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不等朱雪丽礼貌打招呼,两个大娘先稀罕地问起来了。
一个问:“雪丽回家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一个问:“你吃的什么?远远看着你从地里走来,你家地也不在这边啊!”
朱雪丽匆匆咽下草莓,回答:“昨天刚回来的。吃的草莓,刚刚去买的。”
出于礼貌应该与长辈分享的,但是太好吃了,又贵,朱雪丽舍不得。
于是往后一指转移注意力:“那个大棚里不是种有草莓吗?张奶奶,李奶奶,我以为你们知道呢!”
张红梅惊奇地“哟”了一声,“不知道呢!还是你大学生头脑灵活,一回来就打听到了,直接到地头买!”
李丹桂则是关心:“那大棚里除了草莓,还种有什么?有菜不?”
朱雪丽摇摇头:“我不知道,没让我进去。要不你们去问问?”
两个大娘就手挽手道:“走,咱们去问问!”
朱雪丽松了口气,继续独享又大又红又好吃的草莓,走出田埂时都吃一半了。想想还是往曾越家走去。
温室里,叶舒和曾越还在干活。
曾越扡插完了葡萄,又去观察其他的,“这些草莓、番茄、辣椒、茄子怎么长了一波又一波,好像长不完一样?”
叶舒随口:“所以说是新品种啊。”
曾越惊奇之下,又沉思起来:“我们吃不完的。也不好天天带去街上卖。”赶集才人多。
叶舒说:“所以我没有一下子种很多啊。之前你还觉得我种太少了呢,现在明白了吧?”
曾越点点头:“是我对这些品种产量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现在温室里慢慢种得多了,都是长得快、产量高、外形好、味道佳,他越来越好奇,这么优秀完美的品种,到底是怎么研发出来的?
有些颠覆他的认知了。
而且,为什么单单她拿到手里了,没有在市面上推广?
对此,叶舒得意地说:“我有金手指啊,嘿嘿!经过我的手种下的东西,就是这么厉害!”
曾越看着她欢快的背影,开始怀疑她是不是真的有金手指了。
突然余光瞥见外面又来了两个人。
与此同时,叶舒眼前又出现了提示:【访客6号、访客7号请求进入……】
叶舒说:“难道又是来买菜的?你浇水吧,我出去看看。”
说着,拎着篮子出去了。
篱笆外是两个眼熟的大娘,她们的菜地都离叶舒这块不远,平时总见到、打招呼闲聊,算是叶舒比较熟的。
两位大娘为人也是热情健谈,没有与叶舒发生过什么不愉快。
张红梅一见她出来就招手:“小叶啊,听说你这大棚里都有草莓卖了?”
叶舒猜到是朱雪丽买的让人看见了,就笑着往前回答:“是啊,现在刚刚熟了些。”
李丹桂接着说话:“你这大棚真好,这么快就有收获了啊!除了种草莓还种了什么不?咱们能不能进去瞧瞧?”
叶舒还是礼貌婉拒了,接着解释:“因为都是买的大苗种的,温室里面水肥光热条件控制得好,长得就快一些。我刚摘了些,熟的大多在这了。”说着把篮子往前递了递。
篱笆墙只有半人高,防君子不防小人。
所以隔着篱笆也能说话交易,篮子放在上面也方便。
两位大娘也不非要进去,就这么往篮子里看看,翻翻,挺惊喜。
“哎哟,这茄子、这黄瓜,还有这西红柿,长得这么好啊!”
“小叶啊,你真厉害!到底是大学生懂技术的,比我们这些种地几十年的人都强!”
叶舒被夸得很高兴,但还是要谦虚的:“哪能这么说,我年轻经验浅,以后还要跟你们学呢!”
张红梅赞道:“瞧瞧,有知识有技术,还谦虚好学,怪不得种地也能种好!”
李丹桂点头:“没错,以前大家都觉得你是来玩闹的,种不出什么成果呢,我们也不信,现在不得不信了!”
接着才说出目的来,“你这些菜卖不卖?这番茄真不错,瞧着比超市里的好呢,我想买点儿炒鸡蛋吃,也省得上街了。”
叶舒笑容灿烂:“大娘要吃拿些去吃好了,乡里乡亲的,说什么买!”
她是很机智的,刚刚那个大学生总感觉有些奇怪,说话态度也不真诚,又不怎么熟,叶舒当然不跟她客气。
眼前这两个大娘却是熟悉多了,不是占小便宜的人,她也客气些。
这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做生意嘛就得这样。
果然两个大娘都表示不能白拿。
“你这又是承包地又是搭建大棚的,成本不低,种出来肯定是要卖钱的,我们怎么能占便宜!”
“就是。你说多少钱一斤就多少钱,我们这么大年纪了,还占你小姑娘的便宜,脸往哪儿搁!”
叶舒就喜欢她们这样,“那行。只是称不在这儿,你们跟我到院子去吧!”
两位大娘便欣然跟去。
路上,叶舒一边跟她们说话,一边掏出手机给曾越说了句。
回到院子,发现刚刚那买了草莓的大学生竟然也在,正跟奶奶在说说笑笑。叶舒有些意外,打了声招呼先往小摊车去。
小摊车停在院子里,称和塑料袋都在上面呢。
两位大娘各买了些茄子、黄瓜、番茄、青椒,给了钱,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朱雪丽全程围观,这时候才有些惊奇地说:“你卖菜好熟练啊!”
叶舒微笑:“以前就摆摊卖过的。”
又问:“你是来找奶奶称草莓的吗?没有亏你吧?现在还要买些什么吗?对了,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
朱雪丽有些尴尬地解释:“没有,我就是顺便来秀莲奶奶家转转……草莓很好吃,我路上都吃完了。”又说了自己名字。
叶舒笑着看她:“那就好。”
朱雪丽不知怎么被她看得有些心虚,就低头说:“那我回去了。”
看着她走出了小院,叶舒才问:“奶奶,这就是我昨天跟你说刚回来的学生妹,她是哪家的?我都不认识。”
“就是抓鱼那天,问鱼的王大娘家的孙女。这孩子,也算是好孩子……”奶奶欲言又止的,扯过去了,“她刚跟你买了草莓?没说来称啊,来了只是问你跟越越的事,估计是好奇。”
叶舒恍然,怪不得呢。
朱雪丽去的时候,可没发现她在里面,系统就提示了。跟王大娘那次相似。
至于后面来的张大娘、李大娘,是经朱雪丽提醒才去的,知道她在里面,情况又不一样了。
正说着,曾越也拎着竹筐回来了。
筐里有些黄瓜,以及硕大的一个西瓜。
奶奶一看就惊呼道:“哎哟,你们还种了西瓜!这么大一个,沉甸甸的,得有十斤了吧!”
曾越点点头,看向叶舒解释道:“我浇水的时候牵了一下藤,发现它已经瓜熟蒂落,就带回来了。”
叶舒已经知道了:“没事,熟了就拿回来吃吧!”
爷爷也稀罕地过来看看,摸着瓜拍拍、敲敲,笑道:“这西瓜长得好。熟透了,肯定甜!”
叶舒见此,不禁笑了笑。
其实西瓜只种了一株,之前已经熟过一个,被她自己吃了。在温室干活有时还出汗呢,吃个西瓜正好解渴补水。
这第二个才给他们发现的。
把西瓜暂时放到一边,叶舒跟曾越说了下之前卖菜的事情。
她是有些惊讶的:“村里人也要买菜吃吗?我以为大家自己有地,都吃自己种的呢。”
“也要买的。”
曾越跟她解释,“村里人也不是什么都能种的,有些菜本地水土条件种不好,有些不容易打理,还有就是季节不对种不出来。天天吃萝卜白菜会腻的,大家平时上街多少也会买些别的,换换口味。”
“这样啊。”叶舒点点头,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
午后,她就去找奶奶说话了。
先是嘴甜地征求一下意见:“奶奶,你觉得我像早上那样卖菜给村里人,合不合适?”
“没什么不合适的呀。”
奶奶慈爱道,“要是我们自己种的寻常菜,乡里乡亲就不说卖了。但你那是大棚种的,长得好,味道也好,许多还是反季节的,就该拿去卖钱。村里人上街买不还是一样花钱?还买不到这么好的呢!你这是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了。”
说到这里,以为是有人说她什么了,就板起脸:“要是遇上不讲理的欺负你,你别忍着,跟奶奶说,奶奶帮你理论去!”
“不是,没人欺负我。”叶舒亲热地搂着奶奶的胳膊,提出了建议:“奶奶,我是想,既然村里也有人买菜买水果,要不咱们开个小卖部?”
她已经观察过了,村里没有小卖部,要买点什么都要去镇上,太麻烦了。
村里平时老人居多,来去真的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