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金狮就没在灵山久待,和几位相熟的菩萨说了几句话后坐在紫石金睛兽的背上回到了彩石宫所在的山腰。
  金狮回来的时候,大夏正在房子前面的小院子里煮茶,金狮从紫石金睛兽的背上下来,坐到了炉子边,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大夏就问:“这次去说了什么?”
  金狮捧着杯子吹了吹上面的浮沫,说:“令南海菩萨带着三个紧箍和锦斓袈裟九环锡杖去找取经人了。”
  大夏笑着说:“菩萨肯定要贪下你师父两个金箍。”
  金狮皱眉:“此乃是大事,各方要全力以赴,她会藏下两个金箍?”
  大夏给自己的杯子添水,就问:“从灵山到中原,这一路上万水千山,共有多少妖王?”
  金狮皱眉:“我没留意过。”
  大喜就说:“当年真武大帝带着五百灵官和龟蛇二将剪除天下妖邪,倒是杀了很多有本事的大妖,剩下的都是些小喽啰,不值一提。但是他们放过了有靠山的妖王,有靠山最好办了,只要他们的靠山知道轻重,这一路上看着凶险,实际上也就是累了些。所以用不着三个金箍。”
  金狮不说话,大夏就说:“要不咱们再赌一次?”
  “赌什么?”
  “赌那些人陪着取经人取经啊。先说啊,我师弟肯定有份。”
  金狮笑起来,如百花春晓,美不胜收。他笑着问:“有彩头吗?”
  大夏就说:“你要是输了,”大夏就从他胸前把手伸到他的衣服里,做了一个暧昧的笑容。又说:“你要是赢了,”对着金狮挑了一下眉毛。
  金狮把她那只作怪的手从衣服里抽出来,握在手里,很认真地说:“如果选了你师弟,就剩下两个人了。让我想想,依南海菩萨而言,现如今她有两件事比较急迫,收拢人手,结交天庭。”
  大夏点头,因为上次灵山叛乱,南海菩萨损失惨重,她原本实力很强,然而她下属的那些妖精们也是发动叛乱的主力,被悉数扑杀在了灵山。不只是她,热衷养妖怪的四大菩萨,除了地藏王菩萨外,都损失惨重,几百年养出来的妖怪们一朝归零。
  结交天庭一直是佛门在做的事情,她不仅是自己和天庭的势力结交,也是代表佛门和对方结交。
  金狮说:“这一路上两人最显眼,一个是昔日的眷恋大将,他背后是东方崇恩圣帝,这一系如今日渐式微,但是实力还在。两位就是紫薇大帝和勾陈大帝的兄弟,昔日的天蓬元帅,这家也是早早式微,如今在天庭难以翻身,自然是要找个能出头的地方重新开始,所以卷帘大将天蓬元帅必然榜上有名。”
  这位菩萨路上也动了恻隐之心,把刚刚叛乱过的西海三太子也给拉入取经队伍里了。这四个人,卷帘大将和天蓬元帅虽然罪孽在人家看来深重,但是他们落败的根本原因是势力争斗时候败落了。孙悟空和西海三太子就是真正的造反,孙悟空自不必说。
  而西海三太子是夺嫡失败烧了他父亲西海龙王的明珠,因此被西海龙王告发忤逆,玉帝才要杀他,同时西海上下要和他割席,送他上了剐龙台。
  哪怕天庭和西海言语之间显得轻描淡写,用焚毁殿上明珠这样的话把一桩要执行死刑的案子给遮掩过去,但是大夏这个喜欢到处跑的古神还是从别处得知了这件事。
  南海菩萨基于慈悲,给取经人找脚力的理由救下了西海的玉龙三太子,从此玉龙和西海再无瓜葛,一心一意要在西方求得正果。
  大夏没说玉龙的事,点头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这次打平了,哎呀,这可怎么办呢?”说完眨巴着眼睛看向他。
  金狮微笑起来,握紧了大夏的手,对她说:“先不提这件事,我今儿听到了些消息,你附耳过来,我说给你听。”
  大夏立即把脑袋凑过去。
  院外的紫石金睛兽听到大夏尖叫了一声,随后咯咯笑起来,他又把脑袋转回来,甩着尾巴蹲在大锅前守着一锅炖鸡,大铁锅的边上还贴着饼子,饼子的焦香和锅里的肉香让他差点流口水。以他这么多年吃炖鸡的经验,这锅鸡还要炖一会,现在还不太熟呢。
  当天夜里,大夏披头散发趴在锅台上和紫石金睛兽一起吃炖鸡。美滋滋地吃完,她跟金狮说:“今晚上你留下吧,我出去一趟。”
  金狮问:“去哪儿?”
  大夏就说:“去面君。”
  “哪个君?”
  “自然是唐天子啦,我今晚上想和他聊一聊。”她说话伸手以指封住金狮的唇:“不许跟着去,你跟着去必然要被南海菩萨发现,我去则没人会发现,我今晚去,明日一早就回来。”
  金狮很担心:“我担心禁酒令。”
  “自汉末到唐初四百年,已经四百年没有颁布过禁酒令了。我现在进入中原,远没有四百年前那样痛苦了。”
  她说完化作清风飞向东方,飞进中原的时候,四百年前颁布的禁酒令还有一丝余威,她每前进一丈都犹如受刑,到达长安后整个人都显得萎靡不振,似乎去掉了半条命。
  她摸了摸自己的桌子,这宝贝是昆仑山最中心的石芯雕琢的镯子,只要她戴上,无论变化成什么模样都不会被人识破。
  今日的长安城中各路阴官们的反应犹如水滴进油锅,原因就是南海菩萨今日降落在长安城,就住在城隍庙中,因此各路阴官急匆匆相聚,商量着明日拜见。
  大夏来到宫城附近,这里是阴官接触不到的地方,也是神佛们难以插手的地方,人间天子哪怕不让以前的人族共主,但是该有的威严还是有的。
  大夏抬起头看,看到夜空中一条巨龙正在注视着自己,她笑了笑,笃定这只龙不会伤害自己。她穿过宫墙后盘旋的巨龙看来她一眼,又把注意力放在了城隍庙那里。
  大夏走在宫城中,想起苏方说过的未央宫,几百年后,她也站在了未央宫中,只不过这时候这座帝王居住的宫殿经过破坏修缮再破坏再修缮已经不叫未央宫了。
  大夏一时心潮澎湃,忍不住唱道:“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1”
  她唱着《庭燎》走到了玄武门,还能从这里的砖缝里闻到前不久的血腥味,忍不住唱道: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她从玄武门一直唱到立政殿,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已经睡下了,但是歌声飘飘忽忽,忽远忽近,夫妻两人一起从梦中醒来。
  侧耳聆听,有人在外面唱《秦王破阵曲》,只是清唱,并无鼓乐,然而声音高亢苍凉,颇为豪迈,让李世民心中听了甚是欢喜。
  “对,这是凯歌,要豪迈要昂扬,就不是教坊司里那些女娘们捏着嗓子唱出来的。”
  他掀开被子下床,发现整个立政殿安静极了,再看附近,值夜的宫女倒在地上睡的正酣。
  “二郎。”长孙皇后已经发现了不同,这绝非一般人能做到的。“二郎,别出去,眼下这模样不像是常人所为。”
  “观音婢,就是毗沙门他们来索命了朕也不怕。”说着打开了门。
  一个穿着长裙的女人站在庭院中,笑着说:“太宗皇帝,久闻大名今日得见,希望您盛名之下名副其实。”
  长孙皇后披着衣服出来和李世民站在一起,微笑问道:“娘子是谁?从哪里来?”
  大夏回答:“从千年后来,想和太宗皇帝探讨帝王之道。”
  李世民笑起来:“娘子有何高见?如此非待客之道,请进,世民夫妇愿意扫榻奉茶相迎。”
  大夏对他的好感上升了一丢丢:“太原公子果然平易近人。”
  唐朝的茶让大夏的笑容都僵住了,天子夫妻很热情,宫廷中煮茶更讲究仪式,要美型美器,要在煮茶前先观赏茶饼茶团,终于到了煮茶这一步,长孙皇后把羊油、胡椒、盐、葱、姜、枣、橘皮、茱萸、炙烤过的茶叶一起煮。
  大夏看着这一锅蔬菜汤颇为无语,长孙皇后还热情地问要不要再加一把米。
  大夏只能客气地回复一句客随主便,然后就和李二凤聊起了违禁南北朝这四百年。大夏引导他点评这四百年的大事,在谈笑风生的时候把佛道神魔的种种算计告诉了他,让他站在更全面的角度来思考这四百年的局势。
  等到长孙皇后那一锅蔬菜汤煮出来后,大夏就说:“陛下,从始皇帝到汉末,天下乃是大一统王朝,从汉末到隋末,虽然中间有短暂的一统,然而又很快分崩离析。这中间虽然有神魔作乱,然而最该为乱世负责的就是那些帝王将相!陛下,你该知道,如果你能把江山稳住,从此之后中华家谱还可以薪火相传,如果你稳不住,四百年后仍然分崩离析,再没有人能创立一个大一统王朝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