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穿越之两世> 穿越之两世 第189节

穿越之两世 第189节

  但是在这个世界,因为物资太过丰富,基本没有人家会囤粮,乡下可能还好些,城市里人们追求新鲜,菜几乎都是天天买的。
  国家强盛,有着强大的仓储和运输能力,也供得起民众这样生活。
  但宁贞还是担心。
  她了解到哪怕科技发达,粮食还是来自于土地,一旦有什么意外,家里没粮怎么办?
  宁家的存粮在宁贞眼里等于没有。
  宁母买米都是五斤十斤一买,吃完了再买,美其名曰新鲜还能换换口味。
  这在宁贞看来一点都不可取。
  她从网络上了解到哄抢这个词,也就是说一旦发生了不可控的意外,民众们还是会抢购物资的,哪怕媒体一再呼吁物资充足,不必哄抢,老百姓还是不听的。
  宁贞也从宁母那里听到过抢盐,抢米,抢方便面,抢药的事,她一开始以为是强抢,后来才知道是抢购。
  这说明什么?说明即便物资丰富,老百姓的抗打击能力却不高。
  意外发生,老百姓只能依靠国家,而国家如果顾不过来呢?那老百姓只能完蛋了,哪怕国家有物资,怎么才能第一时间送到百姓手里?
  这势必无法全都兼顾,肯定有很多人是得不到及时救济的。
  这个世界人们追求钱,但在宁贞上辈子,银子虽然重要,不过世家豪门对粮食也是极为看重的。
  这个和生产力有很强的联系,上辈子的生产力和这里完全不能比,但宁贞觉得居安思危也很重要。
  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可家里只有一点米,双开门大冰箱里也有一些食材,可这才多少?加上零食等物,宁贞看过,宁家的所有食物不过供应三个人吃一个星期到半个月顶多了。
  这还得省吃俭用,这点东西根本给不了宁贞安全感。
  于是她委婉地和宁母提了要多买一些粮食在家里。
  宁母诧异,“买这多干嘛?时间长了不新鲜。”
  见女儿坚持,于是就多买了一点,十斤米变成了五十斤,还嘀咕,“这要吃到长虫子了。”
  宁家也不是顿顿都在家里开火,时不时还要出去吃,这五十斤米确实能吃很长时间。
  宁贞,“……”
  她现在知道这是代沟,她无法说服宁母囤粮的。
  那就自己来!
  然后宁贞发现,她还真办不到。
  囤粮囤粮,你要囤,首先要有地方吧?
  宁家房子是不少,基本都出租了,即便收一套房子回来,一百平不到的地方你能放多少物资啊?
  宁贞要囤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她考虑的不单单是自家三个人。
  宁家也有亲戚的,宁父有兄弟姐妹,宁母也有两个姐姐,虽然现在亲戚之间平时没事不大来往,一旦有了意外,总要接济一下。
  宁父还有不少朋友。
  另外,宁贞囤了物资,想要保下来,不也得雇人看守?
  单靠宁家三人,真的来了意外,他们三个人能看得住物资?到时候亲戚朋友就是最好的同盟,为什么这个国家从古至今都有宗族势力存在?
  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抱团才能力量强大,旁人才不敢欺负。
  有人要说了,那要是亲戚朋友翻脸不认人,反而抢了你的物资呢?
  这也是有可能的,但这个情况多半发生在物资不充足的情况下,大家都要活下去,亲情的力量就没用了。
  只要物资充沛,这个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偶尔个把极品亲朋也妨碍不了什么。
  所以,按照宁贞的想法一算,囤的粮就得翻上好几翻。
  再看看自己的存款,别看也有三五十万的,对于囤物资来讲,杯水车薪。
  宁贞叹气,心有不甘,再看看这盛世,可能是她多心了。
  但她居然从网上找到了不少同好,很多人都在分享自己的急救物资,自己的囤货,他们是一群末世论者,自诩为生存专家。
  国外甚至有人还打造了地堡。
  宁贞的心又在蠢蠢欲动。
  不行,她上辈子接受的教育,见过的事告诉她,粮食是一定要囤的,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
  上辈子她没挨过饿,但听过见过不少因为没吃没喝卖儿鬻女的事,她一个陪嫁丫头就是家里揭不开锅,父母才把她卖了的。
  而且这个国家的盛世也不是由来已久,在几十年前,这个国家也不是人人都能吃饱的。
  所以,必须囤粮!
  下定了决心,宁贞就要面对两件事,一个是囤物资的地方,另外一个就是钱,买粮食肯定要钱啊。
  但这件事她得不到宁父宁母的支持。
  宁父宁母再爱她,也不会变卖家产交给女儿发这种疯。
  宁贞要是想囤黄金,说不定宁父宁母还答应呢。
  宁贞就开始思考,在上辈子,这种事不要她担心,家里长辈们和男人们比她还积极,但在这里,她得不到家人的支持。
  宁正隐晦地和宁父谈论过这个话题,宁父就笑她杞人忧天。
  如果在上辈子,家人不支持,她就无法可想,但在这里,女人也是能出门赚钱的。
  她面临的两个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一个问题,只要有钱,她买地方囤粮都能实现,自己的钱怎么花,也没人能管她。
  所以,第一步,宁贞要赚钱。
  只有自己赚的钱,才能自己自由支配!
  那么问题来了,宁贞上辈子也没赚过钱,她嫁到高家是带了嫁妆去的,嫁妆也是宁家准备的,而原主宁珍学校毕业后也没工作过,她们两个说到底都是依靠父母长辈给的钱财资产过日子的。
  宁贞没觉得这样生活有什么问题,但现在她得不到来自宁父宁母的支持,她只能自己赚钱。
  在这里赚钱说难也不难,只要你愿意,总能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但是宁贞觉得赚这点钱没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想赚大钱就不容易了,高薪需要高学历和超高的能力。
  高学历原主没有,就普通大学毕业,高能力不是你嘴上说就行的。
  而且只要是打工人拿老板的薪水,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年薪百万已经是高级别了,年薪千万的人是top级了,而且这些人也不多。
  想要赚得多,还得自己当老板,自己给自己发薪水。
  但是,老板有大小,大老板也是一点点努力出来的,市场上淹死的小老板更多。
  宁贞倒也不急,反正她不缺吃喝穿戴,也不愁没钱花,她要做的事三五十万的也办不到,她习惯谋定后动。
  她要了解更多在这个世界赚钱的途径,然后看一下自己适合什么。
  这天吃完了晚饭,宁贞陪宁母看电视,她也挺喜欢看电视的,这里的戏形式多种多样,都很精彩。
  宁母现在正在追一部古装剧,叫什么大某风云,情情爱爱穿插在国仇家恨中,热度比较高。
  对于这种戏,宁贞反而没多大兴趣,在她看来太出戏了,不是人家的服化道不精心,而是再精心,在她这个土生土长的‘古人’眼里也假的可以。
  大户人家家里的布置,街头小贩的穿着打扮,主母,小姐,丫头,妾室们的衣服首饰头发包括行为,都让宁贞咧嘴。
  这是什么感觉呢,就像外国人演花国战争片或是民国戏,可能外国人会看的津津有味,但花国人看了只觉得好笑。
  正好这部剧的朝代和宁贞上辈子的朝代差不多,那就更看不入眼了。
  街上的小乞丐怎么可能这么白白胖胖,平头百姓看到官老爷怎么会挺直了腰直视?
  这个还要离谱,外男居然混进了后院!这个家是筛子吗?
  宁贞表示真的看不下去。
  宁母看得津津有味,宁贞忍不住说了一些剧里的破绽,宁母头都不抬,“那你怎么知道这是不对的?人家这个剧听说还请了历史专家当顾问呢!”
  宁贞,“……”什么历史专家还有我懂?
  忍不住再来几句,宁母让她,“闭嘴,让我好好看电视,有能耐你去拍啊!”
  宁贞,“……”倒是被宁母点醒了。
  对啊,为什么不能自己拍?现在不是有那个什么视频直播吗?好像也很赚钱的样子,如果自己拍出了真正的纯古风,是不是也能赚钱?
  宁贞脑袋上亮起了灯泡。
  她赶紧去找视频直播的资料,得出结论,可行,但需要投资。
  如果宁贞上辈子是个农家女,她现在决定做这个事,也会慢慢来,可着手里的钱规划,不敢超支太多。
  但宁贞不是,她上辈子出身高贵,眼界也高,没受过穷,她要拍古风就不可能将就,只能更讲究。
  而且她也明白一炮而红的道理,如果能一鸣惊人,就会事半功倍。
  她想拍的第一个视频就是婚礼,向大家展示两千多年前真正的古人,真正的大户人家是怎么进行婚礼的。
  宁贞开始学习视频如何拍摄,她能整理出婚礼的整个流程,但拍摄她不懂,是要学的,倒不是说要她亲自上去拍,但总要了解吧,就是雇人干活,她也得知道流程和物价啊。
  什么都不懂,雇了人来,谈都不知道怎么谈。
  然后宁贞就了解到了关于拍视频的方方面面,她可以雇团队拍摄制作,但选址服化道什么的全都得自己来。
  毕竟没人比她更懂自己上辈子的那个朝代了。
  宁贞开始准备剧本,婚礼的流程对她而言反倒是最简单的。
  就从提亲,相看,插簪,放定,备嫁妆等等开始,到最后新妇拜夫家祠堂上夫家族谱为结束。
  有了剧本,就得要场地,要服装道具,宁贞追求一模一样,这个预算就大了。
  她手里那点钱完全不够。
  那怎么办?找宁父宁母要投资?
  宁贞有些不大愿意,她更想做出了成绩给父母看,而不是依旧靠父母才能进行。
  而且她也担心宁父宁母不支持。
  这不是一点小钱,宁家就是有钱,也不一定愿意给女儿打水漂玩。
  宁贞又卡住了,理解了什么叫一文钱憋死英雄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