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许纤跑得有些踉踉跄跄,险些摔倒,索性顺势在许娇容身前跪下,伏到她膝上,软声道,“姐姐不要伤心,别哭了,你肚子里还有孩子呢。”
许纤一睁眼见到的就是许娇容,虽然相处时间不久,但这具身体对许娇容多少有些记忆,心里莫名对许娇容也有股亲近感,不愿她难过。
许纤道,“姐姐别难过。”
许娇容用帕子拭泪,呜咽着道,“你个小痴呆,没心没肺的,倒是一点不想以后的事情。”
“我算是运气好,遇到你姐夫这么个良人,可你才将魂归,对这世间之事尚且懵懂,又生得如此美貌,若你仍旧是以前那副不知悲喜的样子,我将你藏在院里,不放你出去,只当养个小孩子。可现下我也不能拘着你一辈子,你又有这样一对父母,只瞧着自己儿子的前程,对你不管不顾。”
许娇容道,“我这个人,生活中处处得意,虽然父母偏爱弟弟,但怎么说我也是他们第一个孩子,多少也是疼爱过我的,嫁人之后更是没受过委屈。”
“可你是个命苦的孩子,天生痴傻,爹不疼娘不爱,是我这个姐姐把你一手带大的,好在老天保佑,让你如今开了神智,可……”
话到一半,许娇容便扭过头去,哽咽住了。
李公甫不善言辞,只站在妻子身旁,一只手搭在她肩上,表示安慰。
许娇容抬手,覆在自己相公的手背上。
许纤知道,许娇容这是为自己的以后感到担忧,毕竟她已经二十岁了,这个年纪的女子早该嫁人了。
可如今,倒是有人来提亲,但来的是个人品堪忧的书生,拒掉的话,一时半刻也找不到更好的,也怕日后没人愿意要许纤,不拒的话,许娇容又看不上那书生。
着实进退两难。
她不愿去想嫁人的事情,总感觉离自己太远,更何况是在这个陌生的朝代。
可许纤心里清楚,自己继续待在这里就是给许娇容添麻烦。
姐姐跟姐夫住的是一进的院子,除去厨房之类,住人的拢共东西两个厢房,许娇容还把最好的西厢房给了许纤。
以前住着倒也还好,可如今许娇容已有身孕,她嫁给李公甫已七年有余,才终于得了这么个孩子,阖家上下欢喜得跟什么似的,远在千里外的公婆前几日得了信,立时便动身过来钱塘了。
眼看着过不几日就要到了,总不能让公公婆婆住外头,像什么样子,可如今又不能把许纤送回许家。
这也是许娇容焦虑的原因之一,她的相公是很好,可公公婆婆不见得乐意让她继续养着妹妹。
许纤回想了一下那个书生的模样,脸记不起来了,但人倒是柔柔弱弱的,一身袍子空空荡荡,一阵风就能刮倒似的。
嫁给书生之后,别的暂且不论,至少在家暴这方面,好像是只有她家暴那个书生的份。
思索定后,许纤抬起头,诚恳道,“我想了想,嫁到高家去倒也不是不行。”
话音还没落呢,许娇容拧了她胳膊一把,沉下脸,“说什么胡话!”
“便是嫁给隔壁的屠夫,都不能嫁到高家去,那不是户好人家,先不提那书生如何,光那个婆婆就能摁死你。”
第2章
高海这些日子眼见着心神不宁,人越发消瘦,书院里的同学都看在眼里,高海又不是个能藏得住事的,学生之中向来爱传跟读书无关的事,他婚事碰壁的消息很快就飞传了出去。
“你这呆子,”
林知府家的公子笑眯眯地在高海书桌前坐下,单手一撩袍边,翘起腿来,妥妥一副纨绔子弟不正经的模样,“到底是瞧上了谁家的闺女?这么失魂落魄的。”
林玉京一只手托着下巴,“我倒是有些好奇,到底是怎样一个天仙,把你这么个鹌鹑给迷成了这样,竟然生出了胆子让你母亲替你提亲。”
高海性子柔懦,从来不敢跟父母提任何要求,这还是头一回这么任性。
他苦笑一声,“是我唐突,何况也是我们这边先退婚,也怨不得人家不愿意。”
林玉京好奇道,“退婚?”
高海三言两语把前事因由讲了一遍,又叹自己当时见许二小姐时太痴了,竟是直勾勾盯着人家看,一句话也未说,惹得人家生气。
林玉京对高海描述的不以为意,他自小跟着舅舅应酬,见多了莺歌燕舞,偎红倚翠,是见过世面的人。再加上他家里头大人养着的,外头见过的,俱都是各有千秋的美人。
他生得俊俏,皮子白,一双桃花眼多情缱绻,又温柔小意,家世也好,仅这两点,便使得他从一堆脑满肠肥的人之中脱颖而出,在风月场上无往不利。容易到手的便容易看淡,从来对所谓的美人嗤之以鼻。毕竟无论是什么来头的美人,都只有捧着他的份。
在他看来,只是高海没见过什么世面,才被那乡野村妇给唬住,说些什么非卿不娶的胡话。
据说那许家二小姐脑子还不大好。
不过林玉京也不愿意看见高海这么消沉下去,他母家那边跟高家有些渊源,大人们逢年过节也略微走动下。加上书院老师对功课盯得紧,时不时就要写篇文章,这都仰仗高海来写,替自己捉刀代笔的人丢了魂似的,让林玉京这些日子不大高兴。
他被那些之乎者也烦得要命,但书院老师人不错,林玉京因着这事不想让教书的老头子上气,那么大年纪了,再气出毛病来,倒是他的罪过了。
林玉京心道,还是得想个法让他如愿以偿,方才能继续替自己写功课。
于是便笑道,“这倒是不打紧,你若是真心想要那姑娘,我便替你谋来。”
不过一个女人而已。
林玉京漫不经心地想,折扇轻敲手心,带着些许轻蔑,暗自笑高海没出息,被这么一个姑娘迷得神魂颠倒。
方才散学,林玉京便喊上高海往葫芦巷子去了,南山书院离着那边算不上远,马车只行了半个时辰便到,中间林盛还让车夫在成衣铺子停了片刻,替高海整治了一身鲜亮的衣裳。
南山书院的校服做工粗糙,穿着不板正,如今高海换上一身白色的细布襕衫,圆领大袖,襞积褰绉,马车上又重整了幞头,如此一番收拾,瞧着倒精神了不少。
林玉京也换了件锦衣,下马车后一手扶着高海的肩,他个子比高海高出一个半头,这个动作就显得格外顺手,一边走,一边解了自己腰间的一枚金镶玉的玉环,那玉环温润剔透,瞧着便价值不菲,道,“你见了那姑娘,先问礼道歉,陪个不是,而后温言哄她几句,再把这东西与她定下。”
高海推脱,“这玉环太贵重,且又是林弟贴身之物……”
林玉京也有些舍不得这枚玉环,倒不是舍不得钱,这点东西他还不放在眼里,只这也算是他戴了几年的旧物,没事的时候总爱拿在手里摩挲摩挲,戴习惯了,总有些恋旧,可惜今日出来便只带了这一件像样的物件儿,他又是个急性子,一心想早些解决掉这桩烦心事。
“别推脱了,”林玉京不耐烦与他纠缠,径直将玉环塞回去,“就当我为你与那姑娘的婚事添礼了。”
葫芦巷子在城西,位置偏僻,林玉京忖度那所谓的许家二小姐定只是小门小户家的女儿,仅他这一枚玉环就顶她十几年吃用,且高海这人虽瞧着不像样,但到底也是个白衣秀士,配这么个女孩,怎么说也是绰绰有余的。
正思忖中,便见前头一户人家,朱红的门紧闭,门楣之上书李府二字。便知是到了地方。
这葫芦巷子的女儿家并不讲究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作派,毕竟也供养不起,多少都是要做买菜洗衣之类的活计的。
两人本想着等许二小姐出门之时将她堵住,只是等来等去不见有人出来,倒是只见了一个老婆子进去。只一个时辰,林玉京便不耐烦了,眼看着天边太阳都要落下去了,立时决定上前去敲门。
只举起的手还未落下,门便从里头开了,一个白衣红裙的姑娘没来得及停住脚,直直栽入他怀中。
于是第一面,林玉京并未看到对方的脸,只闻到她头发的香味,不知是什么花的香味,但好闻得很。
下一瞬,对方抬起脸来,眼中水色氤氲,惊慌尚未退去。
只一眼,林玉京便愣在了原地。
他认得她这一袭红裙,是上好的苏州料子制成,杭州布行的生意都是林盛母家在做,这料子是他亲赴苏州选定的,颜色精挑细选,这种布料自他而引进杭州,林玉京曾得意地与友人道,“自此之后,敢称得上艳冠杭州者,非这海棠红莫属。”
只是他曾夸耀过的最艳的红,却仍旧艳不过怀中人的一眼。
林玉京竟一时之间忘却了来意,直接愣在原地,未曾放手,由着对方挣扎,还是高海上前喊了他几声,林玉京才回过神来,连忙松开禁锢在她腰上的手。
许纤有些懵,她开门时也没想到门口就站着一个人,一时之间想停下脚步也不能,手忙脚乱间就着惯性倒了下去,还好门口那人扶了她一把,只是那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握着她的手跟腰直接不放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