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故而,他虽意识到了灵詝是要插手村民们的农作,却也没看出她在打什么主意。
他没看出来不要紧,左右这事于他这个仙人也只是个乐子,闲散时事不关己地瞧一瞧也就罢了。
可对于以土地为生的村民们,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焉能不在意?怎敢不在意?
故而,在愕然发觉其他家的孩子也被小神童教导着打听农事后,村人聚在一起商量了半宿,还是鼓起勇气,去请教小神童所为何事了。
而当他们听闻灵詝是有意带孩子们做一座收割麦子的机器,好帮助他们尽快完成秋收时,反应却是各不相同。
若说全然不相信灵詝能带着孩子们做到,那是不会的。
被神庙里神仙惩戒的钱、孙两家人还在苦哈哈还着债再做不了恶事,让全村人都不必再辛辛苦苦洗衣服、洗碗、接水浇地的大水车还在河边一丝不苟地运转着,孩子们跟着小神童设陷阱后捉到的猎物也都换成了满满当当的贝币在屋子地里埋着……
如此种种堪称神迹的事实,早叫山脚村的村民们对神庙里的两位道姑和小神童心服口服,再不敢有任何质疑了。
只是纵然再相信她们,事关土地,村民们又哪里能够轻忽呢?
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就为了这么几亩地,若是被糟蹋了,那不止心血白费,未来一年的口粮更不知能在何处着落。
是以,一听灵詝是要对他们的农田下手,村民们嘴上没说,却已经忍耐不住面面相觑了起来。
灵詝倒也没逼着他们当场同意,不说她这几个月接触下来,已经逐渐能体恤普通凡人的不易了。单单是为了大师傅教导的“不做吃力不讨好”的傻事,她都不会强压着别人做事。
否则她明明是好心,最后却仅仅因为态度问题就被人倒打一耙,那岂不是冤枉得很?
幸而,山脚村的村民们没辜负她的希望,抓住了这次机缘。
更具体来说,是吴家和周家,一家因为地多舍得出一亩来给她实验,另一家是因为受了神庙道姑救命治腿的恩,兼之身为猎户本就不靠土地为生,于是也咬咬牙贡献出了自家那一亩三分地。
而今日,就是灵詝和小伙伴们做的机器第一次亮相的时刻了。
太乙真人目光从麦田边紧张又忐忑的村民们身上淡淡掠过,不去多瞧这些有眼无珠看不出他未来徒弟本事的愚钝凡人,最终落在了那一家大机器上。听灵詝介绍,这叫什么“收割机”,顾名思义,就是能收割麦子的。
只是他神识将这怪模怪样的机器扫了又扫,也都没扫明白,这看上去只是由凡间铁、木组成的玩意儿,他怎么探查也都没有灵气运转的玩意儿,这据说不过是灵詝叫麦的残魂师姨琢磨出来的玩意儿……
是如何能做到灵詝所说的那样——只要有人在前头拉着,它就能自己完成收割、脱粒等一系列工序。
这种结果,在太乙真人几千年的经验里,并不算稀奇,随便来个能施诀的小修士即可做到。可这种手段,这种全然与法术无关的手段,就实在骇人了!
麦一个区区人族出身的残魂,当真能做出这等东西?!
怀揣着震惊、疑惑等种种复杂情绪,才有了这日用过午膳后,没挥挥袖碗也不洗就上山顶打坐,而是在神庙庭院里耐心等待的太乙真人——他定要好好观察观察,那东西是靠什么运转的!
就在这万众期待之中,孩子们也开始行动了。
站在最前面拉绳的是郑小壮,因他爹娘没同意献出自家地给收割机试运营,这孩子深觉在小伙伴们面前颜面扫地,于是当灵詝问有谁愿意拉机器时,他头一个就举了手。
此时,他双肩上绑着绳子,弯着身子一步步向前走,倒还真是有模有样,叫隐在村民中的郑家人又是欣慰又是心疼。
随着郑小壮起步,收割机也缓缓动了。
圆形的木头轮子被裹在宽厚的大兽皮带中,在错落不平的田地内如履平地般前行起来,巨大而坚硬的轮子将阻挡在前方的泥块石粒统统碾压成粉末,不多时便轻快又势不可挡地向前进了。
原本村民们还以为由郑小壮来拉,是因为他在这群孩子里最壮实,力气最大。
直到此时此刻瞧着郑小壮轻轻松松的背影,他们才意识到,凭着机器本身,除了启动的那一下,之后或许根本不需多大的力气,哪怕仅仅是王秀儿、周大丫那样大一点的女孩子,可能都能轻松驱使着它运转!
而随着收割机的稳步前行,田野中,出现了让人目眩神迷的一幕——深渊巨口般的巨型铁铲子被安装在收割机最前方,紧贴在地面上匍匐前行。高大的麦子根部被铲倒后,就一排排齐刷刷向收割机的方向倒了下去。
不同于平日里风吹麦浪的此起彼伏,这时麦田的变化,是如同队列那般整齐划一的动作,是巨压之下难以抵抗的无力顺从。那并非不痛不痒的湖泊涟漪,而是带有震慑性的摧枯拉朽,是区区一个凡人孩童也能铲平天地的波澜壮阔。
赤金的光穿破云层洒落在麦田上,似乎也被那火热的劳动场面所震慑,飞溅入了村民们的眼中,映出了他们心底莫名燃起的一点火星——这才是农作的样子!这合该是我们的样子!
目光下意识游移避过凡人的目光,怔忪收回神识,太乙真人莫名失语。
作者有话要说:
嫦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49章
高悬头顶的骄阳徐徐西沉,天空不再被纯粹的金黄色占据,橘红色的霞光逐渐漫延,晕染过蒸腾翻涌的彤云,覆盖过层林尽染的山峦,向着此时此刻仍在田间聚集的人们流淌而去。
山脚村村民却浑然无意于去欣赏那云蒸霞蔚的美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田间的收割机上。
半人高的麦浪能淹没孩童那矮小的身影,却淹不没他身后那巨型收割机的庞然浩大。巨物以势不可挡的气势碾压下一切阻挡,却又以闲庭漫步般的姿态游走于田野之间。
深秋的风轻轻吹拂而过,吹歪了沉沉的麦穗,拂乱了金黄的光晕,却拦不住它行进间独特又曼妙的韵律。
郑小壮的爹为了养活自家那个胖娃娃,逃难到山脚村后,并不似其他村民那般躲在村中不出去只过自己男耕女织的小日子,而是时不时收了村民们的农作物带出村售卖。在村民之间,他也算得上是见多识广的了。
可饶是如此,眺望着那收割机,他却只觉这简直超出了他平生所见。
打量着自家儿子拉收割机时那越发悠然自得,甚至开始摇晃脑袋哼起歌谣了的模样,郑父揉了揉眼,喃喃道:“这哪里像是做农活?这根本就是在散步啊!”
方才孩子刚开始使劲时,他与自家娘子还心疼自家养的胖娃娃受了委屈了。可这会儿,瞧他那挺着脖子得意洋洋的显摆样儿……他这个当爹的都没眼看了!
就在村民们的翘首以盼下,郑小壮终于收完了吴村长家的几亩地。虽原本吴家只叫他收一亩地,但这孩子收完一亩后仍觉意犹未尽,竟不知不觉就拉着收割机走向了旁边的地。
而那时正处于震惊中的吴家人好似也没反应过来,最后还真眼睁睁看着他一溜烟把近处几块地都收完了。
此时见他要拉着机器回田头来展示成果,看了一日热闹的村民们也未舍得离去,三三两两围绕在吴家田边,痴迷地盯着那叫做收割机的东西。
他们可是看了一下午,往日要吴村长家一家老小收好些日子的麦子,凭着这个机器,郑小壮一个人就在几个时辰内收完了。
但最叫他们牵肠挂肚抓心挠肝的还不是这机器收割的效率,而是此时此刻那些麦子的下落——他们看得清楚,麦子被割进了前头大铲子里,机器后头洒出来的却是秸秆碎屑,没有一颗麦粒。
——既然如此,那些麦粒都去了哪里?辛辛苦苦种地一整年,不就是为了这些麦粒吗,若是它们不见了,那可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怀揣着诸多猜测,村民们团团围住拉机器上来的郑小壮,怕自己粗手粗脚弄坏了宝贝不敢帮他推收割机,只七嘴八舌地问:“麦粒呢?麦粒去哪儿了?”
忽然被乌泱泱一大群大人们围起来追问,郑小壮吓了一跳,但一听他们的问题后,脸上又挂上了洋洋得意的笑,踮着脚尖伸手指挥他们:“把那个盖子掀起来就能看到了!哎呦我太矮了够不到,爹你帮我一下!”
“啊?哦!哦……”忽然被点名的郑父也吓了一跳,有心想帮自家孩子去掀盖子,可手都伸出去了,又怕自己下手没个轻重弄坏了这收割机,又怕自己手脏把它弄脏了,手在半空中来来回回半天竟怎么都摸不下去。
还是和王秀儿等小伙伴一直跟在收割机不远处记录实验数据的灵詝等不及了,穿过自发让开的人群后,她脚尖一点跃上收割机,弯腰把盖子掀了起来。
“哇!”
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在人群中响起,村民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去看那大木盆里的景象后,皆情不自禁地瞠目结舌,惊呼出了声——木盆内不是大家担忧的乱七八糟被搅烂的麦穗,而是一堆颗粒分明的麦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