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最大的祸头子大夏心里盘算着更大的祸事,因此大夏的脑袋耷拉着,没半点神气的模样。
郁仪看到他们两个听话乖巧的模样满意极了,吃饱后嘱咐了大夏几句又走了。
大夏在郁仪走了之后松口气。
孙悟空就问大夏:“师父和三清是什么关系?朋友?同门?”
大夏皱眉:“我想想怎么跟你解释,郁仪的师父和咱们师父,以及其他几位闭关的师伯师叔,他们是三清的分身,大概就是这意思。”
金狮问:“分身是什么意思?”分身也是验证长生的一种方法吗?
“就是你知道的意思,”大夏说:“郁仪的师父和我们师父是三清中灵宝天尊的两位分身,三人乃是同一本源,共享永恒,同享尊荣。”
金狮还是没明白,大夏也解释不清楚,就跟孙悟空说:“这就是郁仪说一家人的意思,说到底,先有一气化三清,然后一清化三神,说起来是一家,见面时候大家亲亲热热,但是不影响咱们互相捅刀子。”
孙悟空脑子这会跟浆糊一样,问大夏:“太阳帝君的师父?和咱们师父?还有谁?”
“那位师叔,咱们师父,是灵宝天尊当初他们效仿一气化三清时候折腾出来的,那就很早了,早到天地都没出现几个神呢。知道这事儿的人不多,你别到处乱说。你不觉得灵宝天尊闭关了咱家师父也闭关了这种事儿很巧吗?”
孙悟空:“啊!”
“你也别啊!虽然是分身,但是他们是三个人,不一样的。他们是三个想法三个做法,虽然师父背地里养其他弟子有两位师叔帮忙遮掩,但是,他们不是同一个人,你不要把他们当成同一个人,也别对其他人生出什么亲近的心思。郁仪的师父很恶劣的,每次都嘲笑我,不,他嘲笑师父所有弟子,下次见面记得往他膝盖上踢一下,你就说是我让你踢的,不要怕,我每次见他都会踢一脚。”
金狮说:“你教他些好的。”本来就不是个好猴儿,还教他不尊敬人。
大夏不在意:“没事儿,他只会说‘没劲儿,跟没吃饱一样’。”
孙悟空觉得那未曾谋面的师叔或许恶劣,可是师姐也刁蛮。
第142章 羡慕
金狮以为那些神为了长生只祸害他人,没想到早年是先从自己身上下手的。
等孙悟空走后,金狮就问大夏:“分身?怎么分?”
“怎么操作的我不知道,但是过程我跟着师父去做客的时候听过一些,他们说分出一个人来,分出去的这个人和自己的相貌脾气完全不一样,甚至分出去的人和本体也没什么联系,就是单独的一个人,除非是其中一个在修道上有大突破需要一起通关,不然很少一起做一件事。就是在修炼的时候他们才会感受到彼此牵连,不然就不会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为什么要分两次?”
“大概……大概是对三这个数字吧,谁知道呢。后来他们确认过,弄分身这种法子不好用,所以也没传下来。”
金狮就问:“吃人这个办法是谁找出来的?”
大夏摇头:“不知道,反正我师父不允许我们吃人。因为他们觉得一气化三清,气才是修炼的根本,无论是修炼还是生活习惯,都要做到清,最好餐风饮露。辟谷就是他们强调的,好多神仙都接受了。如果做不到,最好不食用荤腥,哪怕吃,也要吃一些未经处理的果子树叶这些。因此我师父为了养弟子在方寸山附近种植了很多果树。”
孙悟空这种自小在树林里吃果子咬松柏的猴子胸中自有一股子清气,所以很受喜欢,关键是聪明,区区几年时间就能学有所成,这样的弟子才是菩提老祖所有弟子中的常态。
而大夏这个从小就嚷嚷着肉肉好吃,五十年都不曾入门,入门了问东问西还学不会的弟子才是异类。
大夏不是学不会,而是她经过了十几年义务教育和几年的大学生涯,已经有了一套思维惯性,和那种充满想象力的神不同,她没想象力,满脑子都是工科思维。追求系统完整的理论基础和步骤严谨的实践计划,完事儿后还要复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样的学习态度看上去认真且无效,总之在师门是个异类。
金狮觉得,以前的那些大神,不知道他们办过什么事儿的时候觉得他们都挺好,知道了之后发现也不过如此。
他也不打听了,反正和大夏一直生活下去,大夏会在日后不经意间说出来的。
他就问大夏:“日后真的要住在昆仑山?”
大夏不在意地说:“哎呀,也就偶尔去住一住,师父去了我才去,师父不去我去那里干什么?再说了,我和师父是远香近臭,回头住得太近了容易把他气着,他要是追着我打,我的一世英名岂不是荡然无存?”
金狮笑起来。
大夏说:“还彩石山住着舒服,要是没什么变故还是在这里住着吧。”
金狮的眉眼都舒展开了。
孙悟空回去就遇到唐三藏埋怨,嫌弃他去的时间太长。
孙悟空这次去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孙悟空糊弄了几句,把化缘时长这话题给糊弄过去了。
打开荷叶后是白面烙饼,配上带来的一罐咸菜,猪八戒和沙和尚吃得唇齿留香,但是唐三藏开始挑刺了,嫌弃烙饼被报的时间长不酥脆,又问孙悟空是不是去玩耍了。按理说短时间内饼子不该是这种软塌塌的。又因此批评孙悟空心思不在取经上。
吃完饭还要唠叨,从孙悟空不认真取经一路翻旧账,骑在马上开始管路,还要管教孙悟空。
孙悟空想着他只要不念紧箍咒,一切都好说。随他唠叨,那是左耳进右耳出,也不管他。
然而唐三藏一路上都在不停地唠叨,从三四月份一直唠叨了五月端午,各种看悟空不顺眼,孙悟空的脾气还是吃软不吃硬,早先唐三藏刚开始挑刺的时候他只要伏低做小的赔礼道歉这事儿也就结束了,可是他满不在意。加上唐三藏又是个唠叨性子,加上小肚鸡肠,觉得孙悟空这人桀骜不驯,更加絮叨,孙悟空就更不想大搭理他。
这一天看到了前面有一座高山,唐三藏终于说了点别的话:“徒弟们,前面这座山十分险峻,仔细有妖怪。”
孙悟空顶了一句:“我等真心皈依我佛,惧怕什么妖怪。”
这次唐三藏没说什么,催动骏马进了山,虽然山路崎岖难行,但是白龙马毕竟不是一般的马匹,驮着唐三藏轻松过山,下坡的时候眼前是一片平地,孙悟空就拿棒子吓唬白龙马,这也不是第一次了,白龙马就撒开梯子,一口气跑出去了二十多里地。
这时突然出现了几个劫匪,上前围住了唐三藏,看他的坐骑神骏就要打劫。
孙悟空赶来救了唐三藏,一口气打死了好几个的劫匪,剩下的跑了。唐三藏看了闹着要让八戒挖坑埋了他们,表现的悲悲切切。
猪八戒嘟嘟囔囔,还是去挖坑了。唐三藏这回是真的心惊肉跳,这一路走来,他和孙悟空之间的矛盾爆发点都是因为孙悟空打死了人。
给孙悟空戴紧箍咒的那次,是因为孙悟空平打死了人。三打白骨精的那次,是因为白骨精变化成了人。这次也是因为孙悟空打死了人。
孙悟空一路上打死野兽妖怪他都不过问,唯独对打死人不依不饶,究其原因,不过是物伤其类。
唐三藏的心里,自己是个人,尽管别人说了很多次,说他是如来的弟子,但是他自我认为自己是大唐子民,是个有出身有族谱的人。
因此掩埋了这些劫匪后,唐三藏念经超度这些劫匪,最后说了一句:“你们要去阴司告状,不要告我,他姓孙,我姓陈,冤有头债有主,不要告取经人。”
孙悟空听说后冷笑:“师父,是俺老孙打死了人,也是为你打死了他们。这一路上老孙为了师父,可谓是风餐露宿尽心尽力,看在这几年一起行走的份上,怎么还唆使他们去告俺老孙?”
说完直接提着金箍棒把坟包砸了。
唐三藏更生气,这时候猪八戒和沙和尚偏着唐三藏说了几句,扶着师父上马。
几个人这才又走了起来,然而这时候师徒不和,猪八戒和沙和尚又在一边煽风点火,接下来的气氛非常差。
孙悟空想了,自从离开了毒敌山琵琶洞后,大家的态度都变了,原因也很简单,经过女儿国那位女王的亲笔注名,现在大家都不是戴罪之身,自然要各个思考自己的前程。
孙悟空用自己代替唐三藏的思绪考虑,为了保持权威,自然是要打压队伍里最厉害的大徒弟。
孙悟空再代入猪八戒和沙和尚,也了解了他们的心思:无非是取而代之。
至于猪八戒和沙和尚知道不知道自己的本事小不足以保护唐三藏往西去,这两位也有考虑,这一路走来,被打死的妖怪没几个,都是有后台的,只要能腾云驾雾去找到他们的后台就行,这一路上有几个穷凶极恶的妖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