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是呢!”
叶舒在这段时间里已经适应村里的环境了,对一些常见的老人也已经脸熟,也不像刚来那会儿低头害羞了,大声打招呼:“林大娘,您吃早饭了没有?”
“吃过了!”林大娘笑着看他们,还对曾越打趣了句,“曾越,你这女朋友漂亮又大方,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曾越礼貌地笑了笑,心里是赞同的。
叶舒回头瞪他一眼。
又遇到两个在一边聊天一边拔蒜苗的大娘,见他们过来也停下了话题,跟他们说两句。
“你们在地里又是搭大棚,又是围篱笆,又是铺地砖的,搞这么漂亮做什么?”
“我远远看着玻璃大棚里都透出青色来了,长得好高的样子,你们到底种了什么好东西?长那么快的!”
叶舒回答:“只是些蔬菜,我买的苗,里面水热条件合适就长得快。不过没有多少,就那么点大。”
一路说过去,渐渐靠近自己的地块。
曾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已经能看到地里一道清晰的石板小路,蜿蜒通到温室门口。
竹篱笆也渐渐干燥变成浅色了,一个角落却有一棵枝叶青翠的植物,生机勃勃,很是醒目。再仔细一看,不止角落一棵,挨着那一面篱笆种了一排呢。只不过其他的植株矮小一些。
叶舒打开门,转身得意地问他:“看,这就是我铺的小路,还不错吧?”
曾越脚踩在石板路上,只觉得平坦又稳当,点头:“很好。”
还以为只是个样子,她自己弄不好呢,现在看来,比专业的老师傅都铺得好,也不知道她怎么做到的。
叶舒关上门,带着他往里走。
曾越边走边看向那一面翠绿的植物,近了渐渐看清楚是月季。他想起来:“那些就是你之前说的,在网上买的四季开花月季?”
“对啊。”叶舒点点头,除了角落那棵最先种下的,被施肥剪过,长得比较高大之外,其他都还有些矮,“它们长得也挺快的,长大了就会开花,到时候就好看了!”
“真能种活?”曾越都有些怀疑自己了。
“什么意思?”叶舒不满了,转头瞪他一眼,“都说了会长的,不许质疑我!”
“……好,我错了。”曾越本以为她是网瘾少女,喜欢在网上乱买,其实她没有乱买,是他自以为是了。
叶舒得意道:“这才是外面的,里面变化才大呢!”
说着已经到了温室门口。
曾越也已经透过玻璃隐隐约约看到了,怪不得刚才路上老人们说能看见一些。
作物确实长得很高了,横平竖直的小路也依稀可见。
他目中惊讶更甚。
叶舒伸手打开门,一阵暖意扑面而来,驱散了冬日的寒气。
“这里很暖和,记得把外套脱了哦,不然出汗。”
她是越来越喜欢这个温室了。
冬天在这儿干活特别舒服,没有外面气温低,更不会寒风瑟瑟。
这也不像普通的温室那样,温度和湿度过高,导致闷热难受。这里排风系统会自动检测并打开风扇排气换气,把环境控制得很适宜。
不干活,在这里玩手机也舒服。
曾越目光惊叹。
她说得一点没错,温室里果然是大变样了。
整齐的石板路把地均匀分为八块,跟外面一样铺得平坦结实,一点也不松动。光滑的石板与明亮的玻璃相映照,他走在其中,不像是在地里,反而像是在一个精心打造的室内花园。
虽然地里种的是蔬果。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玻璃温室本来就不一般,现在地面改造成这样也很合理,好像就该这样干净。
也许她一开始就是打算这么弄的,毕竟她是要“舒舒服服种地”。
曾越也注意到了玻璃墙上四四方方的木头箱子。
“这是蜂箱?”他迟疑地问,他之前也看见村里人养蜂,但这个蜂箱好像过于精巧了些,木头打磨光滑,还雕花,更像一个艺术品。
“对啊。”叶舒也看了眼蜂箱。
温室里花毕竟不多,一会儿已经采完了,蜜蜂们已经回到了箱子里,安安静静的。
果然是很省心的小可爱!
她期待地说:“以后蜜蜂采了蜜,酿出蜂蜜,咱们就可以自己吃了!”
曾越摇摇头,现在冬天可不是养蜂的时候。
不过也说不定。
她做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好像最后都会成功……
他的目光再次落到石板小路上,这些地砖不少,并不轻松,“你自己弄这些,会不会很累?”
“不会啊。”她一派轻松地说,“我不是有个特别好推的小推车吗?而且这里又不大,我一边看教程一边就干完了。”
原来在自己忙着修补老屋的时候,她也没有闲着,一样干的是力气活。
而且干得这么好,他绝对不会比她做得更好。
曾越心中对她的评价又提升一大截。
她比自己想象中厉害那么多,他好像重新认识了她。
当然,温室里让他震惊的不仅是新铺的小路,还有作物的长势。
他蹲在已经果实累累的番茄面前,道:“果然长得很快,结果了……嗯,跟你以前出租屋里那棵长得一样。”
叶舒说:“当然像了,都是一个品种啊!”
曾越又看了看草莓,这个长得更快,已经结得很大了,眼看就要成熟。
他越看越惊讶。
之前的盆栽菜虽然也很神奇,但他还没有那么震撼。现在这些可是他从发芽开始看的,这才多少时间,就快能收获了?
他不禁说了句:“总觉得不科学,有些违背了作物的自然生长规律……”
叶舒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啊。
要说科学吧,这些确实不能以寻常作物的生长规律来看;要说不科学,游戏技术做到这个地步,不就是大大的科学吗?
不懂,反正她现在已经不纠结这些,只想好好利用金手指暴富。
曾越从口袋掏出纸笔,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虽然之前中断了,许多细节没有记录,但现在来都来了,还是忍不住续上。
总觉得这些新品种很有研究价值,要是推广了,肯定会引起轰动,也许会推动农业改革……
随后他也注意到后面的葡萄藤。
也是有一株长得枝叶茂盛,已经开始结出一串串小果了,但其他的就慢一截,看藤蔓应该是同一个品种。
不知怎么,和外面的月季情况类似。
“这就是你之前说的'紫宝石'品种?”曾越蹲到葡萄藤前,又开始了观察和记录。
“对。看它们长得多好,过不久就有葡萄摘了。”叶舒一边回答,一边也拿出手机拍拍,做素材。
“为什么这一棵长得特别快?”曾越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因为……”那是初代葡萄藤,施肥催生熟过,“买的老桩,生命力顽强,其他是藤,会慢一点。”
曾越记录下来,然后回头问她:“是不是花了很多钱?”
叶舒点头:“对啊——哎,你不要皱眉头,必要的投入嘛,我有信心赚回来的!”
见她这么坚定乐观,曾越也不好说什么了。
毕竟她今天已经刷新了他的认知,她不是光说着玩的,是很认真地在做这一切。
等他观察记录够了,叶舒就拉着他干活。
首先当然是给这边地里浇浇水。
外面地还挺大呢,走一圈也挺费劲,有他帮忙她可以轻松一点。
给她干活,曾越倒是甘之如饴,拿着水管仔仔细细给地里浇水,心里不禁感慨这些萝卜白菜才是正常的长势。
边上的月季也浇了浇,说不定哪天真的开花了。
弄好这边,叶舒才跟他说起坡地那边果树苗需要灌溉的事情。
曾越说:“村里七大爷家有水泵,咱们去借来用一用。”
叶舒顿时放心,“好,今天先借着,下次我自己买一个!”
曾越欲言又止。
想说她是不是该冷静一下,不要什么都买,但看她一副债多不愁的样子,又觉得无需多说。
以她的性格,真需要帮助了,应该会主动找自己的。
往回走的时候,叶舒看到那个【访客4号】又在往这边张望。
就小声跟曾越打听:“那是谁啊?”
曾越看了眼,告诉她:“叫王大娘,平时比较嘴碎,爱说闲话,占小便宜……你之前遇到她了?”
叶舒点点头,跟他说了,“要不是我来得及时,估计她都要自己闯进去。”
曾越公道地说:“那应该不至于。王大娘嘴碎,但胆小怕事,最多动动嘴皮子。”
叶舒想了想,确实自己说不给进的时候,对方也没有不依不饶。
不像那个孙五伯。
想起这个人她就皱眉,也有些疑惑:“我以为你们村子里都是一个姓的呢,原来还有别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