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曹丕提醒看到人才就走不动道的老父亲:“这是后人改编的,真实的诸葛亮可不是这样的。”
  曹操:“……”
  【那新野边郊一战,是战给天下人看,这乱世群雄再璀璨,有几人及我一半,曾远赴江东求援,两三言借了兵权,我名扬天下那年,一人比天下群贤!】
  “火烧新野,杀的曹仁败退。”
  “舌战群儒,江东无名鼠辈!”
  “快跑啊,这诸葛亮是武将!”
  “刘禅:求求相父快出征吧!”
  “阿斗要被吓哭了。”
  诸葛亮面上的表情终于失去了管理:“臣惶恐!”
  第191章 三家归晋
  在刘备忙着抄录,诸葛亮的无地自容中,音乐继续——
  【借东风烧了赤壁,借周郎演了场戏,这一叶扁舟随风去,未用我三分全力。直至我蜀中无将,先帝自逆天而上,义薄云天的模样,至今日仍不曾忘。】
  “赤壁之战。”
  “夷陵之战。”
  “义薄云天的刘备。”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泻药,勿cull。
  刘备叹息:“蜀中无将……”
  【章武之初,先帝自白帝托孤,以一人之力守成都,来挡这天下匹夫!鞠躬尽瘁,以不负隆中之对,日夜不寐,自祁山六进六退。】
  “好一个章武之初!”
  “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五次北伐,二出祁山。”
  ……
  【我问向手中羽扇,江山怎打了一半,我有心把那苍穹断,可天不向我蜀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星落秋风五丈原。”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壮志难酬。”
  “心疼丞相(*^▽^*)”
  【臣二十七岁出山,至死未见云端,若尚有心所不甘,是未再出一次岐山,未再借一场东风,未再论一次隆中,就来了一阵风雨声,它灭了这盏残灯……】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重病的时候在五丈原点起七星灯,只要七星灯七日不灭,就能续命十二年,结果被禀报军情的魏延扇灭了……”
  “丞相,借的东风该还了……”
  “七星潭借风,上方谷还雨。”
  “《三国演义》里的丞相多智近妖,但其实历史上的丞相更牛。”
  “小说作者写不出丞相的精妙谋划,只能把神鬼之事强加在丞相身上。”
  “演绎限制了他的发挥。”
  “丞相到死都没有回到南阳。”
  “有一种宿命感。”
  ……
  一曲结束,天幕暗了下去。
  秦朝
  蒙毅等人开设的赌局已经有了结果,在司马懿出场之后,始皇大手一挥:“朕是庄家,将你们的赌注都交上来吧。”
  不好好干活,还有心思玩博戏,不如给国库做点贡献。
  蒙毅等人面面相觑,他们正想说不如就这样算了,虽然自己没赢,但也没输,却被陛下抢了先。
  王贲支持的曹操已经死了,曹魏眼看着就要被司马懿篡夺。李斯支持的刘备也死了,为蜀汉续命的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汉也完了。
  只有蒙恬支持的孙家还没有明确的结果。
  于是,蒙恬小声提议道:“陛下,何不等三家归晋,再收取赌注。”
  始皇看了他一眼,提醒道:“蒙卿提议很好,你们可要拿出符合自己身份的赌注。”
  蒙恬等人震惊了,陛下何时也学会开玩笑了。
  蒙毅小声对大兄嘀咕道:“大兄,我们定好赌注了吗?”
  蒙恬:“没有……但陛下说了,要符合身份!”
  王贲,李斯:……破财免灾吧。
  没有参与赌博的扶苏、王翦、韩信等人在一旁看好戏。
  汉朝
  汉初群臣都有些情绪低落,毕竟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被后人败完了,谁的心里都不好受。
  只有刘邦不以为意。
  “朕起于草莽,十年前从未想过自己能成为皇帝。十日前从未想过大汉能延续四百年,诸卿当为朕贺,为大汉贺!”
  萧何,张良等人:“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三国·曹魏
  曹操颁布诏令,立曹丕为自己的继承人。
  又派人前往河内,控制住司马懿的族人。至于他的家人,早已被软禁在府中,等待着不知何时到来的命运。
  曹叡则被祖父父亲轮番教育,勤俭节约,戒骄戒躁,天下尚未统一,还远不到享受的时候。
  但曹丕曹叡的寿命问题,才是压在他们祖孙三代心头最大的石头。
  曹操以招贤令的规格招募天下有能力的医者,想尽办法提高曹魏的医学水平。
  蜀汉
  关羽镇守荆州,无暇归蜀,刘备将蜀地事物与刘禅都交给诸葛亮,带着一些臣属赶往江陵,他要重新安排荆州布防,将有二心之人清除出去。
  东吴
  孙权暂时停下攻打合肥的计划,至于荆州,也只能先放下。
  不得不说,天幕出现的时机对东吴是最不利的。
  后主刘禅朝
  诸葛亮大刀阔斧的将宫中内侍清理了一波,将他看好的继任者都叫到了一起。
  大汉群臣需要统一思想,定下将来五十年的发展路线。
  诸葛亮也要在皇子中好好观察一番,希望下一代统治者能够继承先主遗风。
  ……
  七日之后,天幕再次亮起,平行时空的看客们早已准备好了茶水点心,就等着三国故事的后续。
  尤其是先秦和两汉的时空,虽然汉朝已经灭亡,但他们也想知道这三家为何都没有成功。三国之后的朝代则想听听后人如何评价魏晋南北朝,若有幸能从中发现一二自家王朝的事,便能提前布局。
  因此,李世民朱元璋等人都将政务搬到殿前,边做正事,边欣赏天幕。
  【三分天下的雄主曹操、刘备相继离世,支撑蜀汉朝局的诸葛丞相病逝五丈原,东吴大帝孙权深陷夺嫡之争,在几个儿子之间摇摆不定……】
  【司马懿熬死了两任老板,第三任老板魏明帝曹叡,也英年早逝。他的亲生儿子相继夭折,过继的子嗣曹芳也只有8岁。因此曹叡去世后,以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为辅政大臣,此二人一人代表宗室,一人代表士族,一场权臣之争不可避免的在曹魏朝堂上演了!】
  评论区
  “托孤这一年,司马懿已经六十岁了。”
  “司马懿比诸葛亮还要大两岁。”
  明帝曹叡:是啊,谁能想到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居然那么能熬。
  朕都想好了,此二人一为宗亲,一为士族,互相制衡,谁都不敢行差踏错。到底是谁打破了平衡!
  “两个辅政大臣,总要有一正一副的。”
  “刘备就很聪明,李严只是他拉拢人心的手段,给一个虚名就行,所有实权都在诸葛亮手里。”
  霍光:不错,朝堂上只需要有一种声音。
  曹操:“既然要过继,怎么不选一个年岁长的?”
  曹叡:“孙儿哪里想到自己那么短命啊。”
  曹丕:“你是不是觉得司马懿年纪大了,等曹芳长大,司马懿也死了,无人能阻挡曹芳掌权?”
  曹叡:“……”可能吧,我怎么知道自己将来怎么想。
  曹操:“还有一个曹爽在上面压着呢,司马懿难道还能斗倒大将军。”
  曹丕:父亲何须明知故问,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了解这场权利之争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这两个人。】
  【曹爽是大司马曹真之子,自幼以宗室身份出入宫廷,谨慎持重,与曹叡关系极好。曹叡登基后,他累迁散骑侍郎、城门校尉、武卫将军。曹真去世后,曹爽袭爵。八年后,曹叡病重,拜曹爽为大将军,与司马懿同为托孤大臣,一时间权倾朝野,声震天下!】
  评论区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自幼勇猛无匹,统领曹魏的精锐虎豹骑,他参与汉中之战,打通河西走廊,镇守河西,都督雍州凉州军事,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
  “与东吴的大战中立下大功,击破孙盛,击退诸葛瑾,包围江陵城。”
  “曹丕去世后,曹真成为四个辅政大臣之一。”
  “曹叡封其为大将军,地位仅在大司马曹休之下。”
  “太和四年(230年),曹真接替曹休成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他率军抵挡诸葛亮两次北伐,又主动出兵攻伐蜀汉,可惜最终功败垂成,自己还病倒了。”
  “曹真死后,谥号为元,他的长子曹爽继承他的爵位,其他儿子都被封为列侯。”
  明帝曹叡:“大司马一生忠孝节义,辅佐二祖,对内,不因自己是皇亲而邀宠;对外,也不鄙视贫寒之士,真可谓是守成业、忠职守、道德高尚的人啊!”
  【掌握大权后,曹爽一改谦虚谨慎的作风,专权乱政,侵吞财产,贪污受贿,徇私枉法。他任人唯亲,嚣张跋扈,排挤司马懿,将司马懿的势力排斥出朝堂中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