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项羽:……
他把所有读书的时间都用来练武了,战场之上能凭借直觉超常发挥,平日里却根本不会将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
【第二计:夜出女子两千人解荥阳之围。】
【陈平用离间计气死了范增,可是荥阳城外依旧被项羽围得像铁桶一样,刘邦坐困愁城,无法逃脱,形势十分危急。】
【陈平再出奇计,他让刘邦写了一封诈降信给项羽,约他在东门相见。次日,天还没亮,汉军打开东门,陈平派遣两千名美女一批一批从东门出去,顿时将楚军的视线吸引了过来,便是其他城门的楚军都被引到了东门。就在这时,汉王的车架从东门缓缓驶出,一直走到楚营前。】
【项羽心情激动,这么长时间的对峙,楚汉两军都不轻松,项羽也盼着早日打败刘邦,回军彭城。可是,汉王的车架越来越近,项羽这才发现不对,怎么这个刘邦与自己曾经见过的不一样啊?】
【刘邦与项羽都曾在楚怀王麾下做事,还曾约为兄弟,怎么可能认不出来,这分明不是刘邦本人!项羽怒气冲冲,要找刘邦讨个说法,可是他哪里还能找得到人,刘邦早已趁着东门混乱之时,从西门逃往关中了。】
王贲摇摇头,“项羽治军不严,大战在即,士卒怎能随意玩忽职守,去看热闹。”若是在自己麾下,这些士卒都得被治罪。
蒙恬:“刘邦与项羽对峙这么久,从未服软,项羽怎么就相信了刘邦会投降,若说汉王麾下其他将领投降还有点可信度。”
项羽默默低下了头,他心里委屈极了,这个陈平在楚营的时候,他待他不薄啊,怎么能可着自己一个人骗呢。
这世上还有没有老实人的生存空间了?
这一刻的项羽与被刘邦骗的团团转的韩信深深共情了。
【第三计:蹑足请封齐王韩信。】
【荥阳对峙阶段,刘邦希望韩信能前来相助,韩信却以齐王之位相邀,刘邦本来不欲答应,在陈平张良的提醒下,还是捏着鼻子认了,成功化解了一场危机,将韩信拉拢到汉王阵营。】
【第四计:伪游云梦,智擒韩信。】
【公元前201年,刘邦收到消息,楚王韩信意欲谋反,他本就对韩信十分忌惮,早已将其从齐王改封为楚王,削弱了韩信的势力,但若是真刀真枪的对上,刘邦麾下却没有任何大将能够打赢韩信。】
【陈平劝刘邦不要轻举妄动,先麻痹韩信,您就假装要去云梦泽巡游,到楚国边界召见诸侯王,韩信定会来拜见,到时候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其一举拿下。后来事情的发展确实如陈平预料的一摸一样,他已经摸透了韩信的性格,不到万不得已,韩信绝不会反。】
淮阴侯韩信:“原来本王有今日,罪魁祸首是陈平……”
韩信恨不得立刻上门暴打陈平,但他已经喝的昏昏沉沉,站立不稳,若是这样出门,到时候就不知道是谁打谁了……
【第五计:解白登之围。】
【汉朝新立,百废待兴,刘邦一心安抚国民,无力顾及塞外。就在中原大地战乱不断之时,北方的匈奴也迎来了一位雄主——冒顿单于。】
汉高祖刘邦紧张的站起身,张良萧何吕雉等人也紧随其后,“第五计是针对匈奴!”
“怎么会是匈奴?”
“白登之围发生在何时?”
……
大汉初立,还没有人想过与匈奴的关系,此时天幕提起,他们才猛然意识到:大汉北边还有一群不安分的邻居。
秦朝时,有大将蒙恬镇守北方,修建长城,可是,自从王离带着长城兵团在巨鹿覆灭,便再无人关注匈奴的消息。
刘邦立刻吩咐侍者传令,命北边的边将、诸侯搜集匈奴动向,随时防备匈奴来犯!
【冒顿,本是头曼单于的太子,后来,头曼宠爱的新阏氏生了一个小儿子,头曼想杀了冒顿立小儿子为太子,便将冒顿派到月氏做人质。冒顿一到月氏,头曼立刻派兵攻打月氏,想借月氏之手除掉冒顿,但冒顿自幼便很是不凡,月氏之人没有抓住他,他偷了一匹马逃回了匈奴。】
【头曼认为他很英勇,是个匈奴的好男儿,不仅忽略了想杀他之事,还给了他一万骑兵,冒顿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力量。】
评论区
“我不理解,但我大为震撼!”
“都要置人于死地了,居然因为他英勇反而得到重用,难道不是应该更加忌惮,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吗?”
蒙恬也无法理解头曼的脑回路,“难道这就是匈奴人的思路?”是不是理解了他们就知道如何战胜他们了。
蒙毅一句话点醒了自家大哥:“兄长为何要思考头曼的思路,这人连自家儿子都掌控不了,难道还能掌控整个匈奴!我大秦将来的敌人必定是冒顿。”
蒙恬拍了拍自己的脑门,懊恼道,“糊涂了,糊涂了……”
他觉得陛下先前的提议非常有道理,应该派出人手到月氏守株待兔,等冒顿一到便将其带到大秦,断了匈奴崛起之路!
第60章 汉初人杰
【冒顿练兵很有一手,为了培养愚忠于自己的亲信,冒顿做了一种响箭,他的响箭射杀的目标就是所有军士的目标,不跟着他射击的立刻处死。】
【刚开始射杀鸟雀,没有跟着冒顿行动的都被杀死,后来,冒顿用响箭射向自己的爱马,不敢射的人都被处死。再后来,冒顿又将响箭射向自己的妻子,有人踌躇,有人恐惧,没有跟着冒顿动手的人又被处死。剩下的人都是盲目追随冒顿,没有自己思想的死士。】
【万事俱备,冒顿终于露出了掩藏的真实目的,一次狩猎中,他将响箭射向了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身边之人纷纷跟随射击,头曼当场毙命!他又斩草除根杀了所有不服自己的大臣和后母弟弟,自立为单于!】
【这一年是秦始皇去世后的第二年,秦二世元年!】
扶苏皱眉,“此人性格太过凶残,为达目的不折手段,怕是会成为大秦大敌。”
始皇赞同道:“这人将来便是你的敌人了,稍后拿出一个章程来,朕看看你有没有长进。”
扶苏瞬间浑身一震,他知道这是父皇对自己的考验,他心怀忐忑的答应了下来,“唯!”
冒顿的上位之路代表着纯粹的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这样赤裸裸的做法让中原大地接受儒家思想成长起来的文人们一个个目眦欲裂,他们用优美的语言充分表达了自己的鄙夷与嫌弃。
“蛮夷之辈,无父无君!”
“鞑虏狗彘鼠虫之辈,穷尽龌龊之能事,焉能与我等匹敌!”
“……”
【此时的北方草原尚不是铁板一块,匈奴东边的东胡见冒顿杀父自立,决定试探一下新单于的成色。东胡王派出使臣对冒顿说,“我王想要得到头曼的千里马。”冒顿问群臣的意见,群臣都不答应。冒顿却爽快的答应了,“我们匈奴和东胡可是好邻居,怎么能对邻居吝惜一匹马呢?”】
【这样一来,东胡以为冒顿害怕他们,再次得寸进尺,跟冒顿讨要他的阏氏,群臣更加愤怒,这简直就是对匈奴的侮辱,他们群情激愤,请求发兵攻打东胡。冒顿却再次妥协了,“怎么能对邻居吝惜一个女人呢?”他将自己最爱的阏氏送给了东胡。】
评论区
“做冒顿最爱的女人真是到了八辈子血霉了。”
“游牧民族每一口食物都得之不易,他们将女性物化的特别彻底。”
始皇:“扶苏,你怎么看?”
扶苏思索片刻道,“冒顿是在激起部下的怒火,将来他发兵之时,便能得上下拥护,同仇敌忾!”
【冒顿的退让让东胡越发嚣张,东胡与匈奴的势力范围之间有一块空地,是两方势力的缓冲带,没人居住。东胡盯上了这块地方,派使者对冒顿说“这块地方我们东胡要了。”冒顿再次征求群臣意见,有人说,这是一块没用的地方,他们想要就给了吧。】
【冒顿却大怒,他说:“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给他们!”冒顿杀了那些退让绥靖之人,发兵东胡。】
评论区
“冒顿都明白的道理,为什么后世那些求和派就是不明白呢?尤其是宋朝的主和派,真是让人火大。”
“任何一个有主权意识的人都不会将自家的土地让给别人,所以非常不理解宋朝某些皇帝的操作。”
赵匡胤咬紧牙关,狠狠的说:“那些没用的东西,被后人嘲笑还不算,现在连异族都能来嘲笑我大宋了。”
司马光觉得天幕就差指名道姓的骂自己了,毕竟他的事迹已经被天幕“公示”过了。自从天幕出现后,他肝火大动,差点一病不起,他不想在朝堂上面对同僚异样的眼光,只能留在家里养病。没想到,这样都躲不过天幕的暴击。
不止是他们,明朝那些主动放弃边疆地区的皇帝,清朝与外国签订领土协议的皇帝都觉得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