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多年之后,才有人回来,称是这一家人的后代,得神允许,在外定居,但需定期回来祭拜祖宗。
这一支周家人便是福禄选定的神国容器,所以这一支即使没多少人信奉多子菩萨,也依然疯狂生子,开枝散叶。十个孩子里,不一定有一个能成功容纳神国,为了提高概率,便只能多生。
福禄的神国容器一代死,一代延,一直便被限定在这一支里,没有改变。
而福禄暗中投放神国,又将这一支周家人移出欢喜沟,额外赋予他们在外生存下去的神力的原因,也很简单,无非就是祂足够小心,认为神国也好,可以反过来对祂产生一定影响的神国容器也好,都算是祂的弱点,祂习惯将它们隐藏起来。
这隐藏深到,这支周家人本身都对此一无所知。
这便难怪身为神国容器的周沫,会斩钉截铁地相信自己是福禄天君转世身,有福禄天君相关超凡力量的、与福禄天君密切有关的,除了祂的转世身,还能是什么?
他们从来不知福禄的神国容器。
当然,福禄观的部分高层大概能猜到一些,多子神教对神国容器也是隐瞒态度,但总会有风声泄出。也是因此,福禄观内部,即使是支持周沫的激进派,对待他的态度也有些古怪。
第二件事,福禄对福禄观的掌控。
在这一百多年间,福禄给自己立的人设是不理俗世、清静无为,掌世间钱权名,却不沾半点凡尘气的神明形象。这样一个形象,对于管理福禄观,自然不会有半点兴趣。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福禄天君对福禄观没有什么实际掌控力。
可其实不然。
福禄对福禄观的掌控不说强过多子对多子神教的掌控,也绝对相差不大。只是多子直接,将一切摆在明面上,而福禄则喜欢将所做的事情都隐藏在水面下、帷幕后。
福禄的无为若是真的,而非装的,福禄观不可能在多子神教的强势入侵下,在内部的派别林立中,依旧把握着夏国远超大半的政治权力,让多子神教只能沦坐次席。
而且,虽然看上去福禄观相对自由,不够虔诚,只为追逐利益而来,但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足够多的利益才是最为坚固的信仰。
而在这个世界,能给出足够多的利益的,唯有地位、权势、力量皆在顶峰的福禄。
此外,我也怀疑福禄观的内部分裂,派别众多,也有福禄的手笔。这类似于古代帝王的平衡之术。而福禄作为神,想要办成这件事,完全不需要像皇帝们一样费心费力,祂只需要施加污染和影响便可。
比如此时凝固在真空时间里的黄衣观主,大概率已在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被福禄污染,时时刻刻影响着潜意识。
综上所述,福禄对福禄观看似放养,实则是掌控极深。
最后,第三件事,福禄对天空城的觊觎……”
第521章 有喜
“在分食巨蚺,得到巨蚺所化神物和深潭潭底的碎镜片后,没过多久,福禄应该就对巨蚺和镜子的来历有了了解。
祂发现了镜中的固定通道,然后利用自己与巨蚺,或者说与镜子邪神本质同源的力量缓缓污染渗透着这条通道,向其内张开了自己的须触。很快,祂的须触便顺着通道,见到了天空城。
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欢喜沟的、更高维的世界。
在福禄之前,只有天空城的存在降维来到欢喜沟,却从来没有欢喜沟的存在窥见天空城。
福禄是第一个。
祂见到了镜外的世界,虽不能进入,却可以探知。
祂听说了科技的神奇,听说了邪神的存在,听说了玩家的超凡。在祂的内心深处,崭新的渴望涌现出来。祂暗地里的谋算,或者说计划,便从这个时候真正萌芽,并在之后的岁月里不断完善、实行。
除了须触和窥探,在时间线第三部分,我们可以发现的福禄在天空城的隐秘行为,还有一件,那就是部分滞留玩家的离奇死亡。
之前已经提过,我怀疑镜子世界二长老等滞留玩家的离奇死亡与福禄有关,但没有直接证据,现在,我也仍旧坚持这点猜测。
这一点将视角定位为滞留玩家会相对清晰一些,所以我们将其移至之后两类人中的滞留玩家的部分再讲。
福禄之后,我们先说第三个人物,也是在时间线第三部分很容易被忽视,但却不可忽略的一个线索人物。
郑尧。
郑尧是大夏的开国皇帝,他生于大羿末年,平民百姓出身,少年时加入起义军,后为桃木军首领,为军需、为救济百姓,多干些挖坟掘墓的勾当。
后不知为何,他忽得两神庇佑,一路高歌猛进,踏两江,平秦川,收天下一十九州,一览群雄,成为了这场逐鹿之战的最终赢家。
然,郑尧登基不过两年,便失去了两神信重,被两教讨伐,无奈退位,后幽居霜北台,没几年,黯然去世。
这是历史上记载的,也是大多数人眼中的郑尧的一生。
郑尧能成为开国之主,有两神的帮助,毋庸置疑,而后来,他被逼退位,有两教的手笔,也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
他这一生的大起与大落,都与两神两教有着脱不开的关系,这是所有人都清楚的。
但大部分人都不清楚的是,两神两教当年为何选了郑尧,后来又为何弃了他,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们态度转变如此之大。
这一切,都要从郑尧带着桃木军,踏入欢喜沟,掘开道微的墓穴说起。”
术士秘册再次无风而动,一页页翻开。
结合所查史料和曾经见到的有关郑尧的幻象,黎渐川将郑尧打开道微的墓穴,发现其中的术士秘册,看过其中内容,大惊惶惶之后,听从手艺人兄弟的建议,开坛祭神,以凡人之身与神明交易等事,一一写了出来。
“……
郑尧与两神的交易,除去他们双方外,无人可知,但从后来郑尧的所作所为中,也不难推测。
他们这场交易,两神需要付出的,是从信仰与超凡势力两个方面来支持郑尧夺取天下、平定乱世——历史上,有过郑尧遇一山城,久攻不下,多子菩萨对山城无数信徒降下神谕,令其打开城门,恭迎天下之主的记载,也有过郑尧大江难渡,红衣道长挥手搭云桥的故事。
而郑尧需要付出的,则是对过往真相的保密、术士秘册,以及他的性命和天下。
因此,大夏建立后,郑尧只作为皇帝稳了两年局势,便有两教发出檄文,讨他退位,他顺势离开,任由两教入主,神权立国,最终自囚死去——这一系列变故,不是突然的政斗,而是早已定好的交易内容。
这本就是一场不平等的交易。
但郑尧没得选。
他夹在道微的算计与两神的仇恨之间,夹在乱世诸雄与黎民百姓之间,要想再多活上几年,要想尽快结束这悲惨的世道,他没得选。
郑尧本就不是什么圣父,参加起义,争夺天下,盗墓杀人,一半是为天下百姓,一半自然是为自己的野心与欲望。由冒天下之大不韪,干那么些掘坟盗墓的事便可以看出,此人一旦下定决心去做什么,哪怕千夫所指,也不会轻易动摇。
这场与神明的交易,是郑尧从一个普通的起义军首领,走上真正的帝王之路的开端。
这一总结的得出,既是因两神两教的相帮,郑尧的势力发生大变,也是因郑尧之心,在这一场交易前后,已经变了。
史书记载,在郑尧得两神神恩,离开欢喜沟时,他军中一名身份不详、字为子贤的心腹忽因急病暴毙。
以我所见来说,这位子贤八成并非急病而亡,而是自尽或被郑尧所杀。
因为他是除郑尧外,唯一一个看过术士秘册之人,即使他与郑尧情同手足,可也难逃必死结局。
这个结局,只怕在他提出要让郑尧与神交易时,便已然被他料到。可他面对郑尧,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未曾隐瞒丝毫。
郑尧自然明白。
欢喜河边开坛祭神前,他那一夜的辗转,至少有三成,是为这段未曾明说的情与义——兄弟、君臣之情,百姓、天下大义。
但无论怎样的纠结痛苦,他最后仍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开坛祭神,子贤暴毙。
幼年路遇道微,结下了一串糖葫芦的因果,青年开坟掘墓,挖出了一本术士秘册的算计,就此重定乾坤,万人之上,中年悲凉,霜北台一梦,无疾而终。
郑尧不似两神,于畸形中成长,于超凡中异变,也不似道微,起于微末,借势谋局,一朝大仇得报,天下为之倾覆,更不似文宗,英明果断有之,昏庸残暴有之。
根本上来说,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作为一个普通人,郑尧称不上好人,甚至干了不少坏事、违心事,但却是这许许多多的人或神里,唯一一个自始至终都保持了部分自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