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曹操见状,立刻率剩下的骑兵杀出,当场斩杀了文丑!】
评论区
“两大王牌还没开战就死了……”
“袁绍军中的士气必定一落千丈。”
“刘备再次顺利逃脱。”
“也不知道刘备知不知道曹操的阵营里有他的二弟关羽。”
“现在还不知道吧。”
“颜良文丑战死,对袁绍是一大打击,也让袁营的人看到了曹军的实力。沮授再次提议打持久战,曹操的物资储备不如袁绍,只要拖下去,曹操必败!但袁绍还是没听……”
“这个时候,袁绍的兵力、粮草、财力还是占优的。”
“他已经杀红了眼,无法接受自己的大军败在曹操手下。”
【八月,袁绍大军连营而进,目标官渡,曹军坚守营垒,伺机而动。】
【袁军堆高山,居高临下向曹军营帐射箭,又挖地道从地下袭击。曹操则见招拆招,回之以投石机和沟壑水渠。】
【就这样相持了两个月之久,袁绍兵马多,曹操兵马少,袁绍攻势虽猛,却依旧无法破开曹操的防守。但曹操处境也很危险,他的后勤要跟不上了……】
评论区
“袁绍派使者招降,豫州的郡县望风而降,他们都不看好曹操。”
“只留下了颍川、安阳两郡。”
“曹操都打了退堂鼓,想要撤回去了,还是荀彧劝阻了他。”
“坚持下去,转机很快就会到来!”
【十月,袁绍从河北运送了数万车粮草,大将淳于琼负责沿途护送,夜宿于乌巢,此地距离袁绍大营仅四十里。】
【袁绍麾下谋士许攸向袁绍献计,要他派出精兵偷袭许都,但袁绍没有听,他想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打败曹操。】
评论区
“当时,曹操带着大军在官渡,许都空虚,若是袁绍奇袭许都,就能一举断了曹操的后路!”
“其实,袁绍试过奇袭许都,他先后派刘备韩荀带兵,都被曹仁打败。”
“刘备是客将,韩荀名不见经传,他应该派出河北四柱国那样的大将。”
“一次失败后,袁绍就不敢再冒险了,即便这样能一举打败曹操。”
“所以说,袁绍和曹操才是真爱啊。”
“非要堂堂正正的和曹操打一仗。”
“袁绍是自视甚高,本就看不起曹操,觉得曹操只是自己的小弟,收拾一个小弟还用阴谋,以后天下英雄怎么看他。”
始皇:“迂腐!君不见宋襄公败于泓水。”
刘邦:“袁绍骄傲自满,他要败了!”
汉武帝锐评:做人啊,不能得意忘形!
第150章 群雄逐鹿
【许攸在袁营不得重用,便连夜投奔曹操,给曹操带来了绝密情报:袁军粮草都在乌巢!】
袁绍咬牙切齿:“许攸!”
还在袁绍麾下的许攸来不及收拾任何东西,立刻逃跑,等到袁绍派人捉拿许攸之时,他早已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许攸没有带走他的家小,因为他清楚袁绍的为人,袁绍很多时候待下宽和,不会给人留下刻薄寡恩的名声。他许攸毕竟还没有背叛,他的家小应该不会有生命危险。
等到将来袁绍败亡,总有机会接回家人。
【曹操喜从天降,正愁无法打开局面,便得到了这样的绝密消息,他顾不上穿鞋,立刻出帐迎接许攸。】
评论区
“我看到的说法是曹操特意脱了鞋,装作惊喜的样子。”
曹操:“看破不说破!”
“不论如何,曹操做出了重视许攸的姿态,让许攸被袁绍伤透的心安定了下来。”
许攸:“要不要提前去投靠曹操,看在吾未来有如此大的功劳的份上,便是荀彧、郭嘉也得对吾毕恭毕敬吧!”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曹操立刻亲率精兵五千,换上袁军的军装从小路偷袭乌巢。曹军到达乌巢,四面放火,一时间袁军大乱。】
【等袁绍得到消息派兵救援,早就已经来不及了。堆积在乌巢的粮草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淳于琼也战死沙场。】
【袁绍怒不可遏,他立刻派重兵围攻曹军营地,想打个时间差,若是在乌巢被破之前打下曹军大营,也是另一种胜利。】
【但很显然,曹军兵马虽少,却都是精锐。乌巢被大火吞噬,曹军大营依旧稳如磐石。】
【袁绍麾下大将张郃高览正是率军攻打曹营之人,他们见乌巢被破,率部投降曹操。】
评论区
“张郃提议派出重兵救援乌巢,郭图却坚持攻打曹军大营。”
“曹操在乌巢,打破曹军大营有什么用。”
“况且,曹军大营防守严密,袁军攻了两个月都没有攻破,仓促之间又如何能做到!”
“袁绍帐下的人都跟他一样,自视甚高!”
“郭图见乌巢一败涂地,曹营也没有攻破,知道自己的建议出了问题,他担心袁绍追究自己的责任,就诬陷张郃在前线出工不出力。”
“都这样了,张郃不投降还等什么,难道要回营任人宰割!袁绍定会找个借口把战败的锅甩给他。”
“相比之下,曹操非常重视人才,他把张郃投降比作韩信归汉,这样的主公谁能不心服。”
韩信也想起了被刘邦封为大将的时候:那时候确实很快意啊!
袁绍咬牙切齿道:“张郃、高览、还有郭图!”
许攸放下了一半的心,躲在邺城一个角落悠哉的看着天幕——若是整个袁营都投降了,我这点小问题还算什么……
【前线重兵瞬间倒戈,袁军立刻溃败!袁绍仓皇逃回黄河以北,曹军大获全胜,斩首七万多敌军。】
袁绍依然不敢置信:“败了!”
我居然真的败给了曹阿瞒!
【战后,曹操在袁营收获了一大堆自己的部下与袁绍勾结的信件,但曹操没有打开看,而是当着众人的面一把火烧了。他还安抚众人:“袁绍强大的时候,我都想投靠他,何况是你们。”】
评论区
“一举收服麾下的忠诚。”
“曹操虽然多疑,但他不会在关键时刻怀疑自己人。”
“这点袁绍就远远不如了。”
……
王翦:“奇袭乌巢乃是神来之笔!”
王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操打蛇打七寸,一招解决了袁绍。”
蒙毅无奈摇头:“输了,谁能想到袁绍如此不堪!”
蒙恬:“早跟你说不要得意忘形,这就是前车之鉴。”
刘邦:“平阳侯,你家这后代可真行,难不成他能统一天下!”
曹参被吓得满头大汗,立刻跪下请罪:“陛下折煞臣了,这……几百年后的事……再者也没有血缘关系的。”
吕雉瞥了刘邦一眼,对着曹参安抚道:“平阳侯不必惊慌,即便将来曹操有所成就,他也只追封了曹腾,你不曾受到他们的祭祀,也不必担心他们的牵连。”
曹参感激的向皇后施了一礼,抬起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卫青评价道:“曹操势力弱小,故而先退一步,后发制人。”
霍去病:“袁绍则是犹豫不决,一再错失良机,将胜利拱手相让。”
卫青:“曹军后勤不足,奇袭乌巢就是在孤注一掷,好在他赌赢了。”
霍去病:“袁绍军连续两月攻不破曹军大营,怕是早已丧失锐气,前线投降后,大军也失去了斗志。”
武帝总结道:“战争从来都不只是战场上的厮杀,而是经济、政治……多方面的比拼。”
诸葛亮:“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刘备:他曾经亲历这场战争,对比曹营袁营文臣武将的氛围,便看出了袁绍必败。所以他及时抽身,没有给曹操俘虏自己的机会。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开战前,曹操全方位处于劣势,袁绍似乎胜券在握,但曹操能正确的分析客观条件,善于听取谋臣的意见,扬长避短,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此战,曹操击败了袁绍,成为整个天下最强大的诸侯,奠定了其统一北方的大势!】
评论区
“曹操终于翻身了。”
“过去大家看好袁绍、吕布,甚至是袁术,很少有人看好曹操。”
“他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书写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此战后,北方由分裂走向了统一。”
“逃回河北的袁绍想起田丰之言,悔不当初。”
“袁绍如果听田丰沮授的意见可能就不会失败了。”
“不,袁绍的问题不是听哪一方的意见,而是他自己左右摇摆,哪一方都没有坚持。”
“他采纳郭图审配的意见速战速决,但许攸献计要他偷袭许都,他又不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