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当时的士大夫眼中是没有百姓的……”
  蔡邕有苦难言:“老夫本是想劝陛下不要卖官鬻爵,要向明帝章帝一般勤俭节约,痛改前非的!”
  【大灾之后便是大疫,因为统治者的不作为,安帝年间爆发了2次大疫,桓帝年间3次,灵帝年间5次,还有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的中原大疫!】
  【瘟疫,“瘟,疫也”,“疫,民皆疾也”,古代说的瘟疫就是我们现代医学中所说的传染病。】
  【东汉末年的瘟疫堪称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死亡人数最多的瘟疫。这场瘟疫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也改变了天下格局。】
  【早在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马援率军出征交阯,军中便爆发了瘴疫,近一半将士死亡。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马援奉命平叛五溪蛮,军中又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成百上千的战士死亡,马援自己也因为感染瘴疫而死。】
  刘秀急道:“如今就是建武年间,天幕提醒的太及时了!”
  马援:“臣请求多带一些医者,提前准备好防疫药物。”
  刘秀:“准奏!”
  天幕定会说到疫情预防治疗之法,正好让太医院做好准备。
  【当然,这些还只是瘟疫大规模爆发的前奏,我们所说的这场汉末大瘟疫从汉灵帝统治年间一直持续到汉献帝建安末年,前后持续时间长达51年,全国性的大疫就有六次,疫情主要集中在豫州、徐州、青州等中原地区,波及到整个东汉统治的核心疆域。】
  评论区
  “其实东汉末年的瘟疫一直持续到了东晋,长达百年之久。”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无百一,念之断人肠。曹操”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王粲”
  “家家有伏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声,或合门而亡,或举族而丧者。曹植”
  “觽灾并凑,蝗虫滋生,河水逆流,五星失次……人民疾疫。《后汉书》”
  ……
  【这场瘟疫最开始是通过大型的动物,比如马牛羊等作为宿主进行传播的,传染性极强,致死率极高。病毒来势汹汹,一旦感染上就是不治之症,人们只能被动地等待死亡。】
  评论区
  “汉朝连年对外的战争,可能感染了匈奴所携带的病毒。”
  但是匈奴贼心不死,屡次犯边,也不能任由他们侵袭骚扰。
  卫青提醒道:“或许是匈奴有意将感染疾病的畜生尸体投放水源,造成大汉军队的减员。”
  汉武帝:“天幕讲到去病的时候就曾说过,去病可能中了匈奴的奸计。”
  霍去病都忘记这件事了,没想到自家陛下还记得:“臣日后定会注意的,尽量饮用自己携带的食物,和烧开的水。”
  汉武帝也知道行军打仗不可能讲究太多,只能提醒道:“多带一些大夫,让他们时刻检查。”
  “因为气候和土地兼并,造成了波及全国的大饥荒,百姓长期得不到食物,免疫力下降,对病毒的抵抗力也降低了。”
  “饿死在道边的尸体有的被吃了,有的自然腐烂,腐烂的尸体会产生大量病菌,这也是病毒的源头之一。”
  平行时空乱世中的百姓都绝望了。
  到处都是战乱,到处都是兵匪,他们只能四处流浪,四处乞讨。只要能吃的东西,便是土石都会下肚,更何况是人的尸体。相较于可能感染的瘟疫,当然是眼前的温饱更重要。
  “汉朝的人有吃老鼠肉的习惯,现在开发出来的汉墓有一些陶罐中还存放了很多完整的老鼠骨头,就连汉景帝的御膳房都有,可见这是从上到下的风俗。达官贵人吃老鼠是为了品尝不同的风味,普通百姓吃老鼠则是因为没有食物,只能见什么吃什么了。”
  “但老鼠身上携带了很多病毒,很容易就会传染到人身上。”
  “汉末的瘟疫很有可能是鼠疫。”
  ……
  老祖宗们自动理解为“老鼠身上带着瘟疫!”
  汉景帝想着自己最近几天的菜单,差点吐了出来。Σ( °o°)
  【这些生病的动物有可能是在大汉北征西讨的过程中,从匈奴感染的。因为与汉末疫情同一时间,西方的罗马帝国也遭遇了一场严重的瘟疫,史称“安东尼瘟疫”!与大汉一样,罗马也曾与西迁的匈奴交过手。这场大疫让罗马帝国人口锐减四分之一,帝国由盛转衰。】
  评论区
  “丝绸之路不止带来了财富与文化交流,也将病毒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当时正是罗马的黄金时代,安东尼是罗马的五贤帝之一,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的情况下,还死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可见瘟疫的可怕!”
  ……
  曹操:“罗马!就是我们说的大秦!”
  曹丕:“没想到遥远的西方也有瘟疫。”
  【这场瘟疫的快速传播与绵延不绝有很多原因,首先便是自然原因,秦、西汉时期,中原地区气候温和,植被丰富。但是到了东汉中后期,天气突然变得异常寒冷,自然环境恶劣。频繁的天灾导致庄稼颗粒无收,人口急速流失,病原微生物滋生蔓延……】
  评论区
  “在三千多年前,黄河两岸还长满了竹子。”
  “公元前1000年开始降温,长江汉水都结冰了,这个时间正好是周厉王时期,周朝的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国力日衰。”
  “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是第二个温暖期,山东温度常年保持零度以上,齐鲁地区庄稼一年两熟,亚热带植物都能在这里生活。”
  “从公元元年,到公元600年,再次降温,这段时间对应着王莽的新朝,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朝开皇年间。”
  ……
  曹操:“听闻早年间洛阳是不下雪的,如今却大雪纷飞,冻死无数百姓。”
  曹植也道:“父亲在孔雀台种的柑橘只开花不结果,想来也是这个原因,史书记载汉武帝时中原还能生长梅树、柑橘,现在都绝迹了。”
  孙策:“前些年,六月间还有像冬天一样的寒风,淮河结冰,不能行船。”
  孙权:“过去也不曾听闻东吴还能天降大雪,冻死鸟兽的。”
  ……
  李世民:“原来温度也能影响朝代更迭。”
  魏征正在查找汉代的史书,以验证天幕的判断。
  只听得魏征高呼:“找到了!”
  离得近的同僚都围了上来,李世民也留意着这边的动静。
  只听魏征念道:“(王莽)天凤三年,关东雨雪深一丈,百官人马有冻死者……”
  房玄龄道:“长安已经多年不曾见过冰雪了,可见我大唐正是天幕说的温暖期。”
  长孙无忌不由得感慨:“天佑大唐!”
  【现代遇到气候忽冷忽热之时,还会爆发流感,更何况免疫力低下的古代。温度下降,会导致很多冰川无法融化成水,河流径流量减少,海平面下降,生成的水蒸气也会减少,相应的,降雨量也会减少。随之而来的便是农作物生长环境南移,经济中心南移。】
  张仲景正在给自己的徒弟解释天幕的意思,“《黄帝内经》记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由此可见,冬季没有储存足够的精气,春季便无法抵抗瘟病的侵袭。”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冬季吃不饱导致免疫力低下,春季就会容易生病。
  长时间的饥饿还会导致人伦悲剧,同类相食,携带病毒的尸体被人们吃掉,加速了瘟疫的传播。
  【其次,战争也造成了瘟疫的大规模传播。整个东汉年间战争都不曾间断,汉灵帝时期,更是开启了与羌胡的百年战争,北方鲜卑崛起,不断犯边。】
  皇甫规想起早年平叛的经历,对子孙道:“当年陇右诸羌叛乱,老夫率领的大军尚未到达战场,便因瘟疫减员四成,若不是我大汉军士一汉当五胡,怕是诸羌之乱难以平定。”
  【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董卓乱政,诸侯争霸,三分天下……无不伴随着一场场惊天动地的战争。】
  【我们知道传染病大规模传染要满足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链与易感人群。战争让大量军队聚集在一起,士兵长时间行军打仗,身体疲惫,免疫力低下,军营卫生条件极差,再加上伤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一人生病便会感染周围无数同袍。因此,很多瘟疫都起源于军营。】
  【赤壁之战中,曹军由于感染瘟疫造成士兵大量死亡,军队战斗力明显下降。面对孙刘联军的强势攻击,曹操只能班师回朝。第六次合肥之战,吴军中爆发瘟疫,只能仓皇撤退,诸葛恪也因此战的失败失去人心,身死族灭……】
  曹操:“赤壁之战,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无独有偶,罗马帝国的安东尼瘟疫也是因为战争。公元161年,罗马帝国与安息帝国爆发了一场大战,罗马赢得了这场战役,却因为士兵感染瘟疫,只能放弃进攻,罢兵回朝。当时没有人想到,他们也将瘟疫带回了小亚细亚半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