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一日,李清照正在家中荡秋千,忽见一个翩翩少年郎进入李家花园,她十分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不过李清照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人是谁,于是她悄悄回头躲在门后,偷偷地看了几眼。“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苏轼:“短短几个字,就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真可谓妙笔生花!”
苏轼越来越欣赏这个后辈了。
天幕下不知有多少观众不自觉的露出了姨母笑,这样美好的感情让旁观者也很是愉悦呢。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就这样开始了,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都喜欢收藏金石,碑文。当时还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休沐日回家的时候,都要先把自己的衣服典当了,换一点钱,在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他们喜欢的碑文和果实带给妻子。】
【后来,赵明诚进入仕途,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赵家藏书虽然丰富,可是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他们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欣赏。】
【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售价20万文。他们留在家中欣赏了两夜,爱不释手。但是,苦于没有足够的银钱,只能恋恋不舍的还给了人家,夫妻二人为此事惆怅了好久。】
少年时期的李清照对这样的生活充满向往,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与人志趣相投的感觉一定很美好。
如果这就是婚姻,她想自己会过得很欢乐的。
【但是,好景不长,朝廷内部激烈的党争再次将两家卷了进去。】
【向太后秉政一年便去世了,朝政大权回到了宋徽宗的手中,初登基的宋徽宗立下宏图大志,要再现父亲神宗时期的政治改革,为此他重用革新派的蔡京为相。】
【蔡京掌握大权后,以新政为幌子,不遗余力的打击旧党,排除异己。他将元祐年间的司马光、文彦博、苏辙、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三百零九人列为奸党,将他们姓名刻石颁布天下,凡是列出名字的人都不能在京城任职。】
【李格非也在其中,排名第二十六,被罢免了在京城的官职。就在同一年,身为新党的赵挺之却一路升迁,六月除尚书右丞,八月除尚书左丞,官居相位,位高权重!】
【为了救父亲,李清照写了一首诗送给公公赵挺之,第一句便是“何况人间父子情”,但赵挺之并没有出手相助。被罢官的李格非只能带着家眷回到家乡赋闲,李清照对公公的袖手旁观十分失望,写下了“炙手可热心可寒”的句子讽刺他的所作所为。】
原本还很兴奋的赵明诚顿时被泼了一盆冷水,父亲的做法,让他还有何颜面求娶“女词人”。
【1103年,朝廷党争愈演愈烈,李格非“元祐党人”的罪名株连到了李清照的身上。朝廷再次颁布诏书“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还禁止元祐党人的子弟在京城居住。】
【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原本举案齐眉的夫妻,不仅面临着被拆散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偌大的汴京,已经没有了李清照的立足之地,她不得不只身离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散回家的家人。这一年,李清照不过20岁。】
还是少女的李清照突然有些不是滋味,原来平和安静只是暂时的,动荡与波折才是生活的常态……
李格非看出了女儿的心思,不由暗叹一声:“个人的力量如何能与朝廷相抗衡,几十年的党争已经成为了朝廷的政治惯性,没有人能够阻挡!”
李清照却道:“父亲,这次会不一样的!”
李格非顿了片刻才道:“是啊,我们的官家不是端王,这次一定会不一样的!”
【1105年,赵挺之与蔡京开始了新一轮的政治斗争,赵挺之失败自请辞职。半年后,蔡京被罢相,赵挺之重回朝堂,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执掌朝政!】
【蔡京走后,朝廷毁掉了《元祐党人碑》,继而大赦天下,解除一切党人之禁,李清照也得以返回汴京与赵明诚团聚。】
【1107年,蔡京复相,无情的政治灾难又一次降临到了赵家头上,赵挺之被罢免了右仆射的官职,仅仅五天就去世了。他死后第三天,蔡京诬陷赵挺之图谋不轨。赵家人都被捕入狱,最后因为没有查出任何违法乱纪的证据,赵家人才被释放。】
【但赵挺之的赠官被追夺,子嗣的荫封也没有了,赵家人只能离开汴京,回到故乡生活。李清照跟着赵家回到青州,开始了屏居青州乡里的生活……】
第454章 千古才女
【在青州隐居的十年间,李清照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工作,自得其乐,这段时光成为了他们人生中最为宁静和美好的时期之一。她将自己的房间命名为“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寄托自己虽深处逆境,依旧坚韧不拔,自得其乐的志向。】
陶渊明:“莫不是因我的《归去来兮辞》?”
李清照:“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经历过生活的波折后,她只想寻找一个安静稳定的地方,过上平静的生活。
幸好,她的丈夫赵明诚也决心远离政治纷争,回归自然与学术,过上隐居的生活。
【他们相互支持,搜集、整理、勘校金石书籍,节衣缩食,只为一方古碑。他们曾在青州古城收集到《东魏张烈碑》、《北齐临淮王像碑》、唐李邕撰书《大云寺禅院碑》等一大批石刻,还有益都出土的有铭古戟,昌乐丹水岸出土的古觚、古爵,陆续成为他们的宝藏。】
【在李清照的帮助下,赵明诚完成了《金石录》的撰写。】
晚年的李清照也很怀念那时候的安宁岁月,只是可惜,在后来颠沛流离的日子里,这些宝藏都遗失了……
【闲来无事,他们也会“赌书泼茶”,一个人说一件事,另一人则回答此事见于某书某卷某页某行。说对了,奖励一杯茶。】
【李清照记性好,总能先一步喝到茶,不过赵明诚也不遑多让。二人你追我赶,却不想玩得太开心将茶杯碰倒,夫妻二人大笑着结束这个游戏,只留下满室茶香。】
少年时期的李清照与赵明诚不由得对对方生出一分爱慕之情……
【清朝诗人纳兰性德在悼念亡妻卢氏的时候,化用了这个典故,写下了:“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诗句。】
刚刚与心爱的女子成亲的纳兰性德:……
【在此期间,李清照针对诗与词的区别做了《词论》一文,她提出词"别是一家",强调词与诗的分野,通过对先前各位名家的评价,系统地阐述了优秀词作的标准。】
评论区
“拽姐李清照!”
“大姐大!”
……
汉语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即便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也能大致猜测一番。
早年的李清照不知为何后世人会称自己为“拽姐”,晚年的她却知道原因。只是……天幕难道要当着诸多先贤名家的面戳破自己的对他们的评价吗?
这可真是……太爽快了!
李清照在心里隐隐期待着。
【在《词论》中,李清照对五代以来的重要词人创作一概予以否定。她说柳永的词合于音律,但语言过于俚俗。】
“凡有井水处,便能咏柳词。”柳永的粉丝群体极为庞大,他们立刻在评论区为自己的偶像张目:“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这样的词还不够雅致吗?”
柳永倒是不怎么在乎诗词上的评价,这只是他的消遣罢了:“大俗即大雅!”
【张子野、宋祁、宋庠兄弟、沈唐、元绛、晁端礼等人,虽然时有精妙的词句,但整体破碎不足以成为名家!】
评论区
“是写出了‘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不老,情难绝’的张先张子野吗?”
张先:好吧,我承认只有这几句词算得上经典。
“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宋祁吗?”
“是‘郁郁舂陵旧帝家,黍离千古此兴嗟’的宋庠吗?”
……
沈唐、元绛、晁端礼:好吧,我们的诗词确实不算什么,毕竟这也不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