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霍去病:“降兵可用,但不可倚重。”
  他的军队中就有很多匈奴投降过来的将领,但他们只负责带路,霍去病才是把控方向之人!
  【就在这时,周瑜及时返回,为主战派注入了强心针,坚定了孙权的信心,联刘抗曹!】
  【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与刘备合兵,在赤壁与曹操决战!】
  【当是时,东吴派出三万水兵,刘备派出一万多水兵,联合起来也不过五万。曹操却有二十万大军,再加上荆州投降的水军,是孙刘联军的四倍之多!】
  评论区
  “曹操不是百万大军吗?”
  “那是虚构的,当时全国人口才多少,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军队。”
  “再者,若真是百万大军,孙刘联军仅仅五万人,怎么可能挡得住,曹军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江东淹了!”
  “史书记载,曹操从北方带来的军队有十五六万,荆州降兵六七万,加起来二十多万人。”
  “那也是实力悬殊了!”
  ……
  始皇:“又是一个官渡之战,却不知这次哪方会胜?”
  刘邦:“不论谁胜谁负,都与大汉无关了……”
  【经过《三国演义》的熏陶,相信大家对赤壁之战都是如雷贯耳,赤壁之战中诞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场面,大家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打在评论区。】
  评论区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曹操冷笑:“呵呵!”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周瑜怀疑自己看错了:“锁什么!”
  孙策咬牙切齿:“铜雀台!曹操!”
  “诸葛亮舌战群儒。”
  “曹操横槊赋诗。”
  “蒋干盗书。”
  “草船借箭。”
  “庞统传授连环计。”
  “诸葛亮借东风。”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云长义释曹操。”
  ……
  【接下来我们就来对比一下,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与小说中赤壁之战!】
  【开战前,曹操壮志满怀横槊赋诗,写下了《短歌行》其一,这首千古名篇是教科书上的必背篇目,想来大家都不陌生,这次直播结果后,这首诗作为课后作业,请大家鉴赏。】
  曹操依旧能回想起他当时写这首诗的心态,他以雷霆之势扫平北方,壮志满怀,踌躇满志,寄希望于一战统一天下!
  可惜……
  刘邦:“他怎么这么多诗,若是乃公多写一些诗是不是也能流传后世……”
  刘彻:“朕的文采也很好啊,为何天幕不提朕的诗赋。”
  卫青:“陛下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尚且无法尽述,天幕定是没有时间说这些。”
  没错,就是这样,像朕这样的皇帝,也就始皇能够比肩了!
  刘彻瞬间就被他的大将军安抚了。
  卫青:做陛下的宠臣好难啊!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小说中极其经典的一幕,这是孙刘联盟的开始,是赤壁之战的序幕。诸葛亮作为刘备的使者出使江东,联合孙权一起对抗曹操。】
  【来到江东后,他却发现江东文武分为两派,绝大多数文臣都支持张昭,想要投降曹操,避免祸端。诸葛亮要劝说孙权坚持抵抗,便要先说服张昭等人。于是,诸葛亮三寸之舌可当百万之兵,东吴诸人都被他驳倒!】
  评论区
  “诸葛大大嘴炮无敌!”
  “应该说辩才无碍。”
  诸葛亮:“……”
  【但这件事在历史上只有一句话介绍:诸葛亮面见孙权,东吴主战主和派相争日盛,但诸葛亮只是个使者,他没有参与东吴的内政。】
  评论区
  “历史太平淡了,还是小说好看!”
  罗贯中:多谢诸位厚爱,等天幕结束,老夫定连夜肝文!
  【蒋干盗书的故事也来源于《三国演义》,荆州投降后,曹操任命降将蔡瑁张允训练水军,此二人都是荆州的水军大将,深谙水战之法,大大提升了曹军的水战实力。周瑜深感威胁,想要除掉二人,正巧此时,蒋干来到江东。】
  【蒋干曾是周瑜的同窗,毛遂自荐前往江东游说周瑜,劝其投降曹操。当晚,蒋干趁着夜色想偷盗联军的布防图,结果有用的信息没有找到,却找到了一封蔡瑁张允投靠江东的降书。】
  【他想着,没有办法劝周瑜投降,能为主公揪出一个内奸也是大功一件。却不知早已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他将这封信送到了曹操手上,曹操因此怀疑蔡瑁张允有二心,便杀了二人,自此曹操的水军实力大打折扣。】
  评论区
  “周瑜:我预判了你的行为。”
  “历史上的蒋干仪表堂堂,才学出众,能言善辩,在江淮之地辩才第一。可惜小说中被周瑜耍的团团转,活脱脱成了一个小丑。”
  蒋干:……
  若没有小说的编排,他定然泯然于众人,小说给了他留名青史的机会——却是恶名!
  “曹操也被降智了。”
  “曹操会在大战前夕斩杀大将吗,更何况,这两个人可是荆州的代表,曹操就不怕荆州水军反叛!”
  曹操怒极反笑:“呵呵!罗贯中到底给孤泼了多少脏水。”
  被后人写死的蔡瑁:“我还活着呢……”
  【这件事史书上有过记载,曹操听说周瑜年少有才,便秘密到扬州,派蒋干前往江东游说周瑜。蒋干见周瑜对东吴一片忠心,便没有多加劝解,识时务,知进退。但这件事发生时间并不确定,可以肯定不是在赤壁之战中,至于“盗书”之说就是存粹的小说家言了。】
  评论区
  “曹操只是听说了周瑜的名声,说明他们还没有交手,应该是在赤壁之战前。”
  “谁会在大战的时候劝降对方主将啊!”
  “曹操说不定真会这样做。”
  “不要忘了《短歌行》是写什么的!”
  刘邦:“还能这样!乃公若是在垓下劝项羽投降……”
  吕雉:“他若是真的投降,你敢留!”
  刘邦:不敢,项羽不死,他睡不安稳!反倒给自己增添了杀降的恶名!
  萧何好奇道:“《短歌行》难道是用来劝降的?”
  孙策:“公瑾也很受欢迎啊。”
  可恶,曹贼居然敢觊觎我的公瑾!
  周瑜:“主公知遇之恩,臣万死难报!”
  “黑蒋干就是黑曹操!”
  曹操:“孤岂会被一封真假不知的投降信愚弄!”
  “历史上的蔡瑁投降曹操后,历任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最后封爵汉阳亭侯。”
  曹操:“这才对!”孤宰相肚子能撑船,一个降将有什么可杀的!
  “他们确实不是赤壁之战被杀的,但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就是了。”
  蔡瑁:……
  曹操:……
  “就因为《三国演义》中作者的个人倾向太多,现在才有那么多人为曹操翻案。”
  罗贯中:要不……对曹操不要骂的那么狠了?
  可我这是小说啊,谁让你们当史书看的!
  【小说中这件事还有后续,蔡瑁张允虽然被除掉了,但周瑜还是觉得心里没底,正巧隐居江东的庞统献上了铁锁连环之计,周瑜很看好这个计策,却苦于无法将此计献给曹操。就在这时,蒋干又来了……】
  【蒋干自觉有罪,就想戴罪立功,再次前往江东,为了避免上次的事再次发生,周瑜没有大摆宴席,而是将蒋干安置在一个远离军营的地方。】
  【蒋干在这里偶遇了名士庞统,庞统被称为“凤雏”,与诸葛亮并称于世,其才能非一般人可比。蒋干见其才学出众,便将他推荐给了曹操,曹军不善水战,庞统便为曹军献上铁锁连环之计,将战船连在一起,如此,北方的步兵在上面也能如履平地。】
  评论区
  “蒋干=大冤种!”
  “蒋干二下江东,葬送了曹操百万大军!”
  蒋干:吾到底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要被后人这么编排……
  曹营的同僚都开始同情他了。
  【当然,这件事也是假的!】
  【历史上,南北气候的差异给曹操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战争还没有打响,曹军便有众多士兵感染疾病,疾病转变为瘟疫,在曹军中蔓延。】
  【而曹操新训练的水军与荆州投降的水军难以磨合,士气不足,两军初次遭遇便被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只能暂时屯兵乌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
  始皇想起历史上南征百越的失败,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疫病!”
  李斯:“陛下,医家也来到了咸阳,不如召他们问询?”
  始皇赞同道:“善!”
  【因为北方士卒不习惯水战,曹操便命人将船首尾链接起来,人走在上面如履平地。但这样一来,便牺牲了船只的灵活性,周瑜见状立刻想到了火攻之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