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只一名政府公务员。” 康斯坦斯诚恳地请求道:“偶尔会去国外散心,这真的不至于用这么高的监控级别。”
他听到这番话,握住记事本的手指不自觉地僵硬起来。
“散心?” 他问她,语调突然提高,“散心为什么会跑到国外,美国?法国?嗯?”
康斯坦斯敏锐地察觉出他的不喜。她头疼地意识到自己对他一无所知,想去迎合他的机会都曾拥有。他突然生气,她根本不知道原因。总觉得是这位大人对她陈见太深,又或许觉得她可能叛逃出国。
但不管怎么样,他这隐隐的愤怒令她手足无措。
她只好耐心解释:“我只是喜欢听一些音乐,比如古典乐、歌剧什么的,这不触犯任何一条法律法规吧。”
还有流行乐。康斯坦斯在心里默默补充。
“所以你2009年6月份去美国看britney spears的巡演?”
男人眼角带着讥讽,他终于一改那副彬彬有礼的面貌,咄咄逼人地质问她:“那我们来谈谈,你看完演唱会后就突然消失。”
他加重「突然」这个词的发音,抬眸看着她的反应,继续问她:“后来有人看见,你在数公里外的一家餐厅与一名陌生男人交谈。这你要怎么解释?”
说到最后,男人从记事本中拿出一张照片。照片里的她穿着一身清凉的黑色吊带裙,眉眼含笑地在跟对面的男人说话。但由于酒店过多装饰物的遮挡,陌生男人只拍到了一个很模糊的侧脸。
这张偷拍的照片显然被狠狠捏过,白色的褶皱像把利刃直接把男人的头劈到脚。
“我当时受到了一些惊吓,有位好心的绅士前来安慰我。”
跟之前不同,康斯坦斯这次的解释十分轻描淡写,让人听不出任何的可信度。
“调头。”男人将照片一扔,双手抱臂放在胸前,“阿普比小姐,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将事情的真相说出来。”
他遏制住脑海里疯狂闪现的念头,猛地闭上双眼,不去看她。
“不要试图用谎言来应付我。”
此刻,车窗外大雨如注。这是伦敦入春以来,康斯坦斯遇到过的最声势浩大的一场雨,车窗已被雨水淋湿看不清路途的风景,耳边淅淅沥沥的雨声也远不及他威胁时说话的声量。
可她的神色太淡,已经看不清任何情绪。
她已经放弃了讨好他的念头,神情淡漠地反问他,“我需要解释什么?解释我看完演唱会就被cia当局请去问话吗?”
“这种事情,你不是应该比我清楚吗?”
康斯坦斯对他总有种奇怪的熟悉感,这令她此刻说话有些过于肆意,甚至称得上大胆。
你看,前座那位黑发女士的肩膀都害怕地突然抖动一下。她在心里说道。
面对她的质疑,男人同样沉默着。他不是不清楚cia的调查,他只是想知道照片里那个陌生男人的来历。
以及他跟她到底是什么关系。
“怎么,二战之后你们不就和中央情报局合作了吗?还需要问我关于他们的事情?”
见他不说话,康斯坦斯心生一阵烦躁,她讨厌这种氛围。
男人睁开了双眼。他现在就像一只伫立在悬崖峭壁间,俯瞰众生的雄鹰,那双冰冷的不带感情的灰眼珠,极为缓慢地打量着她,犹如看待一只笼中之物。
“阿普比小姐,你未免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男人毫不留情地警告她:“ 我只是想提醒你,身位英国外交部的一员,请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
“怎么,怀疑我像菲尔比?说实话,当年克格勃专挑那所牛津预备役大学的精英,可真是慧眼识珠。”
康斯坦斯嘲讽地看着他,“ 真可惜,我是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毕业。如果你看过我的资料,就知道我的情况与剑桥那群书呆子是不同的。”
男人并不意外她的讥讽,甚至能一眼看透她的意图。
“你的祖父曾是内阁秘书,文官之首;父亲也曾担任过外交部的常务次官;还有你那位保守党党鞭的叔父,虽然目前出现了悬峙会议,副首相与他无缘。但凭着与新首相的交情,估计也能捞到一官半职。而你,目前是外交部第一位女性副常务次官,日后必定前途无量。”
他前面铺垫了半天,其实就是为了接下来的一句话:“可据我所知,你跟你的那位叔父——威廉姆斯·阿普比,似乎关系不和?”
“然后呢,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康斯坦斯承认他对这关系的定义。因为她从来没有掩饰过对威廉姆斯的敌意。
“你在怀疑那场爆炸案跟他有关,阿普比小姐。” 男人笃定地说道,眼底的质疑却仿佛在嘲笑她,这样不负责任的猜测是多么的幼稚。
康斯坦斯忍住与他辩解的冲动。她知道,这样的行为没有意义。
于是她问他,你到底是谁?
“麦考夫·福尔摩斯。”他缓缓吐出这个名字,语气柔和了许多。他以前无法在她面前说出这两个单词。也许是因为保密原则,也许是因为他那时心不在焉,也许是因为他没想过自己会记住她这么久。
明明思维宫殿里属于「康斯坦斯」的记忆都已封锁,但却总是在不经意间会想起她。
而康斯坦斯下意识的反应却只有——逃避。她一直往后退,但后背已碰到车门不能再退,一时情急,头就在这时「砰」得一声撞上了车顶。
前座的黑发助理——安西娅女士余光瞥到了麦考夫下意识伸出的手臂,她惊讶地捂住自己的嘴巴,力图不发出任何一丝声音。
而这边的康斯坦斯则双手抱头,宁肯疼得死死咬住嘴唇,也不愿在陌生人面前示弱。
她忽视掉自己不合常理的情绪,请求他,“福尔摩斯大人,如果可以的话,请您在下个路口处停车。”
“雨很大。” 麦考夫侧过头,面容平静。但他的手指却已经碰到那把从未离身的黑伞,轻巧地垂直握住。
“伞,你就拿着吧。”
康斯坦斯朦胧之中接过伞,她再次看见他右手无名指上的那枚戒指。
“谢谢福尔摩斯大人,” 她斟酌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询问道:“您结婚了?”
话音刚落,她也觉得这个问题实在不妥,不由得露出尴尬后悔之意。
麦考夫沉默地盯着她,他下意识地转移话题:“ 就停在这里吧。”
车在这个时候停下。
康斯坦斯只好临时圆谎,“其实,我就想问问这枚戒指是在哪里订购。也许我订婚时,可以推荐给我的未婚夫。”
“阿普比小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去年英格兰银行董事举办的一次宴会上,您拒绝其中一位董事的孙子求爱时,引用了伊丽莎白女王的一句话。”
麦考夫毫不犹豫地戳破她的谎言。
“mi6,真是无孔不入,” 康斯坦斯敷衍地拍了拍手。
她听见雨声变小,便打开车窗,看到外面的街景后,露出诧异的表情,“ 贝克街?这里离我家可差了好几条街。”
“鄙人还有事,我相信阿普比小姐应该可以自己回家,” 麦考夫露出一丝矜持的笑,“毕竟您有脚不是吗?”
康斯坦斯沉默地盯着他,实在是不知道自己又是哪里得罪他了,只能归结于这位大河之房的实权人物,脾气实在是不太好。
第4章 成为高级公务员的第二天
2010年5月1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首个联合政府在唐宁玫瑰园宣布成立,两党联合发表了保守党-自由民主党联盟协议,明确了协议的条款。首相也任命了第一任内阁,其中包括几名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高级人物。
其中被任命为外交部大臣的是自由民主党的布兰登·路德,一位典型中产阶级出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的政客。在去年掀起政坛动荡的「议会开支丑闻」中可谓是出力不少,也算是今年大选中的一匹黑马。同党出身的副首相对他寄予很高的期待。要不然也不会极力将这个外相这个位置推给他。
布兰登出于种种考虑,并没有带着自己的政治顾问入驻白厅,他独自拎着公文包,在一位风度翩翩的金发小伙的带领下走进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室。
宽敞的办公室已经有人,是一名女人。她背对着那面切割成多块的窗户,清晨的余晖洒落在她那身米白色的西装套裙上,柔顺的黑发盘在脑后,露出一截白皙纤细的脖颈,这是一张具有古典神秘感的脸,娇弱的美丽与强硬的气势交织在一起,让人望而却步。
她那双犹如宝石般墨绿色的眼睛看着他,专注且诚恳。
“您就是布兰登·路德阁下吧,”她走上前,举止落落大方,“我是外交部的副常务次官康斯坦斯·阿普比。因常务次官菲利普爵士正在内阁开会。所以由我来为您介绍外交部的部分事宜。”
她抬眼打量着布兰登。他大约四十岁上下,身材健壮,模样英俊,穿着hugo boss的黑标西装,典型的gq风格,腕表价格昂贵但品味一般,没有搭配同色的方巾,领带中规中矩。整体看起来与那些以精英男士为主题的时尚杂志的封面丝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