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天幕上再次出现宇宙星空,引得天幕下的古人惊叹连连。
  无论看多少次都会被宇宙的浩瀚无垠而震撼!
  只见天幕上太阳、地球、月球不断旋转运动,当三颗星体运转到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阳中间时,太阳发出的光被地球挡住,月球无法反射光亮,在地球上看到月亮漆黑一片,这便是月食。
  “原来如此!”
  “原来月球之所以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亮!”
  “太幻灭了,以后还如何直视月宫啊。”
  “望日蚀月月光灭,朔月掩日日光缺。”
  ……
  天幕上,三颗星体继续旋转,再次运转到一条直线上。此时,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在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太阳出现一个缺角,慢慢的缺角越来越大,逐渐整个太阳都变成了黑色。
  “天狗食日啦!”
  “天狗食日了!”
  “不要惊慌,天幕说这是自然现象。”
  “是啊,你们快看,随着月亮继续移动,太阳被放出来了。”
  动画演示的速度很快,日全食变成了日偏食,又变成了正常的太阳,人们的惊慌很快便过去了,反应过来的古人才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这就是日食!”
  “原来根本不是天子失德啊。”有点遗憾是怎么回事……
  张衡、沈括、郭守敬等古代的天文学家、科学家将这一幕牢牢的记在心里。
  张衡:“原来如此,按照天幕演示,日月与我们脚下的地球都处于运动之中,他们隔段时间便会连成一线,形成日食、月食,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罢了。”
  他要将历史上日食、月食的记录整理出来,寻找其中的规律,预言下一次天象变化。
  而那些因为日食、月食而下了罪己诏,或是用丞相三公顶罪的帝王都有些颜面无光。
  “天幕怎么不早点出现,若是朕早知道,也就不用下罪己诏了……”
  【在邓绥的大力支持下,成为太史令的张衡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发明了独飞木雕、浑天仪、瑞轮蓂荚、漏壶等。他发明的以水为动力的浑天仪,模拟天体运动,在旋转运作的时候与自然界的星辰运转完全一致,朝野为之轰动!】
  在这一刻,宇宙星辰失去了其神秘的面纱。
  始皇不由得站起了身:“天体星辰原本是最神秘的存在,从没有人能够模拟其运作。”
  刘邦:“人力能够模拟星辰,是否也可以控制天象呢!”
  刘彻:“所谓天人感应,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就是这样巧夺天工的科学发明,却被一些跳梁小丑批评为奇技淫巧之物,是旁门左道。】
  永初年间的朝臣有些面红耳赤,他们自幼读圣贤书被举孝廉,哪里知道这些东西。
  太后对张衡等人的看中,他们都是不以为然的,私下也多有嘲讽,只不过他们爱惜羽毛,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先秦的思想家们已经疯狂了。
  阴阳家以天地五行为研究目标,儒家认为对不了解的事要敬而远之,道家认为宇宙无限,不可探查……
  第一次见到能模拟天体运作的器物,他们激动莫名。很多人都决定去寻找墨家与公输家,请他们制作浑天仪,探究宇宙的奥秘。
  始皇时期的墨家子弟们又有了新的目标,真是痛并快乐着。
  【在邓绥超越时代的眼光下,她给了张衡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担任太史令期间,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和测定风向的侯风仪。】
  始皇:“难道还能预测地震!立刻召墨家入宫,朕要听他们的意见。”
  刘肇也激动了,“颁朕旨意,宣召张衡入京,只要能够预测地震,他想要什么朕都能给。”
  【在了解地震仪之前,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地震,地震是怎么来的?】
  天幕中出现了一个地球的全貌,以动画的形式演示板块移动。
  【地震是地壳运动中释放的能量所引发的震动,地球上不同板块之间互相挤压碰撞,是形成地震的主要原因。】
  【早在中生代之前,地球上所有大陆都是连接在一起的,经过漫长的时间,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影响下,大陆开始分裂漂移,逐渐到达现在的位置。】
  天幕上大陆从一整块变成了四分五裂的七大洲四大洋。
  【直到今天,这些板块交界的地方依旧在不断的移动碰撞,地质活动频繁,地震也较为集中的发生在这些地区。】
  评论区
  “地球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洋脊地震带。”
  “喜马拉雅地区原本是一片海洋,在亚欧板块与印澳板块不断挤压中,喜马拉雅山不断上升,变成了世界屋脊。”
  “中国的地震主要集中在:西藏、四川地区,甘肃、青海地区,太行山两侧,东南沿海……”
  评论区真是干货满满,有了这些信息,他们便能有的放矢,提前做好准备。
  【据统计,地球每年会发生五百多万次地震,每天都会发生上万次。大约1201年7月,在地中海地区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这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公元1556年1月23日,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在中国的陕西华县发生了8.0级地震,无数灾民病死饿死,事后估计死亡人数多达83万人!】
  嘉靖年间,陕西华县。
  “老哥,今年是哪一年?”
  “嘉靖三十四年!”
  “那就是今年啊,今年十二月十二日,有地龙翻身!”
  “死亡八十三万人,咱这地界还能有活人吗?”
  无数人哭天抢地,“怎么办,老天爷你是要俺们的命啊。”
  ……
  也有人很快恢复冷静,“不用担心,我们已经提前知道了这件事,到了那天大家都不要睡,待在屋外空地上。”
  “是啊,只要不被房子压倒就没事。”
  “到时候提前把粮食财物都拿出来,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
  评论区
  “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
  “原来是道士皇帝啊,怪不得会死这么多人。”
  朱元璋拧眉深思,什么叫“道士皇帝”?
  朱标也紧张的起身,死了八十三万人,那得是多大的灾难啊!
  “是的,这次地震波及11个省96个州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有震感,波及大半个明朝。”
  “这次地震规模和烈度都是空前绝后的。”
  “地震发生的时候正好是午夜子时,很多人在睡梦中就失去了生命。”
  “据记载,当时一个宗亲一家一百多口全部死亡,渭南县令全家死亡,这还是王公贵族,那些普通百姓的灾难根本没有记录下来。”
  渭南县令:……
  不能坐以待毙,本官身为本地父母官,当组织百姓,预防灾祸。
  “仅仅上报的死亡数字就有83万,没有上报,没有记录的更是数不胜数。”
  朱标双目赤红,质问道:“朝廷呢!皇帝呢!都没有人管吗!”
  他体恤百姓,爱民如子,无法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明朝之前的朝代都将这一年的地震记录在史书上,提醒后人。
  “造成如此巨大的灾难,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嘉靖皇帝根本没有派人对灾民进行安置,无家可归的灾民只能用单薄的身躯抵抗严寒。”
  “嘉靖迷信道术,追求修仙,宠幸奸佞,根本不管百姓死活。”
  “地方官员唯恐祸及自己,根本不敢如实汇报,上下勾结,粉饰太平。”
  “直到两个多月后,实在瞒不下去了,才上报朝廷,开始慢悠悠的赈灾。”
  朱元璋:“还是杀的少了,让你们胆敢欺上瞒下,无视人命。”
  朱棣:“嘉靖是哪个小畜生,朕怎么会有这样的子孙!”
  第117章 女君天下
  评论区
  “就因为嘉靖迷信修仙,再加上奸佞当道,国库的钱早就被挥霍一空了,根本拿不出钱赈灾。”
  “灾后救治的不作为,最终导致了瘟疫的爆发,无数流民无家可归,愤而起义,嘉靖却将所有力量都用来镇压起义。”
  “两个月时间,因为地震、严寒、瘟疫、饥荒,死了八十三万人,这都是嘉靖不可推卸的罪孽。”
  “他怎么好意思修仙呢,如果真有神明,他应该下地狱!”
  “那些无辜的冤魂死于天灾,更是死于明朝的腐朽统治!”
  ……
  明朝的皇帝们掩面不敢再看天幕,总觉得后人在指着他们的鼻子骂。
  朱元璋想起自己小的时候,那时元朝的统治者倒行逆施,他们这些草民都活不下去,只能造反混口饭吃。
  没想到自己的后代也有这样的混账!
  不知嘉靖朝的凤阳是不是也有一个朱重八,因为朝廷的压迫而活不下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