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毕竟,这是他此生第一次见识何谓死亡。
  那件事对彼时还年幼的他来说,着实是一件巨大的冲击——
  在他小的时候,他家有一户姓赵的邻居。
  男主人赵伯伯和女主人屈姨母育有一女赵姐姐,他们一家三口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不像自己一样住得上那么大的宅子,更没有雇下人伺候,但也是很和睦幸福的一家人。
  可变故发生在一个冬季,当时灌江口忽而起了一场大瘟疫,连许多医者和巫者都被殃及,使得众多人家有病无处医治。
  偏偏这时候,屈姨母染上了风寒。
  赵伯伯和赵姐姐担忧带她出门治病反而会使她染上瘟疫,兼之他们出门找到的大夫也都表示没有条件为屈姨母医治,于是他们只好先让她在家中修养。
  但时间久了,屈姨母的病越拖越重,据说小腿都肿了四五倍,表皮下的颜色也都由紫转黑,看着像好好一条人腿被灌入了毒浆,随时会承受不住涨裂开一般。
  这时候,赵伯伯和赵姐姐才惊觉,不去看大夫是不行的了。
  但屈姨母都没等到被大夫查出病因,就已在辗转去另一家医馆求医的路上,悄无声息在赵姐姐怀中咽了气。
  据说,当时抢救她没抢救回来的大夫推测,她可能就是因卧床太久,血脉淤塞,才有了肿胀发黑的腿,和猝然的……
  杨嘉记得,那个冬天,爹娘说有许许多多的人亡于瘟疫。
  可他亲眼见到的,是分明幸运躲过了疫病,却不幸被一场小小风寒,和看似理所应当的卧床修养,夺去了性命的屈姨母。
  明明她是那么好那么善良的一个人,总会笑眯眯地给他们这些小孩儿糖吃,同街坊邻里都和气相处从不与人拌嘴闹事,就算她娘家外甥不争气骗了她她也不追究……
  那时年幼的杨嘉还不明白,为何世事会如此残忍,好人竟不会善有善报长命百岁。
  他娘听了他的疑问,只是沉默。
  再后来,爹娘带着他去赵家探望,杨嘉又看到,原本精神矍铄的赵伯伯竟好似一下子老了十岁,整个人被击垮了一样佝偻着身子。
  看着赵伯伯,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叫“暮气沉沉”。
  还有赵姐姐,她从前总是笑呵呵的,杨嘉被她带着玩了好几年就没见她哭过。可那时候,她整个人几乎泡在了泪里,说不了两句话就泪如雨下。
  杨嘉记得她秋天的时候说过她找了个很好的活计,还喜滋滋打算攒够了贝币带着她爹娘出门玩呢。但遭遇了这种事,她不仅不再想出门玩了,就连活计也辞了,似乎对之后的日子再没了任何期许……
  “噼里啪啦——”
  面前的小火堆猛地爆出一声响,兀地蹿高的火舌将杨嘉吓了一跳,也唤回了他渐渐飘远的思绪。
  收敛起对屈姨母的怀念与唏嘘,他点点头,终于不打算再阻拦爹爹劳作了:“您动动也好,就是得注意,千万被染上风寒。”
  “好,”又伸手抚了抚大儿子的后脑勺,杨天佑郑重应下,“爹心里有数的,之后还要陪你几十年呢,肯定会好好的。”
  顿了顿,他眼中关切之意更甚:“大郎,你如果有任何难事或心事,也都可以和爹说,不要自己一个人憋着。”
  “很多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憋在心里才是事儿了。你跟爹说一说,爹这么大岁数,说不定就有解决事情的经验,再不济也能安慰安慰你。”
  他端详着自家儿子的神情,目光更加诚恳:“不要怕爹知道了会担忧,咱们父子俩以后相依为命,什么事都该一起承担,爹被你瞒着才会心里不好受。”
  对上爹爹满是慈爱与温情的视线,杨嘉心中一暖,当即应道:“好,爹,以后我有什么事都和您说!”
  加了干柴的火堆愈烧愈烈,不多时,就将一夜风雪后冷肃的小屋熏暖。
  屋中一对父子的眼角眉梢,也沾染上了脉脉温情。
  第234章
  杨天佑与杨嘉父子二人温情脉脉之时,杨戬却又陷入了一场堪称翻天覆地的奔波之中。
  这形容说来有些奇怪,但确实是他正亲身经历着的。
  昨日拜了阐教玉鼎真人为师后,因着上山时天色已晚,他在殿外给掌教圣人也就是他的师祖元始天尊磕了几个头后,便被师尊带到了山谷中一座完全是由玉石雕刻堆砌而成的宫殿里。
  许是仙山内的仙气充盈,对恢复伤势大有裨益,一夜酣睡过后,杨戬醒来顿觉神清气爽——
  为救妹妹一路奔逃至昆仑山求助又在天庭硬生生强撑了许多日不得眠的疲惫消散大半,被雷劫劈得皮开肉绽动一下就疼的疼痛之感也不再那般难以忍受……
  躺在暖玉床榻上,杨戬从被褥里伸出手臂,颇为稀奇地打量着虽还会一阵阵传来痛感,但表面上已恢复得完整光滑的肌肤,不禁双目异彩连连。
  ——这就是仙家洞府吗?
  如此厉害的恢复速度,连天雷都能疗愈,着实是惊人!
  难怪那么多人都想当神仙,单单是一个住处,便已是人间难寻的延年益寿之宝了!
  想着自家年迈体衰的爹爹、满身伤痛的大哥和心向道途的小妹,他眸中闪过一丝势在必得之色,掀开被子就翻身下了玉床。
  ——这洞天福地很好,这玉床很好,他也要同款!
  虽然他杨戬绝非是摧眉折腰事权贵之徒,可给大户师傅侍奉开怀了后顺便给自家讨点儿好处,这不是顺理成章的嘛?
  原本的杨戬对此种论调是嗤之以鼻的,但在嫦娥姨母苦口婆心的教诲,和家人们衣衫褴褛惨状的对比下,他悟了——本来拜师就是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玉鼎真人肯收下他也多少有几分好意,既然如此,他还矜持别扭个什么劲?!
  反正要人家的功法和教诲已是欠了人家因果,那又何妨在还来得及的时候,为自家年事已高等不及他徐徐图之的爹爹多争取些延年益寿的宝物?
  左右他又不是要坑蒙拐骗,师徒二人皆早知这场师徒缘分本质是彼此心知肚明的交易,今日玉鼎真人全力栽培他,来日他在量劫中为阐教竭尽全力不就是了?
  怀揣着要给自家打造同款洞天福地的美好愿景,杨戬动作利索地将自己拾掇干净后,就一路疾步到了师傅所居的寝室外。
  可惜同样侍候在此的童子早将玉鼎真人晨起要用的一干事物准备妥当,丝毫没给他留能献殷勤的机会。
  见状,他倒也不急,左右环顾了一圈后,就径自走到一片青玉铺就的空地上,按着娘亲旧日教授的凡俗武功练了起来。
  嫦娥姨母说了,他性子桀骜,本就不是能低声下气去讨好人的脾气,倘若强要挤出笑脸,怕是笑的比哭的难看,更让人家看出他的不情不愿来。
  何况他上昆仑山,是要当人弟子,又不是要当什么伺候人的奴仆,故而全然没必要低头哈腰地去迎合奉承玉鼎真人,否则反倒会被阐教心高气傲的仙人们看低了。
  他可以做的,也应该做的,就是勤勤恳恳地学道,早日修炼出一身高深道法来。
  如此,既能为他自己积攒庇护家人的实力,也能让期待他代师入劫的玉鼎真人安心,更能获得慕强的仙人们发自内心的欣赏与尊重。
  回忆着在云上赶路时嫦娥姨母字字珠玑的话,杨戬心静如山,面对着不远处小童似有似无的打量眼神,推手排掌的姿态更加从容。
  此时,恰有一缕明光破开云霞,从东面的山峰之间猛然冲了上来。
  朝阳洒落下一片金辉,极快地漫延过苍茫山峦上的皑皑白雪,一路涌入了仙山玉宫,照耀在了沉腰拉腿的青年身上。
  灿灿金光晕染过他面容,柔和了他锋芒内敛的眸光,亦为他覆上了一层隐显威势的锦衣。
  宫室内,隔着一层能隐藏身形的法术,三名道人站在窗边,端详着金光中身姿如山的青年。
  正是广成子、玉鼎真人和清虚道德真君。
  半晌,立于正中的广成子含笑道:“师弟,你这新收的徒弟,来日定非池中之物。你可要好好教导啊。”
  玉鼎真人站在他左侧,闻言应诺:“师兄说的是,我一定好好教他。”
  “唔,”广成子满意地点点头,想了想,从袖中掏出一只玉盒,“虽是为叫他代师渡劫才将他收在门下,但到底也算是你的正经弟子。我这个当师伯的,自然也要有一番表示。”
  将玉盒递给玉鼎,见他讶异之下想要推辞,广成子不容拒绝地将玉盒塞给了他,淡淡一笑:“收着吧,太乙那家伙收徒我都给了心意,你的自然也要给,否则岂不是厚此薄彼?”
  嗯,虽然那根本不是自己主动给太乙弟子的心意,而是那厮趁着他不注意,连夜跑到他桃源洞里挖树挖走的!
  一想起自己优哉游哉回到洞府内,打算摘个果子甜甜口,结果就见到了不存一棵仙树只余满地大坑,活像被什么野猪妖拱过一般的桃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