,抱又不给抱,手也不让牵。我大概是在和空气约会。”诺亚赌气撇下方舟,加快步伐朝河岸边走去。
方舟笃定地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随,丝毫不担心她的小狗会跑丢。果然,没走多远,诺亚便回头确认她的位置,等她跟上来,才重新迈开步子朝前。
嘴依旧撅着,脚步倒是放缓了。
比赛还未正式开始,河边草坪上已经里三圈外三圈地坐满了人。诺亚寻了一处空当坐下,脱下外套,放在身旁的草地上,给她当坐垫用。
生气归生气,体贴还是依旧。
方舟坐下,决定大发慈悲地哄一哄明显在闹情绪的小狗。她轻拍两下他的背,动作更像普通友人,而非热恋情侣。
这下,诺亚更恼了,扭头向另一边挪了挪。二人之间隔开的空隙,大到几乎还能再坐下一人。
方舟并未将他的脾气太当回事,正巧杜依此时打电话过来,她便跟好友聊了一会儿。
往年,她总会和杜依一起来观赛。虽说是比赛,实际上更像一场行为艺术表演。参赛的选手身着五花八门的搞怪服饰,将船装点得千奇百怪,更有甚者,压根不用船桨,而是徒手划船,夸张地表现出无奈又狼狈的样子,逗乐岸边的观赛人。
今年,杜依选择陪她的小鲜肉窝在家中,学姐也拒绝再度参加这个被她称之为“无脑”的搞笑活动。
许是这两位平日里最亲近的友人,今日都不会出现在老城区,方舟才敢放心大胆地带着诺亚一起出门。
刚挂了和杜依的电话,身侧的棕发帅哥冲她摆手打招呼。
“我觉得你有些面熟,可一时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方舟尴尬一笑。这搭讪台词未免太过老套。
“你来自哪里?”
“中国。”
“啊,我去过中国,你是来自中国的哪座城市?”
留意到了身旁的动静,诺亚挪近了些,探头看向那男孩,一脸警惕的模样,像是在探查敌情。
方舟撇了他一眼,不以为意。
她拒绝搭讪的惯用台词是:我只是游客,明天就会离开德国。
可没等她开口,对方又说:“啊,我想起来了,我在k教授的vorlesung上见过你。有一回我们的tutor病了,是你代课给我们上的tutorium。”
那是一节面向全部心理专业本科生的讲座课,k教授好心给了她这门课助教的职位。
方舟感受到了来自另一侧的低气压,撒谎道:“你认错人了。”
“肯定是你,zhou,对不对?”男孩把她的名字念得很标准,“我给你的学校邮箱发了两封邮件,你都没有回复。”
方舟继续打马虎眼,“你真的记错了,东方人的面孔对你来说可能不太好分辨。”
“啊,抱歉。不过你真的很有魅力,”男孩直球得不可思议,“可以要一下你的联系方式吗?”
方舟终于可以搬出那句:“我只是游客,明天就要离开了。”
“哦,那真是太遗憾了。”男孩终于放弃,回过头,继续和他的伙伴们聊天。
一旁的诺亚无奈轻笑一声,“你想回绝别人的搭讪,其实有很简单的说辞:你有男友。”
方舟讪笑,“哦,我一时没想起来,我现在多了这个理由。”
“你哪里是没想起来,只是压根就不想提。”诺亚一语道破。
接下来的时间,诺亚始终一言不发。周围人笑得前仰后合,只有他们二人,似乎身处名为沉默的结界之中。
直到比赛结束,他们随着人潮重新走回老城,诺亚依旧一声不响。
路过一家冰激凌店,方舟主动示好,戳了戳他的胳膊,问:“想吃吗?这家有肉桂口味的。”
此时的诺亚已经消化掉了不满情绪,心平气和地说:“我来买吧。你想吃哪个?”
以往方舟都会要一个巧克力球,但想着他会过敏,就问:“你对榛子不过敏吧?”
“怎么?你打算亲口喂我吗?”诺亚扬起眉。
方舟张望了下,附近没有熟悉的面孔,便说:“倒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得在家里。”
闻言,诺亚倒没显得多有兴趣尝试,反而揶揄道:“看吧,就是见不得人的。”
方舟尝了一口诺亚手里肉桂口味的冰激凌球,依旧吃不太惯。
见她饱.满的唇上挂了些米白色的乳.液残留,诺亚抬手替她抹去。他刻意放缓了动作,在她唇峰处停留,轻轻地按压。
即便已经亲昵了三个月,这细小的动作依旧引得方舟微微颤栗。脑袋一热,她张口咬住他的拇指,还习惯性地吮了一小下。
一旁路人打量的目光,让她立即意识到,大庭广众之下,这样实在不妥,迅速松了口,眉眼弯弯地看着他。
“还抱怨我爱咬人,你不也一样?”诺亚说着,垂首索吻。
方舟仰身躲开,“这种全村大出动的日子,小心被人撞见。”
她能当众胡乱咬人,怎么他就不行了呢?
诺亚拉着她快走几步,拐进街边一处狭窄的无人小巷,将她抵在石墙上。
他的动作太过迅速,方舟来不及反应,不设防的牙关立即被顶开。她轻轻吮着,不禁困惑:吃不惯的肉桂味道,怎么到了他嘴里,就变得香甜了?
不多时,已是水漫金山。方舟挣扎着说:“冰激凌要化了……”
她也快化了。
“一会儿重新买。”
河畔旁、街道边人群的喧闹声、嬉笑声,似乎都渐渐远离,耳边只剩下他的呼吸声和你追我赶的心跳声。
方舟背上出了一层薄汗,心中不由纳罕:南德的五月真有那么热吗?
第43章 马场 孔雀开屏
转眼间, 方舟在b司工作已近一个月。彼时的她,还没那么野心勃勃,只求低调不犯太大错误, 保住自己的工签。
等杜依顺利毕业,她就跟好友结伴回国。倘若届时诺亚真愿意跟她一起走, 那再好不过,即便他不能遵守承诺, 也无伤大雅。
直属上司ida三十出头,初轮面试时,她和方舟聊得并不愉快。待方舟正式入职后,她倒是愿意事无巨细地手把手带她, 只是态度格外冷淡, 时不时冷言冷语地嘲讽两句方舟的笨拙。
方舟只当她是寻常德国人的傲慢性格, 并未放在心上, 直到一次在茶水间门外,旁听到两位同事的闲言碎语。
“听说新来的gio是关系户。”
“ida估计郁闷死了,明明有更心仪的候选人, 结果职位被一个关系户截胡了……”
得知了真相的方舟,不免有些挫败感。她还天真地以为自己是凭借在复面中的镇定表现, 拿下心仪的职位, 结果费劲折腾了三、四个月, 最后依旧要倚靠诺亚牵线搭桥。
郁闷的午餐过后,方舟的邮箱里来了一封ida的邮件。
是当地的慈善马术场地障碍赛的活动邀请函。
方舟隶属于大市场团队下的专业教育小组, 职位不过是junior specialist,平时只负责整理临床文献研究之类的文案工作,给销售伙伴提供推广话术的依据。她的岗位描述中并未要求出席这样的社交应酬场合,可她仍处于试用期, 又暗地里被打上了关系户的标牌,不敢轻易拒绝。
刚回溯完同步抄送过来的pr部门同事的来往邮件,方舟抬眼便看见ida本人走了过来。
ida敲了下方舟工位的桌面,显得有些不耐烦。“我们每年都会赞助这场慈善活动,theodor(部门head,ida的老板的老板)点名让你参加。”
方舟只在入职第二天见过一次theodor,并无交集,她略显困惑地问:“我看了下rundown,并没有我的任务安排。”
ida投向她的目光像是在看一个傻子,“你是宾客,不是工作人员。几家主要投资机构的高管也会出席。”
不出意外的,周五下午,在活动地马场,方舟遇上了mia和leon,却唯独不见诺亚的身影。
留意到她想问又不敢问的神情,mia解释说:“慈善赛既有专业的运动员,也有业余的马术爱好者。诺亚今天也是参赛选手,在后场做准备。”
方舟扬起眉,实在想象不出狗子驾驭马儿的情景,但碍于身旁还有leon,便没再细问。
慈善比赛一共邀请了二十九组选手,诺亚在第十二位出场,也是第一位上场的非专业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