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贾政对此并不感兴趣,只点了点头,看样子他更想问薛家如何与宣郡王府相交的,毕竟宣郡王虽然只是个郡王,但他是襄亲王的胞弟,襄亲王如今是圣上身边的第一人,圣眷正浓,连带着宣郡王也不可小觑。
不过薛蟠已在他这耽误了好一会儿时间,想到薛蟠一家会在此住下,倒也没有急于一时。
贾政又叫来贾琏,让薛蟠见了贾琏,又让贾琏领着薛蟠去拜见贾赫和贾珍。
另一边,薛姨妈与薛宝钗在贾母房中欢声笑语的摆谈着,正说着话,贾政便使人过来,又将之前与贾母说过的留薛家住下的话,当着众人的面说了一遍。
薛姨妈还未开口推辞几句,贾母便热心道:“还请姨太太在这住下吧,大家亲密一些。”
王熙凤也是时候站出来的:“老太太早盼着姨妈来了,如今又带了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留在这里岂不热闹?”
贾母道:“我最是喜爱这些花骨朵般的姑娘们在我这府中玩乐,若是住的远了,我何以时常看见宝丫头这等令人见之生喜的小姑娘呢?”
薛姨妈不好再推迟,便从容地应了,薛宝钗也站出来道谢。
既然已在此处待了好一会儿了,又说定了薛家住宿之事,贾母过一会便撑着头说乏了,众人便有眼色的告退了。
王熙凤领着薛姨妈一家进了梨香院,之前便就收拾好的屋子,自然光鲜的很,薛姨妈领着薛宝钗又是客套一番,王熙凤杂事繁忙,便先行离开了。
这一路上,薛宝钗都表现的十分谨言慎行,温柔话少,如今到了这以后要住的院子,也并不露出什么来,贾家的下人守着他们的东西正等待归置。
不过薛宝钗可不敢用这贾家的人,不然有多少家财都被他们摸透了,再夹带点东西出去,薛宝钗可不想惯着他们。
薛姨妈先叫人赏赐了一番这些帮忙搬东西的下人,随后便说要归置一番,将他们送走,关了院门,叫薛家的下人开始归置东西。
薛蟠想来是还在拜见贾府的长辈,未曾回来。
薛姨妈领着薛宝钗坐着休息,有些担忧道:“我们留在这里倒也好说,只是这院子到底是有些小了,你哥哥之后要去接收京中生意和人情往来,这儿却是不好待客的。”
薛宝钗有些不解:“这本就是国公府,哥哥便是待客,怎么好在别人家待客?平日里住在这里,送帖子之类的地址也留在这里,叫别人知道我们有国公府的靠山便罢了,若哥哥生意上的事要待客,不如叫哥哥去我们的宅子中,那边也是留了人的。”
薛姨妈摇了摇头:“你是有所不知,我们那宅子不过是商户的宅子,临街地段都不一样,若是在那些地方待客,和寻常商户有什么区别?”
薛姨妈如今已没有了想要管束薛蟠的想法,薛蟠自己早已改变了许多,这一次住进贾府,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好管束薛蟠,最重要的目的,而是为了借贾家国公府的势支撑起自身的面子,好让薛蟠能顺利将京中的生意收拢回来。
若说之前的薛姨妈没有这样的野望,那是因为她之前对薛蟠溺爱太过,薛蟠又没有长辈教导,京中生意盘根错节,若舍一些家财保得一家人平平安安,倒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可是如今薛蟠明明有了改变,之前跟着李家商铺请教了一番,后面还随着李家一起做起了生意,且做得风生水起,十分不错,随后又得以靠上了宣郡王府,在京中又还有那位水二爷,薛姨妈也不免对薛蟠有了期待。
“蟠儿如今交往的人脉虽然不错,可是从那些老谋深算的掌柜里拿回自家的生意,如同李家那般结交的人,并起不了什么作用。而无论是宣郡王府还是水二爷,他们是皇家的人,只能起一个撑腰的作用,只有荣国公府不同,他们切切实实是我们的姻亲,要借着他们的势力,人家才会相信,若是我们拿不回东西,办不成事,背后是会有人替我们出手的,这样他们也会自己再掂量一番。”
虽然那位亲舅舅王子腾,明明与薛姨妈是嫡亲的兄妹,可是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分的这般清楚,薛姨妈自知这位哥哥在大事上靠得住,这样的小事,并且还涉及到了薛家的家产,他应当是不会出手。
就算薛姨妈向他哭诉求助,他最多也是将此事交给他那夫人,可是他的那位夫人更是瞧不起他们薛家的商户身份,薛姨妈并未将这样的关系和薛宝钗与薛蟠说得太清楚,毕竟如此嫡亲的血脉都如此冷情,叫薛姨妈要怎么跟后辈说,他们的这个王家,看上去就像是没有亲情,只有利益关系呢。
薛蟠倒是没什么所谓,毕竟他没有什么切实的感受,在金陵横行霸道的时候,嫡亲的舅舅也未曾出面教育过他,薛蟠对王子腾的印象,不是亲近的舅舅,是有着舅舅的身份而十分陌生的大官罢了。
薛宝钗倒是有几分猜测,年年薛家送出的重礼,人情往来,因着王夫人背后国公府的关系,给这位舅舅的和送给这位姨妈的,其实都是一样的重,但是如今到了京中,细究起来,竟是原著中风评不怎么好的王夫人,反而比王子腾更有温情些。
尽管王夫人也有诸多算计,但她的姐妹情深也是真的有的。
倒是王熙凤一口一个姨妈,叫薛宝钗窥探到了薛姨妈与王家长兄的关系,似乎也比较一般。
王熙凤是王太太的侄女,自然也是薛姨妈的侄女,她可以叫薛姨妈叫做姑妈的,却偏偏跟从夫家的称呼叫了姨妈。
她如今嫁进了贾府,跟从夫家的称呼叫姨妈是没有错,可是两人到了私底下,王熙凤将薛姨妈送到了梨香院,没有外人,她仍旧叫着姨妈,甚至也没有多寒暄几句,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薛姨妈并不知道薛宝钗在想什么,对薛宝钗道:“眼看着待选之日将近,我们便安心在这里住着吧,这府里的是是非非,等到你进了宫,也和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薛宝钗摇了摇头,瞧见院外都是自家的人,小声的说道:“贾家那位大姑娘贾元春,如今还在宫中当一个女吏,若是我真的是选入宫了,恐怕贾家也会将我们当做一个联系宫中人脉。”
入宫女吏不能私自与外传递消息,即便是贾元春出自国公府也不行,倒是薛宝钗是选公主郡主伴读,若是公主郡主应允,她们也有机会跟外面的家人联系。
虽然这等机会十分渺茫,毕竟公主郡主身在宫中,也不会随便应允,就算是难得开恩,还是十分受宠的公主,不然也会顾及宫中的规矩,薛宝钗并不能赌这个可能。
“但是贾家绝不会放过这一丝一毫的关系,到时候我若是不答应,母亲一个人住在这府里,哥哥又在外做生意,我怕母亲难做。”
第22章
“若是待我入宫之后,真如同我所料,那母亲便不管什么都先答应下来,就凭我们还攀上了那位水二爷,这事便是告诉哥哥,也是总有办法的。”
薛家就差在没有靠山,真没有官职爵位,当真是难以支撑这偌大的家业。
别的商户人家就如李家,也都想着转文考科举改变身份,而他家不知送了多少女儿进官员的后院做妾,具体不得而知,但李家能做到齐州那般的地位,肯定是有些这等关系的。
这是何其的讽刺,女儿与他们而言没什么作用,可偏偏等他们想要有大用处的时候,第一个被使用的工具就是那些女儿们。
就如同王夫人和薛姨妈与王子腾和那位兄长的关系一般,大家都是嫡出,血脉再亲近不过,按理来说关系应该十分不错。
可薛宝钗如今见到的却是王夫人对薛姨妈尚有姐妹之情,而王子腾却冷漠得很,薛宝钗这才理解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
可是即便如此,王夫人王熙凤却依旧是在替自己想着更多的事情,王夫人尚且有后辈,她想着他的宝玉,也想着她的元春,可是抛开孩子之外,她并没有将自己完全当做一个贾家夫人。
这点却是与贾母的不同。
贾母是史家女,她嫁进贾家,如今成了贾府的老太太,她的所思所想,不管是糊不糊涂的行为,可都真是切切实实的为贾家在着想。
而王夫人和王熙凤呢?
原著后期她们变卖家产,便可以看出她们更着重的人是自己,王熙凤掌管管家大权少不得贪污些东西,这些行为不过是因为贾家己方关系复杂,各自着想罢了,也可以从中看出贾家的混乱,而真正为家族之人着想却不出现,扶不起的贾赫,不管事的贾政,这些本应是他们的职责。
王熙凤后期曾变卖自己的嫁妆去填补贾家的窟窿,贾母常说,王熙凤是个破落户,王熙凤家中是继承了王府的爵位,想来到了她这一代,家里也已经落魄了,不算富裕,所以对比起贾家来说,贾母会经常调侃她是个破落户,而这样破落户的王熙凤,都能拿出那么多的嫁妆来支撑后期亏空的贾府,这之中便可以看出,王家的家底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