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刘协对自己人还是很好的。”
  “刘协可能成为有为之君,但他的对手一个个都是神级的。”
  【洛阳已经残破不堪,在曹操的建议下,刘协迁都许县,在此地设宗庙社稷,东汉的小朝廷终于重新建立了起来。】
  评论区
  “有宗庙才算都城,才算正统。”
  “许县,在今河南许昌,是曹操的势力范围。”
  “从此,曹老板开始了自己的争霸之路。”
  ……
  【其实,想要迎立汉献帝的不只是曹操,毕竟这是一个活招牌,能为自己招揽名声,还能名正言顺的打着皇帝的名义,攻打其他不服从命令的诸侯。】
  【袁绍的谋士也曾劝他迎立天子,但被袁绍拒绝了。】
  评论区
  “袁绍不想自己头顶有个皇帝压着,所以才会拒绝,但是曹操迎立天子后,他又后悔了。”
  “不是吧,袁绍还派徐勋帮助曹操迎立天子,又派应邵协助建设许都,怎么会不同意迎立呢。”
  “你看的是哪家的史书?”
  “你看的又是哪家?”
  “我看的《三国志》。”
  “陈寿是魏晋的官吏,自然偏向曹操。我看的是《为袁绍讨豫州檄》,这是河北的,袁绍自己阵营记载的,才是事实。”
  “袁绍自己写的难道不会美化自己的行为吗,再者你的只是檄文,并不是史书,众所周知,檄文本就会夸大事实,攻击敌方。”
  “而且应邵原本就是曹操的手下,后来因为迎接曹操父亲的路上出了事故,才投靠了袁绍。”
  “……”
  “楼上的,有必要为这么个问题吵吗?”
  “事实就是曹操迎立了天子,而袁绍没有做到,若是袁绍真有意愿,跟曹操争抢,当时的曹操能争得过袁绍吗?”
  “袁绍打败公孙瓒后就是北方最大的诸侯,但凡他强势一点,谁都不会为了这件事得罪他。”
  【荆州的刘表也曾派兵前往洛阳,奉上了大量军用物资,但他根本没有迎立皇帝之心。就连孙策也只是派人前往许都进贡礼物。】
  刘表:我既要全了汉室宗亲的职责,朝贡天子,又不能违抗袁绍的意愿,能怎么办,我也很难啊。
  孙策:“江东毕竟远离中原,乃是蛮荒之地,怎能让天子屈尊。”
  评论区
  “这些诸侯都是又当又立,既不想头上压着个皇帝,又嫉恨曹操能借天子的名号,可是天下哪有两全其美的好事。”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曹操:“天幕深得吾心!”
  “曹老板就是霸气!”
  曹操:早就想问为何后世之人称呼我为曹老板?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早在公元192年,曹操的谋士毛玠就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的战略性建议,与曹操不谋而合。】
  【曹操想要迎立献帝的时候,很多谋臣认为山东尚未平定,时机并不适合,只有荀彧、程昱举双手赞同。】
  刘邦:“时机都是自己创造的,等你以为自己准备好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张良:“毛玠、程昱、荀彧……这些谋士都有王佐之才,他们都聚集在曹操周围,难怪他能成事。”
  当然,很快他就会知道,汉末三国群星闪耀,谋臣武将像是批发一样,层出不穷。
  【公元196年,迁都许都的刘协改元建安,封曹操为大将军、司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后来又加封为丞相,自此活在曹老板的阴影之下。】
  第139章 群雄逐鹿
  【曹操为刘协留了一些体面,但不多。刘协依旧没有任何实权,朝廷的官员依旧只是个名号,朝政大权归属曹氏!】
  刘彻:“这又是一个权臣,但不知他是霍光还是王莽,亦或者是董卓?”
  刘询心有戚戚的打量着立于百官之首的霍光,他明白刘协的感觉,他刚成为皇帝的时候也是这样战战兢兢,每次与霍光同乘一车便如坐针毡。
  但他知道霍光是汉室忠臣,知道满朝文武依旧心向大汉,才能顺利收拢人心。
  汉献帝刘协却没有任何依仗。
  【从此,曹操便能打着汉献帝刘协的名义,挟天子以令不臣!】
  评论区
  “对比之前的那些军阀,曹操已经做的很好了。”
  “刘协有机会拥有自己的班底。”
  “只是真正有能力的人能看清时局,很少留恋汉室。”
  孔融:“曹贼狼子野心,世人共知,天幕怎能为乱臣贼子张目!”
  董承:“曹丞相只要交出兵权,天子仁厚,定不会秋后算账的。”
  杨彪:“请天下诸侯起义兵,清君侧!”
  荀彧:“……”
  “曹老板的家底都是自己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凭什么让给别人。”
  “难道就凭一个皇帝的名分,就要将军权交出去!汉朝那些被灭门的权臣可都在那立着呢。”
  王贲也惊道:“曹操难道要做周武王?”
  这是好听的话,不好听点便是谋朝篡位。
  霍光能理解曹操的处境:只要走上这条路,便一步都不能退!
  但谋朝篡位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曹操,你可一定要坚持下去啊!
  “这时候的曹操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呢,他带兵觐见刘协,被刘协呵斥后,居然吓得汗流浃背,不敢再觐见。”
  “但凡刘协身处的环境不是汉末,他都能有一番作为。”
  “李催郭汜那些人死了吗?”
  “还没有呢,曹操三年后才有时间征讨关中,斩杀李傕。”
  “可惜,经过这一场大乱,原本位于天下中心的长安之地几乎找不到活人了。”
  秦汉时期的关中百姓沉默的看着天幕,不知他们的后代能否逃过这一场大劫……
  【曹操成为左右一方的强大势力,受到天下诸侯瞩目,袁绍终于开始正视他这个小老弟,将他当做自己成就霸业最大的障碍。而曹操又是如何从一个官宦子弟到雄霸一方,甚至有底气迎立皇帝呢?这要从他的少年时期说起——】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他是沛国谯县人,与汉高祖刘邦是老乡。他的父亲叫曹嵩,祖父便是顺帝时的大宦官曹腾。】
  评论区
  “据说曹腾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代。”
  曹参:所以我的后代做了宦官……
  他觉得周围同僚的目光如同实质,要将他穿透了,他紧张的看着刘邦,想要跪下请罪。
  不管有没有罪,先认错再说。
  刘邦摆摆手,表示不在意:“曹腾距今都三百年了,你还能管到是三百年后的事。”
  谁能想到一个宦官的后人能有如此作为!
  是啊,一个宦官之后怎么能有如此能量?
  “曹腾曾侍奉四代皇帝,在宦官中名声也还不错。”
  “汉桓帝的时候,曹腾被封为费亭侯,拜大长秋,曹嵩继承了这个爵位,所以曹操算是官宦世家出身。”
  “桓帝能继位有曹腾的一份功劳……”
  刘邦惊坐而起:“居然给宦官封侯!”原来由头在这里,这些权利都是皇帝给的!
  刘彻也瞪大了眼睛:“还是世袭侯爵!”汉室宗亲他都不想养着。
  刘邦:“乃公曾下令非刘姓不能封王,非有功不能封侯!好家伙,后世的这些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吕雉冷冷道:“曹腾助刘志上位,如何无功。”
  刘邦被皇后噎了一下,无言以对,谁能想到后世的皇帝居然需要宦官拥立啊!
  “曹嵩在汉灵帝的时候官至三公,但灵帝时期,懂得都懂……”
  刘彻:卖官鬻爵!
  “曹嵩曾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都是有实权的九卿,位高权重。”
  “曹嵩不像曹腾一样清廉,他为官多年,富甲一方,有钱贿赂宦官,有钱竞标三公高位。”
  “他给了汉灵帝一亿万钱,成功晋封为太尉。”
  “一亿万!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
  刘彻看的眼睛都红了:“这么多钱,你给我啊!”
  “可惜,第二年因为黄巾之乱被罢免官职。”
  陈琳:“乞丐携养,因脏买位,舆金替宝,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
  【曹操年少的时候好为任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修学业,当时的人都觉得这个孩子养废了,就连他的叔叔都看不惯他。但桥玄与何顒却对他另眼相待,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解救,能安天下的,不就是你吗?】
  【许劭以慧眼识人称名于世,他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评论区
  “眼光很独到。”
  “桥玄曾任度辽将军,为大汉镇守边关,击败鲜卑、南匈奴、高句丽的侵扰。”
  “他虽然多次官居高位,但为人清廉,去世的时候连葬礼的钱都没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