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这样,大家都有鱼也有果,你好我好大家好。
今天进山虽然累,但如想象一般满载而归,每个人都高高兴兴,踏着夕阳回家!
叶舒和曾越相携回到小院。
见他们收获那么多,爷爷奶奶也是惊喜不已,连忙搭手放下。
“这么大的青鱼,你们怎么逮到的?”
“那个山塘一直没干过,不想都长出这么大的鱼了!”
震惊过后,奶奶积极地跟叶舒汇报了今天的卖菜情况,“其他都卖了,就剩下两根茄子,下午了就没继续卖,索性留下来自己吃。”又把钱和账目给她。
叶舒接过来看了看,然后抽出一部分:“奶奶特别尽责、认真,做得真棒!这是您今天的工资!”
又指着桶里的鱼说:“剩下茄子正好,咱们今晚吃鲶鱼炖茄子!”
奶奶开心不已,“好好好,今晚就吃这个!”转头喊:“老头子,来收拾鱼!”
趁爷爷奶奶做晚饭的时候,曾越顾不得歇息,把几条鱼用大盆养起来。
幸亏叶舒今天带了增氧机,都还没死。
大青鱼生命力顽强,也还活着。
叶舒则回屋,找出之前买过她黄瓜和黄鳝的饭店吴师傅名片,打电话过去问,说今天钓了几条野生的大家伙问要不要。
私信后台其实也不少人问,主要是问大青鱼。
不过网友来自全国各地,距离不一,发生鲜快递比较麻烦,她觉得还是算了,就近卖掉比较好,也新鲜。
那边吴师傅听了很惊喜:“什么样的鱼?都是野生的?”
叶舒道:“野生的,比较大。要不我加您,给您拍个视频看看,这样比较直观。”
吴师傅道:“行行行,你现在加,就是这个号码!”
叶舒便挂断电话,加了吴师傅,对着大青鱼录了一段发过去。
很快吴师傅的语音发过来,语气激动地表示要了,还问她地址,竟要现在就开车来。
叶舒连忙表示晚了天气冷,不必连夜奔波,明天又是赶集日,一早她拉去镇上。鱼放在室内,增氧机伺候着,绝不让它死了。
吴师傅只好按捺住,让她明早一到就给他打电话。
再沟通了几句,算是把这笔买卖谈好了。
叶舒松了口气,转头问曾越:“这鱼我卖给镇上饭店,你不会怪我自作主张吧?”
曾越摇头:“不会。本来就是你钓到的,你做主就好。”虽然神奇,但今天的盛况确实是因为她。
“主要是你的功劳,你花了好长时间好多力气呢!”叶舒朝他笑着,也解释了一下,“我觉得这鱼太大了,咱们杀了吃不完,放在冰箱冰久了也不好吃,索性卖了,还能挣一笔钱。”
“嗯,你考虑得对,能挣钱先挣钱,咱们也还有一条小的可以吃。”曾越道。
说是小的,也有十来斤,能吃好几顿了。
他始终记得她下乡以来不断买买买,投入了许多,需要挣钱回本。
这事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开心加饥饿,叶舒胃口大开,连干三碗饭。
曾越本来累够呛,吃了晚饭之后又缓过来了。
晚上,两人还是坚持剪视频,写文案。
干完活之后,又去联系了今天打赏的大哥大姐们,送柿子。这也是今天叶舒要那么多柿子的原因,一点心意。
本来涨粉速度就快,今天直播钓鱼爆桶又猛涨一波粉,现在粉丝数量眼看就要五万。
正向反馈让人充满干劲!
曾越第一个联系了“大富大贵”。他还是榜一,今天也是打赏最多的,断层第一,遥遥领先。
不过大富大贵看了消息之后,表示:不用送,我买。
接着还提醒:你别不好意思,做自媒体也该放开一点,收钱该感到高兴。
最后还说:柿子也别总是送,你们上山摘也要力气和时间的。之前已经送过一次,诚意给到了,这次还是卖吧,你在乡下也不容易,要想办法增加收入。
叶舒看了有些惊讶:“咦,这位榜一大哥有些教诲的意味啊,像老父亲一样,怕我们亏钱了。”
曾越赞同,“挺诚心的。”
本来就是因为收了太多打赏才打算送的,受到爷爷奶奶朴实的思想影响,他们也觉得应该有来有往。
但既然榜一大哥都这么说了,还是听劝吧。
于是他们决定,以三块钱一斤卖。
结果大富大贵还不乐意:三块钱太便宜了,不够你们跑一趟的。
但两人坚持就这个价格,主要不靠这个挣钱,只是想回馈一下这些打赏的人。
大富大贵买了十斤柿子。
付了钱之后,又问今天钓到的鱼卖不卖,主要是问那条五十二斤重的大青鱼。
得到已经卖掉的回复之后,也不是很失望:也对,今天肯定很多人问了。
又提醒他们:青鱼肉跟青鱼石要分开卖。青鱼石你们知道的吧?这么大体型的青鱼,青鱼石不小,也是一笔钱,你们别吃亏了。
叶舒表示知道。
本来不知道,今天看直播间有人解释也知道了。
之前跟吴师傅也说过了,青鱼石她要的。后台私信问青鱼石的更多,叶舒已经在物色买家了。
不过其实得等杀了鱼取出来,看看成色大小才好说。
大富大贵见他们知道,也没再说要买青鱼石,可能是对这个不感兴趣。
倒是又问:你们温室里的草莓卖不卖?也来十斤。
叶舒都纳闷了,跟曾越吐槽:“这位榜一大哥是购物狂吗?怎么什么都想买?”
曾越说:“可能是看视频里种得好吧。你也的确种得很好,看了心动很正常。”
叶舒估算了下,草莓明天摘十斤应该差不多,就让曾越答应了。
榜一大哥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
柿子十斤加草莓十斤,二百三十块钱,因为还没有弄网络销售资质,只能在线上转账了。
接着他们又去问了榜二榜三榜四……这些只有柿子了,草莓实在没有那么多。
好在,其他人也不像榜一那样购买欲旺盛。
柿子打算留下十来斤自己吃,剩下的全都以三块一斤卖掉,算是半卖半送。每个人买个十斤八斤的,其实也没有多少,送礼榜从上往下问,卖完了就没了。
忙了一阵,叶舒不由自主开始打哈欠,“曾越,我好困……”
今天进山很开心、很充实,也很累,精力消耗完了,急需睡眠补充。
曾越侧头,蹭了蹭她软乎乎的脸颊,“那你先回去睡吧,我自己来就行。”今晚统计好,明早就能一起发出去。
叶舒嗯了声,仰头亲亲他,“那辛苦你啦。”
第50章
一早, 叶舒要载大青鱼去卖。
好在她的小摊车设计还是挺合理的,上面虽然是整齐的小格子,下面却有一片空间可以储物, 正好可以放得下大青鱼, 也就不用爷爷的三轮车来载了。
爷爷还是载一些自己种的蔬菜以及多养的鸡鸭去卖。离过年没有多少天了, 再不卖就来不及了。当然也载上了曾越。
三轮车前面驾驶位挤挤能坐两个人, 自从叶舒有了自己的小摊车, 曾越就跟爷爷一起坐在前头,也不用在后面独自吹冷风了。
到了镇上, 叶舒直接给吴师傅打电话。
开饭店的也是一早起来准备,何况又提前说过的, 吴师傅很快就精神抖擞地出现了。
吴打着手电筒往小摊车下一照,看见圆滚滚、胖乎乎的大青鱼,又上手摸了摸湿漉漉的鱼身,喜上眉梢:“好!还挺有活力呢!我叫人来运走,姑娘你跟我过去?”
毕竟这会儿天还没亮, 光线不好,还得到饭店里灯火通明之下好好看看。
价格也需要商议。
叶舒也觉得这人多眼杂不好说话,何况这么大一条鱼搬来搬去也费劲,索性道:“吴师傅,要不我直接开车到你们饭店吧。”
吴师傅笑道:“那更好了,还少搬一道!”
曾越不放心她自己去,及时开口:“我跟你一起。”
叶舒点头:“也行。”
于是曾越跟爷爷说了声,被吴师傅载着在前,叶舒开着小摊车跟上。
吴师傅的饭店叫“新阳饭店”,他自己开的,也是自己做大厨, 已经开了三十多年,平日提供家常小炒,也能承接酒席,虽是在小镇,但名声不错,谁家要办酒的首先想到他家,算是做到了小镇第一。
饭店门头、内外装修跟小镇一样,颇有历史感了,不过打扫挺干净的。
吴师傅叫了两个年轻力壮的店员出来,把大青鱼小心搬进去。
直接搬到后厨,打开所有灯光,仔细检查鱼嘴、鱼鳍、鱼鳞,确定无碍。又把鱼刚拉出来的新鲜粪便闻了闻,确定是野生的,才满意地让人当场过称,二十六公斤。
“要放在平时,买这条大家伙我还要犹豫一下,现在快过年了,酒席多起来,正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