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那时的人是什么样子?有个最经典的例子,尾生抱柱而死。
  尾生与人相约于河桥之下,那人迟迟未到,但是河水却涨了上来,尾生坚守约定始终不肯离去,最终抱着柱子淹死了。
  春秋时的义士豫让曾投在晋大夫智伯门下,智伯以国士待之,后智伯在权力斗争中被赵襄子杀了,豫让一心想要为主君报仇,他担心被人认出来,就吞炭改变自己的嗓音,毁掉自己容貌,扮成乞丐流落街头,等待时机。
  那时的士人有一种最朴素的信义观,重义轻利,答应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即便有天大的利益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
  这种人只要认可了自己的主君,就能得到他们全部的忠心。
  始皇终于下定决心,将韩信当做大秦下一代大将军培养。至于韩信的意愿,相信只要他知道了自己的结局,就会对从不杀功臣的始皇好感爆表的。
  【汉五年,刘邦趁项羽没有准备,突然对项羽发动战略反击,他命韩信从齐地出发,彭越从梁地南下,合围项羽。可是,韩信和彭越都没有前来会师,刘邦被楚军打的大败而归。为了安抚韩信彭越,张良出谋划策,给韩信增加了大片封地,又封彭越为梁王,二人这才出兵。】
  评论区
  “这又是一个昏招……”
  “叮!彭越登上刘邦黑名单。”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刘邦虽不拘小节,但大事上从不糊涂。”
  【韩信从齐地南下,攻占楚国都城彭城,和淮河流域大片地区,兵锋直指项羽侧翼。彭越也从梁地出发,九江王英布从城父北上,刘邦也趁机东进,汉军三面合围楚军,项羽只能被迫向东退往垓下。】
  天幕上出现了这场大战的形势图,代表汉军的红色箭头,代表项羽的蓝色箭头,红色箭头三面合围,将蓝色压缩在一个小点上。
  【汉军与楚军决战于垓下,这是决定胜负的一战,是楚汉最后一战。汉军由韩信统帅,共计三十六万,楚军由项羽统帅,只有十万人。韩信与项羽这两个同时代最耀眼的明星终于等到了宿命的一战,这一战将一决高下,败者身死名灭,胜者便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军神!】
  【两军交战,各有胜负,但汉军人多势众,项羽终究无法力敌,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
  楚军大营,项羽正在饮酒,他的脸上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只有英雄末路的孤寂与凄凉。这时,一个美丽的女子走上前来,为他斟酒。
  突然,营外四面八方响起了楚地的小曲,项羽以为楚地已经尽数被刘邦夺了去,而自己彻底失败了。
  项羽看着眼前的美人,想到自己的境遇,怕是再也护不住她了,不由得悲从中来,放声高歌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两人默默垂泪,相对无言。
  不多时,美人拭干眼泪,抽出了身边的宝剑,为霸王献上一舞,只听她唱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最后,她将宝剑横在自己的脖颈上,看了霸王一眼,横剑自刎,香消玉殒。
  “虞姬!”
  【垓下之围,四面楚歌,这是韩信与项羽唯一一次正面交战,项羽被几十万大军包围,粮草耗尽,只能带着八百骑逃出重围,汉军在后紧追不舍,项羽一路斩将夺旗,杀的汉军人头滚滚,等他逃到乌江时身边只剩下了二十八骑。】
  【乌江亭长劝项羽渡过乌江,回到江东,无数江东子弟等着项王带他们东山再起。但项羽心气已尽,他觉得,这次失败不是自己的指挥有问题,而是因为天意,是天要亡楚,因此不肯回到江东。】
  汉军已经追了上来,项羽横刀立马,一夫当关,数万汉军不敢上前一步。项羽知道自己难逃一劫,只想在最后时刻多杀几个敌人,他一人一刀杀了数百人,汉军畏惧踌躇不前,看项羽的眼神满是恐惧。
  项羽哈哈大笑,他不想将自己的性命交到这些人手里,他要以一个王者的身份赴死,于是便拔剑自刎了。
  刘邦对项羽的悬赏高达万金,项羽死后,无数汉军争相抢夺项羽的尸体,有十多人死于推搡踩踏。
  天幕上的画面在一把大火中重归宁静。
  评论区
  “项羽确实是个英雄人物,但这个英雄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却是灭顶之灾。”
  “不只是因为战乱,还因为项羽无节制的屠城,杀俘虏。”
  “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能收获的只有畏惧,又有谁会真心追随他。”
  “即便项羽真的回到江东,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再次跟他起兵。”
  “从秦始皇去世(前210年)到刘邦称帝(前202年),短短八、九年时间,天下少了一多半人口。”
  这个对比太过触目惊心,有人哀叹于人口的骤减,有人惊叹于时间流逝,波澜壮阔的楚汉相争居然只有这么短的时间,两个大一统王朝秦汉的交替还不到十年!
  秦朝咸阳宫君臣再次遭受会心一击。
  始皇只觉得心好痛,胡亥呢,他要再揍他一顿出出气!
  评论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心有所感,这首五言小诗言辞简洁,却又慷慨激昂,不知是何人所做。
  “失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多次被天幕提到是很高兴,但我想要的是出将入相,匡扶社稷,不想只留下几首诗文啊。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后世居然还记得我的诗。
  杜牧:你是不是针对我!
  王安石:有感而发,有感而发……
  天幕下的人看着评论区的热闹,不由得感叹,不愧是西楚霸王项羽,仅仅是怀古诗都能打起来。
  也有很多人不甘示弱,将自己的诗文亮出来。
  李白:“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作为在项羽之死上出了一份力的当事人,汉初群臣也是感慨万千。
  陈平:“项王礼贤下士,所以有很多人依附他,但他是却不能知人善任,赏罚不明,只相信自家的亲人,依附他的人就会纷纷离去。”
  王陵:“陛下虽然对人态度轻慢,但却赏罚分明,对功臣十分优厚。而项羽却嫉贤妒能,有功的人被他忌惮,打了胜仗也不想奖励部下,所以才会失去人心。”
  有人偷偷的打量着王陵,没想到你这老小子这么会拍马屁,汉王对功臣优厚!你这话敢当着韩信的面说吗?
  陛下有需要的时候会大方的给功臣封侯拜将,但一旦腾出手来,等着他们的就是一个个被削。主打一个实用主义!
  司马迁,“项羽以霸道征服天下,却不讲信义,以下犯上,放逐义帝,不得人心,他的失败不是天意,都是他咎由自取。”
  苏洵:“项羽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
  ……
  先秦的人都是第一次了解项羽其人,与后世复杂的感受并不相同。
  扶苏请教始皇:“父皇,您怎么看项羽此人?”
  始皇:“是个英雄,只是更适合做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不适合参与政治。他与韩信一样,被刘邦、张良、萧何等人耍的团团转。”
  扶苏:“那……父皇要招揽他吗?”
  始皇:“扶苏,你要记住,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只要朕想用的人,他就要乖乖为我所用,若不然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扶苏心里虽然不赞同父皇随意杀人,但他也不想当众反驳父皇。天幕上那个扶苏的经历对他的打击太大了,在他重塑三观之前,可能都无法坚持自己的主见了。
  少年项羽沉默了,他没有想到这就是自己的结局,英雄末路,自刎而死!
  项梁及时拍醒了他,“阿羽,不要胡思乱想,这是另一个人的结局,但绝不是你的。”
  项梁心中的天平又向秦皇倾斜了一些,若是终究不能复兴楚国,他也要为项家子孙后代寻一条出路啊……
  第53章 汉初人杰
  【西楚霸王项羽就这样死了,留下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传说,也留下了英雄陌路的遗憾。】
  【此战后,韩信的名号响彻天下,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对于刘邦来说,韩信的作用就是制衡项羽,如今项羽都死了,留着韩信还有什么用。天下诸侯尽归汉王麾下,他已经不需要一个能横扫天下的兵仙军神了。】
  始皇叹道:“刘邦韩信都没有退路了,他们之间必有一死。”
  王翦叹了一口气,“为人臣不知进退,岂能见容于君王!”
  当年,他带着秦国绝大部分兵力在楚国与项燕对峙,以慢打快,稳扎稳打。他知道始皇信任他,但这份信任是不能考验的,所以他时常上书给始皇讨要金银田宅,就是想让陛下安心。陛下也明白他的用意,始终没有对他产生怀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