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这个太后当得也太稳当了吧。”
  “建议楼上看看高家都是什么品种的奇葩,娄昭君定会后悔生下这几个混账东西!”
  【高湛性情优柔,昏庸无能,又荒淫无度,不理朝政,他肆意诛杀宗室,使得朝政混乱,社会动荡,北齐国势日渐衰微!】
  评论区
  “高湛对后世最大的贡献就是颁布《北齐律》,这部律法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成就最高的一部律法,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开皇律》和《唐律疏议》。”
  【公元565年,高湛传位于年仅九岁的儿子高玮,自任太上皇,最后因酒色过度而死。】
  评论区
  “高湛逼奸皇嫂李祖娥,还用她的儿子胁迫她。”
  “高湛对和士开极为宠爱,一刻不离,和士开的经典语录是:尧舜禹那样的圣君都化成了一抔土,跟桀纣又有什么两样,陛下还不如趁着年轻力壮的时候及时行乐。”
  “所以最后就被酒色杀死了。”
  “这个和士开权倾朝野,任人唯亲,荒淫无耻,还与高湛的胡皇后有奸情。”
  “讽刺的是,朝臣想要除掉和士开,给皇帝高玮上了奏疏,高玮看都没看就同意了,和士开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被杀了。”
  “宠幸奸佞可是北齐的宫廷特色……”
  【高玮继位时,北齐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他却依旧荒淫无度,任用奸佞和士开等人,称自己为无愁天子。】
  评论区
  “陆贞传奇里面的陆令萱也是一个祸国奸佞!”
  “高玮自幼在陆令萱身边长大,把她当成干妈,陆令萱对高玮的影响甚至超过了高玮的生母胡太后。”
  “陆令萱和胡太后都想把小皇帝抓在自己手里,她们能想到的法子就是将高玮的后宫都变成自己人。”
  “高玮喜欢皇后的婢女穆黄花,陆令萱就收她当养女,积极促成穆黄花之子成为太子。胡太后则将自己的侄女送进宫,与穆黄花争宠。”
  “陆令萱的目光不止在后宫,她还能影响朝堂。她与和士开密谋杀赵郡王高睿,与祖珽合谋杀琅邪王高俨、太傅斛律光……将她的儿子提拔为丞相,母子二人掌控北齐朝堂!”
  “陆令萱聚集起庞大的政治力量,专擅朝政,秽乱宫闱,贪污受贿,奢靡享乐,将北齐王朝的根基一点点腐蚀殆尽!”
  “待穆黄花成为皇后之后,陆令萱俨然成为了无冕的皇太后。”
  【高玮听信谗言,自断臂膀,杀害博陵王高济、琅琊王高俨、北齐名将斛律光和兰陵王高长恭,将北齐的擎天之柱亲手折断!】
  评论区
  “斛律光是北齐名将,擅长骑射,号称落雕都督,他骁勇善战,在与北周的二十多年战争中,多次指挥作战,都取得了胜利。”
  “斛律光的手下败将有北周大将达奚成兴,齐王宇文宪,北周柱国辛威、韦孝宽……最后官拜左丞相、咸阳王。”
  “斛律光一个女儿是皇后,两个女儿是太子妃,子孙皆封侯拜将,还娶了三个公主,全家朱紫,满门显贵。但斛律光却严守本分,生活简朴,不受贿赂,不干预朝政,尽量减少皇帝对他的猜疑。”
  “高玮却不是一个能够明辨是非的皇帝。”
  “北周名将韦孝宽屡次败在斛律光的手下,战场上打不过就另辟蹊径,他散播谣言,说斛律光要谋朝篡位。高玮果然相信了,他将斛律光骗到皇宫,将其杀害,抄家灭族!”
  “结果只得到了一些日常用的弓箭刀鞘,一代名将斛律光家无余财……”
  “周武帝听说高玮杀了斛律光,高兴的大赦天下!”
  “还有兰陵王高长恭!”
  “啊啊啊!wuli兰陵王……”
  “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高长恭是高澄的儿子,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因为长相俊美,不得已戴着面具上战场。在邙山之战中,高长恭率五百骑兵突破北周包围,成功解金墉城之围,威名远扬!”
  “后来,高玮与他谈及这一战,问他在战场上怎么就敢那么勇,不怕受伤吗?高长恭满怀爱国情怀的说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些。高玮顿时心生猜疑。好家伙,整个北齐都是朕的,什么时候变成你的家事了!”
  “高长恭已经足够低调,甚至收贿赂自污,却还是免不了一杯毒酒的命运,他死的时候才三十岁。”
  “不得不说,高长恭是高家的基因突变。”
  第244章 南北对峙
  【北齐在高氏的治理下逐渐走向崩溃,与其相伴而生的北周却迎来了一位靠谱的英主。】
  【北魏末年,名将贺拔岳以两千疲惫之军,横扫三秦之地。尔朱荣势力覆灭后,贺拔岳拥兵关陇,与高欢相对而立。最终,贺拔岳被暗中投靠高欢的部下侯莫陈悦杀害,震动朝野!】
  【贺拔岳死后,他的势力被部下宇文泰接手,宇文泰打败侯莫陈悦,成为关陇地区的新主人。北魏一分为二,掌握西魏大权的宇文泰在三次战役中大败高欢,奠定了宇文氏与北周的根基!】
  评论区
  “宇文泰设立八柱国,每个柱国统领八千精兵,这是历史上府兵的开端。”
  “后来无论如何改朝换代,大权都在掌握兵权的八柱国之间流转。”
  “宇文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不拘一格,西魏在他的手下逐渐赶超东魏。”
  【公元556年,掌握西魏政权的权臣宇文泰去世,他的三子宇文觉继承了西魏大权,废帝自立,建国号周,史称北周!】
  【宇文觉继位之时年仅十六,朝政大权都在其堂兄宇文护的手中,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同年,宇文护诛杀宇文觉,立宇文毓为帝,又毒杀宇文毓,改立十七岁的宇文邕为帝,这一年是公元560年。】
  评论区
  “宇文觉不满宇文护的专权跋扈,在赵贵、独孤信的支持下,招揽一批人在后宫训练,预谋擒拿宇文护,不成想这件事被宇文护知道了,宇文护先发制人,诛杀赵贵、独孤信,废黜宇文觉。”
  “宇文护立温文儒雅的宇文毓为帝,但宇文毓可不像宇文护想的那样懦弱无能,他在治国理政中施展自己的才干,致力于发展经济,稳定民生,逐渐聚集了一批拥护皇帝的朝臣,在百姓中也威望日盛。”
  “宇文护搞了个还政的把戏试探宇文毓,没想到宇文毓居然照单全收,此举引起了宇文护的忌惮和不安,宇文护立刻命御厨毒杀了宇文毓。”
  “宇文毓的皇后是独孤信的长女。”
  “史上最nb的老岳父!”
  “长女是北周皇后,四女生下了唐朝开国皇帝,七女是隋朝开国皇后!”
  “她们三个可不是一母同胞,家人们谁懂啊,我瞬间脑补出一部波澜壮阔的宅斗小说……”
  “国仇家恨与朝代更迭,三个女人的命运与三个朝代的兴衰……”
  “可惜独孤信死的太早了,不然他们家能历经三个朝代,屹立不倒!”
  宇文毓、杨坚、李渊:……
  【宇文邕是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自幼聪明果断,有远见卓识,在宇文护的阴影下韬光养晦,对宇文护极为尊敬。】
  【宇文护手握大权却不识大体,所用非人,他的亲信子侄贪婪残暴,剥削百姓,目无王法,恣意而为,两次伐齐都大败而还,宇文护在朝中的威望大为削减。】
  【公元572年,宇文邕趁着宇文护入宫请安之际,亲手诛杀宇文护,将宇文护的所有势力斩尽杀绝!】
  【宇文邕削弱大冢宰的权利,加强皇权,取消征兵的种族限制,加强武备,将军队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在政治上,宇文邕通过灭佛,提振国家经济实力。以均田制为基础,设置府兵制,增强自身的军事优势。又与突厥和亲,与南陈交好,解决南北的领土争端。上下一心,消灭北齐!】
  评论区
  “当时的寺庙占据大量肥沃的土地和人口,又不用交税,严重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国力。”
  “在道士张宾的怂恿下,宇文邕召集儒道佛三教举行大辩论,最后决定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最末。”
  “但是张宾学艺不精,与佛门的辩论中屡屡处于下风,佛教子弟不服宇文邕的判决,认为宇文邕偏袒道教。”
  “宇文邕干脆在灭佛的同时连道教和民间宗教一起罢黜。”
  “周武帝灭佛,毁灭寺庙4万座,强迫三百万人还俗,重新成为国家的编户,缴纳赋税与赋役。”
  “三武一宗灭佛,这是第二次了。”
  平行时空的帝王本来不以为意,一个佛教还能掀起什么波澜,直到看到三百万人口才重视起来。
  汉武帝:“这么多人躲在寺庙中,不用交税,不服兵役,还要侵占肥沃的土地,那些支持佛教的帝王也太富裕了吧!”
  贫穷的猪猪无法想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