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林黛玉幼时被充当假子教养,林如海也不避讳同她谈论国事,可自从到了贾府困于闺阁,她确实对现今的形势一无所知。
沉吟了片刻,一时也不知以何种借口再提及退婚之事,
她谈及感情时,他便直抒感情,她谈及利益时,他便认真分析利益。
这样的夫婿…该如何拒绝?
空气忽沉寂下来,林黛玉能感觉到顾淮璟的目光一直未曾离开自己。
黛玉垂下眼避开了他近在咫尺的眼眸,不安地揉了揉手帕:“那…你不后悔?”
“甘之如饴。”
黛玉清晰的记得,在听完他回答过后,清风送来琼花淡淡幽香也记得心尖剧烈的跳动。
伴着缓缓上升的日光,她分明听到他宛若在耳边的呢喃:
“林姑娘…你可愿给我这个机会?”
黛玉垂下眼,目光不自然地瞥向窗外摇曳的梧桐树,耳尖被日光衬得通红,轻声怪道:“别再看了。”
“什么?”顾淮璟也顺着人影的方向抬眼望向窗外的摇动的梧桐叶,
有和煦的日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在他脸上落下了斑驳的光点。
黛玉抬眼看向珠帘勾勒出的人影,揉着丝帕跺了跺jio,有几分赌气:“就是你别再看我了。”
“那以后再看,林姑娘准是不准?”顾淮璟单手握拳,从喉间滚出几声低笑。
黛玉捂着通红的脸颊,娇嗔:“不准!”
“不听。”
顾淮璟依旧在珠帘外低声笑着。
这人!果然同他那字一般蛮不讲理!
“哼,果然是登徒子!”黛玉气呼呼的莲步移到窗边吹风。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将自己的话堵了回来。
顾淮璟不紧不慢地跟着里间的人影走到窗边。
那是一扇窗户,对半朝外开着。
帘子自中间隔开,故时常有风吹动珠帘摇曳。
意识到身侧人儿真的生气了,将怀中今日练剑后拾起落花的绢袋从窗前递了过去,声音温润:“顾淮璟知错了,请姑娘给个伴以葬花赔罪的机会。”
林黛玉看着那绢袋方消下去的红晕又浮了上来,这还是她亲手送给他的,兴致冲冲相约之后一起葬花。
“那是我与陆姑娘的邀约,与你何干?”林黛玉扯下那绢袋,不满呢喃。
顾淮璟倚在窗台处,这个视角正好能看到黛玉如画的侧脸,桃花眼几乎要弯成小狐狸:“这可是姑娘说的,那便请陆姑娘出来陪你。”
“你!不知羞!”
黛玉扭着帕子抬眼便感受到了少年侧身带进夏日的花信风。
吹落他细碎的发丝飘扬。
原本少年的目光如水,宛如天边孤傲照亮世间的月光,清清冷冷。
可此时,那双原本清冷的眼离满满皆是宠溺的笑意:“知羞的是陆姑娘,与我何干?”
“蛮不讲理!”林黛玉轻哼一声,撇过脸不再理他。
“那以后便有劳姑娘教导我如何讲理。”
“才不教!”黛玉此时也学着他当即回怼。
顾淮璟轻笑,转而看向窗外的梧桐树:“林姑娘,今日一别怕是许久不得见了。”
“今日过后,我要回姑苏。”林黛玉垂下眼,伸手想接住被风吹落的梧桐叶。
却被身侧的顾淮璟抢了先。
惹得黛玉瞪他,
“这里有个小虫子。”
黛玉此时也看到了那只肥硕死死趴在叶片上不肯离开的虫子,一看脸都白了,嘴上却不饶人:“我看你也像那虫子!”
“那更不能让它们分开了。”顾淮璟眉眼弯弯将叶片好生放落,任其飞远,声音轻柔:“下次见面,希望能离姑娘近些。”
林黛玉原本是喜散不喜聚的性子,此时揪着帕子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她知道,他们都有各自要赶赴的前方。
她知道,起码这个夏天,他们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第42章 暴雨
八月,扬州城。
自六月起便持续不断的雨打残了随处可见的一切,断裂的草木、冲散的庄稼,迁徙的飞鸟。
街上早已蓄起的及成年人脚踝处的静止河流,便是地势较高的人家也需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将屋内的积水以各种方式排出门外,而地势低的地方则唯有无奈看着持续不断淌进来的雨水。
此刻,所有人都在祈祷这场雨能快些停歇。
山上寺庙此时已被提前进城赶考的学子挤满,还有不少被暴雨阻隔在乡野之地的学子混在被洪水冲散家园的难民中此刻只能望着无情翻涌的江水哭嚎,不多时,望不到边界的汪洋上哀嚎声叫骂声连绵不绝。
整个江南地区宛若人间炼狱。
科举并未因天灾而延迟,现下离开考不过半日,可难民着实太多了,朝廷疲弱无力,也未曾想过要派出军队救援。
自请来扬州赈灾的九殿下司徒景明站在扬州城墙上俯视着那些疯了一般拼尽全力,哪怕鞋掉了,行李没了,摔倒了也要爬到城门口,丑态尽出的泱泱学子,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情绪。
就像那年,唐太宗在看到新科进士们从端门鱼贯而出时,分外得意的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吾彀中矣!”
满脸沉稳正气的知府陈安陪在九殿下的身侧问道:“殿下,是否要考虑推迟科举?”
“科举如期举行不是陈大人的高计?反倒问起我来?我不过是被皇爷爷、父皇派到陈大人身边学习如何治水。”
司徒景明看向陈安,天真傻气的问道。
“九殿下此言令下官惶恐。”陈安面色不变,弯腰拱手语气愈加谦卑:“殿下自京都来可带来了何等指示?下官也好安排。”
“皇爷爷遣我来的时候没告诉我怎么做呀,父皇也没有告诉我。”司徒景明接过话,神态依旧单纯,支着下颌纠结了一会,才终于下定决心似的指向不远处收留难民的据点:
“若陈大人愿意听我的,我正好见那城外的流民可怜,陈大人可否将他们先好生安置了?”
这两人,一人推诿一人装傻,暗自打着机锋。
抱剑跟着的黑鹰只沉默跟在九殿下身旁几乎就要站成雕塑。
城内,地势较高的平地,坐落着一间雅致别院。
在这个被暴雨洗礼的世界,别院门檐上不知何时竟开出牵绕向上的朝颜花,在暴雨洗礼下反而愈加生机盎然,成了所见唯一的亮色。
忽地,有风铃叮铃声在沉闷的雨中敲响了清晨的睡意。
随即,大门缓缓打开。
今日是乡试的日子,城内街上难得热闹,来往众人脸上表情各异步履匆匆,有加油鼓气也有耐心叮嘱的急切声,更有车马急速飞驰,卷起一大片的水花。
在喧哗的雨声之中,自门内而来的人撑一把旧伞踏入雨中,浓重的湿意瞬间将全身封裹,强劲的雨水捶打着伞盖,握伞柄的手不自觉地加了力。
就在他出来的一刻,早就候着的车夫忙上前:“顾公子是吧?是林家遣我在此等你,雨天路滑还是坐车去贡院罢?免得误了时辰。”
车夫边说着想替他撑伞,却见那公子侧身躲了躲示意不用。
“有劳。”说话间,油纸伞微微抬起,露出精致的下颌,知道这车是谁派来的,伞下遮住的嘴角不值钱的勾起。
随后,马车缓缓驶过长街,雨水落在车轮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微声。
八月的天气伴着经久不衰的雨已然有入冬时的冷意。
在这泥泞的雨中隐隐还能嗅到桂子浓郁的花香。
车内燃着炭火送来暖意,顾淮璟一进车内便注意到了正中硕大的包裹。
里间整整齐齐放着科考这九天所需的一应物什,墨笔砚、御寒外衣、护膝,甚至帽子靴子等,以及各类干粮吃食,余下的便是香囊、药丸等急需品。
顾淮璟小心翼翼的将这些物件取出,他虽然自己也备了些,但确实没有林姑娘这般细心周到,甚至装这些物什的布袋都是厚毛皮制成,可以垫在身下取暖,也不占位置。
考虑到近来都下雨,在选择上都选能防水或易干的材质。
可惜林姑娘没有留任何文字,恐是怕被当成作弊行径。
在同一片喧哗的雨声之中,顾青青看着就要淹到脚踝的积水,当机立断停下手中制药的活计转身去寻林黛玉。
自十里村离开后,林黛玉便赶忙回了姑苏,在方曼霜的帮忙下在林家老宅找到了爹娘留给她最后的退路。
感受离世亲人的沉痛的爱意,她直哭了几日都不得安眠。
将紫鹃雪雁等人唬得不清。
方曼霜知道这事劝不了,只拉着二丫核对账册雇佣人手,尽早让林家运转起来。
见她们这般热切,黛玉消极了几天便重新打起精神来,她要带着爹娘的期盼好生活着。
众人都有了目标,忙得愈加热火朝天。
林家人丁一向稀少,故宅邸并不似贾家那般富丽堂皇,是江南特有的婉约秀丽,林黛玉所住的正是林如海特意为独女修筑的绣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